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考證的中年人:30多歲,活出了高三的感覺

1、

看到一則留言,突然間想哭。

一個媽媽,曾經全職帶娃10年,期間考過了所有能考的專業資格,等到孩子讀大學之後,她與合夥人的會計師事務所終於開張了。


那些考證的中年人:30多歲,活出了高三的感覺


那一瞬間,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原來,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另外一個人,或者一群人,迫於無奈,權衡之下,跟自己做出了一樣的選擇。

我們是一群拖家帶口,還堅持考證的媽媽。或者範圍更大一點,我們是一群堅持考試的中年人。

當我們,下決心重啟人生的時候,其實就已經預料到了一種結局:等到孩子讀初中甚至讀大學之後,我們才有可能去真正做自己喜歡的事業,那個時候我們可能已經30多歲了,甚至40多歲了。

那個時候,事業的艱難,可能會比20出頭的時候還要更多,要顧慮的東西也會更多。

尤其是對一個女人而言,即便有證書有學歷,競爭力也會大幅下滑。


那些考證的中年人:30多歲,活出了高三的感覺


是的,這些我們都知道,我們都已經預料到了。

但是為什麼還要去考證書,為什麼還要花好多年去籌謀這一切?

因為當人生,因為一個孩子,突然被限制了無數種選擇的時候,擺在我們面前的路,不會很多。如何去權衡自己的人生?如何不虧待孩子也不虧欠自己?如何去給自己一個希望,給自己一個撐下去的動力?

思量很久,大概就只能剩下兩條路了:讀書考試,提升自己,或者做個自由職業,兼顧家庭。

2、

我把自己的經歷,寫出來發了文章和微頭條,有很多鼓勵,感激和支持。

當然,也有質疑,抨擊和諷刺。

我在26歲的時候開始決心考試的,在一邊接送孩子上幼兒園,照顧輔導孩子的情況下,考了證券、基金、期貨從業資格,985大學的全日制研究生,考過了註冊會計師和稅務師。

有很多留言,我看後很難過。

“故事寫的好,撈錢撈到飽。”

“瑪莎利蒂來一輛不?”

“還不如直接寫帶孩子3年賺了10個億。”

“考證對實際工作有用嗎?還不是賺掛靠的錢!”

“真有本事,生孩子前幹什麼去了?一邊帶孩子一邊學習,你真當自己神通廣大。”

“你搞這麼多證書有什麼用,還不如好好帶孩子,你畢業拿到證書都30歲了,30歲的女人在職場上還有什麼競爭力,年齡就已經不如別人了。”

……

那些考證的中年人:30多歲,活出了高三的感覺

在評論區看到這些,有點難過。

我沒有去一一回擊,因為我覺得,有些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很難去撼動他,有些人純粹是為了吐槽而懟你,又何必多此一舉。

即便沒回擊,但是心裡也是有些不痛快的,這3年多,一邊讀研,一邊考證書,還在堅持寫作,說實話,過得特別的累,因為有太多的事情要去做,還要惦記著孩子的一日三餐,以及家裡的各種瑣碎事情,每天都像打仗似的。

裡面有些評論,也確實戳中了我的痛點。

在3年之前,我就有過這樣的疑慮:讀出來研究生又怎麼樣?考出來那麼多證書又怎麼樣?那時候我已經30歲了,已經失去了最有競爭力的年紀,要重新去融入職場,多艱難啊?

但是後來我想通了:不讀又怎麼樣?不考又怎樣?不讀不考,我還是會到30歲,我還是會失去競爭能力,如果這3年多時間,我只是去做一些機械的,自己不喜歡的工作,慢慢熬到自己30歲,那時候我不是一樣過得很艱難嗎?

而現在我不一樣了,雖然沒有辦法比拼年齡的優勢,但是至少,我有了學歷證書,有了可以拿得出手的註冊會計師和稅務師的證書,還有了寫作這個技能,即便我已經30歲了,即便我剛剛入職場會遇到很多尷尬的局面,但是,我會有更多的底氣去改變這些局面,有更多的底氣去做自己想做的工作。

我們永遠無法阻止的一件事情,是時間會一直以一種無可奈何的方式向前流走,無論我們做什麼,還是不做什麼,歲數都在一天天增加。既然時間攔不住,那何必透支焦慮?就按照自己最期待的方式,過好現在就可以了。

