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深挖潛能擴大產能 應急生產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部分地方出現了口罩、防護服、酒精等醫療物資暫時緊缺的情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戰疫”打響以來,中央企業勇擔使命、衝鋒在前,挖掘潛力、擴大產能,全力生產口罩、防護服、醫用消毒酒精以及各類醫學器械等緊缺醫療物資,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保障好社會民生需求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為保障醫用和民生需求,有的中央企業將原有口罩日生產能力提升至原來的2.5倍,有的在春節期間迅速投入生產,加班加點,使醫用防護服面料產能比復工初期提高10倍。初步統計,目前僅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國機集團、新興際華集團、中國石化、中糧集團、通用技術集團、中國化工集團等7家企業的部分所屬企業,即可每日生產酒精1000餘噸氯酸鈉340餘噸84消毒液5000瓶,並生產可滿足約10000件醫用防護服需要的一次性醫用防護服面料。截至2月2日,以上企業已生產——

  • 醫衛用樹脂原材料6.5萬噸
  • 可用於生產1.6億個口罩的過濾材料123.07噸
  • 可用於生產1.43億個口罩的外層和裡層用料223.3噸
  • 可用於生產120萬件防護服的即紡熔複合非織造材料(SMS)180.70噸
中央企業深挖潛能擴大產能 應急生產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深挖潛能,加快口罩和防護服等醫療物資生產

兵器工業集團

兵器工業集團北化研究院集團新華公司員工在每日連續工作10小時以上的情況下,將防控口罩的日生產能力提升至原來的2.5倍,他們針對疫情防控需要,成立青年攻關小組,已研製3套全身防護服樣衣,努力讓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披上安全“盔甲”。

中央企業深挖潛能擴大產能 應急生產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國機集團

國機集團下屬恆天嘉華非織造有限公司其中一條萊芬生產線屬於國際領先,生產的產品可用於高端醫療防護。為確保防護用品原料供應,他們迅速投入331名工人全線投產。截至2月2日,共計生產708.49噸無紡布卷材,其中生產口罩用過濾材料123.07噸,可作為1.6億個口罩用料;生產口罩用外層和裡層223.3噸,可以生產1.43億個口罩;生產防護服用材料、即紡熔複合非織造材料(SMS)180.70噸,可以生產120萬件防護服;生產三抗無紡布181.21噸。這些將為醫護人員提供必要保護的物資被源源不斷送往全國各地。

新興際華集團

新興際華集團所屬際華3502公司通過積極與屬地政府溝通,已成為河北省工信廳臨時授權的醫用防護服重點骨幹生產保障企業,承擔了第一批10萬套的緊急生產任務;際華3534公司積極響應對接山西省運城市防控指揮部,目前已獲得運城市醫用防護服、防護帽、口罩等醫用防控物資生產臨時授權;際華3536公司積極通過省、市經信廳(局)對接,走訪四川省境內10餘傢俱有無菌生產場所的企業落實無菌生產場所,向製藥企業學習解決無菌生產車間相關事宜及消毒、原材料短缺問題;際華7555公司通過與新疆昌吉自治州政府工信廳溝通,協調蘭州軍區生產庫存材料,承擔昌吉地方6萬套防護服緊急生產任務。

截至2月2日,際華3502公司首批220套醫用防護服下線,10萬套生產任務即將全面鋪開;際華7555公司1000餘套外圍防控和隔離防疫三連體工作服已經交貨。其餘企業際華3503、際華3521、際華3534、際華3536、際華3543等企業的工藝準備、設備工裝也陸續到位。新興際華集團所屬企業計劃2月7日確保1萬套防護服生產,2月底確保3萬套,力爭5萬套。

擴大產能,加大醫衛材料緊缺原料供應

中國石化

中國石化作為國內年產近百萬噸的最大醫衛用材料供應商,統籌安排各相關煉化企業採取臨時改變排產計劃等措施,提高裝置負荷,全力生產醫、衛用聚烯烴,加大醫衛材料原料供應。並將充分發揮化工銷售網絡渠道優勢,及時對接下游客戶需求,幫助周邊醫衛材料生產廠家提前復產,保障原料供應量,大力緩解因需求暴漲造成的醫衛材料緊缺局面。疫情發生以來,中國石化化工銷售公司已累計銷售並組織發運中國石化長嶺煉化、上海賽科等旗下17家企業生產的醫衛用樹脂原材料6.5萬噸,比原計劃增加1.2萬噸,及時保障了國內如山東威高等51家醫衛材料客戶生產需要。中國石化預計2月份將繼續向市場投放各類醫衛原材料9.5萬噸,比一月份增產3萬噸。

