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騎公路車通勤8公里左右,多久才能勻速25 -30騎行?

z劉紅


不說那些數據什麼的,直接用切身體會來回答你。

現在我每天晚上會騎行2小時,大約就在50公里。在你所在的城市找到一個騎行綠道很重要,不然,在紅綠燈和人群中達到勻速25-30很難。週末的時候不出意外會上省道來個200公里。省道就舒服了,除了極個別的紅燈,一路到頭。。

那時候我沒有碼錶,但我們那公園綠道一圈正好4km左右,每天5圈。剛開始騎車的時候那叫一個累啊,一身的汗。但是卻就那麼變態,我很喜歡那種累的感覺,也許那就是我堅持下來的動力。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1個月,我突然發現這種強度我感覺不到累了,而且騎行中也不會出汗了,只有結束騎行時才會出一些汗。我特地去稱了下體重,嗯,瘦了3公斤。沒錯,我當初的目的就是那麼簡單,喜歡加減肥!

第二天果斷增加強度,慢慢的,我現在保持在每天50公里左右,時間上,強度上都適合的強度。至於2小時50km的數據我估摸著應該在騎行4個月的時候注意到的,那天我特地計算了下時間。

所以,題主,每天8km實在是太短了。建議提高里程,還要保持訓練週期.對公路車來說,30+的巡航速度並不是很難。加油!我們共同努力。


來只兔子麼


毛遂自薦來說說自己的通勤情況,可能並不貼近問題。

自己兩年前曾xtc800每天單程通勤11.3公里;今年escape sl1單程15.6公里,沒騎過公路車。

xtc800的時候剛開始騎行通勤,也曾一心考慮提高速度,但只有在微下坡(不知道坡度)的時候才能騎到27左右;卯足勁衝到30以上也僅能保持兩公里左右。後來車丟了,一年沒騎!

今年通勤距離更遠了,換了平把公路(與真公路還有很大區別)。從元宵節到現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幾乎每天騎。不低於30也超不過35的速度,在平路甚至微上坡能達到三公里或者更遠一些(取決於路上行人的多少)。

綜上,個人認為:身體健康的情況下,40歲以下,道路條件允許,兩個月適應就能達到25以上的勻速。但是,騎行還是應該以安全為第一考慮。25甚至更快在市區騎行是不安全的!自己不安全,對其他行人也不安全。本人通勤,大概有8公里多的人多車多紅綠燈多路段,根本快不了。


上一張自己的通勤車。


告別金戈鐵馬1746850


烏魯木齊上下班合計25公里每天,北京路,新醫路,友好路,克拉瑪依路到南湖,時速16km/H,北京路有自行車道。紅綠燈行人太多,不過北京路8KM騎行真是爽。


用戶1533698858973


公路車上25-30的速度巡航太簡單了。

不過告訴你,公路車上了25-30的速度剎車是有點危險的,必竟你在通勤上班的路上,肯定是人來車往的。由於公路車的特性,輪胎狹窄小,與路面接觸面積就小,剎車性能自然大幅度下降,而且還伴著漂移失控的可能。

騎行路上還是悠著點哈,看好咯

至於什麼時候可以自由的隨時可以上25-30的速度巡航的體力,這個當然離不開鍛鍊啦。本著循序漸進的過程,找路寬人少視野開闊的地方鍛鍊吧,適當的加上一些緩坡,配合好變速比與呼吸頻率。兩個月基本上都可以了。

跟隊騎行也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方式哦




尚方不用寶劍


騎行目的很重要,確定好自己的目標,再做訓練計劃。

如果是以健身為目的,建議你先忽略速度,最好不要把通勤當訓練,找幾條路況、風景都不錯的線路,這樣可以更專注。剛開始可以20公里長度的線路,踏頻練習一段時間後,加點爬坡訓練,適應這個長度後再加點裡程,等你能一趟騎完100公里以上,速度自己會上去的。另外,休息與訓練同樣重要,就我來說,週二晚100公里夜騎(公路車心率訓練),週四晚40公里(5公里陡坡),週日全天80~200公里(山地或公路),也許你可以參考下。



昆明單車風景莆攝騎行


上下班有紅綠燈🚥人多車多,不好達到。



劉小振


以健身為目地,建議不要追求速度,本人巡航沒有超30的,每個月至少千公里左右,每年2到3次400公里以上長途,4年下來6萬多公里了。


楊波313430


看腿,看體力再看車況路況

你要一直佛系騎車20碼可能25—30碼長時間巡航可能有點困難,但時不時和車友來趟“休閒騎”相信你一定有很大進步的😬😬


山不轉水轉00


量不夠,強度要是夠了也可以。就是接近衝刺的速度跑五公里以上。不過,一星期得有一次三十公里以上的遠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