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神鵰俠侶》表達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Tim88


  • 表達的核心思想
    • 《神鵰俠侶》的主線是愛情,講敘楊過與小龍女曲折的愛情故事。但是我覺得金庸老先生這部寫愛情的小說並不是在歌頌愛情的偉大,主要還是想表達一種反封建的精神。楊過突破三種封建禮法,堅定不移得追求自己的愛情。
  • 衝破了哪些封建禮法
    • 天地君親師,師傅與徒弟談戀愛。不要說當時的封建社會,就是90年代老師與學生談戀愛,估計這個老師會被噴死。當初英雄大會上,郭靖得知楊過喜歡小龍女,要和龍女廝守終身,讓一直守禮法的郭靖難以接受,甚至要殺了楊過,可見這種師生戀在當初是多大的結,以當時的禮法可以歸結為亂倫,即使如此,楊過依然堅貞不移。
    • 小龍女被尹志平欺辱,又是封建一大禮法,女子不貞潔,以當時的思想雖然是被迫的,但封建禮法的悲哀就是讓受傷害的女人再次受傷,甚至會被逼上絕路,楊過得知後並未顧及,依然深愛著姑姑,這真的是愛情。
    • 重陽宮成親,重陽宮是神鵰中可以說代表神聖的地方,不允許任何不敬的地方,然而楊過強行和小龍女在重陽宮結婚 打臉重陽祖師敢愛卻不敢愛到底的懦弱,也嘲笑重陽祖師一代宗師卻被禮法剝奪了真愛,只能認命不敢反抗的悲哀。重陽宮裡拜天地,突破的不僅是禮法,更是生死別離,隨著一首《追憶》,楊過與龍女重陽宮裡訂誓約,就連那食古不化的孫不二都感動的流淚,更何況我們這些凡人。
  • 金老主要想說出什麼
    • 林朝英和王重陽就是這樣,因為封建禮法中師妹不能結合,以至於相愛的兩個人不能在一起,一個創立了全真教,一個創立了古墓派,遙遙相望,卻又無法相見,成為了一大遺憾。
    • 郭靖是很看重楊過的,真心把他當子侄看待。他聽說楊過有意中人後,是很歡喜的,可是當他聽到楊過的意中人竟然是小龍女後,他是勃然大怒,堅決反對。連郭靖都反對,天下間還有誰會祝福他們呢?他們要想在一起的困難又有多大啊?但是,楊過是堅強的,他堅持了下來,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對小龍女說:不管你是我師父也好,也不管你是我姑姑也好,今天,我就要你做我楊過的妻子!他的一席話,在當時絕對是大逆不道的,是與封建思想的直接對抗,幸好,金老讓他成功了,沒有讓王重陽的悲劇重演,有情人終成眷屬。
    • 王重陽與林朝英都是那個時代的英雄,可是不敢對抗封建思想,所以他們失敗了,只能做成為了犧牲品,而楊過的成功,在於他的勇氣,他為了自己的愛情,直接向當時的禮法發起了挑戰,不怕失敗,越挫越勇,所以他才得到了幸福。所以,我覺得,反抗封建禮法才是金老的最大主題。
  • 關於更多詳細內容
    • 可以看我的博客大彙總: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楊充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下面立水闡述一下從中的領悟。

眾所周知,《神鵰俠侶》是金老先生武俠中最為經典的武俠愛情作品之一。在這部書中,以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故事為主線,講述了一個別樣的愛情江湖。


金老先生本人有3段感情史,每段都不趨於平凡,最後一任,金老先生喊比自己小29歲的伴侶為“小龍女”可見《神鵰俠侶》中的感情路線是也是金老先本身所持有的感情觀。

個人對本書的理解及看法:

1、從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汙,楊過斷臂,尹志平自刎謝罪,楊過與小龍女重陽宮成親,以及之後別離16年的重聚。曲折而悽美,也無一不是體現出愛情之中的包容能顛覆一切傳統意義的封建禮數,表達出感人至深的愛情觀。


2、從黃老邪到楊小邪的過度,文中黃老邪出場並不多,但每次出場都奠定了對楊過的支持,楊過和小龍女的師徒情,別說放在過去,即便是現在一些舊觀念十足的地方,也會受到被傳統封建的擠壓。

3、從洪七公對楊過的話及洪七公在華山吃蜈蚣,其實劇中的愛情觀顛覆,不僅僅侷限於楊過和小龍女,還有神鵰中的郭靖和黃蓉。


4、郭襄對楊過的感情以及尹志平對小龍女的感情,感情中難免出現枝枝節節,就如金老先生的第二段感情史,以出軌別離告終。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神鵰俠侶的核心思想就是顛覆一切不合理的陳舊封建的愛情觀!


