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樓市僵局該如何打破?

白船


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這確實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如果想要打破這種僵局就必須要找到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下面老亮就來和大家詳細聊一下這個話題。

房產買賣成交的關鍵在於找到一個平衡點

如果想要一個房產達成交易,那就必須要有一個平衡點,購房者覺得這個價格自己能夠承受,房主也覺得這個價格能令自己滿意,那麼這個價格就是那個平衡點。

信息不對稱是問題的根源

很多人都覺得現在是網絡時代,各種信息都是透明的,房價就更是透明的了,這個觀點看起來是沒有問題的,但實際並非如此。

網絡很發達,但是很多會上網看新聞,會玩網絡遊戲,會聊天,但是如果讓他檢索信息,那對於很多人來說就未必是一件簡單的事了。在網絡上尋找一個各方面都另自己滿意的房子,就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了。

很多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可能只對自己生活的周邊區域相對熟悉,但是如果說到房價,很多人可能連自己小區的房價都不是很清楚了。我們以瀋陽為例,現在新區的房子遠遠高於老城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

對症下藥是解決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的關鍵

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並非是簡單的技術問題,它涉及到技術,更涉及到對信息的管理。

老亮經常在網上檢索房價信息,老亮發現,大部分房產類信息類網站看似有非常強大的檢索功能,但大多都是好看不好用。即使是很熟悉檢索應用的朋友也很難快速檢索到自己滿意的房源,更何況大多數購房者對信息檢索並不是很熟悉。

購房者在網上尋找房源信息時吐槽最多的莫過於低價房源大多都是假的,正式這些假房源讓市場更加混亂,所以對房產類平臺的管理也是很長重要的一環。

只有同時解決了技術問題、管理問題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這種局面才會被打破。


老亮說房


買不起是真,賣不掉我不認同,就我自己舉例子,去年急錢用,165萬買了一套,當時比市場價便宜近10萬,掛出來一個禮拜內客戶房子都沒看直接給定金首付款給到100萬買下來了!我就算便宜10萬,我也有錢賺!所以目前大多數城市不可能出現賣不掉的說法,如果便宜於市場價,大把人搶著要!關鍵對於業主來說比市場價便宜一點也照樣有錢賺!所以大家自己想吧!


用戶4960642329834


哪裡有什麼購房者“買不起”,賣房者“賣不掉”的僵局?一些城市房子還在漲價,新房買不到,二手房搶手。

有些城市如北京,一些購房者,如我,買不起是真。有很多人買得起北京的房子,但不夠條件,不讓他買。賣不掉是假,因為賣者不降價,或降的太少。

就市場本身而言,根本不存在買不到賣不出的問題。這是房企在放煙幕彈。我老家縣裡一新建小區,幾十棟樓,2000多一平米兩年沒人買,近期,有大腕兒說當前房地產政策要調整,房子賣不出去了,國家經濟不行了,要鼓勵居民買房,早買的不徵房地產稅,開徵以後再買房見房就徵。結果,兩個月,幾十棟樓全賣光了,且樓價漲到4000元一平方米。

這就是效果。

所以,沒有買不到賣不出一說,現在是隻要不嫌貴就買得到,只要不黑心賺太多,很容易出手賣掉。

只有在前一波炒房最高位接盤的那些炒房客,想不賠錢出手是難了。但他們已經把錢賺夠了。沒必要同情他們。


循環經濟齊


這話有一點駭人聽聞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看看房地產交易大廳就知道了。

凡是價格堅挺的城市的房地產交易量都是很高的,唐山市從七八千的房價,逐步飆升到了如今的一兩萬元每平米。

再看看唐山市的房地產交易大廳,也都是人滿為患,交易都是排隊進行的。

我們只有呼籲加快房地產開發建設,房子多了,房子才會有房價降價的可能,不要拿空置率說事。

凡是在用空置率忽悠人的,那是那些有房者,妄想阻礙房地產開發建設,不想讓房價暴跌的大騙子。

打破高價房的辦法,就是要多蓋房子,加快房地產開發建設,房子多了自然就會降價。



居安思危164299745


前一段時間,一項非官方數據引發大討論:中國房子夠34億人居住,這還不包括農村自建房、小產權房等房源。而目前中國只有14億人口,國內商品房總體是供大於求。同時,即使是大城市,中國房子的空置率也居高不下,多數在20-30%之間。要知道,中國大城市的空置率已經遠超10%的國際警戒線。


大家發現沒,如果按照人頭算,我國房產存量夠這麼多人住,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人沒有房子,而房子也沒有出現明顯的降價?

這個問題大家都能想得通,因為很多底層人群沒錢買房,而很多富人群體人均擁有多套房,不僅是小房子,還有大房子。而為何房價還沒有明顯的下降,因為牽扯利益太多,同時也是經濟支柱之一,一旦房價大幅下跌,會出現很多問題。

不過當前,這種局面在慢慢改變。首先,房住不炒的總基調已經明確,這就基本表明過去房價大幅上漲的勢頭不會有了,房地產黃金十年結束了。其次,房價要開始分化了,總體平穩下,部分地區可能會有下降。而房企方面,破產,申請破產以及轉型的層出不窮,行業發展顯然遇到了瓶頸。


而對於廣大群眾,這個時候買漲不買跌的慣例就又出來了。儘管房價穩定,但動輒百萬的房子仍是讓很多人望塵莫及,既然總體調控那就等待房價下跌再買,這個心裡開始蔓延。而另一方面,想要賣房的也不好賣,因為大家觀望情緒升級,現在二手房庫存又在增加,不降價可能真的不好賣。

這個局,輕易不好破!


