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這個春天,史無前例。全國多個省市下發了中小幼學校延遲開學的通知,我們和孩子猝不及防地擁有了一個意料之外的假期。

這個假期如此不同,沒有旅行,沒有電影,沒有聚餐,沒有輔導班,沒有社交,沒有娛樂,世界被凝固在斗室之內,在許多家庭裡,電視、電腦、手機的屏幕長久地亮著,網絡上流傳著一個段子:“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躺著為國家做貢獻了”,配圖是那張著名的“葛優癱”。而孩子們,得知假期延長後短暫的歡呼隨即就被之後的冗長煩悶代替了,他們會不理解,會覺得無聊煩躁無所事事,也會恐懼驚惶無所適從,父母們也有著同樣的壞情緒,一顆小火星就會引爆火藥桶,於是,有家庭頻頻爆發親子大戰,有老母親向我發出SOS求救信號,說再這樣下去,要崩潰了,沒得傳染病,要得精神病了。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這一段意料之外的假期,是給父母的一場沒有預習的大考。它考驗著為人父母面對“意外”表現出的耐力和勇氣,面對“變化”表現出的智慧和格局,父母在這張考卷上的分數,關乎孩子的未來。因為,人生總會有種種“意想不到”和“突如其來”,在這個春天裡,我們的表現,也許會成為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獨自應對“突然”和“意外”的模板。

關於如何輔導孩子們線上學習,關於網絡教學,關於雲課堂,教育部門會給出詳細的指導和安排。我要說的是:各位爸爸媽媽,在這個春天裡,讓我們轉換身份,成為老師,來給孩子上課吧。

請不要畏懼推託,說你不懂語數外,沒有教師資格證,我不會勉為其難,更不會強人所難,讓我們一起排出這個特殊假期的課程表,你一定可以做到的——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指導

這個假期,我們首先要和孩子上一堂管理課。有人說:人和人之間的差距不在於智商和環境,而在於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記得十七年前防控“非典”,和今天的情節幾乎雷同。突然而至的疫情和假期,讓我們和孩子都不知所措。於是,我們住的那個小院子裡,多了一群跳舞的中老年婦女,多了一群呼嘯撒歡的孩子,從早晨到晚上,眾志成城打發時間。但是,在眾聲喧譁中,我的一位鄰居和女兒卻一起制定了詳細的時間表。孩子每天按時起床,聽網課,自學,背單詞,練書法,媽媽和女兒同步作息,在電腦上完成自己的工作。當然,她們的生活裡既有“團結、緊張、嚴肅”,也有“活潑”,她們會一起讀從前沒時間看的大部頭小說,會在網上搜出喜歡的老電影,會比賽踢毽子跳繩,還會在天氣好的時候騎單車出去爬山。母女倆人一天天打卡,記錄她們的堅持和收穫。“非典”假期比預料結束的早,許多孩子重返課堂時,會有瞌睡、走神、跟不上節奏等等不適應的症狀,而鄰家女兒精力充沛,學得輕鬆,主動當起了同學們的小老師。這個女孩子是一枚妥妥的學霸,後來,無論考學還是工作,總是發揮出色成績斐然,有人說她天賦秉異,可我知道,她是善於管理自己,能夠控制自己。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這個假期,我也開始管理自己。因為剛剛發現,手機設置裡有一個“健康使用手機”的功能,查看使用時間,我嚇了一跳,顯示大年初一那天,我使用手機達到了5個小時, 其中3個小時在微信上,兩個小時在百度上。5個小時,也就是說,那一天,我除了吃飯睡覺之外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被手機佔有了。但我並不覺得啊,我不過是看了看公眾號裡有關疫情的文章和評論,看了看幾個群裡發送的抖音和短視頻,在百度上查了查有關疫情的新聞和知識,和幾個朋友聊了聊防控病毒的注意事項······當時心裡面有一個我也在不斷提醒自己:“夠了,該放下手機了。”可另一個我又不斷糾纏:“再看一會,這個視頻好感動,這個消息很重要······”可沒想到,這些我以為的微不足道卻佔據了生活如此大的比重。隨即,我還看到了一條讓我心驚的訊息:有手機依賴症的人,每天看手機的時間大概是五到六個小時,會帶來什麼後果呢?據科學家研究,人的專注力會迅速縮減到8秒鐘以內。也就是說這個人對一件事情的專注只能堅持8秒,也就是說這個人幾乎什麼都做不成了。真是讓人恐懼。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那一刻,我切身理解了身為父母看到孩子沉溺於手機時的焦慮焦灼,也理解了孩子放下手機有多麼難。

