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冬至晴,春節陰”,今年春節會冷嘛?

新大風歌


今年春節肯定會冷,別看現在氣溫還在零上,大家都在議論紛紛說今年暖冬,暖冬的含義並不是整個冬天都會溫暖如春,最起碼需要應應景,怎麼滴也得冷十天半月時間,否則怎麼能對得起冬天這個名詞?而今年的最冷時候還沒到來,寒流還在路上,不等於今年沒有,所以寒流會趕在春節來跟我們湊熱鬧。

那麼過年時候的冷還是不冷跟冬至天氣有關係嗎?農村有俗語:冬至晴,春節陰。實際上這個俗語並不是告訴大家冬至那天晴天,過年時就是很冷的日子,它只不過告訴我們冬至若是晴天,那麼春節大概就是陰天了,只是說了陰晴而已,與冷熱無多大的關係。

現在我們來解釋一下俗語的正確意思:相信經常看頭條俗語的條友早就知道了24節氣中的每一個節氣都有俗語,並且有好多俗語是節氣對應著節日產生的,或者對應氣候,或者對應莊稼收成。

冬至屬於大節氣,因此它對應了農民心目中最大的傳統節日春節,俗語“冬至晴,過年陰,冬至陰,過年晴”就是當年老輩農民流傳下來的俗語,意思是冬至那天的天氣對應了春節天氣,如果冬至那天晴天的話,後面過年那天就會出現下雨、下雪陰天天氣。而這個對應節氣究竟是不是每次都是準確的,大概從來沒有人去考證,最起碼現在人沒有特意留意這個事情。


說完了冬至俗語,咱們再說一說為什麼敢於確定今年過年會很冷呢?這得根據數九歌謠來分析了,我們都知道九九歌謠中三九四九是被形容成最冷的九,而事實上三九四九確實是整個冬天最冷的日子,今年春節剛好是四九天裡,今年的四九天有可能會很冷,因為四九天在大寒中間,大寒是整個冬天裡最冷的時候。

所以今年過年我們可能會是在寒冷的日子裡過節,大家該準備暖和衣服還是早早準備下來,免得真那麼冷身體會遭罪的。

以上結論只是根據各種俗語以及老人們傳授的經驗知識來做出的總結,大家萬全可以質疑,因為我自己本身也在質疑,現在的天氣根本不按常理出牌啊,極端天氣經常會出乎意料來造訪人間,那些傳統的經驗和各種俗語早就被極端給弄亂套了,不過大方向還是正確的,但不排除意外。


悠然見東山


冬至過去半個月了,昨天是小寒。在過去冬至大過年,所以農村人把冬至節看的很重要。在我們老家這邊,關於冬至的風俗也有很多。比如說冬至節這天,已故的先人們都要回老家過冬至節,所以結了婚的閨女冬至這一天不能夠回孃家門。

關於冬至的俗語也有很多,除了這句冬至晴春節陰以外,我家鄉的老人們還會說,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還有一句陰過冬至晴過年。冬至不冷,夏至不熱等等……從這些俗語裡我們可以看出,冬至跟春節是相對應的,只要冬至這一天天氣晴朗,那麼春節一定是陰雨天氣,反過來如果冬至這天是下雪或者陰天,那麼春節的時候一定是陽光燦爛。


今年的冬至節那天雖然沒有下雪,但是天氣一直是陰沉著,還有半個多月就要過春節了,不知道春節那天是不是真的會有雨雪降臨。冬天已經過去了大半,還有不到一個月就立春了,從立冬開始,歷經了小雪大雪和冬至,到昨天的小寒,全國各地已經有很多地方下過雪,包括南方地區,而地處北方的膠東,到現在沒有下雪,也就是說從春天干旱到了冬天。農民們都眼巴巴的盼望著冬天的大雪,趕快下下來。

今年的春節會不會冷?咱們先來看一下春節期間處在幾九。今天是二九第八天,後天就進入三九了。大年初一正好在四九,是四九第八天。人人都知道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老話說三九四九凍成狗。按照節氣,今年春節正好趕在最冷的時間,只是現在的氣候不能按常理推算,很多的老話放到現在,已經是時過境遷了。一些俗語農諺,可能放在過去是有些道理,但是現在的氣候變化很大,就算是今年春節正好趕在四九,也未必真的會冷。

