如果糧食價格長期過低賣不上價的話,對我國農民和農業會有什麼影響?對此你怎麼看?

老張談三農


呵呵,按照你們的算法,還種什麼田?按照你們的算法,糧價即使翻倍,每畝地賺的錢也遠遠小於打工收入!現在都9021年了!100年前美國都是農場主大規模種植了!機械化種植的話,哪裡有那麼高成本?搞過生成的人應該都知道只有規模化的生成才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小家小戶充其量叫製作樣品!醒醒吧,以家庭為單位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正在阻礙農業發展!去東北看看,人家承包土地都是按公頃算的,購買農業機械貸款0利率,還有國家補貼,2個人一年可以種植幾十公頃的土地,一年收入30萬以上!


AIMEOL


第一.要知道糧價為何不上漲,先分析一下不上漲的原因

糧價長處於常期期低迷狀態究其原因有以下幾種。

1.糧食連年高產,國庫不缺根食。

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副食較多,自然對糧食食用減少。

3.農村大量拆遷,原宅基地復墾種糧。

4.畜禽消毫糧很大,而邁幾年由於禽流感、豬瘟疫造成大量植戶倒閉,造成糧食低消毫。

5.由於國產糧比進口糧價高,糧食部門總的要溋利,便從國外大量進口糧食便圧制了國內糧價的漲上。

第二.糧價長期過低對農民、農業的影響。

1.國家正在推行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或將土地轉包給國營農場用分紅等方式。

2.國家對種植大戶、農場以經濟補貼方式來鼓勵種植戶的極積性使得國家糧食等農產的正常供給。如百畝以上的糧食補貼標準的百分比,現代化機械、智能機械化補貼,農場建設廠房補貼等,這樣不利於散戶、小戶的種糧農民。

其實糧漲價並不見得農民有好處,糧價一漲、百貨皆漲,幹部、職工的工資也增加了好多。

以上是個人看法,不對或不到之處請友指教。











荷韻蘭風


如果糧食價格長期過於低迷,種地就會虧錢,雖然國家有補貼也只能是杯水車薪。慢慢的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就會放棄種糧食,國家糧食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依靠進口更是滑稽之談。要麼提高糧食價格,要麼加大補貼力度,完善補貼機制,讓種地的人真正受益,才能保障糧食安全。


友誼常在56653733


如果糧食價格長期過低,對農民與農業有影響嗎?糧價一直是國家控制的,任何單位或人沒有權利抬價的,農民不也是一直過來了嗎,農民靠幾畝田發不了財的,農村農民的田大多數被種田大戶包了,給了種田大戶,一年種田大戶給農戶三百元一畝田,大家說一說,農民會發財嗎!


老沈287178411


糧食價格低的原因很多,對農民種地的積極性打擊最為嚴重,之所以會產生農民不願種地的原因很多,農業基礎設施落後,良田改造工程不到位,農田抗自然災害薄弱。

農業人才短缺,農作物受病不知如何預防。

農田過於分散,一家一戶經營管理的農田無法實施大機械作業,生產糧食成本過高,農民無利可圖。

一家一戶小規模經營形不成大規模糧食生產所帶來的價格優勢,農民無法掌控糧食價格的走向。

小規模經營帶來的弊端,現代化的農業機械無法在一家一戶小地塊上作業,使農民擺脫不了勞作帶來的疲憊。

以上就是農民不願種地的原因!


侯希軍


糧食價格長期過低?這只是相對我國的小農經濟來說。和國際市場相比,我們的糧食價格已經不是低了而是高了。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這句話幾十年前就提出來了,到今天我覺得仍然正確。也許,農村城鎮化,農業機械化,減少農業人口,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才是正確的道路,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農業補貼,價格保護都不是長久之計。


阿牛65268663


糧食價格偏低,農業投資成本高(包括無形投資),純收入少,甚至賠錢(尤其包地大戶),如果沒有補貼就沒有辦法維持,個人認為國內和國外的抗衡,就是補貼力度不一樣,還有投資成本有點差異(比如機械化程度的不同的)差異,為還需要國家政策的傾斜。


霧中的蒲公英188


現在的糧食已經是供大於求!如果不採取壓低價額收購,來減少糧食的種植面積,將會帶來更多的糧食積壓。有資料顯示:現在一四年的糧食都還在拋售!現在早稻基本沒人收購!我們這裡是優質商品糧基地,今年糧價又有所下降,大部分一季稻、晚稻都積壓在農戶家裡!一切佘銷生產費用都欠著。過年開銷,都是子女們在外打工的💰!


摸不著的雲


農民種地不掙錢或掙的少,那農民只有放棄土地不種,少種地夠自己吃,在養倆條狗呆不住了領出去溜溜這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88888


要知道,國家的支撐就是靠下面的老百姓種地,如果,老百姓連年虧,肯定不會去種,到時,就會有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