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蒜怎麼吃?

美美小廚


我始終覺得野菜就要跟野味搭配在一起才算好吃。小野蒜作為熟知的野菜之一,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只要不相剋都能拿來跟野蒜一起搭配,我最喜歡的是水裡的野味,畢竟水塘稻田多,食材獲取起來也比較容易。黃鱔,泥鰍,麻蝦,小魚乾,這是經常見的四種,我覺得算是野味,論喜愛程度,小魚乾當屬第一。

小野蒜怎麼吃?稀飯,野蒜餅,香辣野蒜小魚乾野蒜炒千張,一頓野蒜家常飯的搭配就出來了,用我們的話說就是有葷有素,有管飽的有解渴的,而且製作起來也很簡單,電飯煲煮稀飯,電餅鐺烙餅,土灶炒菜,一個人輕鬆即可完成。

野蒜家常飯

  1. 兩把把秈米,一把糯米,洗乾淨放進電飯煲裡燜煮稀飯

  2. 麵粉,雞蛋,野蒜碎苗,攪勻成糊糊,電餅鐺預熱刷油,倒進糊糊攤平,依次類推,扣上蓋子慢慢烙,等兩面烙的都有焦黃色後放入盤子裡上桌;

  3. 漁家手上買來的曬乾的小魚乾稍微用清水洗一下備用;

  4. 燒鍋倒油,放入蔥薑蒜煉油,炒香撈起棄用;

  5. 放入

    豆瓣醬,姜沫,蒜沫,炒香後放小魚乾煸炒;

  6. 魚香味飄出立即放野蒜煸炒,加鹽,雞精,小米辣,翻炒均勻即可;

  7. 接著倒油燒鍋,把切條的千張放進鍋裡炕一下,然後放野蒜一起翻炒;

  8. 鹽,雞精調味,翻炒均勻即可裝盤出鍋。


冷雨下簷


小野蒜。每個地方的稱謂不同,做法也不一樣。



本人來自貴州道真,而我家鄉把它稱為野蔥。它是一道開春後的野菜。小時候幫忙幹完農活後,隨便在路邊或荒土坡上;摘一把回家炒渣海椒吃。當時在我的印象中它和渣海椒是天生一對,沒有見過和其它菜搭配過。當地的吃法如下:

1、野菜洗淨,切小段備用。

2、準備渣海椒。


3、熱鍋把渣海椒倒入鍋中煸炒變色,然後加入油,和渣海椒翻炒均勻;再加入鹽。最後放入切好的野蔥,翻炒均勻別停留時間過長。否則沒有了野菜的香味。最後起鍋。



在當地是一道非常下飯菜。以上


小磊一刀


又到了小野蒜往外冒的季節了。

野蒜,家鄉不少人叫它野蔥。因為它的葉子與蔥一樣也是管狀的,只不過是接近半圓的管狀。

它的根部也像蔥那樣是一層一層的,沒有蒜瓣。

從初冬冒出來一直到春天開花,都可以食用。春天的小野蒜有這麼長呢

看到小野蒜(小野蔥)總會懷念起母親做的蔥烤鯽魚。

母親也曾年青過。年青時的母親做事風風火火的很有朝氣。平時吃食堂大鍋飯的我們,到了週末,便會吃上母親展開解數做的好吃的菜。其中兒時最喜歡的便是蔥烤鯽魚。

兒時的飯菜是靠煤球爐燒的。那時連這幾天網上流行的黑洞照片的九洞蜂窩煤也沒有。煤球爐的引燃費時費工,是一門技術活。要先用火柴把舊報紙點燃,再讓這火苗燃燒準備好的木柴,木柴的火很旺了,便能引燃高爾夫球大小的黑煤球。這時煤球便會發出黑紅的光,然後很久才會有火串上來。到了此時,這火才能煮水做飯燒菜。不習慣的人燒煤球爐恐怕把家裡所有的舊報紙燒完,或者把準備好的木柴燒去大半,眼看到了做飯時間了,也沒能引燃煤球。這時,便會從鄰家要幾個燃燒的旺旺的煤球來,準備做飯。

這樣費時費工燒起來的煤爐,自然不會像煤氣一樣隨開隨關,所以週末早上燒起來的煤爐一直會燃至晚上。這中間不會一直在做菜做飯的,於是便有了許多慢火侯菜 slow food的問世。蔥烤鯽魚便是其中的一道美味。