那麼,假期裡的管理課,就從我們和孩子如何放下手機開始吧。想想看,生命不過幾十年,卻要被這沒有溫度和感情的電子產品耽擱許多,真是不值得。放下,需要毅力,也需要方法。我果斷設置了手機限制。每天打開手機屏幕時間不能超過1個小時。手機限制不會阻斷接打電話,我會早中晚定時查看有沒有重要短信和微信,也會瀏覽新聞。稍微放鬆一點,手機就會不客氣地彈出小框框提醒我:“離規定時間還有10分鐘”。其他的時間手機離我兩米之外,從初一到現在,放下手機,並沒有影響我的生活,不,我的生活發生了變化,我有了更多的時間讀書、寫作、烹調、鍛鍊······這些收穫帶來的成就感遠遠大於手機那些零碎的滿足,每晚入睡前,不再有虛度的懊惱,心裡面的一個我向另一個我稱讚:“不錯哦!要繼續哦!”

從管理說到了手機,是因為,孩子假期沉溺手機成為了許多家長的心病。我們要讓孩子明白:手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不能讓它控制和主宰我們的生活。要讓孩子有信心:如果你可以控制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那你將來就可以控制生活中的許多誘惑,學會管理使用手機,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除了制定規矩,做好管理,這個假期,我們還要用更有樂趣和吸引力的活動來引導孩子。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這個假期,我們要和孩子上好體育課。初三的孩子們,開學後就會面臨著中考體育測試了,不要讓這個假期養的小肥膘拖了後腿哦。有傳聞說,將來體育課會成為主科,也有人說,會加大體育課在各類考試中佔據的分值。無論是否確鑿,家長和孩子都應該懂得一個基本的真理——健康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看看84歲依然奮戰在防疫一線的鐘南山老爺爺,他的肌肉照秒殺多少油膩的中青年吶。快啟動我們的鍛鍊計劃吧!在不影響鄰居的情況下,一家人可以在家裡練習跳繩踢毽子,也可以利用家裡的器材做仰臥起坐、平板支撐。如果有條件,開車出去爬爬山,去遠郊跑步。抵抗病毒,要靠智慧的大腦,還要靠健康的身體。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我們要教孩子上好勞動課。在2019年的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勞動教育被重新確立為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代表不無憂慮地指出:“由於一些家庭缺乏對子女勞動意識和勞動價值的養成,造成了一些孩子好逸惡勞的巨嬰心態,抗挫折能力、交際能力、生活能力都嚴重降低。”

我們就利用這個假期來給孩子補補勞動課吧。可以帶著孩子學烹調,從西紅柿炒雞蛋升級到東坡肉,廚房其實是最適合一家人親情交流的溫暖寶地。學得一手好廚藝,孩子將來一定會感激你。我的一個朋友,女兒在國外讀書,朋友很驕傲女兒的好人緣。每逢佳節,女兒都會整出一大桌子家鄉菜,邀請同學聚餐。我放大朋友發來的手機圖片,看到孩子們異國的餐桌上都是魚香肉絲、水煮魚之類的家常菜,但就是這家常才能撫慰著思鄉的腸胃吧。一個疲憊時能給自己做一碗炸醬麵的孩子,一定比只會叫外賣的孩子能夠更迅速地恢復元氣。

當然,勞動不只限於烹調,清理積年的舊物,把玻璃擦的亮晶晶的,給陽臺上的花剪枝鬆土,都是讓人神清氣爽很有成就感的事情,關鍵是,怎樣讓孩子和你一起做,怎樣一起做得神清氣爽有成就感。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我們要給孩子上一堂科學課。這段時間,伴隨病毒肆虐的,還有洶湧而出的各類偏方秘方以及奇談怪論——有的說吃草莓清肺毒,有的說用香油塗鼻孔,有的說抽菸喝酒是殺菌的,還有的說應該放鞭炮,火藥也是藥。更有被放大的恐懼,草木皆兵杯弓蛇影,好像到了世界末日。這時候,我們正應該給孩子講一講什麼是“科學”。《人民日報》有一篇科普文章《戴花冠的病毒,你為什麼那麼壞》,可以講給年級小一點的孩子聽。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和他一起查閱人類與疾病瘟疫的對抗史,可以看到,瘟疫曾經一次又一次地襲擊我們,想置人類於死地,我們一次次度過劫難化險為夷,靠的是科學的方法和力量,靠的是智慧。