昨天是小寒,按照節氣,現在是北方冬季滴水成冰的季節,可我們這裡從昨天開始就下著雨,到今天早晨天空還在繼續下雨,而且大清早的絲毫不結冰。真應了那句老話,三九四九開了河。我的家鄉有個講究,說是如果三九四九河水沒有結冰,明年倒春寒的可能性較大。


靈子


農村俗語“冬至晴,春節陰”,今年春節會冷嗎?這話說的沒毛病,是有道理的。

今天是小寒節氣的第二天了,最近一直是在下雨或者陰天,已經有個把星期沒有見到太陽了,久違的太陽還不知道什麼什麼有,看天氣預報後面還是沒有晴天,真是煩心。這快要到春節了,這被子什麼、臘魚、臘肉還沒有曬呢。

題主說到都俗語“冬至晴,春節陰”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其實字面意思很簡單的。說的是冬至這天如果是晴天的話,那麼春節的時候多是陰雨天氣,天氣相當不好的,走親訪友泥巴鞋很難堪的。

冬至是在12月22號,冬至我們當地確實是晴天,但是霧很大,那天我們開車回家開得很慢。我們也知道,數九也是從冬至開始的,“一九”從冬至開始數,接下來九天,這樣算來,春節的時候在“四九”天氣很冷的,再加上最近一直很下雨,氣溫再低點的話就要下雪了,這個春天註定會很冷的。



關注農民,一起學三農。


三農小黃鴨


關於二十四節氣的農村俗語非常的多,這主要是1000年來農民經過貼身的經驗總結,或者是長時間的天氣觀察方面總結出來的一些概率性的經驗之談。對於農業生產和農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意義,至少能夠提醒農民出現了這種現象的狀況要時刻的注意,至少能夠減少或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或者調節自己的基本的生活,不至於自然災害的到來顯得非常的被動。



現在是冬至的末尾的日子,後天就是小寒的節氣的到來,小寒節氣的到來預示著天氣就會更加的寒冷,當然冬至的到來就進入了數九的天氣,數九的天氣大家都感覺的是非常冷的,因為農村諺語就有: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從冬至的到來的第1天算起,每9天就算一九,九九八十一天就到了春天了,因此也有了數九歌之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邊看楊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犁牛遍地走。”

今年的春節正是四九的第8天,也正是三九嚴寒天最冷的季節,所以今年春節那一天是非常冷的,這一點已經毋庸置疑。特別現在天氣比較暖和,屬於暖冬的現象,而且強冷的空氣盡管已經到達我國,可是溫度下降的不是太大,如果說要寒冷的話,應該是在三九四九這一段時間裡非常冷,因為冬天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當然今年春節的寒冷並不是像七八十年代那時候的,那麼寒冷,只是相比較現在要冷一些,當然也會感覺到冬天的寒冷的味道。



今年的冬至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小雨的出現,也就屬於陰,但也有好多地方是晴朗的天氣,因為那一天輕輕的記得也寫了這裡一篇類似的問答題,所以很清楚知道今年冬至這一天是有雨的。俗話說“冬至晴,春節陰;冬至陰,春節晴”。冬至今年這天陰天預示著春節這一天會出現晴朗的天氣,當然這並不是一個作為真理存在的,只是一個偶然的現象而已,也就是說如果冬至這幾天是陰天的話,春節前後就會出現晴朗的天氣。

原因就是說北方的冷空氣冬至節氣提前到來,會使得冷空氣與暖溼氣流相遇,出現了降雨或者是降雪的現象,使得溫度急劇下降,這就會導致後來冷空氣控制住,我國大部分的地區出現了冷凍乾旱的現象。如果說冬至這一天是晴天的話,也就是說冷空氣還沒有到達,暖溼氣流始終控制著局部地區的氣候,也就出現了暖冬的現象,所以後期會出現冷空氣到達造成降雨降雪,也就出現了春節前後會出現陰天的狀況。



