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直在上海上學,但沒有戶口不能參加中考怎麼辦?

謝寶健


三千多萬人口的城市,參加高考的不到5萬人,上海的政策就是中考分流,普通初中的學生將來能上大學的可能還不到1/5,競爭可謂慘烈,導致課外班爆滿。

對本地生源尚且如此,外地生源自不必說,一句話,沒有直接的路。外地生源可能去處大概有三,一是回老家;二是父母儘快辦好居住證,符合條件;三是去考上海的職業高中,中專。第三條路我見過有人走的,因身份不能參加中考,去了職高後在一群上海生源中如鶴立雞群,過兩年參加大專考試,專科兩年後專升本,參加各種電子競賽,畢業後留上海並去了外企,讓人目瞪口呆!這個孩子真的挺優秀,一直挺努力,性格也好,祝他前程似錦吧!


feifeifeifeifeifei


這方面上海就比較顯得不夠包容。

當然了,北京在這方面做的也不是很好。絕大部分的地區就算分數比較低,高考有優勢,外地人只需要讀滿6年時間就可以在當地參加高考了,但是北京上海還是設置那麼多的條件限制,比如說北京規定你不能夠報本科,只能報專科,上海規定你不能考試,這樣子就危害了孩子的公平受教育的權利。

有一部分人在北京上海讀的小學初中甚至是高中,但是卻沒有機會考大學,如果他們要回到自己的原籍去考試,還是會由於沒有讀滿年限而被拒絕參加高考,到哪邊都會被當做高考移民,哪邊都沒有辦法參加高考,這樣子的操作是非常不合理的。

每個人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對於這部分的同學來說,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為他們是外來子女的原因,就失去了接受教育的權利,非常有失偏頗。

外地人在京滬兩地打工,實際上也是為京滬兩地做貢獻,他們的孩子接受教育的權利理應受到保障。

最起碼其他地區,也就是這些孩子的戶籍地,也應當為孩子開闢綠色通道,不能因為他們沒在本省讀過書,就不讓他們在本省高考。

造成這方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因為一部分的高考移民在鑽空子,所以還是要相關媒體給予更多的報道引起公眾足夠的重視,才有可能觸發相關教育部門的改革。

建議參考深圳,廈門,廣州的做法,本地戶口和外地戶口雙規制入取,本地戶口考本地學校給定名額,外地戶口集體競爭。這樣既不會擠佔本地生源名額,又不會影響外地人接受教育的權利。外地孩子不怕競爭,怕的是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外語那點事


沒有上海戶口,可以辦理《上海市居住證》,孩子就能上公立學校,但是僅限於幼兒園到初中, 有了《居住證》之後,可以由工作單位申請積分,積分達標120分的,孩子可以上高中,並參加上海的高考。 申請上海戶口,要居住證積分達標滿7年之後,可以申請。 在上海買房子,不需要上海戶口,但是目前需要至少2年的上海社保或者個稅繳納記錄。另外,在上海買了房子也不能隨便落戶的,還是需要居住證積分滿足條件。 拓展資料 沒有上海戶口的孩子在上海幼升小: 1、年滿6週歲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及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比如, 2016年小學招生入學對象為:2009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出生。殘疾兒童可適當推遲一年入學。其中,非滬籍適齡兒童就讀需要滿足以下條件(以2016年為例): 2、適齡兒童須持有效期內《上海市臨時居住證》 3、父母一方須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內《上海市臨時居住證》滿3年(從首次發證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且連續3年(從首次登記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靈活就業登記。2016年,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受理隨遷子女辦理入學手續截止日為6月30日。 沒有上海戶口的孩子在上海小升初: 1、公辦學校: 沒有上海戶籍的,要看有沒有上海的學籍,另外還要看你居住地所在區的招生政策。 長寧區對於沒有上海戶籍的報考本區初中的學生規定: ① 學生在長寧區小學畢業的,需要在長寧區繼續就讀,可向現就讀學校提出繼續借讀申請,經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審核符合入學條件者,統籌安排至我區公辦初中就讀。同時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後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等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家長簽字確認後由教育招生考試中心保存。 ② 非本市就讀的應屆小學畢業生,可於6月30日前到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茅臺路472號)辦理入學申請手續。申請時父母須攜帶父母一方有效期內的《上海市居住證》,或持父母一方有效期內《上海市臨時居住證》滿3年(從首次發證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且連續3年(從首次登記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的靈活就業證明、原籍戶口簿(學生戶口須隨父或母),以及隨遷子女的有效期內的《臨時居住證》、預防接種證、房屋產權證(或上海市房地產登記證明、房屋租賃合同登記備案證明,且與居住證件中的信息一致)。經區教育招生考試中心審核入學條件並通過後,統籌安排至我區公辦初中就讀。同時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後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等的相關政策和規定,家長簽字確認後由教育招生考試中心保存。 比如黃浦區規定:在外省市(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非本市戶籍(含港澳臺)學生,如需在本市就讀六年級的,須攜帶相關證件到戶籍(居住)所在地區縣教育行政部門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2016年6月30日),由區縣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2、民辦學校: 民辦學校要求各不相同,沒有戶籍的,看有沒有學籍,都沒有的看有沒有滿足120分的上海居住證 如閔行上寶的要求: 具有上海戶籍或上海市居住證(積分達120分)的小學畢業生。 如徐匯世外中學要求: 具有本區常住正式戶口,或在本區小學就讀的五年級應屆畢業生。 如閔行上師初級要求: 在本市小學畢業的非本市戶籍的應屆生須具備下列條件: ①父母一方具有上海戶籍或監護人持有《上海市人才引進居住證》且至2016年6月30日前仍在有效期內(以上海市人才引進居住證通知書副聯為準)。 ②持有《上海市居住證》(至2016年6月30日仍在有效期內)人員且積分達到標準分值,考生信息須在本市居住證積分管理系統中查詢確認。 ③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內《上海市臨時居住證》滿3年(從首次發證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且連續3年(從首次登記日起至2016年6月30日)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靈活就業登記。 綜上所述,外地戶籍的孩子要想上上海公辦初中,需要了解你所在區的具體政策要求。外地戶籍的孩子想要上上海民辦初中,需要了解這個學校的招生規定。 沒有上海戶口的孩子,在上海中考: 1、入學普通高中,戶籍和居住證是必要條件 市教委公佈的《上海中考報名條件》(滬教委基〔2015〕87號,完整文件名稱:《關於做好2016年上海市中等學校高中階段招生報名工作的通知》)中,列出了4大類14個子類符合要求的報考條件。上海市常住戶籍考生提供戶籍證明即可報考; 上海市戶籍考生的報考要求中,有幾個關鍵指標需要家長關注: 1、應屆考生及往屆考生都須未滿18週歲; 2、父母一方為上海市戶籍報考的,除需要提供父母和考生的戶籍證明和關係證明外,須注意考生《上海市居住證》的有效期。以2016年報考條件為例,考生須提供2015年8月31日前辦出的《上海市居住證》。 3、父母一方持《上海市居住證》、《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證》報考的,務必注意有效期,以2016年報考條件為例,居住證須至2016年5月13日仍有效。