立水


《神鵰》從開局到結束,寫的都是一個情字。大理國,曼陀羅花開得正豔,花叢中,一位絕色美女正在觀花,花兒五顏六色,漫如邊際,秋風習習,花浪飄香,煞是好看。那女子蓮步輕移,在一株花樹旁駐足,伸手摺了一枝,放到面前,孤芳自賞。月華如水,鮮花美人,相互掩映,如詩如畫。手中花兒,瓣上凝了露珠,月光之下,晶瑩剔透,美人拈花,抬纖纖玉手,輕彈露珠。出手輕盈,生怕弄壞了花瓣。花叢中轉出一少年,丰神俊朗,玉樹臨風。女子回眸一望,情愫己生,於是才子佳人,相聚數曰,觀花賞月。陸展元在辦事途中,遇一女孩,叫何沅君的,那是真的兩情相悅。這何沅君自幼孤苦,得武三通收為義女,撫養成人。這女孩生得美目如畫,肌若凝脂,武三通情愫暗生,對她己不是父女之情。陸展元提親,自然不從。二人失訂終身,武三通與李莫愁欲阻止他倆拜堂成親,卻被天龍寺高僧擊敗,被迫答應十年約定。十年後,嘉興南湖,輕風送爽,蓮葉飄香。卻暗藏殺機。陸展鼎慘遭滅門,遺倆幼女,程英,陸無雙。郭芙,郭靖黃蓉長女,對楊過痴情,奈何落意有意,流水無情。楊過一生只愛小龍女一人,郭芙因愛生恨,斬下楊過左膀,至小龍女重傷不治。楊過十六年江湖風霜,終遇小龍女,有情人終成脊屬。程英,陸無雙,也忠愛楊過,知楊過己有心上人,情無所託處,與楊過結為異姓兄妹,書中描述,二人依稀女兒容顏。可見為楊過終身未嫁。郭襄對楊過痴心一片,在華山之巔,見楊過攜小龍女離去,怔怔流下一行清淚。李莫愁在絕情谷葬身火海。究其因,都是為了一個情字。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生死相許……。


管錢莊


《神鵰俠侶》寫盡了世間各種各樣的愛情!核心思想就是“問世間情為何物”。

《射鵰英雄傳》是英雄蕩氣迴腸的史詩,《神鵰俠侶》是情人千轉百回的情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云,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相濡以沫的愛。

郭靖和黃蓉在《射鵰英雄傳》中可謂是天造地設的一對,郭靖勇敢堅毅正直,黃蓉聰明機靈貌美,兩人的愛情非常甜蜜。

《神鵰俠侶》中郭靖黃蓉的愛情由“花前月下”來到了“柴米油鹽醬醋茶”。兩人已經身為人父和人母,一個是天下第一幫丐幫的幫主,一個是襄陽守城的主心骨,深系天下安危。

由愛情到婚姻,由浪漫到責任!兩人沒有往日的浪漫,但是依然是相互支持,相互理解。這是一種相濡以沫的愛情。



感天動地殘缺的愛!

《神鵰俠侶》中的主人公是楊過和小龍女,兩人之間的愛情感天動地,令人潸然淚下。

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情遭到了世俗的反對,兩人嚐盡了人間的分離之苦。小龍女為了楊過能夠活下去,願意犧牲自己的生命。楊過為了小龍女,十六年來痴心不改。

玉女失貞,英雄斷臂!楊過和小龍女的愛是感天動地殘缺的愛。



有緣無分的愛!

《射鵰英雄傳》中的王重陽武功高強,胸襟寬廣,境界深遠,是位濟世救民的大英雄。

《神鵰俠侶》中王重陽和林朝英本應該是人人羨慕完美的一對,兩人都是長相出眾,才華橫溢,武功高強。兩人傾心相愛,又無外界干擾阻力,沒有理由不“鴛鴦雙棲蝶雙飛”!

最終兩人也沒有在一起,令人唏噓不已,這就是有緣無分的愛!



一廂情願的愛。

一廂情願單相思,明知愛沒有結果,卻又不能不愛!這就是愛!

陸無雙愛上了調戲她的“傻蛋”,程英“既見君子,雲胡不喜”,公孫綠萼為愛獻出了生命,郭襄是“風陵渡口初相見,一見楊過誤終身”!

這四人都是深愛著楊過,可是楊過深愛著小龍女。這四人的愛註定是沒有結果,這是一廂情願的愛!



