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結束,日本為什麼沒有分裂成“南北日本”?

愛旅行的歷史小達人


現在的日本實際上已經是“南北日本”了。



二戰時期,日本的勢力範圍比現在大。當時整個千島群島、整個朝鮮半島、南半部的庫頁島以及中國的東四省,都歸日本所有。

也就是說——當年蘇聯在遠東地區的所有出海口,是被日本完全堵死的。蘇聯遠東艦隊只要開出公海,不管往哪個方向走,都要進入日本領海,繞都繞不開。

蘇聯老毛子是什麼尿性,被日本人壓縮得這麼憋屈,豈能容忍?

所以在1945年7月的波茨坦會議上(分割日本的會議,中國沒參加),蘇聯就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將日本在北緯38度線以北的領土劃為蘇聯佔領區,以南的區域為英、美佔領區。

PS:波茨坦會議有兩份佔領方案,蘇佔區的範圍是一樣的,不同的只是英美中的佔領區的範圍。美國為了讓中國也參與,便把四國島劃分為了中國佔領區。


另外,除了日本本土,日本的海外領地也要被瓜分。其中:

臺灣與南沙群島由中華民國接管,中國東北先由蘇聯接收,再移交給中華民國;

庫頁島南部、千島群島、朝鮮三八線以北地區、中國東北的關東州,全部由蘇聯接管;

朝鮮三八線以南地區和南洋廳(日本在太平洋上的佔領區),由美國接管。

看了這份瓜分方案,想必大多數人跟當時人的心理是一樣的——蘇聯佔了大便宜啊!

中國14年抗戰,最後沒撈到多少好處,也就是要回了被日本侵佔的領土而已;

美國在太平洋血戰三年,死傷極大,也就是撈了半個朝鮮,半個日本而已。(南洋廳主要是公海,美國就是佔幾個島而已)

而蘇聯,當時它沒參戰,未折一兵一卒,居然就獅子大開口,要了那麼大的地盤,它簡直賺瘋了。

所以,在波茨坦會議開完後,美國總統杜魯門立即就反悔了。日本四島他不打算跟蘇聯對半分了。因為一來,他不想重蹈瓜分德國和奧地利的覆轍,用他自己的話說:“我不想給俄國人以任何機會,再讓他們像在德國和奧地利那樣行動。”

二來,美國當時試爆了第一顆原子彈,而蘇聯當時沒有這玩意。論動武,杜魯門絲毫不怵斯大林。



對於杜魯門翻臉不認人的行為,斯大林當然是有意見的了。

杜魯門不想給他分地,難道他就不會自己去搶地盤嗎?當然是會的了!

所以,儘管美軍在蘇聯進攻關東軍之前在廣島投放了原子彈,藉機震懾蘇聯,斯大林還是命令前線蘇聯不要管美軍的恐嚇,搶在美軍之前發動了“千島群島戰役”,收復了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並且還佔領了日本的北方四島。

本來蘇軍還曾想強佔北海道。為此,斯大林在北海道方向部署了兩個步兵師,一個殲擊航空兵師和一個轟炸機師的兵力。不過由於美軍先蘇聯一步入駐北海道,蘇軍沒實力硬鋼,佔領北海道的計劃便告吹了。

事後,斯大林見好就收,沒有再在派軍入駐日本一事跟杜魯門較勁,所以蘇聯最終也沒有派軍隊進入日本本土。美蘇南北瓜分日本的勢力範圍就此定型。


總的來說,如果按照美蘇的原計劃,半個日本要劃給蘇聯佔領。但是由於美國吸取了德國被分區佔領的教訓,在日本佔領的問題上堅決不妥協。蘇聯方面當時也沒實力挑釁美國,因此也就沒有插足進入日本本島。

不過,雖然蘇聯沒進入日本本島範圍,但他依然趁著二戰的最後一個月時間,為自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比如蘇聯拿到了遠東出海口,遠東地區的攻守形勢易形了。比如北方四島問題到現在都沒解決。


Mer86


戰後,德國分為東德西德,朝鮮分為南韓北韓;而日本沒有像前面兩個國家一樣分裂,繼續保持了整體。

日本為什麼沒被分為東西南北日呢?