總之,今年春節天氣相比現在要冷很多,因為正處在四九的第8天,也還沒有離開四九的天氣,加上今年閏四月,現在天氣相對來說比較暖和,屬於暖冬的天氣,這就預示著春節後將會出現倒春寒,這也就是必然造成了春節天氣比較冷的主要原因了。因為每年的冬天都會冷那麼幾天,至少10天8天的,溫度會比正常的溫度要低很多,大部分都會降到零下10度左右。所以春節前後將有可能出現這種冷氣候的狀況,一定要在春節團圓的同時做好防感冒的準備,做好保暖的措施。特別對於農民種植蔬菜大棚,一定要做好保溫保暖的措施,甚至還要做好預防大雪暴雪的到來。


三農一姐


農村俗語:“冬至晴,春節陰”,這句話有道理嗎,今年春節會冷嘛?

現在已經進入農曆的臘月中旬了,還有十幾天就要進入鼠年的春節了。而我們這裡冬天相比去年確實要暖和一些,一些本該下雪的日子卻變成了小雨紛紛。在這樣的天氣下,很多人認為在寒冷的日子要在後面,畢竟大寒的節氣還沒有到來,立春也要在明年以後。而古人有一句農村俗語:“冬至晴,春節陰”不知道說的是不是真的,今年的春節會冷嗎?李子根據農村俗語來推測一下:



農村俗語:“冬至晴,春節陰”的由來

古人的意思是說,如果在冬至節那天天氣晴好的情況下,在春節的時候會以陰冷為主,春節要持續寒冷幾天。那在冬至的時候,到底是怎樣的天氣呢?雖然現在已經離開冬至十幾天的時間了,但是在冬至節的那天我還記得,那天是一個很好天氣,以晴朗為主。所以根據這句農村俗語來看,春節的時候以陰天下雪寒冷為主了。那麼事實是不是這樣呢?

其實農村俗語“冬至晴春節陰”,後面還有一句話,就是“冬至暖春節冷”,而後面這句農村俗語和前面是相相呼應的。而古人們人為測天的方法有好多種,其中包括看雷測天、看天象測天、看物象測天、看節氣測天、看雲測天、看風測天等。而看節氣測天就是上面俗語的一種方法,也是古人們根據實地的生活經驗來推斷出來的,因此就有了農村俗語“冬至晴春節陰”的典故由來。

那麼事實的真相如何呢,農村俗語“冬至晴,春節陰”這句話有道理嗎?

筆者認為,這句農村俗語來源於安徽、江西、四川、山東等省,比如,“冬至晴一天,春節雨雪連”,是安徽省的農村俗語,而“邋遢冬至乾淨年”,“冬至晴,過年雨,”則是江西省的俗語。還有“冬至無雨一冬晴”分別是安徽,山東,以及四川等地的農村俗語。但是由於全國各地的氣候不同,各地的氣貌不同,因此一些其他的省份並沒有這樣的一說,所以這句農村俗語就簡單明瞭了。

再說一些氣象預報都有偏差的時候,而古人們通過冬至的天氣情況,來預測一個月後春節的天氣,則是顯得比較武斷。


春節期間的天氣情況如何,會不會冷呢?

筆者認為,今年的冬天截止到現在為止,還有出現極度寒冷的天氣,相比去年還是比較暖和的,但是由於在明年閏月等原因,今年大寒節氣、立春節氣相對於去年來的要晚一些,而春節的那一天,剛剛過去大寒節氣不久,又處於農村老人說的“四九”階段。俗話說,“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因此根據經驗來推斷,在四九的時候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所以筆者預計,春節期間的天氣要冷一些。

可是北方西伯利亞的氣候變化是無常的,這邊陽光明媚、晴空萬里,那邊可能狂風暴雨、大雪來臨,所以說在春節的時候,一些天氣的冷暖也要以當地的氣象為準,而俗語只是一些輔助性的,不要過分的相信為好。

綜上所述

一些農村俗語看起來樸實無華,但是仔細分析還是有存在的道理的,否則就不會被古人們所流傳到今天。而今年春節寒冷的天氣,來的稍微晚了一些,因此來說在春節的時候,人們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以迎接新的一年的來臨。