病毒肆虐,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愚昧。我們要用科學技術去消滅病毒,也要用科學精神去消滅愚昧。我們不能保證將來屬於孩子的世界不會再有疫病,但是我們可以把科學的武器傳遞給孩子。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我們要給孩子上一堂紀律課。

緊急情況下,各級政府出臺了應對的規則和要求,我們必須遵守。今年春節,張家口有13位市民違法燃放煙花爆竹被處罰。也許有孩子會問:“還有些人放炮沒有被抓住呀?”告訴孩子:那是僥倖。永遠不要試圖用僥倖去挑戰底線,因為僥倖只是一時,疊加起來一定會成為不可控制的風險。有報道說某市武漢返鄉人員,沒有如實填報外出信息,心懷僥倖,覺得自己不會被傳染,結果病情發作,還感染了家人,害人害己。近日新聞裡報道在萬全區有3個人因為拒絕配合防疫檢查被行政拘留,微信留言裡點贊最多的就一個字“該!”。現代公民素養最重要的就是對法律和規則的敬畏和遵守,如果人人自律,這個社會會減少許多運行成本。告訴孩子,這個春天,我們留在家裡,就是遵守紀律的表現,雖然沒有小紅花,但是我們用行動守護著自己的安全,用行動支持國家,用行動為勝利加油。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我們還要給孩子上一堂品德課。告訴孩子什麼是勇敢,什麼是理智,什麼是樂觀。我們過去總是關注孩子的成績和名次,關注他能不能得小紅花,能不能當三好生,能不能上985,其實,真正能夠陪伴和激勵孩子成長的,是課本和課堂之外的東西。勇敢讓我們不畏懼,理智讓我們不盲從,而樂觀是生命裡的陽光。學者聶紺弩在監獄裡把飯粒捏成棋子,用格子襯衫做棋盤,度過他生命中的如磐時光。大師周有光在幹校的夜晚對著千畝莊稼大聲講課。奧斯維辛集中營最後活下來的人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樂觀。告訴孩子,這世界不會都如你所願,無論面對坎坷還是災難,自助者天助之。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最後,一定要給孩子上一堂感恩課。這個春天,我們感動地看到了那麼多逆行的身影。我們身邊的第一批醫護人員已經奔赴武漢了,還有更多的人做好了出發的準備。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他們也是孩子的父母。當我們抱怨無聊煩悶睡夠了的時候,他們吃著冷了的泡麵,靠在椅子上短暫休息,他們用血肉之軀築起了守護我們的城牆。

這個春天,我們如此真切地理解了“國家”“英雄”“奉獻”“犧牲”,這些詞彙的含義。

還有那許許多多無名的人們,那些春節沒有休假的人們,那些提前上班的人們,那些為了防疫奔波操勞的人們。他們是在路口執勤的公安,是一遍又一遍打電話嘮叨詢問你情況的老師,是深夜加班的公務員,是在大街小巷入戶調查的社區幹部······哪有什麼歲月靜好,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這個春天,讓我們真心地說一聲“謝謝”!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過去,孩子問我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

我們會有許多答案:“為了過上好日子。”“為了周遊世界。”“為了財務自由。”而這個春天,我們可以給孩子一個新的答案:“好好讀書,成為鍾南山先生那樣的人。有知識,可以造福社會。有愛,可以幫助別人。有力量,可以給這個世界帶來希望。”

這張春天裡的課程表,您可以刪改,還可以續寫。這個假期,無論比預想的長或短,都希望你和孩子過的充實,不虛度。許多年以後,當孩子回憶起這段和你共同度的時光,他也許會忘記當初的恐慌,會忘記封閉的無聊,甚至會忘記冠狀病毒的具體名字,但是,他一定會記得你笑容裡的無畏,記得你眼睛裡的光芒,記得在這個春天裡,你彎下腰來,溫柔地對他說:“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散文」孩子,我們一起上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