鯽魚通常都買的小小的鯽魚。蔥也要蔥管極細的那種,但是蔥頭卻要圓圓大大的,這樣的蔥做出來的菜才夠香。一堆小魚,條條都是活的。洗乾淨這些魚便花去了很長時間。然後瀝乾這些魚,用油把它們一條一條地煎透。煎好後蓋上一兩斤的小香蔥,翻幾下,倒上黃酒,醬油,醋,開始蓋上蓋子煮。不多時便會有魚香和蔥香從爐邊透出。我和弟弟便會忍不住揭開蓋子去揀裡邊的菜。這時母親會過來打開我們的手,說還要等到裡邊的汁水都收幹了才能吃。煤爐的火慢悠悠地,我們的等待會覺得十分漫長。等到最後收幹了汁水,母親把蔥烤鯽魚放入盤子端出來時,我和弟弟早已不耐在等待其它的菜和飯,兀自地便先品嚐起來。等到飯好了,把蔥往飯碗裡一扣,蔥香和著大米飯的香,一碗飯馬上便掃淨了。往往蔥烤鯽魚先吃完的都是蔥。

春天時看到這裡許多的小野蒜,便學著母親的做法做了野蒜(野蔥)烤魚

滿滿地,連魚都被蓋得看不到了。又香又鮮,魚骨頭也炸得酥酥的化開了一般。

後來有朋友指出煎魚麻煩也不健康,便試著用油豆腐與野蔥一起烤。烤出來的成品還是一個字,贊!

柔柔的香裡滿滿的兒時的記憶,滿滿的故鄉的記憶。永遠也回不去的故鄉……


文萍00000


這個我最有發言權,前幾天跟2個姐姐回老家掃墓,路上有幾片桑樹林的地,裡面全是小野蒜,一簇簇的,滿地都是,看著很是喜人的,姐妹三個人顧不上剛下過雨的溼土,一頭扎進地裡去拔小野蒜,由於沒有帶工具,好多都給拔斷了,3個人拔了一大把帶回家,晚上二姐姐用家裡的土雞蛋跟小香蒜一起炒著吃的,很香,比家裡的大蒜味道更衝,但是很好吃,如果有臘肉炒著吃也好吃,小香蒜的頭醃起來更酸爽,小時候家裡窮就吃過,現在條件好了,很少吃了,想想就很美味。


魏姐


一到秋季,我老家的野蔥遍山坡。每當我在家炒菜的時候,都會出門挖一大把來當著佐料或主菜食用。

其實野蔥的吃法跟家蔥一樣的,只是兩種的香味不一樣,野蔥更香一點。我下面來介紹一下野蔥在我們老家的特別吃法:

野蔥紅辣椒醬

用料:大把野蔥,大碗紅辣椒醬。

輔料:鹽少許,味精雞精適量,白糖少許,薑末少許即可可。

做法:1,將野蔥洗淨切成小段待用,姜洗淨切末待用。

2,鍋中加入食用油,待5成熱加入薑末爆香,放入紅辣椒醬翻炒出香味。放入與辣椒醬等量的野蔥段,等野蔥斷生後加入各種調料拌勻即可出鍋食用。

這菜的最大特點就是將野蔥的香味融入到辣椒醬裡面,使辣椒醬的辣味伴隨著香味,特別下飯。色澤上紅配綠,如果油剛好沒過辣椒醬的表面,你會看到整碗都是紅色,讓人垂涎三尺,欲罷不能。裝一碗米飯用此菜拌著吃,不用再吃其他的菜就可以大幹三碗飯。而且做法超級簡單,用料不麻煩。此菜還可以延伸出兩道本地特色菜:辣椒醬炒油渣和洗澡肉。做法也是特別簡單的。前一種就直接把油渣加入辣椒醬裡一同翻炒就可以了。後者與回鍋肉差不多,將肉煸炒好後依次放入紅辣椒醬,野蔥,再放入適量的水就可以了。







