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任何一次悲劇的發生,

假如你能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

那麼它就有了正面意義。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疫情爆發以來,人們發現病毒的源頭是野生動物。


於是,爆發了史無前例的反對吃野味的輿論浪潮,反對吃野味這件事,第一次從民間到官方都達成了高度的共識。


一時間,無數的自媒體、微博都在轉發吃野味的危害,野生動物攜帶的各種病毒、寄生蟲等等,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主流媒體也大篇幅進行了相關報道。政府方面也全面叫停野生動物交易市場,禁止野生動物流動、售賣。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可以用“空前”兩個來形容吧!


以前有人呼籲了幾十年,這樣的全民一致的動作沒有發生過!呼籲歸呼籲,該吃還是吃!很多野生動物已經瀕臨滅絕,有人看了心傷,有人無所謂!


多年來,“拒絕野味”這件事,社會主流發自內心的聲音一直都是不夠的,可能是這件事,其短期經濟效益並不高,就像之前“可持續”“環保”提了幾十年並不被全民重視一樣。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去年,垃圾圍城不行了,大家才開始動員垃圾分類。今年吃野生動物會得新冠肺炎,要死人無數,大家才知道拒絕野味。


很多年前,有一位智者說過:有些人聽了正確的道理,就會去改變;有些人非要災難臨頭,才會去改變。我看這個社會的大多數人都是後者。


但是後者是不堅定的,一旦疫情緩解,他們會不會繼續吃野豬、野兔、山雞、猴子,乃至蝙蝠、土撥鼠?


好了傷疤會忘了痛!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03年非典病毒,也是源自野生動物,這十七年來,幾個人放在心上呢?我們去市場經常看到有賣野生動物,很多人都對野味讚不絕口,覺得自己吃野味很榮耀。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但是今天所有的媒體發出的拒絕野味聲音,也止於“野生動物攜帶病毒,接觸了易致病”這一觀點上。這也是今天這個道德嚴重滑坡的社會能普遍接受的觀點。


假如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不致病,讓人們不要吃野生動物,似乎就沒有絕對的說服力,至少進入不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全民共識的層面。


這是一種幾乎無藥可救的悲哀啊!朋友們!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野生動物是犯了什麼罪,就該讓人捕殺和吃掉?要不是攜帶點病毒,人們的內心能生起尊重他們的想法嗎?


大自然總是在用各種方式提醒我們:不要什麼事情都從自私出發,也不要總覺得一件事情唯有符合“自私”才應該去做。保護動物,也許短暫來看對我們並沒有多大經濟效益,甚至還要減少短暫利益,但是從內心修養和長遠利益考量絕對值得。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每一條生命是如此美好而珍貴,為什麼要去佔有和傷害?他們在天地間生存,與我們和諧相處,甚至我們讓讓他們,保護他們,不好嗎?


他們野外生存本來就不容易,有些人卻還要佈下天羅地網戕害他們!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面對這次疫情,有些人在家裡關了幾天就在抱怨,很想出去走走;有些人和疫區的父母不在一起過年,心中無比擔憂。


但是,飛鳥原本應該自由翱翔,魚兒本該在水裡快樂地游泳,野獸本該在在山林中、草原上自由地奔跑,人們不是想方設法把他們抓起來,關起來,讓他們骨肉分離、視他們為“物”而非生命嗎?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很多人自己被針扎都怕,卻忍心看到利刃劃破動物的喉嚨,他們為鮮血直流的場面感到興奮,覺得這是“新鮮”


我們如果不把心底的“自私”坦誠地拿出來曬曬太陽,恐怕災難還會再來。


野生動物,無論是不是攜帶病毒,都不應該被人吃。生命在天地間生存是一樣一樣的,人類不吃野生動物,並不會有生存問題的,而吃了野生動物,反而帶來疾病風險。


作為一個智慧更高的生命,同樣道德也要更高,否則所謂人的智慧,會帶來無盡的苦難。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王珂《致敬奔赴一線的醫護人員》


這次災難,是什麼在拯救?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無私利他”。我們看到那些日日夜夜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那些火神山工地上與時間賽跑的工人和指揮者們,那些全國各地的志願者,捐款捐物的人們,那些無所畏懼勇往直前的解放軍戰士們......是這些人在撐著整個場面!


如果野生動物不攜帶病毒,人就可以吃它們嗎?


有人以為這些人都是鐵打的英雄,其實他們都是一樣的血肉之軀,在父母眼裡很多還是個孩子,只是在關鍵時刻負重前行,不畏犧牲罷了。一樣的身體裡包裹著一顆願意為大眾的安危奉獻犧牲的心,他們就成了閃著金光的救世英雄。


“自私自利”,帶來無盡的災難和悲哀;“無私利他”,就像太陽,讓人類消災免難。什麼是個人和群體的救星,我們當下看清楚了嗎?如果當下還看不清楚,估計這輩子也看不清楚了。


但願,以後再也不要把私慾的滿足建立在另一個生命的苦難之上。這確是可以保平安的。


因為這是真正的道德


—End—

文&編者 | 圓體

圖片 | 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