1、說好四國分區,有人不想來,有人來不了

時間回到1945年,英美蘇三巨頭,開了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眼見勝利就在眼前,和平曙光初現,戰勝國緊密且有序的商量著如何處理投降後的日本,對日本的處理打算跟歐洲分區佔領一樣,最後也決定中英美蘇四國分區對日本進行佔領。當時劃分的區域主要是這樣的:蘇聯佔領北海道、美國佔領本州、中國佔領四國島、英國佔領九州島。

當時的中國因為內戰的爆發,本來要派去日本佔領分區的孫立人67師在戰爭中被重創了,因此本來說好由中國接管的四國島及東京大阪地區也就不了了之了。

另一個在戰爭中被重傷的英國,更是不願派兵去日本。這邊國家百廢俱興,建設需要出錢出力,當時的日本基本上也是躺在廢墟上的國家,沒有什麼油水,而且距離英國又遠,駐軍戰略價值不大,且還得勞心勞力提供財力物力。所以這兩個國家都是一樣的放棄了駐軍權。

2、美國:堅決拒絕與蘇聯分治

按理講,這時候也就剩美蘇兩大有能力,有閒心的國家去佔領日本了。可是本來說好也是南北分治,由蘇聯佔領北海道島,可是由於美國先佔領了日本,蘇聯動作稍慢,美國考慮到蘇聯地理位置上離日本太近,對這個美國在遠東的重要據點有著極大威脅,一旦與蘇聯分治,必將如鯁在喉,於是就毀約拒絕把北海道給蘇聯。

這時候的蘇聯表示美國佬翻臉不認人的行為太可恥了,蘇聯遠東軍區司令華西列夫斯基元帥派遣一名中將前往東京見麥克阿瑟,麥克阿瑟矢口否認有把北海道交於蘇聯的命令。蘇聯甚至發出了戰爭威脅,但是美國予以強硬的回應。因此,美國在日本的長崎投下了第二顆原子彈,這麼做不單給日本施壓,也給了蘇聯一個警告。

在這種情況下,蘇聯方面權衡利弊,認為強行登陸北海道,有著很大的困難。不僅蘇聯海軍遠劣與美國海軍,此外佔領北海道對蘇聯實際意義不大,而且還要冒著與美國開戰的風險,而最大的風險就是美國擁有著可怕的原子彈!於是也就默認現狀了。

為什麼日本沒分治,總結原因就是中國在內戰,英國在重建,蘇聯不是不想,但是美國不願意!


趣野觀史


日本在二戰後沒有南北分裂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日本投降之前,並沒有哪國軍隊真正攻入日本的本土,美國因此才有了獨佔日本的機會!藉助絕對的軍事、經濟實力和原子彈威懾力,成功打消了蘇聯、中國等戰勝國的駐兵日本的企圖,沒有蘇聯的進入基本就斷絕了日本南北分裂的可能性,而中國的榮譽二師15000餘人即便成功抵達日本,也只是進行一段時間的象徵性佔領,不具備分裂日本的能力,主要看蘇聯軍隊的表現。

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之後,美國立刻要求蘇聯對日作戰,並答應了斯大林的一系列領土要求,包括維持蒙古現狀、佔領旅順和大連並控制南滿鐵路和中東鐵路等等,此外還包括吞併千島群島和南庫頁島,以及由蘇聯佔領北海道和本州島北部地區!如果按照這個協議對日本分區佔領,肯定會形成日本南北分裂的局面,但突如其來的意外讓這一切變的不可能。

這個意外就是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而此時蘇軍還在為攻佔我國東北、庫頁島和千島群島苦戰,它在8月18日才跨過鴨綠江進入半島並由於補給問題陷入停頓,到8月22日才佔領旅順、大連,此後蘇軍重點向我國腹地發展,到8月28日才佔領撫順,一天後美國佔領日本。美軍憑藉強大的海上、空中運輸能力,快速向日本本土投放兵力,趕在蘇聯之前接管了整個日本,為戰後建立統一的日本打下基礎,杜絕了日本分裂的可能。



蘇軍之所以在爭奪勝利果實的過程中慢了一步,和它糟糕的後勤條件有很大關係。在波茨坦公告上,蘇聯並未發表任何意見,為的就是麻痺日軍爭取向東線轉移兵力的時間,斯大林承諾在德國投降3個月後對日作戰,按照這個時間表正好在8月8日發起“八月風暴”行動,但蘇聯沒能按計劃集結足夠的物資和兵力,以至於進攻和接受日軍投降的行動有多次停頓,大大耽誤了時間。