彭勇52


大家好我是老王,小野蒜怎麼吃,我的回答是:小野蒜最簡單的吃法就是洗淨後用鹽拌一下直接吃就可以了,或者用大醬拌一下製作飯包。

小野蒜我不知道大家叫什麼,在我的老家東北不叫小野蒜,叫做“大腦瓜”。這種小野菜可以說是東北春天非常重要的新鮮蔬菜。相信很多90年以前出生的人都很有感觸。東北氣候寒冷,每年都會存儲土豆,大白菜,紅薯來熬過漫長的冬天。過完春節以後,冰雪漸漸融化,大地開始復甦。家裡儲存的蔬菜也吃的所剩無幾了。這時候大腦瓜就開始慢慢的發芽了,大腦瓜是野菜中最先發芽的。要比曲麻菜,蒲公英都先發芽。所以大腦瓜就成了開春東北人餐桌上的第一道野菜,拿著一個小筐,帶著小鋤頭,一走就是一天。中午的午飯都不吃,也不覺得餓。為了品嚐到大腦瓜的美味不吃午飯也是值得的。

其實你說那個時候大腦瓜算什麼美味嗎?也算不上美味,味道辛辣,和大蔥大蒜沒什麼區別,我小時候的東北農村,春天真是沒有什麼新鮮的蔬菜,連續三四個月土豆,白菜早就吃膩了,這時候能夠吃到別的口味的菜,不管什麼菜都算是美味了。現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新鮮的蔬菜,吃大腦瓜就是在吃回憶的味道,或者是嚐嚐鮮。現在春天去挖的人也幾乎沒有了。但是市場上有賣的,據說價格還不便宜。至於大腦瓜的吃法,在東北就是最直接的吃法,要麼用鹽拌著吃,要麼用大醬拌著吃。以為東北菜大多是燉菜,這種小野蒜沒法燉,只能炒,和雞蛋放在一起炒估計可以代替蒜苗或者韭黃之類的 。

【小野蒜鹽拌法】:就是把小野蒜洗乾淨之後用鹽稍微拌一下就可以吃了,如果用鹽醃製一晚上再吃味道會更好吃,醃製一晚上以後會明顯的減少小野蒜的辛辣味道。吃起來既有大腦瓜的清香,又有點鹹菜的味道非常好吃。

【小野菜醬拌法】:這個也比較簡單就是用東北的黃豆醬,把洗淨的大腦瓜拌勻即可。這個方法制作的小野蒜大多是用來包飯包吃的,飯包可以說是東北特色美食,用白菜葉包住米飯,醬拌的大蔥或者大腦瓜和蒸熟的土豆,再放點香菜。這就是家常版的飯包。現在每次回家也會去吃一次飯包,雖然美食城裡的飯包已經沒有了當初的味道,但是能夠吃上一口也會得到心理上的滿足。用大醬拌的小野蒜就不要隔夜了,隔夜以後味道會產生變化,並且小野蒜中的汁水流出來和大醬混合很影響食物的美觀。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我是踏踏實實做事,老老實實做人的老王,一個愛做飯愛烘焙的老王。看了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喜歡烘焙和做飯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很多烘焙和家常菜視頻教程等你來看。如有問題可以在下方留言交流。

老王美食坊,日常美食傳播者。


老王美食坊


辣拌小野蒜

用料

小野蒜適量鹽適量糖稀適量韓式辣椒醬適量牛肉粉適量香油適量大蒜適量

辣拌小野蒜的做法

  1. 小野蒜洗淨空幹水,放入適量的鹽,把小蒜揉軟

  2. 加入適量的韓式辣醬,糖稀,牛肉粉,香油和適量的蒜末,戴上一次性手套抓拌均勻即可。

  3. 裝盤

小貼士
先用鹽去去辣味

醃製小野蒜

用料

鹽適量蒜適量辣椒醬適量醋適量糖適量醬油適量

醃製小野蒜的做法

  1. 小蒜 洗淨 控幹 切成斷

  2. 先用鹽揉至入味後,拌入糖 ,醋,醬油,辣椒醬,拌均。

  3. 裝入瓶中,封上保鮮膜,蓋好。放入陰涼乾燥處,十天後可開瓶食用。


哈爾濱新東方烹飪學校


大家好,我是街角美味,一個專注於頭條問答的美食愛好者,這是我在悟空問答的第815個原創回答,同時也高興與大家一起聊聊美食相關的話題


小野蒜怎麼吃?

