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為什麼需要有物業?你是希望取消物業,還是保留物業?

日月同輝4564


物業關係到全國人民的生活,他不應該由私人來管理。物業應該轉移到社區,收費要合理,服務要周到。

我們交了20年物業費,沒見到物業有什麼服務,衛生費由社區來齊,每天一毛錢。水電氣各種費用都是由自己到相關部門去交。剩下也就沒有什麼事情了,你說物業他到底管什麼呢?小區的物業保安純屬胡鬧,到處封閉,造成了出行的極不方便。國家應該立法拆除小區的柵欄,保證毛細血管的暢通。會減輕大動脈的壓力。

取消保安,取消物業,拆除各小區之間的障礙。服務交由社區。


覺空10


現在的物業只是為了收錢,啥事情都不管,小區衛生不打掃,樓道衛生不打掃,試問一下,小區地面是不是全體業主的公共面積,為什麼停車物業要收取停車費,用業主的地方掙業主的錢,這個是不是收了兩次錢,物業費是不是也收取了,現在小區的電水暖氣都有各單位自己收取,小區物業有麼有在有的必要了,全部交由環衛部門負責或者社區統一管理,這是政府職能了,物業沒有存活的必要了。


啃甘蔗的人


我們以前住平房我沒有物業,農村也沒有物業。但我們也過的挺好,鄰里關係緊密熱情,公共衛生乾淨整潔。現在有物業了,憑白增加了生活負擔每年物業費四千多,物業除了緊緊的看住了大門不讓沒交物業費的業主回家外就是在小區公共空地上使勁畫車位收車位費。再就是在小區裡貼廣告,電梯裡,大門上,院子裡無處不是廣告,也不知道物業的廣告收入有多少,能讓物業如此的執著於貼廣告。再就是在城管不允許小攤販在路邊擺攤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小區大門內多了賣煎餅的多了賣烤鵪鶉蛋的,還有各種小攤販,一開始雖然感覺有點混亂,但還為物業能收留這些小攤販給他們一點生存空間而點贊,後來聽說物業讓他們在小區內擺攤是要收管理費的,唉原來我們的管家又在用我們的資源賺外快呀。小區流浪狗成群物業不管,小區綠地和道路上到處是狗屎狗尿物業也不管,天黑了走路得開手電照亮要不然會踩狗屎。你要是不按時交物業費物業會拆下你家水錶提醒你交物業費,直到你交了物業費你家水錶才會被安裝好。可能引進物業的初衷是讓業主更體面的生活,讓物業提供更專業的服務。物業確實專業,他們是專業的營銷公司,完全的利用了小區的公共資源,榨取了最大的利益,他們是專業的收債公司,再困難的業主你也得掏出最後一分物業費,他們是專業的管理者,完全的掌握了小區的一切包括資源和輿論。物業已成為小區實際的主人,業主得養活他們更得服從他們的,否則你有家不能回,不交物業費讓你無法生存。物業已經成為新的寄生蟲,給百姓生活增加了負擔,讓我們不堪重負。其實我們更希望回到住平房的日子,各家自掃門前雪,共同維護小區和諧樸素的居住環境,真正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而已而不是處處受人盤剝,讓人利用。


26628104


不是小區需要物業,而是物業需要小區!!!本來都是城市的市區,城市的公共空間,衛生有環衛,綠化有園林,安全有公安,……,各負其責,社會生活井井有條,挺好的。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來了一夥人,把市區活生生的圈起來一塊,就歸他們管了。把圈起來的公共的市區叫小區。小區裡的市民叫業主,這夥人叫物業。還傳染,基本上哪個城市哪個角落都沒剩下。全部都被他們圈起來了。他們除了要錢,就是折騰業主,只要能有一點兒搞到錢的希望的事,不管他們該不該管的能管了管不了的都要腦袋削個尖地管,你要不給錢,想盡辦法讓你雞犬不寧,而真正為業主服務,業主想都別想,因為他們有八百個理由不管。也就是說,小區本身就是被人搗鬼搗出來的,本來就不應該存在的,與之相伴的物業也就更不應該存在了!


有話好說29


我總覺得物業公司不請自來,沒有合法性。物業公司來收費,有點強追性。物業公司收費好象說是物價部門給定的價,有點去市場化的味道。物業公司收費與服務脫鉤,好象它們是老闆,就該給錢它。只要有物業管理資格證書,它們就可以到任何一個小區去管理收費,其實它們只是掃個地,當個門崗什麼的,只要有點責,它們都說與它們物業無關。只要願勞動,在哪兒都能賺錢養家,靠狠去討錢,厭惡之。


正義難申1


小區的物業最好由街道管理

1.現行的法律多少利於物業公司,業主很難維權,或維權成本太高

2.很難成立業主委員會

3.物業的服務沒有客觀標準,好壞都一樣。

4.沒有部門監督物業,業主也沒法制約。

5.物業是業主花錢僱傭來的,不是花錢來管理業主的,現在好像反過來了

6.街道或相應的工商管理局應該下轄一個家委會,負責協調業主和物業的關係,這也是現階段比較符合國情的無奈之舉。


2419342874


世界上小區物業管理第一家起源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邁阿密(我參觀過),對於高端住宅區本來是件好事,可到了中國就走樣了,成了競相割韭菜的這麼個怪胎,是一個以收費為主服務為輔甚至成了一個只是收費沒有服務的霸凌機構,看看小區公示的物業服務條款,幾乎沒有業主真正需要他管的事和責任,出了任何事物業都沒責任,找誰說理去?幾乎所有業主都能得出的結論就是幹收錢不做事。我認為物業管理應該有,但政府要加強管理,國家真對物業管理要立法,不能讓物業只是成為一個收刮民膏的工具。


總動力


每個小區的業主都是都是城市居民。都是在政府街道尼委員會領導下綠化有城市園林,水有水公司,電由電公司,治安有國家法律,樓道清潔完全可靠居民自己。電梯修理有修裝公司。對於物業其實是多餘的。物業產生的本意就是要給進城農民強行服務,目的是收保護費。有少數人倒還習慣了。但是絕大多數人都感不舒服。它既不合理,也不合人心意。一是,不需要。二是,物業不勞動要收錢。也是它的本質。


BABA61393869


大家都在疾呼取消物業,我想問,如果沒有物業,電梯突然壞了,你找誰?你隔壁鄰居把一雙臭鞋或垃圾放在你門口,你咋辦?

舉這兩個例子,就是說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以找物業來處理,你或許說,我們不要物業,電梯壞了我們可以找電梯公司,試想,誰會打電話找?一個電話一毛多錢啊!你的鄰居把一雙臭鞋放在你門口,他一定是一個素質不高的人,你會上門讓他糾正嗎?你們不打架才怪!

現在一些人喊取消物業,等物業取消了他仍然會喊取消業主委員會,取消社區管理,不管誰來管理小區,他都會喊取消,不信?

只有一種情況他不會喊,政府全包,不掏一分錢的物業費!


安安2085


取締!

純以盈利為目的,只想賺取輕巧錢,遇事就扯理由,還煽動大傢伙情緒(不排除本就與有的業主有連帶關係),利用人性間弱點,又搞起人鬥人運動,業主花錢找氣受。

本來建房子的已經走了,新晉物業也是為解決再就業。物業完全沒有把業主當做衣食父母,業主千萬也別把自己當做地老虎,物業完全成了國家房屋物業就業政策搶錢的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