郭一鳴


這個不用打破,買的買不起,賣的賣不掉,這個最多維持一年,也什麼呢。

一,買的買不起,賣的賣不掉,說明房價虛高,然而我們房價不是一直都這樣高,堅持一年左右,那些低價買的勢必低價賣,比如2016之前買的他是價格是現在1/3,就算市場價格打5折賣他們都還賺錢的,2016之前屯房的還很多。2012之前買的是現在價格1/5,就算現在價格打3折他們我不虧本,也賺錢的,大家可以去看看現在二手房,價格其實基本是新房1/2了,只不過這種價格房一般不會網上掛牌都是掛線下中介或者小區樓下。

二,二手房出現買不起,也賣不掉,這個效應會影響新房的銷售,大家都知道房價虛高,房子多,房地產慢慢降溫,這樣一下來,新房勢必也開始跌,不跌賣不掉,新房房地產開發商拿地價格也不是一直都這樣高,不少開發商事低價時候屯的地,他們可以接受低價出售,2010之前屯低的,就算一二線也有很多價格只有2000左右,那就是說一二線新房賣5000都可能,那種三四線小縣城更低了,低價屯的開發商他們就算3000賣都不虧本,建築成本不到1500這個大家都知道的。

三,現在投資房子的都是高槓杆投資的,只要一年賣不掉,大批量投資房子的得斷供了,包含房地產開發商,你不要看他們銷售額多少多少,他們還是大量負債的,負債率還是在70%以上,為了不斷供他們必須降價到大多數人們可以接受的房價,現在是小開發商降價賣房,幾個月後大的也必須降價,一年後那些炒房客要麼破產斷供要麼降價。看看車市就知道,現在豪車有的降價20萬以上,不是豪車基本虧本在賣車。


劉華銀mark


自己看





廣西佈政史司


無法承認與否這個事實大部分城市已存在。

許多專家不承認。

許多寫手為求不同觀點不承認。

許多炒房客不願承認。

許多地方不願承認。……

但開發商心裡明白。吊在那,騎虎難下。進退兩難。想降,不允。不降,眼瞅著自己越陷越深。賺多年的錢,可能因最後一個盤,全套進去。

房市好與不好,看幾個大地產商,拿地動靜小了,就知一斑窺整豹。房子還是走的慢呀。

成交少,收入也是影響的。

看看有的地方,購車取消搖號,多賣點車,多點稅。

也有的三輪車取締,既能解決交通擁擠,事故多發,公交也會贏利,商貿送貨也必買車,哪個城市都要上千輛的。一舉數得,益處多。

總體上說,許多開發商做夢都想光盤遠離地產業。

許多農村人、剛畢業的大學生、住房擁擠的、收入低的也是盼降價買房。

現在,互相觀望,互相瞅。他瞅你啥時候降,你瞅他快來買。!


怡冉說事兒


購房者買不起是指已經超過了購買力。

賣房者賣不掉是指有錢買的起的,達不到購買條件。或是沒錢的乾脆買不起。

引入一個概念:賣力道指標

這個指標是市場規則的縮影

賣力道指標是股市中衡量買賣雙方力量大小的指標,其算法是將所有買盤之和減去所有賣盤之和

這個指標無比貼合樓主的問題,

買盤多=買盤者多。對照本文:買房的人多——漲

賣盤多=賣盤者多。對照本文:賣房的人多——跌

高啟的房價已經透支了很多老百姓大半生的財富!

高啟的房價更是遠遠超過了房子本身應有的價值!

“買不起”的格局隨時會被一根稻草壓斷樓市這個泡沫駱駝的脊樑!

綜上所述:樓市僵局無法在高位維持,房價重心下移是唯一打碎僵局的辦法


熾焱爍蒼穹


買不起,賣不掉這是指中小城市和經濟欠發達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南京深圳杭州這樣的城市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問題,只要你要價合理,電話就能給你打炸。如果真想買房,就要看你這個小區的平均成交價,不少賣房人故意把賣價高出當地實際成交價的20%到50%,其實賣不賣對他來說無所謂,還沒有做好賣房的思想準備。其他城市主要是比價效應,賣房人認為,人家大城市都是幾萬塊一平米,我的房子只有幾千塊一平米,能跌到哪去?其實從長遠來看,人口總是從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從欠發達地區流向發達地區,隨著中國人口數量的不斷減少和老齡化,對房子的需求也越來越少,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腳步也會逐步停止,中小城市得不到人口的補充,經濟活力會持續下降,只會讓城市走向邊緣化,現在東北和西北就有不少城市的房價只有幾百元一平,最低的價格是28元一平依然賣不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