趕超馬雲中的男人


首先給提問者糾正下錯誤,外地孩子要在上海參加中考和高考,並不是看戶口的,而是要看積分是否🈵120分。下面我來給大家全面地科普下外地孩子要在上海讀書以及參加中高考需要哪些條件,以及增加積分攻略,需要的人一定仔細看好哦!

第一、外地孩子要在上海讀書,父母至少一方必須要求有辦理《居住證》和繳納社保,房產非必要條件,但錄取時會優先考慮。父母一方持有效居住證,同時積分滿120分的,其子女在上海讀書擁有和本地孩子一樣的待遇,可以進入公辦學校就讀並有擇校權,可以在滬參加中考和高考積分不滿120分的,孩子就讀學校就很有限了,多數只能選擇資質一般的民辦學校了,雖也可以參加中、高考,但是中考時只能報考上海市三校生考試(中專、職校、技校和國際學校),高考只能參加三校生高考進入部分大專院校和極少二本專業,無法享受到上海的高考優惠政策

,基本上與本科院校無緣了。

第二、上海市《居住證》積分計算方法。積分指標由基礎指標、加分指標、減分指標和一票否決4項指標組成,具體規定請看底部圖片(詳細內容請登錄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官網查看《上海市居住證積分管理辦法》)。家長可參照指標並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選擇一個最合適自己的的增加積分方案。

第三、普通人常用增加積分攻略:以年齡40週歲(年齡積分30分)以下低學歷人員為例,1、通過成人自考本科並取得學士學位,通過可得90分,最好在上海報考;2、自考大專學歷+3年1倍以上社保,可得50+50=100分;3、中級職稱+1倍以上社保,可得100分,此法最快,選擇的人也很多。以上幾種方法獲得的積分再加上年齡積分均能達到120分以上。家長也可到居住證辦理和積分管理處諮詢,請工作人員為您評估制定增積方案。

外來人員積滿120分就相當於擁有了上海“綠卡”,可以享受到很多本地福利。現在上海很多公辦學校都有不少外地孩子,他們和本地孩子享受完全一樣的教育資源,交一樣低價的學費,不用繳納贊助費,不會被區別對待,比在老家讀書又省錢條件又好。但由於資源有限,並不能保證每個外地孩子都能上公辦學校,對此請多點理解少點抱怨,畢竟廟少僧多,只能公平公正依條件錄取。大上海真的沒有歧視,只有包容和公平。






小清新的學習日記


外地戶口在上海參加中考是需要積分的,原則上是積夠120分就能參加中考,但是我身邊有好多家長分積夠了,但孩子又不一定能參加中考,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上海高中教育資源就那麼多,他首先滿足上海本地戶口的孩子,然後是人才引進的孩子,然後才是外地戶口的孩子。120分只是最低標準,競爭人多的時候就會加其它很多條件篩選,直到達到他們要求的人數為止。

我覺得如果你孩子在上海讀的好學校,可以爭取留在上海,以後考上海本地學校比外地人好考。如果孩子成績不太好,也留在上海,不能參加高考,但能讀職高,因為沒必要折騰。如果成績好,又上的不太好的學校,最好回老家選擇好的學校,不能耽誤孩子。我家在上海積分也夠,但因為學校不理想,所以也轉回了老家。不管孩子以後考的好不好,但我做父母的盡心了。



漫步畫卷


有積分就可以上;

積分不夠就錢來湊,直接私立學校一直到高中,直接出國留學!

要是都沒有,那就回老家上學吧。


MDC模式蘇州推廣員


居住證(連續六個月繳納社保)有吧,可以參加隨遷靠,可以考3+2的職校,畢業拿職高+大專文憑,然後專升本。如果社保都不交的,對不起,上海不歡迎你。


用戶3669211304196


你要做好兩手準備,第一,轉回老家讀,在上海讀完五年級轉回去,第二,初二時轉到體制外的學校,前提,英語一定要學好。


江夕


這是外地打工者大部分的苦惱!不是你自己!有兩種途徑,一:找個上海的老公或者老婆。2.考個中級職稱,繳納社保。3.繳納社保連續3年高出4倍!


8793944247846


這你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啊。要麼回老家,要麼你積分夠就可以在上海考。還有一種情況孩子學習不好,就在這裡上箇中專之類的。我們也正面臨這個問題,期望一切都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