而且,負責從堪察加半島和濱海邊疆區進攻的部隊嚴重缺乏海空軍配合,進攻實力不比守備日軍強多少!為了攻佔8萬日軍和600架飛機駐守的千島群島,蘇軍傷亡慘重!在攻擊千島北部佔守島的行動中,蘇軍遭到8千名守軍的頑強抵抗,直到8月23日才完全佔領佔守島!此時日本早已投降,可見攻擊作戰之艱難。

(千島群島和庫頁島浪費了蘇聯太多時間,導致進佔北海道的目標未能實現,而佔領本州島就更不可能了)

到8月31日蘇軍才佔領整個千島群島,此時蘇軍仍要爭取更多果實,隨不顧日本在8月15日已經投降的事實,向南千島群島繼續進攻!直到9月5才勉強攻佔南千島的四個島,由於美軍已經進駐日本,日本也在9月2日正式簽署投降協議,蘇軍不再有向北海道發展戰果的機會。一方面是美國不顧波茨坦公告的承諾,堅持獨佔日本,另一方面是蘇聯的海上運輸能力,不足以支撐龐大佔領軍的消耗,因此斯大林很識趣的放棄了佔領北海道的目標,失去了分裂日本的機會。

總之,由於蘇聯太慢、美國太橫,原計劃的分區佔領變成了美國一家獨佔,也就不存在分裂的選項了。


兵器世界


德國和日本戰後的結果不同,蘇聯紅軍首先佔領整個柏林,而後盟軍瓜分西柏林。

蘇聯和盟軍都佔領了柏林,把德國一分為二,都獲得了對柏林的統治權。

德國變成了社會主義柏林,和自由世界柏林,兩下對立起來。

而日本戰後結果不一樣,日本是美國單獨佔領,而蘇聯只佔領了北方四島。美國對日本全權佔領。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中國政府的要求,讓蘇聯出兵解決中國日軍,蘇聯出兵佔領東北滿洲國地區,進而佔領朝鮮,解決了滿洲國傀儡政權和日軍。這時的美國已經牢牢把握住對日本的控制權。進而美國在南朝鮮接受了日軍的投降,朝鮮出現蘇聯和美國南北分立的局面。蘇聯沒有佔領日本全境。

戰後日本被美國佔領,朝鮮半島出現分裂,而日本沒有出現兩個政權,朝鮮出現了戰後和德國一樣一分為二。朝鮮半島的命運多舛,從日本殖民地變成了德國一樣的歸屬。

美國所有了日本,而世界新的格局又迫使美國不能吞併日本成為美國的一個州,而只能用美國的政治制度來管理日本。把日本作為第三方來抗衡社會主義的擴展,日本成為了美國的前沿戰壕。

朝鮮戰爭,美國就是利用日本的人力物力,把日本作為美軍的軍事後方,大量的軍火,軍用物資從日本運輸,運輸到朝鮮前線,打擊社會主義的軍事力量。

日本今天的作用更加體現了美國的戰後思維。作為擋住社會主義浪潮的防波堤。而成為一條島鏈,圍堵社會主義。


寶樹白石



二戰中的三大法西斯主義國家中,意大利投降比較早,所以沒有分裂的問題,日本也沒有分裂,只有德國分裂了。但德國被分解為東西兩個部分,是因為德國同時在兩個戰場和英美與蘇聯交戰,所以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後,蘇軍席捲而來,惹英美會師柏林城下,英美一方佔領了一部分,蘇軍佔領了一部分。

明白了這一點,就不難明白日本為什麼沒有分裂了。日本二戰期間的主要交戰對象是中國,美國和英國,但再德黑蘭會議期間,蘇聯就承諾對德國戰爭結束後,就出兵中國東北,和美軍南北兩線夾擊日本。因此,在蘇聯對德國的戰爭結束三個月後,蘇聯就對日本宣戰,出兵中國東北,進攻日軍。


美國之所以提出蘇聯出兵的要求,是因為美軍一直在太平洋上和日軍苦戰,雖然不斷取得升級,但是代價也比較大。所以,美軍認為蘇聯參戰有助於儘快擊敗日本,減少美軍的傷亡,儘快結束戰爭。可以說,這也是美軍再歐洲經驗的複製粘貼,認為這樣可以假手德國,削弱蘇聯的實力,讓美國在戰後國際秩序重建中處於比較有利的地位。

