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月子肚子還像四五個月那麼大,如何減掉贅肉,恢復苗條小細腰?

琴親27


出了月子,小孩斷奶之後,可以嘗試減肥,多吃蔬菜水果,早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早點,七點以後不吃東西,瘦個幾斤沒有問題


風清雲淡215993339


這次來回憶下我的順產經歷~

我的預產期是2019年4月15日,🐷寶寶有些迫不及待,提前了十天出來 4月5日早上八點,迷迷糊糊醒來,突然感覺下面有液體流出,以為是尿尿了。上了洗手間發現流血見紅了,趕緊刷牙洗臉下樓,發現家裡一個人都沒有,先給婆婆打了電話,再給我媽打了電話。


吃早餐時發現液體流得越來越多,意識到是羊水破了,於是我趕緊去洗了頭(生完要好多天不能洗頭😂),好巧不巧停電了,頭髮都沒吹,就這麼溼漉漉的,把東西拿上就往醫院趕了 到達醫院估計九點左右,因為羊水破了,醫生不讓我亂動了,就躺在病床上被推著到處做完了一系列檢查,這時肚子還沒有丁點感覺😳

十一點多婆婆去打了飯,吃得下趕緊多吃點,要生的話有的是力氣要用 十二點多開始感覺到宮縮了,但還好還不會疼,接著感覺宮縮越來越頻繁了,但還可以忍受,下午一點左右來做內檢開了一指,護士囑咐5分鐘宮縮一次再叫她,沒過多久宮縮變得規律,四五分鐘就疼一次,感覺特別想排便😳


接著叫來護士,讓我不要用力,一定要放輕鬆,宮口還沒開全用力的話寶寶的頭會被擠到,會導致水腫 堅持到2點,醫生上班了來檢查,這時已經開了四指,準備進產房待產了 在產房門口護士說一胎的話,沒那麼快,心想還不知道得折騰多久😱

進產房以後,宮縮越來越疼,越來越頻繁,但還不能用力,儘可能的放鬆,助產師會教怎麼呼吸,總之不哭不鬧,聽醫生的就對了,保留力氣🤐

不知道過了多久,醫生說可以開始用力了,深吸一口氣,疼的時候就用力,醫生怎麼說就怎麼做,完全配合醫生,別瞎用力😂

下午3點50,寶寶出生啦🤗就感覺稀里嘩啦一堆東西出來,肚子一下就排空了,輕鬆了好多,哈哈哈 之前看好多筆記說的十幾分鍾,二十分鐘超快順產,不懂她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算時間的🤔

但就我的整個產程,說長不長,雖然早上破水見紅,但開始感覺宮縮到寶寶出生,總共用了四個小時,個人感覺也是挺快的,身邊所有人都說很快,看我生得真輕鬆😂可能是寶寶心疼麻麻,麻麻努力的時候寶寶也在加油😊


我這是第一次做媽媽,真的好多的不懂,沒有哪個人不愛美的!說起孕前,一點經驗都沒有,每天都在準備的都是寶寶的東西 自己都不知道該準備什麼 ,隨便在超市買了點東西。其他的什麼也沒買。直到生完了,看到肚子上的一堆鬆鬆垮垮的肉肉,才知道著急卻不知道該怎麼做,一心想著等寶寶斷奶了再減肥!

後來我去醫院複查的時候,產科醫生我給我推薦了一款燃脂的,分體套,裝,哺乳也特別方便,而且還有託胸,收副。乳的效果,很多來她那生產的寶媽,越早穿恢復的越好!等孩子斷奶就晚了即使減完肥身材也是不好看 我一聽特別著急 想馬上穿上,聽產科醫生說的這麼好就直接要了購貨地址,然後入手了一套收腹,當時穿上去的感覺好舒服啊,又不緊不嘞。喜歡的話也分享給大家!


個人感覺比收腹帶舒服多了,也比紗布方便好多,好多,後來穿了兩到三天都沒有感覺不舒服,價格還便宜,我又去入手了一套,也好換洗。就連晚上睡覺都穿著,穿了有半個多月吧,肚子真的有變化了,小了好多。就連我老公也說,你的肚子真的小了好多啊。當時別提我有多高興了。 現在差不多穿了有兩個多月了,已經完全恢復了。

產後想要3個月減掉30斤,這個產後的”黃金瘦身期“別再錯過,怎樣恢復原來的樣子?

1、堅持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不僅對孩子好而且對媽媽們來說也是可以減肥的,自己餵養可以加速母親身體的新陳代謝,減少皮下脂肪。寶寶的吮吸可以刺激母體分泌激素,加快子宮的回縮,有益於腹部的平坦。

2、堅持做運動 產後想要3個月減掉30斤,這個產後的”黃金瘦身期“別再錯過了 坐月子期間可以經常在房間走動,還可以做些簡單的家務活和瑜伽運動,但是要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六週以後可以選擇有氧運動,慢跑和散步都是不錯的選擇,剛開始可以只運動十分鐘,後面可以慢慢加時間。

產後想要3個月減掉30斤,這個產後的”黃金瘦身期“別再錯過了 3、調節飲食 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少吃油膩肉食和濃湯,當然如果產後身體不好可以適當滋補一下,但是如果身體沒有大礙還是以清淡為主。


aywyuyzp305


我快生孩子時172斤,出月子時160斤,孩子一週時就105左右了。出月子後有一定的水腫,不要急著減重,適當消腫做些力量訓練,生產半年後再考慮減重,清淡飲食,適當給自己減重後的鼓勵。堅持住 加油堅持哦 我現在孩子3周了,體重一直在100左右




保溫材料臧海燕


多運動,多吃青菜,不要吃肥肉,跟油東西,減肥不是一時半會減下來的,貴在堅持,希望能幫到您


曉超的vlog


這個首先是多運動,每天適度運動是健康的基礎;再者要多吃清淡食物,如水果蔬菜多吃肉類少吃;還有就是吃些除痰溼的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