要說小野蒜怎麼吃,我首先想到的就是野蒜炒雞蛋了,因為野蒜炒雞蛋不僅吃起來好吃,做好的野蒜炒雞蛋更是有著下飯作用,而且野蒜炒雞蛋,還是我從小吃到大的菜品了,因為我從小就是生活在蘇北農村的

而我們蘇北農村這邊,別的可能不多,但這些稀奇古怪的小野菜還是比較多的,這個小野蒜只是算是其中一種吧,但小野蒜在平時想要吃到也是不容易的,因為小野蒜只有每年春天的時候


才會從田地裡冒出來的,而且光是冒出來還不行,還要等到小野蒜徹底成熟的時候,才是我們可以挖掘的時候,而小野蒜的成熟時間,大概是在每年的4月左右,但也會根據地區不同,氣候不同的原因,

從而開始提前成熟或延遲成熟的的,但基本不會不超過4月底的,而每到小野蒜成熟的時候,就是我們出門挖掘小野蒜的時候,而且我們這邊在挖小野蒜的時候,基本多是家家戶戶參與的


因為小野蒜這種東西,我們這邊人普遍多愛吃的,而且我們這邊在製作小野蒜的時候,也有好幾種做法的,其中比較常見的做法就有三種了,也就是野蒜炒雞蛋,野蒜炒肉,醃製小野蒜了

而且這三種小野蒜的做法,也多是好吃靠譜的做法,但對於我個人來說,我還是比較喜歡吃野蒜炒雞蛋的,因為野蒜炒雞蛋只要簡單的幾步就可以搞定了,很適合我這個不怎麼喜歡下廚的人,其大概做法是這樣的


也就是先把挖來的小野蒜清洗乾淨,然後在把小野蒜根鬚全部用菜刀切掉,並且在把清洗好的小野蒜,切成3cm左右的野蒜段,接著在把雞蛋打到碗裡,並用筷子攪拌均勻,然後放到一邊備用

等野蒜和雞蛋全部處理好以後,就可以把攪拌好的雞蛋液倒入鍋裡開炒了,等雞蛋液炒到定型以後,在把定型好的雞蛋液全部鏟碎,然後在把切好的野蒜段放到鍋裡翻炒均勻,最後在加入適量的鹽雞精等調料,在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街角美味


小野蒜,又名:苦蒜、野蔥;中醫叫“薤白”,可藥用。

小野蒜生長適應能力極強,每到清明前後及秋收季節山野田間隨處可見。

小野蒜有著獨特的香味,是極好的調料,與其他食材烹調能夠提高食材的香鮮味。
小野蒜也可單獨醃製,是極好的下飯菜。

  1. 與臘肉丁、豆乾丁、豌豆、蒿菜等製作“社飯”。

  2. 與乾紅辣椒、豆豉等製作“豆豉辣椒”。(辣椒一定要自己用刀切細,不要選用菜市場的成品辣椒麵)

  3. 與青椒製作“魚鰍辣椒”。

  4. 放入泡椒壇製作“醃苦蒜”。


一幟說說


(圖文原創)小野蒜我近年來都會在清明前去地裡挖,挖來肯定是要來做著吃的呢,我是這樣吃的,而且也感覺會很香的呢。

蒸莜麵麥餃子:莜麵需開水和好,不能太硬且也不能太軟;餡料為純素餡兒:小蒜兒、葫蘿蔔、各種調味品和鹽,要倒入葫麻油調製才會很香。包制過程中需用手捏皮,所以許多人無法上手。其實,只要學便都會的,沒有那麼的複雜。放入餡料,捏好口便行。一般開水鍋裡蒸五分鐘便好,太久就蒸過了頭,老了。

肉包子:小野蒜也屬於韮菜類的,它和肉配,天經地義。至於說,是不是口感好,是不是勉強這樣吃,我吃過,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十分的美味。小野蒜的清香配上吃不夠的肉,太特別的肉包子,包你一吃便忘不掉。至於做法,和所有包子的做法相同,大家有機會都可一試哦。



炒雞蛋:這也是傳統的做法,相信許多人都炒著吃過,我也就不再囉嗦了。

涼拌:小蒜屬於野菜,十分的鮮嫩,涼拌著吃也不錯,而且會營養保存完美,誰也可以上手做好。

看視頻,小蒜可以做菜墎子、當蒜直接生吃、炸丸子……有機會,和大家一起來試。還有,我們家鄉說清明節後小蒜就不可食用了,有道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