通用技術集團

通用技術集團中紡院所屬中紡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被工信部防確定為護服面料重點生產供應單位,優先滿足全國應急調度需求。疫情發生以來,中紡新材料公司開足馬力24小時不間斷生產一次性醫用防護服面料,目前每天產能可滿足約近10000件醫用防護服生產需要,面料一方面供給中國醫藥協助加工成衣,全力支援武漢市;另一方面,供給天津市本地醫用防護服加工企業,確保屬地防疫需求。自1月29日大年初五,中紡新材料公司所需的各類原材料已全部落實到位,比原計劃提前1天投入到100萬米一次性醫用防護服面料生產任務中。2月1日,中紡新材料生產一次性防護服面料2萬多米,比復工初期的產量2000多米提高了10倍。根據公司現有原材料儲備,總產量可達100萬米。為了提高產量,在確保自身產品質量和穩定生產前提下積極協調外部加工力量。同時,通用技術集團中紡院也在加快推進可複用新型醫用防護專用面料研發攻關。

國機集團

國機集團下屬企業瀋陽儀表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匯博光學公司緊急為客戶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所需關鍵光學器件濾光片,並開展新型易用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設備用濾光片的研製。截至1月30日,匯博光學公司共接到上海、西安、杭州、深圳等地客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濾光片需求9000多件,為此,該公司緊急制定生產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濾光片預案並復工,現已向客戶緊急交付濾光片2000件。

中央企業深挖潛能擴大產能 應急生產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兵器裝備集團

兵器裝備集團所屬成都光明公司廣大黨員幹部職工放棄休假,積極做好硫系紅外玻璃透鏡保供工作。該材料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發熱篩查的主要儀器(紅外測溫儀器)的核心光學材料,國內缺口巨大。目前,公司趕製的首批次1040件硫系光學玻璃透鏡材料已實現交付,用於急需的紅外測溫設備生產。

調整產能,加強疫情防控洗化醫用消毒品供給

中糧集團

中糧集團快速調整產能方向,保障醫用酒精和燃料乙醇供應。中糧生物科技發揮自身業務優勢,調整產能生產供應醫用酒精,24小時生產全力保障供應,下屬工廠在保障員工防疫安全的情況下,隨時待命,他們在接到深圳市需求後,加班趕工生產100噸藥用酒精作為消毒液原料。目前,中糧生物科技醫用消毒酒精日產能已從700噸/日上調到1000噸/日,後續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可繼續切換增加。截至2月1日,中糧生物科技已累計向北京、湖北、湖南、四川、海南、廣東、廣西、浙江、江蘇、安徽、遼寧、黑龍江等地供應消毒用酒精超1600餘噸,其中小包裝酒精45萬瓶。中糧集團下屬廣西中糧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春節期間向深圳市安多福公司供應首批200噸醫用酒精;下屬中糧生化能源(肇東)有限公司春節期間向綏化市、肇東市供應首批165噸醫用酒精。為全力保障湖北省車用燃料乙醇供應,下屬安徽生化管理公司1月21日-25日已累計向湖北省武漢市、孝感市、黃石市供貨29車次922噸。

中國化工

中國化工面對疫情形勢,緊急組織旗下有“次氯酸鈉”和“雙氧水”生產能力的企業積極行動,以響應醫院、公共場所和社區居民對大量消毒劑(液)的需求。中國化工旗下瀋陽化工430餘名幹部職工放棄休息,堅守崗位,全力生產次氯酸鈉。該產品日產量由不足120噸增加至240噸,月產量可達7000噸以上,達到生產裝置極限水平,創下建廠82年來的最高紀錄。公司還要求營銷部門遵循市場正常價格銷售,任何情況下不準漲價,聽從政府調派,第一時間發貨,緩解和保證社會防疫所需。中國化工旗下安道麥安邦從大年初一開始,加緊生產次氯酸鈉,他們利用庫存的原料,已生產次氯酸鈉69噸,配製好5-6%的成品約140噸,從老廠區將灌裝設備調到新區生產現場,共灌裝25公斤/桶的成品1600桶。自1月25日以來中國化工集團共生產了6747噸次氯酸鈉,旗下瀋陽化工、藍星星火有機硅、安道麥荊州基地等9家企業累計捐贈消毒液368941升。

中國誠通

中國誠通所屬中國紙業在接到懷化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兩日內緊急馳援疫情防控物資消毒用雙氧水200噸”的請求後,迅速組織力量對物流車輛、包裝桶進行準備,對雙氧水的生產和分裝進行安排。面對困難,生產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骨幹紛紛主動請纓。在大家不分白晝、連續工作的狀態下,各批次消毒用雙氧水已陸續出廠送往指定地點,圓滿完成了懷化市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指揮部交給的任務。

兵器工業集團

兵器工業集團三泰公司從1月25日開始,克服春節期間生產原料供應緊張等不利因素,加班加點全力以赴生產次氯酸鈉產品,產能由原30噸/天提高至102噸/天。同時,組織人員對原有裝車管線進行改造,提升灌裝效率。春節期間,三泰公司累計向甘肅、陝西等周邊地區供應次氯酸鈉產品600餘噸。

中央企業深挖潛能擴大產能 應急生產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新興際華集團

新興際華集團所屬企業積極調整消毒用品生產計劃,對現有產能進行重組整合,最大限度提高產能、全力保障供應。

中央企業深挖潛能擴大產能 應急生產保障醫療物資供應

新興際華集團消毒用品生產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