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讓十五歲的孩子家務全包整個暑假(全家衣服,三層樓的掃地拖地,一日三餐的煮飯,洗碗筷等等)合理嗎?

Irene_haha


暫且不說合不合理,我覺得非常有必要跟孩子商量一下,徵求孩子的意見。看看孩子能否接受,能接受多少?孩子對自己的暑期有沒有安排?暑假到了,孩子們終於可以從學習中解放出來,家長可以結合孩子的計劃合理安排一些家務讓孩子去做。

讓孩子做家務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能力和責任心,為以後獨立的學習生活做鋪墊。

讓該子做家務可以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增強自信心和成就感!我家寶貝六歲,我讓她負責收拾好自己的床鋪,寶貝每天基本上能做到,經常忘了我就提示一下,她就會去做,這時適當的表揚一下,孩子的心情就會美美噠!





寧靜致遠嘉子


我老公浙大(不幹任何家務活),我親哥浙江財經(偶爾幹一點點,因為有了妹妹內褲都是我洗的),我老公的妹妹上海同濟(不幹任何家務活)。而我杭職[捂臉][捂臉]我還有兩個朋友更會幹家務活,比我勤勞,我也就暑假寒假天天干活,他們從早到晚的幹,讀書也幹,一箇中專,還有一個成人高考。

後來想起開店的鄰居家三個小孩子,都天天回家開店,沒有補課,兩個初中畢業,一箇中專輟學。嫌棄學校太差,自己不讀了。

身邊家裡窮的,基本上都是初中畢業。因為當初高中很貴,而且很難考進去。考不進去就要掏錢職業學校或者是買高中

[撇嘴][撇嘴][撇嘴]以前家務活一天5個小時以上,我還是個寶寶,3歲開始洗地板,7歲還是9歲,基本上全部都會了。[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我想靜靜]最後成了學渣啊。我小學的時候煤氣罐都挪的動。

就是別人認認真真學習我都坐不住,別人在家看書寫字我拿起來抹布跟掃把。別人上課認真我走神。

每天買菜1.5小時,走路步行,主要是菜市場東西多。做飯2個小時早中晚三餐,洗碗10分鐘,早中晚三次。洗衣服半個小時左右,手洗。洗地板40分鐘,我家兩三百平農村。然後收衣服疊衣服,10分鐘。冬天洗衣服還是手洗,冬天一般2-3天洗澡還好。

ps我家兩百多平。農村房子 。30米長,3樓。

到什麼程度,手裡都是薄薄的一層勞動繭子。

你覺得要分情況,想讀書好的不合適,我覺得也沒有必要這過度操勞家務活。除非你成績很差,考不上大學,那麼勤勞可以致富。當然一天1個小時做家務活還是合適的。

我身邊跟我一樣勤勞幹家務活的我自己知道的都是學習成績差的。

家務活可以做但是不能只幹家務活放棄學習。

好多農村人為什麼考試考不過城裡人。你花了多少時間去學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天天只知道買菜,洗衣服煮飯,花上三五個小時耗在家務活裡面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成才的 。讀書也會很差。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加百分之百的努力。

看你學習成績,如果是你爸媽要求,你要審視自己是不是學渣真的讀書讀不起了。

15歲,也就是初高中年紀,就要高考了,應該是想辦法提高學習成績。鍛鍊身體。

適當乾點家務活。

像是買菜,煮飯,兩三個小時都能耗進去。再加洗衣服洗碗洗地板,真的耽誤時間太多。如果是家長問,能不能接受孩子成績差,畢業做服務員,進工廠。以後自己創業,現在開店基本上很難賺錢了

沒有文化越來越不容易。進工地都是機械操作。

工廠也是要高學歷。

如果可以給孩子報補課班。網絡學習班。學習,高考努力考個重點大學。


購物狂的自我救贖之路


我結婚後沒在外邊做過事,小孩她爸上18天班,休10多天,不管做自家的還是上班還是墊錢幫人,都是特細心耐心又快又好,我小孩什麼事都不要她做,平時讀書夠辛苦了,不管上課星期六星期天放假,都是作業,睡得比老人晚,起得比老人早,有些人老是比70年代,好笑,70年代窮得叮噹響,70年代書包一個手都可以提回家,現在,小學書包背都重!


坦蕩做人6688


我14歲前,週末,所有假期都被我爸媽拉去地裡幹活,把我當大人一樣使用,直到我上初中,父母去廣東打工,我才閒下來,但是父母外出,週末就要去住親戚家,每次去都要買點水果,然後去了要主動做家務,天生的勞碌命。那時最羨慕的就是同學可以睡到自然醒,週末可以只在家做做作業,看看電視。我覺得孩子偶爾學做點家務挺好,但是做多了,就不像個孩子了。


旦旦


這有什麼不合理的嗎?父母正在打拼事業的階段,孩子作為家庭一員又是十五歲有能力有力氣的階段,放假在家為什麼不能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呢?我可記得我小學四五年級開始就做這些了,在普通家庭裡是很正常的。

無論孩子是男是女,步入社會遲早要成家立業,現在不進行家務鍛鍊,在職場很難眼裡有活,到了家也是空有工資的廢柴一個,內外遭人嫌棄的這麼一個人,他能有什麼大的作為?