但蘇聯出兵東北之後,挾戰勝德國的餘威,以在歐洲戰場錘鍊出來的蘇聯軍隊對付日軍,非常輕鬆。蘇聯出兵後,一橫掃千軍之勢席捲東北,全殲了日本關東軍,接著順利佔領了整個東北亞得大部分日軍佔領區。蘇軍進展之順利大大出乎美軍的意料,如果美國再不採取重要措施,東北亞就會完全變成蘇聯的勢力範圍。


為此,美國在蘇聯尚未推進到日本本土的時候,緊急採取了兩個措施,一個是抓緊扶持韓國政府,情急之下甚至是從原來的日軍偽軍中中迅速組建了韓國政府,以對沖蘇聯在半島的影響力。另一方面,則是決定對日本使用原子彈,以迫使日本儘快投降。所以,趕在蘇軍到達三八線以南之前,日本就已經投降了,由中美英受降。

也就是說,日本保持完整,沒被分裂,就和半島分裂是出於同樣的邏輯,完全是美蘇雙方為了爭奪戰後國際秩序重建的主導權而在東北亞跑馬圈地。也是在這個意義上,蘇聯沒有進攻日本本土,只是佔領了三八線以南。雖然日本沒有分裂,但是半島卻分裂了,成了南北對峙的局面。


蕭武


二戰結束後,德國分裂為東德(民主德國)和西德(聯邦德國),朝鮮分裂為北朝鮮(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和南朝鮮(大韓民國),而日本沒有分裂。

這是因為德國與朝鮮都有不同的外部佔領勢力,扶植不同的政權所致。蘇聯佔領了德國東部,扶植建立了東德,美英法佔領了德國西部建立了西德。

朝鮮1910年被日本吞併。在打擊日本法西斯解放朝鮮時,蘇聯紅軍進入了朝鮮北部,美國軍隊進入朝鮮南部,後在各自的扶植下,朝鮮分裂為南朝鮮和北朝鮮。

而日本不同於德國與朝鮮原因在於,二戰結束後,美國單獨對日本進行了軍事佔領。五十年代,美國又開始扶持日本已遏制社會主義力量在亞洲的發展。


林城布衣10001


這個問題會被提出來,主要還是因為同為戰敗國的德國在戰後分裂成東德(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西德(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兩個國家。所以我們在看待日本在戰後的發展問題時,可以和德國的發展進行對比分析。

1945年5月8日,納粹德國戰敗投降。根據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的相關協定,德國被一分為四,被英、法、美、蘇四國佔領。而這四國分屬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大陣營,雙方在利益博弈中最終把德國這個位於意識形態對抗前線的國家一分為二。

那麼我們來稍微整理一下德國會被分裂的原因。

德國身處政治環境更復雜的歐洲,位於冷戰前線。納粹德國被盟軍打敗,盟軍之中既有在二戰後成為超級大國的美國,也有社會主義大國蘇聯,還有德國死對頭法國和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英國。這使得德國一戰敗,國土就被各國佔領。而正是因為佔領德國的四國相互鬥爭,才使得德國分裂。

那麼把目光轉向日本。

日本在二戰中雖然也敗給了盟軍,但主動攻擊的最大力量是美國。日本並沒有被像德國一樣被佔領、被瓜分。

由於二戰大損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的力量,也對蘇聯造成了打擊,所以遠在遠東的日本並沒有成為各大勢力糾纏的主戰場。

而日本國內的政治力量,經過軍部獨裁和戰敗以後,已經十分弱小。所以說,在日本一家獨大的美國,並沒有把日本一分為二控制的需要。要是真把日本分裂成兩國,美國的控制成本就要上升。而且國土面積小,資源又匱乏的日本,要是分為兩國,發展起來就更艱難了。

雖然日本在二戰後並沒有分裂為“南北日本”,但日本歷史上也曾出現南北朝。而那段歷史,就遠在約七百年前了。

總的來說,二戰後的日本沒有遭受分裂,一方面是戰後控制日本的基本只是美國這一股勢力。另一方面,日本的資源也不支持他一分為二的發展。


鄧海春


1945年8月15日正午,日本天皇向整個日本進行廣播,接受波茨坦公告,實行無條件的投降。1945年9月2號,在日本東京灣停泊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投降簽字儀式,這也標誌著二戰的結束,也代表著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日本是二戰的軸心,但是日本投降是最晚的,雖然苦苦堅持,還是以失敗告終。德國和意大利分別投降以後,日本還在和美國,蘇聯和中國苦苦做鬥爭呢。當時日本的軍隊,有200萬在中國,其他部分的軍隊在東南亞和太平洋的一些島嶼上,美國海軍利用自己強大的優勢將封鎖日本的領土。