那些考證的中年人:30多歲,活出了高三的感覺

那些不支持和質疑的聲音,其實有時候並非是純粹惡意,也許他們只是不知道,人生會有很多種妥協,很多迫不得已。

在沒有當媽之前,我覺得我可以活得很自我,我可以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為任何人去放棄,堅持自己的主張。

但是當我生下孩子,親力親為帶了他幾年之後,我才知道一個孩子,可以讓一個女人放棄的東西太多了。

但是也會讓一個人突然間想去堅持很多東西,比如去逆襲人生,去活成孩子的榜樣。

3、

在一個論壇上,有一個80後的媽媽,寫了自己7年的考證之路。

7年時間,她考了註冊評估師,註冊會計師,稅務師。

考證的這些年,她沒有周末,甚至連春節都沒有,每個節假日都要擠出時間來學習。他堅持每天雷打不動至少兩個半小時用來學習,每天晚上都要聽課睡覺,堅持早上5:30之前起床,甚至有時候4點就起床。

一路走來,感慨萬千,她跌倒很多次,彷徨很多次,更是很多次想要放棄,累過哭過,但是依舊堅持。

備考期間,她不光要照顧孩子,還要工作,還要處理看房,買房,籌款等雜事,還經歷了鬧心的跳槽。

多年的考試,換來的是腰肌勞損和視力下降,體重飈升,每天工作之外,就是考試,生活中沒有其他的樂趣。

這個考試過程中,她的女兒從小學升到了初中。她自己實現了人生的蛻變,也影響了孩子。

為什麼這麼拼?因為對於農村出來的她而言,唯一的方法就是考試和學習。她靠這個,得到了想要的一切,從一箇中專生,到上市公司財務經理。


那些考證的中年人:30多歲,活出了高三的感覺


對很多人而言,可能自己奮鬥了10多年,才能跟別人在一個寫字樓裡面,坐在一起喝咖啡。

他們深知,自己的父母所給予自己的,實在是有限,但是這已經是他們能夠給予的最好的了。

他們明知,留給自己孩子大量財富,已經是不太可能實現的事了,但是,好在他們從未放棄進步,他們可以以自己的人生經歷,帶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貴人,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我們現在以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去對待生活,孩子就會學著去這樣生活。

那些考證的中年人:30多歲,活出了高三的感覺

4、

很多時候,不管自己內心有多少懷疑和彷徨,外界有多少不理解和質疑,對於那些人過中年拖家帶口,還堅持每年考試的中年人而言,考試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迫不得已的選擇,或者說想要向外界證明自己了。

對他們而言,也許更重要的是,為了找回自己。

對堅持考試的中年人而言,拖家帶口,人生選擇已經被大幅壓縮,很多事情上都要考慮整個家庭,甚至考慮孩子。

工作,孩子以及各種瑣事,把自己壓得喘不出氣來。

也許只有在拿起書,夜深人靜或者凌晨初啟,聽著課程,看著講義,刷著筆記的時候,才感覺自己還是自己。

那個時候,彷彿覺得自己就是十七八歲的樣子,坐在高三的教室裡面,為了一個可能很遙遠的未來,去默默的努力。這個過程中,他們在找回自我和向生活妥協之間,找到了一種平衡。

那些考證的中年人:30多歲,活出了高三的感覺

這篇文章,寫給那些人到中年,還在每年考試的中年人。

這條路,我已經趟了3年了,而且還有可能繼續走下去,有苦累,有榮耀,甚至有了信念。

有愧疚,有感動,有過自我懷疑,也有過對自我的認可。這條路本就來有些糾結,有些坎坷,可能會經歷很多挫折,可能會跌倒很多次。

但是當我們走上這條路之後,會發現,這可能是我們人生中做的最對的選擇,這條路是我們走過的最有價值的一條路。

因為走下來之後,它不光帶給了我們重新開啟新的生活的底氣,也給了我們孩子一個人生逆襲的模板。學習和考試,已經變成了我們人生中的一部分,讓我們逐漸的找到自己。

無論外界理解與否,無論接受多少質疑,受到多少嘲諷,無論有多少人打擊我們,無論經歷多少彷徨失落,我們永遠都會,拍拍身上的土,繼續往前走。



我是怡帆,曾是全職媽媽,用3年多時間,實現985考研讀研,0基礎考過註冊會計師和稅務師,靠寫作月入5000+,現在是一名職場媽媽,期待這一程相遇,我們都會變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