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東西你們小時候玩過嗎?你們家鄉都叫什麼?

騎驢玩甩棍


湖北襄陽市地方這種兒時遊戲叫“打翹”,“翹”是一個兩頭尖中間粗20公分長短的木棍削成,把翹放在事先畫好的圓圈中用木棒打“翹”的一頭使翹跳起來,在空中用木棒擊打翹飛出去看誰打的遠遠者勝,由勝者再次擊打飛出去後讓輸家一口氣喊著“蘇……”不能換氣跑一個來回結束,如果中途換氣就重新打後再跑一次一個循環結束。這種遊戲已經是四五十年前的遊戲了,現在六十歲以上的人才知道。


古稀老玩家


尜。有一頭尖,有兩頭尖。用木棍磕一下尖頭,尜就飛起。結果是看誰打的遠。具體玩法:

一、在地上畫一小方城,尜放進裡面。甲開始打尜。尜打出城外後,乙從落點處把尜投進城中。投進,乙獲得發球權。投不進,甲方接著打尜,乙方接著撿尜投城。

二、打尜三下打不出城,失去發球權。

三、一次投不進城,對方打一次尜;第二次投不進城,對方可連續打兩次,三次投不進城,對方可連續打三次,這樣尜會離城越來越遠,進城就更不容易,撿尜投城方就疲於奔命,最後認輸。

四、乙方投城時,尜正好壓城線怎麼辦?規則上,這叫半進城。這時,甲方也可以接著打尜,不過,要掏襠打尜,增加難度。

五、規則還有:一局下來,乙方輸了,接著就是“哈”“蘇”這一關了。開局,甲方打尜,連續打三下,這三下,一般都會把尜打出城幾十米遠。之後,是乙方去把尜撿回,乙方在撿尜時,無論距離遠近,咀要一口氣不停的喊“哈”,要喊出聲。當乙方撿到尜要把尜送回方城,送回的路上咀中要喊“蘇”音,不許中斷,中斷就不算數,要重新來。

小時候,經常玩這個。

七十年代,孩子們沒成品玩具,只能自做玩具。這個尜,就很鍛鍊身體,撿尜撿得呼哧帶喘的。


朝陽阿力


我家鄉一帶叫扒鬥,玩時手握粗長那根(稱為杆)去砸平放在地面上的那根細短木棍(稱為分),待短木棍在彈起到空中後,馬上看準時機用手中那根粗長木棒用力將細短那根木棍向正前方擊打出去,擊打時機最好是細短木棍垂直於地面,而且高度要合適,這樣擊出去的細木棍才能飛得更遠。待細短木棍完全落地不動時,再拿粗長那根木棒(實際應稱為尺)從細短木棍(分)處開始往你擊打處丈量,最後不夠用粗木棒量的,再用細短木棍丈量,擊打最遠者為勝利者。


2624597125LAG


這個還真玩兒過。在我們老家叫‘’栮兒‘’。長一點的叫‘’棒‘’這種遊戲叫‘’打栮‘’。

在那個沒有電燈、電話、電視機的年代,每當放學後便招呼三五小夥伴出去瘋跑。打栮自然是首選的遊戲。栮一般都是現場製作,取一段拇指粗細的木棍兒截十幾公長,兩頭削尖便可。棒必須有一米左右自個兒用著順手就行。先在地上畫一個一米見方的方框叫‘’城‘’,經過剪子包袱錘的裁定來決定誰攻誰守。先將栮放在城裡用棒猛擊栮的一頭兒,待栮騰空後再猛擊一棒栮就會順勢而飛出,外面的人接住此局結束,擊打過程中出錯也算出局。若攻方接住就得往城裡扔,此時若是守方用棒將栮擊出而對方沒接住就會從落點接著擊打。這樣常常會'將對方罰出幾里地遠。玩的不亦樂乎,常常忘記回家。既便是大冬天也是呼哧帶喘大汗淋漓。只到太陽落山在母親的呼喚聲中才戀戀不捨的散去。

想想都是四十幾年前的事啦。時間過的真快!我估計現在的小孩兒肯定不認識這種玩貝,也不會玩兒這種遊戲了。



陸玖柒叄


這種玩具時興於上世紀六十年代,再早因年令關係我也無法考究,文革後隨著文化的進步這種玩具就慢慢'的遺棄了,我們那地方叫打搞,放學後小夥伴們聚在一起,找一根直的小木棍,長約8O公分,粗約雞蛋黃那樣,再找一根大人手指粗丶長約2O公分,兩頭用刀削成尖狀,玩時劃一圓圈,玩時把短的小木根放在圓圈裡,用長的木棍敲打小木棍的一端,小木棍蹦起來後用長木棍打小木棍,比一比看誰打的遠。


梧桐190214205


畫面里長短不一的兩根棍子一瞧便知是兒時必備玩具。小到3、5歲,大至15、6歲的少年兒童均人手一付、愛不釋手、玩的不亦樂乎,玩到樂不思蜀。

這種玩具玩法多樣,各地不盡相同。它在我們"金陵佳麗地"用土話講叫"梭子"。欲邀玩伴時稱"打不打梭子"?另外還有"打彈子"(即波璃彈珠)、"唰牌叭"、"鬥雞子"、"滾鐵圈"、"格房子"等相關"娛樂遊戲"。當然,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所有的玩法都少了"輸贏"為前提。不然小夥伴們都不會"饒有興趣"而肯定"索然無味"便瞬間不歡而散了。


臺城煙雨


叫打繭,兩頭尖,中間粗,就象蠶蛹。


手機用戶54404317809


我們小時候叫"打翹",被打的翹用小木棒削成兩頭尖,打起後向遠方打去,量距離決勝負。


翔龍220463962


哥們,你敢問這活,會不會是街裡的?三合大門的事就不說了,玩童的事也只能是夢中樂。祝那些童友人老年快樂!


某兔兔165592100


西安地區叫打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