而此時的蘇聯,在1945年8月派出150萬軍隊,迅速擊退了東北的日軍。與此同時,蘇聯還計劃從北海道登陸,佔領日本的領土。但是蘇聯還來不及行動,日本就宣佈投降了。其實就算是蘇聯想要佔領日本,恐怕美國也不同意,美國已經做好了獨佔日本的準備。也只是邀請蔣介石出兵,客氣一下罷了,蔣介石當時忙著內戰,自然是拒絕的,而且按照當時中國的發展情況來說,也不適合出兵日本。況且,美國只是象徵性的邀請一下,如果蔣介石真的答應,恐怕美國也不會同意,到時候不知道有生出什麼其他的事端。

意大利和德國投降的比較早,意大利沒有被分裂,但是德國卻被分裂成東西德國兩部分。德國在二戰期間在兩個戰場同時跟英美還有蘇聯交戰,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蘇聯和英美在柏林“會師”,德國被佔領,英美佔領一部分,蘇聯佔領一部分。同時英美和蘇聯又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之間的較量,本身社會制度不同,必然不可能一起統治德國,所以無奈之下德國就被分裂了。

但是呢,日本就跟德國的情況不一樣了,日本主要的鬥爭對象是中國,美國和英國。德蘭黑會議期間,蘇聯承諾對德國的戰爭結束以後,就派兵進駐中國東北,跟美國聯手夾擊日本。於是,蘇聯結束對德國的戰爭三個月以後,蘇聯就對日本宣戰。那麼美國為什麼要蘇聯出兵呢?因為美軍一直在太平洋上跟日本苦苦的戰鬥,雖然取得了點勝利,但是也沒有嚐到什麼甜頭,戰鬥打的非常的艱難,而且到了後期,美國人民表現出明顯的厭戰情緒,都很迫切的希望戰爭能夠快點結束,美國認為如果蘇聯出兵,可以更快的結束戰爭,同時減少美國的戰鬥損傷。但是蘇聯出兵後,進展非常順利,美國十分驚訝,蘇聯橫掃全軍,全殲了日本關東軍,將日本軍隊趕出東北地區。美國看到這種狀況,特別的擔心,如果再不採取措施的話,按照蘇聯的打法,肯定東北亞地區就都被蘇聯佔領。於是,美國緊急採取措施,扶持韓國政府,緩衝蘇聯對整個半島的影響。二是,對日本使用原子彈,逼迫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後,英國、美國、蘇聯這三大巨頭,開了雅爾塔會議和波茨坦會議,開始討論戰敗國如果處理的問題,也就是如何分割日本的領地,其實一開始的時候打算,四個國家分配領地,蘇聯佔領北海道、美國佔領本州、中國佔領四國島、英國佔領九州島。但是中國抗戰結束以後,很快就爆發了內戰,中國忙著應付自己國家的事情,無暇顧及日本佔領的事,所以由中國佔領四國島也就就此擱置,不了了之了。

英國那方面呢,在戰爭當中損失慘重,自己的國家需要建設,而且當時的日本也想當於是一片廢墟,如果進駐了還得可能還得花錢幫他們搞建設,有這個時間不如把自己的國家建設好,所以英國也放棄了進駐權。

那麼,中國和英國都放棄了日本的進駐權,就只剩下蘇聯和美國了,一個二戰之後迅速崛起的大國和當時的社會主義大國,本來兩個國家說的是南北分開統治。但是呢,日本離蘇聯的國土太近,如果讓蘇聯統治日本,那麼蘇聯的實力越發強大,那麼日後就是美國在遠東地區的一根刺,所以美國破壞掉之前的約定,獨自佔領日本。

在我看來,到後期日本看到形式不對,戰局對他不利,也知道最後會以失敗投降。既然要失敗,必須得爭取一切力量,將失敗的損失降到最低,被分裂肯定也不是日本所希望看到的。日本肯定知道蘇聯將加入戰場,如果蘇聯加入戰爭的話,中國當時抗戰處於弱勢地位,而蘇聯是當時的社會主義大國,如果他加入,最後肯定是蘇聯和美國的一場博弈,所以日本即便抵抗不住,也在苦苦掙扎著,為的就是,在蘇聯和美國爭鬥的時候求生存,減少失敗的損失。