李子說農


“冬至晴,春節雨”民間氣象諺語,各地略有差異,基本意思一樣。

這句俗語的意思是,如果冬至當天天氣晴朗,那麼過年期間就會出現雨雪天氣,甚至連續好幾天。

每個地區的春節天氣都不同。氣象預測今年冬季會偏暖,因此2020年春節期間的天氣大概率不會很冷,等過了立春之後才會出現一個倒春寒。另外南北方春節期間氣溫差異還是很明顯的,冷不冷看地區。

2020年是2月4號立春,立春之後還冷一個多月,注意禦寒保暖。




山海如歌


我們廣東這邊可能會下雨冷吧!因為太久沒下雨了,還有我們客家人有句話很靈的(爛冬不爛年,爛年不爛冬)。



畲畲滾


時間過得好快啊,不知不覺又到了2019年的冬至時節了。按照慣例我們南方家家戶戶在冬至節吃湯圓,以寓意在新的一年幸福美滿,闔家歡樂。但是今年的冬天似乎和往年有所不同,在去年的冬至節,我們這裡正處於“雨水上走”的時期,由於在去年冬至節這一天,天天下雨,。而今年的冬至節,我們這邊卻是清空萬里,沒有一絲下雨跡象,而且天氣還格外的暖和。

看到這一現象,村裡的老人又說了:“如果在冬至節這一天,天氣陰雨的話,在過年的時候會出現晴好的天氣。如果在冬至這一天,天氣晴朗的話,在春節的時候會有雨!”農村老人這麼細說,我也是倍感納悶,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冬至節的天氣竟然關係著春節期間的晴雨表。那麼農村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今年的春節是晴天嗎,會不會冷?

農村俗語:“陰過冬至晴過年”是啥意思

這句農村俗語其實下面還有一句俗語,就是“陰過冬至晴過年,一年雨水看冬至”。因此古人們俗語的意思就簡單明瞭了,意思是說,『今年的冬至關係著明年的雨水情況,如果在冬至節這一天出現陰天,則在過年的時候,必定以晴天為主的,反之亦然』。那麼這句農村俗語是怎麼來的呢?

在古時候,一些有頭腦的天文學家,通過觀察當時天文地理、並根據常年的天氣變化、四時情況而得出來結論,而冬至節這天如果出現陰雨的天氣,其過年天晴的概率就比較好,而明年的雨水又比較均勻,也是利於豐收的。

但是來說,在農村裡常常流行著“千里一俗語”,也就是說這句俗語在這個地方很準確,但是到了另一段反而不靈了。比如浙江俗語是這樣說的:“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無雨雨水少”。俗語卻是這樣的:“冬至有雨,是這樣說的:“ 冬至晴,明年陰雨多”。“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

當然由於我國草原遼闊,全國30幾個省份在冬至節這一天,農村俗語是各不同的。所以我們通過上面這幾句的農村俗語來分析:一些農村俗語在當地還比較準確,。

而根據現在的科學研究:全國天氣是否有雨,是否冷暖是根據一些自然的現象造成的。如果出現此現象,那麼北方地區偏北氣流盛行,而東南暖溼氣流相對較弱,在此影響下,而有些地區冷空氣迅速南下,就會出現陰雨的天氣。因此來說,出現天氣冷暖或者陰晴是由於地球上的一些現象造成的。






莆仙鄉村遊


現在已經到了十二月份的末尾,冬至已過,天氣也在慢慢的變冷,在北方不少地區都已經是大雪瀰漫,滿目銀裝素裹。對於我們來說冬天最重要的就是春節,每家每戶都要出去拜訪,不少人還需要長途跋涉的回家,春節要是太冷的話,經常出門也不是件好受的事情,在老一輩的時候,他們都不是靠天氣預報來判斷的,而是通過自己多年的經驗,來判斷今年的春節冷還是不冷,古人智慧值得我們學習。



小爺鬼哥


"冬至晴,春節陰"說的意思是:若冬至那天天晴了,那麼春節那天就會是陰天。

今年的春節肯定冷,因為春節時期正處於四九寒天,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雖然目前不太冷,但節氣之應,會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