反目成仇的愛。

陸展元和李莫愁,裘千尺和公孫止都曾有過美好的愛。

可是好景不長,陸展元沒能和李莫愁長相廝守,因愛生恨,李莫愁大開殺戒。公孫止和裘千尺佔有慾極強,兩人的愛最終是反目成仇,欲除之而後快。

美好的愛也有可能轉化為咬牙切齒的恨,這是反目成仇的愛。



糊塗的愛。

曾經有首歌《糊塗的愛》紅遍大江南北,“這就是愛,說也說不清楚”。

武敦儒,武修文兩兄弟天天圍繞郭芙轉,郭芙也一直不知道選誰好。後來郭芙嫁給了成熟穩重,一表人才的耶律齊,可是在襄陽保衛戰中,郭芙才明白自己的心事,自己一直恨的楊過,其實是一種深深的愛,那時她才明白。

人一生,可能到了某時刻,才能真正認識到潛意識裡的真愛。郭芙的愛就是糊塗的愛,最後才明白自己最愛誰。



功利的愛

耶律齊出身官宦之家,對上層社會認識很深刻,知道強大的背景很重要。

耶律齊選擇郭芙,或許就有功利之心。郭芙的父親是大俠郭靖,母親是丐幫幫主,郭芙家族絕對是武林第一家族,後來耶律齊做了丐幫幫主,沒有郭家的支持,耶律齊做丐幫幫主估計很難很難。

不否認耶律齊愛郭芙,但是從耶律齊的出身,以及後來在武林中的地位,不排除他的愛有著功利性。



瘋癲荒唐的愛

何阮君本是武三通的養女,隨著時間的推移,何阮君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武三通愛上了自己的養女何阮君。

兩人之間有著年齡輩分差異,如果在一起就是亂倫。武三通一方面愛得不可自拔,一方面又強烈抑制者不應該的愛。

武三通無法釋懷這份愛,強烈的自控下變得瘋瘋癲癲。這就是瘋癲荒唐的愛。



《神鵰俠侶》中絕情谷有情花,“情之為物,入口甘甜,回味苦澀,縱萬般小心,亦不免為其所傷”,寫的是情花,其實就是人間的愛情。


我是一個小書蟲


《神鵰俠侶》表達的核心思想是藉由楊過悲苦艱難的身世,桀驁不馴的性格,屢學奇功的經歷,跨越生死的愛情來讚揚衝破封建禮教的愛情、鼓勵自由無羈絆的處事態度。

楊過悲苦艱難的身世告訴我們,出身無法決定一個人的好壞

楊過因父親的死因抑鬱愁苦半生,反覆追尋真相,也給自己的愛情帶來多番波折劫難。

黃蓉因楊過的父親是楊康,而無端生出猜忌,導致小龍女出走,也導致楊過對她夫妻二人的看法幾起幾落。

楊過桀驁不馴的性格告訴我們,即使性格狂放暫不能為世所容,但自我之路終將開花

楊過的悲苦除了出身和周遭環境導致外,也跟他本身性格過於敏感有關,遇到他人誤會總是不願意澄清解釋,對人無法全身心信任。但十六年足以改變一個人,讓他從桀驁不馴的臭小子,變成行俠仗義的一代大俠。

楊過與小龍女的愛情告訴我們,真愛需要衝破各種阻力,真愛也仍然需要實力作為奠基。

楊過初出古墓,尚未建功,就在英雄大會上公佈與師父相戀,引起一片譁然。雖而人不畏人言,衝破各種阻力,終在重陽真人畫像前宣誓結婚。但真正為世人所容,是在“神鵰打下”聲名鵲起之後。


妥協與不妥協之間讀者難以評判孰輕孰重,幸而楊過守住了自我,守住了愛情,也守住了內心的正義。


好片待發掘


用一句話概括就是:楊過突破三種封建禮法,堅定不移得追求自己的愛情。

第一,天地君親師,師傅與徒弟談戀愛,不要說當時的封建社會,就是90年代老師與學生談戀愛,估計這個老師會被噴死。當初英雄大會上,郭靖得知楊過喜歡小龍女,要和龍女廝守終身,讓一直守禮法的郭靖難以接受,甚至要殺了楊過,可見這種師生戀在當初是多大的結,以當時的禮法可以歸結為亂倫,即使如此,楊過依然堅貞不移。

第二,龍女被尹志平欺辱,又是封建一大禮法,女子不貞潔,以當時的思想雖然是被迫的,但封建禮法的悲哀就是讓受傷害的女人再次受傷,甚至會被逼上絕路,楊過得知後並未顧及,依然深愛著姑姑,這真的是愛情。(放這張照片我都想打死我自己)



第三,重陽宮成親,重陽宮是神鵰中可以說代表神聖的地方,不允許任何不敬的地方,然而楊過強行和小龍女在重陽宮結婚 打臉重陽祖師敢愛卻不敢愛到底的懦弱,也嘲笑重陽祖師一代宗師卻被禮法剝奪了真愛,只能認命不敢反抗的悲哀。重陽宮裡拜天地,突破的不僅是禮法,更是生死別離,隨著一首《追憶》,楊過與龍女重陽宮裡訂誓約,就連那食古不化的孫不二都感動的流淚,更何況我們這些凡人。

