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賣掉房子持有現金好,還是持有房子好?

zzc22082057


太白觀點:具體持有房子還是持有現金要從房子的屬性上來定。如果房子用來自住的話不建議賣掉,但是如果房子是用來投資的話就建議賣掉換成現金。

房地產在我國經歷了一波長達十幾年的牛市,在2018年達到巔峰後,目前已經明顯出現拐點趨勢。而房地產的泡沫經濟也是眾所周知的,溢價效應已經是非常明顯。各大房企的轉型也成功證明了這一點。例如恆大正在重金砸向新能源汽車,號稱永遠不賺最後一個銅板的李嘉誠則一直在拋售內地房產。

要取決於是賣掉房子還是持有現金,關鍵的一點在於房子的屬性。下面就以房子兩種情況下具體分析:

第一,自住屬性。

用途為自住的,建議持有房子而不是現金。由於用來自住的房子在生活中屬於必需品,本來就不屬於投資品。因為我們在什麼時候都有住房需求,是不能以普通的經濟效益來衡量的。貿然賣掉後會增加未來不必要風險,如房子漲價風險。這種例子很多,有許多人把唯一自住房在自認為高點賣出之後,發覺再也買不回來。甚至全款變首付等。加上還要再租房子,實為得不償失。

第二,投資屬性

用途為投資的,建議持有賣掉房子持有現金。在一項投資中,順利兌現才是一項投資的終點,在沒有兌現之前就不能說是成功的投資。而目前的房價正處於高估狀態,用來兌現是再好不過了。

這點從各大上市公司都開始拋售房產就可以看出此時房價就如同在股市的5000點,雖然不在高點5178,但是相比之下,還處於相對高點

總結:在決定投資決策時,切記要分清楚具體屬性問題。沒有兌現的利潤不叫利潤,而是浮盈。作為自住房來說,永遠都不能作為賣出的依據,因為其代表了基本需求;作為投資房產來說,永遠不要想去賣在絕對高位,那是不可能的,只能說賣在相對高位,兌現投資利潤才是一次成功的投資。


章太白


你能賣掉嗎?2012年我賣廣州的房,頂樓帶80平方的閣樓。當時14000一平,賣了9個月才賣掉,是因為我急了,11000元一平成交的。後來才知道又漲了。但反過來想,要不是便宜那麼多會有人買嗎?新房那麼多,不便宜誰會買二手的?

所以說首要問題,你這個房子能不能賣掉?你再考慮是持有現金還是房子。


返鄉農民小偉


勸告年輕人!房子買了就不要賣,想賣就不要買。像我這樣全款買房的應該很少,一般都是貸款買房,我就給你們算個貸款買房的賬吧。100平,14700元/平,總價147萬。首付3成,首付44萬。現在商業貸款最新基準利率4.9%,貸款103元,貸20年=240個月,月供6735,總還款103萬,利息58.8萬,本經103萬+利息58.8萬=161.8萬,也就是說買的這個房子說是147萬,最後你是花掉首付44萬+本金103萬+利息58.8萬=205.8萬!稅費,物業費,安裝水電煤氣入戶費,拿鑰匙費等,總計大概210萬左右。也就是說你貸款買房,說是14700元/平買的,最後是到手價格是21000元/平。拿210萬你可以到我們農村買一個村子了。


勝天龍大黃


你好,我是菲菲七!

關於你的問題,賣掉房子持有現金好,還是持有房子好。我的看法如下:

1.如果你的房子,每年給你帶來的租售比收益連銀行存款利息都跑不過,假如不高於百分之2.5的話,而且房子並不是核心區域的房子,比如不在市中心的核心地帶啊或者緊挨著地鐵啊之類的房子,可以賣掉,因為賣掉後現金的收益更高。


2.如果你的房子位置特別好,租售比跑的過銀行存款利息的話,建議持有房子,畢竟房子還是抗通脹的。

房子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像過去所有房子都漲的情況不太會發生了,不過位置好的房子還是會漲,但是在現在房住不炒的當下,大漲恐怕很難實現,應該只會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而溫和上漲。

不過在我國很多房子都已經到了老百姓承受極限的情況下,房子未來3-5年不漲都是有可能的,畢竟很多房子的房價已經把未來的漲幅都吞噬了。短期看很可能橫盤或者說是在當前價格下上下波動很久。


3.當然了,如果你的選擇不僅限於持有現金和持有房子的話,我的看法又會有所不一樣。如果你對中國經濟有信心,對中國的發展、企業有信心的話,我覺得現在賣掉房子買股票基金是個不錯的選擇。

其實我國股市長期的平均年化收益率都大於百分之十,現在一套500萬的房子,可能一年租金才十幾萬,如果買入我國核心企業的股份,平均每年50萬收益是有的。

而最近股市也在不斷完善,外資也在不斷買入,政策方面上看國家是比較呵護股市的。


這是我對你問題的延伸,也是我自己的看法。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你!

關注“菲菲七”,讓你的投資少走彎路!


菲菲七


房子賣掉持現金好,還是買掉好?