看看真人秀,生活技能極差的基本都是小明星,連臉熟都沒混出來的那種。真正發光的大明星,雖然也會說自己生活技能差,但真正遇到事情,還是會有條有理地解決,這些人甚至會笑著細數自己從前吃苦打理家務的事。

雖然有人說學生應該以學為生,但不可否認的是人之所學不該侷限於書本。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讀書人是有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但多數還是被淹沒在周圍人鄙視的目光裡。


風景滿糖


看清楚了,是暑假期間。

很好啊,沒任何不合理的地方。讓孩子明白,平時家長是如何伺候他的,幹家務活有多累多繁雜。這樣他才有感恩之心,學習的時候才知道有多輕鬆。

我家境一般。初二時父親下崗,做點小生意家裡情況不太好,所以一直到高中,每個假期都是在幫家裡幹活。長大後,雖然不見得現在有多少出息,至少我知道感恩父母,要孝敬雙親。至少我懂得了只要是憑自己的雙手吃飯,就沒有不光彩的地方。有出息沒出息,孝敬父母是本分,這是屬於德育方面,讓孩子做家務能補上孩子平時缺失的這部分教育。

成績不好,不能怨是家務幹多了,多少寒門學子,照樣成才。

成績好,也不見得是家務幹得少,才有時間學習,這兩者沒有任何衝突之處。


每天151290506


我爸媽當年對我的要求是必須要會做,能動手獨立完成家務,能燒幾個拿的出手的菜,學會以後就沒要求我做了,在他們看來會代表的是技能,把暑假用來查漏補缺的時間全用來做以後幾十年都在做的事,那是本末倒置。對比現在的孩子,他們暑假也每天至少上兩個以上補習班,回家還要做作業、拉琴跳舞之類的,把難得的空閒時間時間用來做家務簡直不可思議。文章裡的孩子只可能是兩種人一是天才不需要太多時間學習,另一種就是爸媽根本不關心學習的。私底下問一句,這是女孩吧?!


我滴胖狗


挺好的,家務是生活的一部分,懂得做家務的人,才懂得如何去生活。

誰都不願養育出一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孩子,但是出於保護孩子的本能,很多父母卻在犯同一個錯誤,對孩子過度保護。

其實,讓孩子動手做家務是有很多好處的,家長不必過於緊張,適當的放手,才有機會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一個會做家務的人,往往更懂得體諒別人。

讓孩子親身參與到做家務中來,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做家務的不易,唯有懂得不易,才能更好的教會孩子如何去尊重別人。

所以說,讓孩子做家務,必然要讓孩子體會到其中的艱辛,讓其對父母的付出倍感珍惜。

而不是理所當然的欣然接受,而是懂得去體諒,去感恩父母不易。

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做家務可以磨練孩子的意志。

一些家務勞動對初學做事的孩子來說並不很容易的。以掃地為例,要搬開或移動桌椅,要握好掃帚均勻地來掃,還不能有遺留物,也不能使灰塵揚起,這就不是一個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做好的,需要有耐心。如果有家長鼓勵,讓孩子有始有終把地掃好,也就鍛鍊了他的意志。

不少家長和孩子在勞動與學習方面缺乏正確的認識,更有甚者認為勞動只會影響學習。只要合理處理好勞動和學習的關係,是不會影響學習的,反而還會促進學習。

三層樓確實面積蠻大的,最好有吸塵器,電動拖把之類的,煮飯電飯煲,養生鍋,有洗碗機,洗衣機,其實這些事情,做好條理和安排每天不會花費很長時間,還是有大把時間學習的。


夏琳育兒生活


您好。“父母讓十五歲的孩子家務全包整個暑假”,十五歲的孩子應該是初三畢業或是剛上高一吧。正在青春期的孩子,其實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更加尊重他們的想法。讓孩子承包整個暑假的家務,是出於什麼原因呢?

本來吧,讓孩子做家務體會家務事的辛苦是對的,但是應該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首先,應該和孩子溝通,全部把這些包完他是否願意?如果不願意,他能接受的程度是怎樣的?

然後問他自己對這個暑假的安排計劃是什麼樣的?有沒有給自己做規劃?如果沒有,那就要監督協助孩子做一個合理的暑期規劃(既要放鬆可以出去玩,但學習也要有,然後還需要拓寬知識面多閱讀),做到合理的勞逸結合。

學生最主要的還是把學習搞好,豐富知識面。家務事的部分,除了他力所能及能承受的部分,其他額外的可以讓孩子跟大人一起參與。不要讓家務事搞得孩子反感做家務,以後都不想做,這就得不償失了。

以上就是我對您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我是一個將滿五歲的小男孩兒的媽媽,專注親子教育。頭條號:米媽聊育兒,有我寫的一些親子教育方面的文章,歡迎一起探討,分享育兒之道。


米媽談教育


孩子在暑假期間多幹一些家務沒有什麼,反而有益於身心健康,孩子平時在學校每天學習時間很緊張,幾乎沒有時間勞動,假期正好是個鍛鍊的機會,再說這對父母說要讓孩子把家務全包,只不過是給孩子制定的一個計劃,並不要求孩子一定要完成,大可不必說成虐待什麼的。



現在的社會大部分只注重學習教育,不注重家庭教育。孩子只知道一味的學習,幾乎沒有勞動和服務的概念,上學回到家,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有家長代勞。飯做熟後,等著父母把飯端上餐桌,吃完飯也不收拾碗筷,一抹嘴就走。衣服髒了,往盆裡一丟父母來洗。平時掃地拖地更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完全是一個少爺的作風。我們試想下,這樣的孩子就算學習再好,能成為一個品德兼優的有用之才嗎。



一個優秀的學生,好的家庭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們不但要讓孩子愛學習,還要教給孩子愛勞動,愛生活,能吃苦,勤儉,有韌性。以苦為師,以戒為師,才能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說暑假讓孩子多做點家務對孩子來說是大有益處的,更能明白父母平時的辛苦和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