悽美的愛情通常讓人刻骨銘心,更何況是突破種種世俗禮法的愛情,神鵰俠侶雖然是武俠著作,但留給人們最難忘的就是那份堅貞不移的愛情。


令狐沖和喬峰


《神鵰俠侶》以一個“情”字貫穿全書,講述“叛國賊”楊康的兒子楊過因揹負其父楊康生前的負面名聲影響,歷經重重磨難和世俗禮教的巨大壓力與小龍女相識相知相戀,經過十六年漫長的等待,在生死兩茫茫中,終於成了一對穿越生死愛戀的神鵰俠侶。情節曲折離奇,再現《射鵰》時期耳熟能詳的一大批重要人物的行蹤和歸宿,滿足了讀者的心理期待——包括華山論劍“天下五絕”、老頑童、瑛姑、裘千仞……特別是大俠郭靖黃蓉一家堅守襄陽,捨身抗蒙,與襄陽城共存亡的赤膽忠心,感人至深。郭靖用“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精神,言傳身教,感化楊過,使楊過在“家仇國恨”之中思想昇華,為守城出力。這部小說成功的將俠義精神昇華到了“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高度。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李莫愁為情成魔,郭襄為情所困,公孫綠萼重情重義,死而無憾,瑛姑舊情不忘……千百年來,一個情字誰人看透!金庸先生在寫這部小說的時候,可以想見用情至深,淚洗面頰,不然讀者怎麼都會讀哭了呢?


桃花島2860


《神鵰俠侶》的主線是愛情,講敘楊過與小龍女曲折的愛情故事。但是我覺得金庸老先生這部寫愛情的小說並不是在歌頌愛情的偉大,主要還是想表達一種反封建的精神。

在故事裡,男主角楊過是女主角小龍女的徒弟,他們兩個人是師徒關係,在開始,楊過是叫小龍女“姑姑”的。他們之間的愛情,在宋代是不和禮法的,也很難被人祝福。畢竟,他們的前輩林朝英和王重陽就是那樣,因為封建禮法中師妹不能結合,以至於相愛的兩個人不能在一起,一個創立了全真教,一個創立了古墓派,遙遙相望,卻又無法相見,成為了一大遺憾。楊過和小龍女的關係比王重陽他們更加不可能,畢竟他們還差了一個輩分。

郭靖是很看重楊過的,真心把他當子侄看待。他聽說楊過有意中人後,是很歡喜的,可是當他聽到楊過的意中人竟然是小龍女後,他是勃然大怒,堅決反對。連郭靖都反對,天下間還有誰會祝福他們呢?他們要想在一起的困難又有多大啊?但是,楊過是堅強的,他堅持了下來,在最關鍵的時刻,他對小龍女說:不管你是我師父也好,也不管你是我姑姑也好,今天,我就要你做我楊過的妻子!他的一席話,在當時絕對是大逆不道的,是與封建思想的直接對抗,幸好,金老讓他成功了,沒有讓王重陽的悲劇重演,有情人終成眷屬。

王重陽與林朝英都是那個時代的英雄,可是不敢對抗封建思想,所以他們失敗了,只能做成為了犧牲品,而楊過的成功,在於他的勇氣,他為了自己的愛情,直接向當時的禮法發起了挑戰,不怕失敗,越挫越勇,所以他才得到了幸福。所以,我覺得,反抗封建禮法才是金老的最大主題。


非洲雄獅H


《神鵰俠侶》主題思想在於表情,偏向於愛情。楊過和小龍女是主題線索,兩人從純真到成熟,從開始只懂己,到懂了社會,懂了人生,也就悟到愛情真諦,無懼無悔,彼此互容互愛。

神鵰俠侶有很多對情侶,也產生了很多愛情故事;但除了男女主,很多都是有美麗的開始,沒有美麗的結局。這可能是當年時代武俠小說的特點,愛敘孤膽英雄,自由,無畏,熱血等。從側面也反映出,相愛易,相愛也不易,相守更難。

愛情需要珍惜,愛情需要付出和寬容理解。不要輕易退出,也少點傷戀人的心。

如果愛結束了,留一段美好回憶,生活亦不是結束。

神鵰俠侶同時代表金庸的武俠思想,家國天下。愛家的人,更容易愛國愛民,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初夏染指憂傷151113280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楊過名過,字改之,意思是浪子回頭金不換,他父親認賊為父,賣國求榮,是個大奸賊,所以他們姓楊的犯了錯誤,名過,後來他幡然醒悟,在襄陽城外擊殺蒙古大漢孟哥,稱為名族英雄,也就是改過自新,金庸先生寫文章有自己要表達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