我的觀點是,如果有多套房,還是儘快賣掉好。

我們應該明白,房子的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只有變現才能體現出房子的價值。房子再多不能變現只能是一堆鋼筋水泥,且每年還要交納一定的費用。房價漲到十萬一平米,賣不掉有什麼價值。房子下跌,即便賣了也會遭受巨大損失。

為什麼要儘快的賣掉多餘的房子呢?這要從國家的大層面來分析房地產的走勢。

一,中國人口的變化:1,中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中國老人已近三億人口,2018年去世的老人達到近一千萬。這部分老人的去世,意味著大量的遺產房被遺留社會,使房源增加。2,人口出生率的降低。2016年初國家全面放開二胎,但2017年的出生人口卻比往年少生了63萬,2018年出生人口1523萬,比2017年少生200萬。拒聯合國人口暑預測,中國在本世紀人口會降至6.13億。拒中國衛健委預測本世紀人口會降至10億左右。從這些數據分析不難看出,中國的死亡人口在增加,出生人口卻在減少,房子每年還在建造,房子過剩成必然。

二,房產稅的徵收:房產稅的徵收勢必會帶來房地產市場的波動,有多套房的業主會帶來巨大的負擔,拋房很快便會成為熱點,二手房降價成為必然,能否出手成為不確定因素。

三,租賃市場:房屋出租收取所得稅大勢所趨,河北省關於房屋租賃的地方性法規已經出臺,對租賃市場的管理,監督可謂空前嚴格,租賃市場的價格空間會被大幅壓縮。

房子是用來住的這已成為國策,也被光大人民所認可,炒房的空間會越來越小。房子過剩會加大二手房出手越發困難,留在手裡的多套房子會成為巨大的負擔,如果銀行還有貸款的話有可能使家庭破產。誰都希望家庭資產增值,但現實卻是殘酷的。聰明者還是儘快把多餘的房子賣掉的好

。手裡握著錢,比守著房安全。


海風助浪


現金在貶值,房子在升值,你覺得呢



低調的張揚0


太原為例,本人太原下元附近有一套九十平米精裝修住宅,去年三月份通過中介售賣,賣價100萬。直至去年九月份才賣出去,期間降價七八次,最後以七十萬價格成交。個人感受,太原市二手房有價無市,看房者寥寥。如果打算出手,就趕緊賣,要不然掉價的速度可比放銀行拿利息的速度快。



5OOpx


“現金為王”並不是意味著必須留有現金,只是要求有足夠的變現能力

大家要清楚一個問題,現金在手肯定是要貶值的,如今對於多數人來說想要投資的主要目的就是因為害怕通貨膨脹,昨天我分享了一個數據,從2008年-2018年這10年間我國平均通貨膨脹率在6%左右,2017年和2018年雖然維持在2%左右,但是未來通貨膨脹率是否會繼續提高仍是個大概率事件。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還是解決通貨膨脹的唯一有效途徑,房產作為投資品之一,是不是值得繼續持有?幾點觀察:

第一、一二線城市(包括省會)的房產還是建議繼續持有的好,如果有多餘的可以出售。前段時間跟一個客戶吃飯聊天,無意中聊到了資產配比問題,他把自己在省會城市的一套小戶型給出售了,而且把自己的車位也給賣了。問他為什麼這麼做?為了優化資產。確實經過前兩年房價的持續上漲,在2018年的時候不少城市的房價已經到了歷史最高點,這個時候出售應該是最合適的,對於本身區域資源配套豐富的房產這個時候應該是不錯的出售時機。

第二、對於三四線及以下城市能出手就儘量出手,實在感覺虧得慌只能囤著收點房租。進入2019年後已經有不少三四線城市出現了房產難以出售的情況(有價無市),其實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前幾年房子蓋多了,棚改安置太多了,推動房價上漲後不少老百姓跟風投資房產導致的。這種情況下能夠出售就儘量出售,賣不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出租收取點租金。

賣房去做投資到底值不值得?過來人都勸你不要這樣衝動

對於股市瞭解的朋友應該知道1996年股災害慘了多少人,在那個時候因為股市全線飄紅,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不少股民都賣房炒股,最後的結果大家有目共睹;還有最近的2014年,股市在政策基本面的刺激下,也全面上漲上證指數破5000大有破6000點的趨勢,不少朋友高槓杆炒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最終都印證了一句話:投資有風險。包括如今也是這樣,雖然說房產的危險性與日俱增,但是在沒有明確其他投資渠道的背景下,盲目的賣房並不是明智的選擇。幾點愚見:
第一、沒有好的投資渠道或者項目還是持有房產的好,起碼有點保值的功效。房產的增值除去本身房價的上漲之外還有額外的租金收益,這也是為何普通老百姓都願意投資房產的原因。畢竟在城市來說房子出租問題還是不大的(三四線城市的租金或許不高),這部分收益是其他投資很難替代的。

第二、無論是任何情況都不要持有大量的現金,哪怕是做銀行理財也比留有大量閒置資金划算。如今時代判斷一個人有多少錢並不是指卡里有多少資金,而是指能夠籌集到資金的能力。因為有錢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只有錢不斷的投出去才能生錢,把閒置資金留在手裡只能等著貶值。

綜上,個人覺得無論是什麼情況下留有大量的現金在手裡都不是明智的選擇,如果有好的項目或許可以賣房去投資,其他就不建議了,畢竟投資的風險是要遠遠高於買房的風險。各位覺得呢?原創不易,喜歡記得點贊、關注頭條號:勇談房產經濟壹貳叄,更多優質內容繼續貢獻中。


勇談房產壹貳叄


針對問題,個人認為賣房持有現金較好。

一、為什麼說持有現金好?