由於種種原因,日本逃脫了被分裂的命運。而且曾經,杜魯門就說:對日本的佔領,不能重蹈德國的覆轍。美國本身就不想讓日本分裂,日本分裂的話,美國的控制成本也會增加。而且日本本身的國土面積很小,分裂後的經濟更沒有辦法發展,所以不分裂對於日本本身來說也是好的。美國進駐日本後,對他的軍事、政治經濟方面和教育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日本從集權制向民主制過度,保證了社會形態的單一性,防止了分裂,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對於日本的發展也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木劍溫不勝


國運使然啊,日本太幸運了。對比之下中國作為戰勝國又何其的不幸和哀傷,不僅沒有得到日本一分錢的賠償送,也由於蔣介石的無能,導致了中國失去了在日本駐軍的機會,喪失了“分裂“日本的可能。換來的卻是日本至今不肯承認的侵略事實。

由於德國投降,歐洲戰場結束。盟國希望迅速結束戰爭十分迫切。而亞洲戰場,日本在海外還有大量軍隊在戰鬥,佔據中國大部分領土。盟軍(主要是美國)並沒有攻入日本本土。為了讓日本儘早投降,扔了兩顆原子彈,日本投降盟軍、美國“和平“踏上了日本本土,日本喪失了主動權。根據計劃,日本本土四島分別由中,美,蘇,英各佔一島。一旦如此。蘇聯佔據的島嶼必然獨立。但蘇聯由於看重歐洲,英國法國有心無力。蔣介石無能。最後只有美國獨霸了日本。這樣也讓日本免於分裂。當然我們也必須承認,這也和日本政府徹底倒向美國有一定的關係。英法核心利益在歐洲,對日本興趣不大,蘇聯控制北方四島。不好再伸手,所以只能是美國獨佔日本。

其中變數最大的就是中國。中國無論站在任何角度在日本駐軍都是必須的,如果當時在日本駐軍,日本也不至於到現在這樣不承認侵略。1945日本剛剛投降,國民黨政府已經籌備完畢,國民黨陸軍第二師(15000人左右)已經準備登陸日本。國民黨政府計劃將榮譽2師作為派往日本擔任佔領日本的任務,而且對榮譽2師參與赴日的人員進行了選拔和培訓。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完全可以承擔起這一任務。朱世明中將已經被任命為駐日司令長官,與美國協議已經簽署完畢,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國民黨將軍隊調往東北。至此留下千古憾事。當然即便蘇聯,美國分別佔據日本,日本也未必分裂。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清水空流


眾所周知,二戰結束後,美蘇兩國為了自身的利益分別在德國、朝鮮和越南扶持了自己的勢力進行博弈,導致德國分裂成東德和西德、朝鮮分裂成北朝鮮和南朝鮮、越南分解成為南越和北越。


日本作為二戰的戰敗國,沒有像德國一樣分裂,而是保持為統一國家,麥克阿瑟在這個問題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蘇聯不是不希望將日本分裂成南北兩國,美國往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日本被迫投降,斯大林希望能在日本身上分一杯羹,於派兵奪取日本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四個島嶼。


斯大林的野心並沒有得到滿足,他想和美國共分日本,麥克阿瑟聽到蘇聯佔領北方四島的消息,直接放出了狠話,蘇聯軍隊若敢登上日本本土,上一個幹一個。

蘇聯軍隊在遠東部署的兵力不足,且經過二戰之後元氣大傷,而美國在太平洋地區擁有強大的兵力,美蘇若開戰,蘇聯一定會處於下風。斯大林知道麥克阿瑟的表態後,再三權衡,決定放棄分裂日本。

麥克阿瑟進駐日本後,為了避免蘇聯對日本再節外生枝,他開始對日本國內進行整合,幫助日本改革憲法和其他法律,在日本當起了太上皇,麥克阿瑟不允許其他國家干涉日本。

日本沒有分裂成南北兩個國家的根本原因是公元5世紀形成了統一國家後,在經歷上千年風風雨雨形成了強大的民族認同感。

更多精彩歷史內容請點擊頭像上方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