樓市轉冷,政策在打擊炒房客的現在,不少人手中好幾處房子,尤其是某些人當初還是以高槓杆買的房,每月揹負著幾套房的房貸,欲哭無淚。


樓市有一個說法,叫做“房價不漲就是虧”。對於投資者來說尤其如此,因為買房還貸有利息、物業費,房子也會變舊產生“折舊費”。

房子雖然是作為“商品”,但是並不如金銀保值,最大的區別就是房子會變舊。試想一套房建好後,空置個十幾二十年,還能賣到什麼高價呢?


持有多套房的朋友,建議能賣就賣了。

1、現在限購限售政策剛出臺,只怕以後會越來越嚴,越來越難賣;

2、據說全國不動產聯網化,有可能是為了以後順利實行空置稅;

3、國內人口在減少,以後或將出現大批空置房。

看過一位朋友說,自己剛入手一套二手房幾個月,同小區有一位獨居老人去世了,那戶人家的房子被其子女低價出售,比自己便宜了十幾萬——子女都在其他城市有房子,老人家自己住的房子就用不上了,只能打折出售。


但當下常見的情況是:想賣的賣不掉,想買的卻也買不到。不禁想問,樓市到底怎麼了?


二、情況如此嚴峻,為什麼二手房出售量不多?

持有多套房的投資客,在買入房子的時候,一定帶著盈利目的,畢竟這幾年買房轉手賣出就獲鉅額利潤的例子不少。

很多二手房東為自己房子定了價,在買入的時期就為房子定了一個足夠利潤的心理價。


那在這樣樓市走低的情況下,房價遠達不到自己的預期,難免會讓二手房東猶豫到底賣不賣,也有部分二手房東堅持要達到價格才出售。


當然了,也有很多情況是,二手房東降價了幾次也沒賣出去,乾脆就不降價了,甚至不賣了,這就導致想入手的剛需,買房也無處下手,此情況愈演愈烈。

三、持有現金有什麼不足?

房地產在多年來打出“保值”的招牌,是因為通貨膨脹會導致貨幣貶值。假如你並沒有成熟的投資手段,錢存在銀行只會越來越不值錢,這是持有現金最大的弊端。


通俗點說就是,1986年普通工資在150-500之間,那時候不吃不喝存個兩三年也就一萬來塊,這要是存到了現在,你想想實際上虧了多少錢?

補充

雖說我支持賣房持有現金,但是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全部情況。如果你的房子,位置極佳,處於國家確定要大力發展的地區,例如深圳,那還是別賣,留著升值吧,收租也不錯。


回答不易,如果你喜歡我的內容,動動手指點個贊。

本人致力於提供旅遊、養老、買房的一手信息和切實經驗,歡迎關注!


旅居房產教授


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上升,收益也在穩步提升,不少人手裡都是有一些積蓄的,那麼在未來的發展趨勢中,我們是將手頭的錢換成房子好,還是留現金比較好呢?這個話題其實就是在思考如何讓我們的錢,給我們帶來最大化的收益。不少人都看中了近幾年我國房產的發展,認為買房是比較合適的,那麼事實果真是如此嗎?未來十年,買房子好還是留現金好?答案很現實,說出來你別不信!

首先我國的房價上漲的是非常快的,想必想買房的朋友都注意到了這些問題,雖然現在出臺的政策,讓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但其實這並不會影響房價,因為大多數對買房的需求都是剛需,所以房子的價格其實處於一種持續發展的狀態,只是漲幅不會再像以前那麼恐怖,而且房地產市場的確發展得非常快,已經成為了推動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並且會隨著內外經濟形勢的變化,而變得越來越重要。

其次,近些年來,錢在不斷的貶值,並且是一種持續的狀態,現金留在手裡,每年大概會貶值10%左右,這就意味著,你留100萬在手裡,那麼等到五年後,這100萬實際上就只有60萬的購買力了,這其實是很不划算的一件事,現在物價上漲的很快,錢放在手裡就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

綜上可得,在近20年中,最好的投資品其實就是房子了,而且在未來5-10年間,房價其實還是會處於一個上漲的狀態,雖然未來的房產收益可能不會這麼高,投入的基數也比較大,但是就目前來看它仍然是很好的投資品,畢竟它的利用是多樣化的,即使不住還可以拿來出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