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滾滾長江東逝水,

浪花淘盡英雄。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1月25日,瀾湄航空一架航班載著醫用防護物資運抵武漢,瀾湄航空並不知名,不過它的董事長卻在民航業大名鼎鼎。他獨創的“羅盤管理模式”榮獲哈佛商業評論金獎,推出業內第一張電子客票,將深航由地區航空發展為僅次於四大航的全國性航空公司。他是民航第一位下海的廳級幹部,他是當時民航業學歷最高的人,05年便年薪500萬加股權。然而身陷牢獄,出獄後幾經跌宕,又將滿腔熱血揮灑在瀾湄航空上。瀾湄航戰略隱現著他在南航、深航的印記,開航儀式上,乘務員表演著深航的經典節目《感恩的心》,李昆滿眼深情的望著臺上,在煽情的音樂中紅了眼眶,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風雲人物有很多種,無論結局如何,他們都取得過巨大的成功,卓越的才華,超強的能力,堅定的目標,靈活的處事方式,還有,艱苦的磨難,命運的捉弄,甚至悲傷的落幕。民航市場化四十多年,同樣英才輩出,南航處於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變革速度一直領跑行業,一代代優秀管理者前赴後繼,楊元元、顏志卿、劉紹勇、以及李昆。李昆的風光從南航開始、在深航延續繼而隕落,又在瀾湄航空重燃。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1978年,改革開放揚起風帆,中國人口排名世界第一,民航運輸排名僅37位。一位胸懷壯志的昆明青年無奈考入空軍地勤,於烈日驕陽下開始了新兵訓練。他曾看過電影《長空雄鷹》,在抗美援朝的戰火紛飛中,篳路藍縷的空軍健兒擊落了全球最強的美國飛機,心中頓時豪情萬丈,立志長大後要衝上雲霄。不過命運一點都不照顧她,當他興沖沖地去報考滑翔學校後,雖然成績、身體、政審各方面都合格了,卻因他人“走後門”而與飛行員失之交臂。當然,優秀的他輕鬆考入地勤,當他背上行囊,踏上北上列車,內心悠然一股激情燃燒。此時的李昆,同那個時代大部分青年一樣,窮,但有志氣,未來充滿希望。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畢業後,李昆分配到民航廣州局,那時正趕上民航第一輪重大改革,開啟了市場化的初步探索。市場化,意味著更多的放權、更快的發展、更大的舞臺,充滿抱負又無任何背景的李昆穿梭在白雲老機場的航站樓裡,從搬運工開始、售票、值機,地面的活幹了個遍,憑著勤動腦,吃苦耐勞,曾連續6年榮立三等功。這個成績很難得,要知道平民子弟在好事輪不到、背鍋少不了等惡略的職場環境中,還能年年立功,背後必然是幾倍於常人的汗水和智慧。優秀的人做到這一步就夠了,李昆不夠,低學歷造就的低起點,讓李昆深深的意識到學歷的重要性。白天忙於工作,晚上還堅持上夜校,最後順利考入民航管理幹部學院,完成專科鍍金。從這點上看,他的起步實在太低,運氣實在太差。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千里馬最怕馬放南山,一旦給了他沃土,便能馳騁千里。李昆的升遷第一步,要感謝他的老領導。多年的持續立功,他被提拔帶班組長,這是優秀且無關係的平民子弟常任職務,但確實能管點事情,在他優秀的業務能力之外,側漏他更加優秀的管理能力。權利無關大小,但看用途。李昆是那種只要多給1分權利,就能多出10分成績的人。很快,他又成為了帶班主任(可以管幾個班),既然多給了3分權利,妥妥的回報50分成績。終於,他正式提拔為民航廣州客運副科長(步入真正的基層管理者)。此後,科長、運輸公司副經理扶搖直上。1992年,民航第二輪重大改革浪潮落下,他被派往駐泰國辦事處,出任總經理(正處)。他也是那種只要說的算一分,就能多出百分成績的人。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1996年,已從廣州管理局脫離出來,企業化經營的南航組建副廳級運輸部,曾經於運輸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的李昆當仁不讓,回國出任運輸部副總經理、很快升為總經理。1997年,南航集團以南航股份為主體在紐交所、港交所上市,藉助資本拉開了發展的快車道。舉國歡慶的千禧年,備受顏老帥欣賞的的李昆,進入南航股份擔任副總經理、又很快上任常務副總經理,分管生產經營業務,成為風光的副廳級,步入了高級幹部之列。至此,李昆成功演繹了一個有能力、有志氣的年輕人成功的職場前半生,從最基層做起,沒有一次跳級,硬是在每一個崗位都紮紮實實地填滿了蘿蔔坑,他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平民子弟只要比別人更加勤奮、更加思考,真的可以取得成功。如果沒有成功,只能說明勤奮和思考的遠遠不夠。

韶華休笑本無根。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

在南航這樣的大型副部級央企中,各種關係錯綜複雜,上達天聽者比比皆是,每一個職位的競爭都是水深火熱,有背景者,必須要做出成績,上面才好給說話。無背景者,不僅要做出成績,更要做出大大的成績,還點少得罪人,多理解上級意思,執行到位,還要有高超的彙報技巧,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並且有機結合、靈活運用,各種複雜奧妙無窮。當然,昆總的每一步都伴隨著崗位上強硬的成績積累,鑑於篇幅,我們舉兩個業內馳名的例子。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例1:首張民航電子客票

在2019年第十七屆民航信息化發展論壇上,阿里巴巴副總裁胡臣傑大談阿里巴巴助推民航數智化升級。他應該是除主辦方之外出席論壇最多的人之一,在他出席的歷屆論壇上,2001年的第三屆一定很難忘。那一屆論壇上,在IBM、華為、波音等眾多企業的襯托下,南航格外矚目。那一屆論壇主題,是電子客票。那時,身為南航首席信息官的胡臣傑,在領導的帶領下,推出國內首張電子客票,領導的名字,叫做李昆。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推行電子客票有多重要?1993年,美國已經推出電子客票,99年已經超過紙質票量,而當年更新的《蒙特利爾合約》穩固了華沙體系的框架,IATA也成為全球航空市場的標準制定者。隨後,IATA宣佈“2006年停止使用紙質客票”。在國外如火如荼的推行電子客票時,國內的航司在忙什麼?天天上門找代理人催賬、將一箱箱國際票聯運回國、當時的輿論這樣描述航司營銷人員:在外界看來高大上的航空公司,營銷人員一邊織毛衣,一邊往票聯上戳印章,幾十個人用一個星期完成國外一個人一臺電腦一天的工作量。更可怕的,是2006年後,如果國外全面廢除紙質客票,意味著我國民航業將無法與外航展開聯運,徹底喪失航空市場的主動權。符合IATA的標準的電子客票有多重要。當時97亞洲金融風暴剛過去不久,經濟逐步復甦,中國抓緊加入世貿,無論國家還是民航業,當時都有著強烈的緊迫感。他們急需要一把鑰匙,去解決整個落後的產業,去應對即將到來的開放市場。而改變一切的決勝武器,就是客票電子化。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李昆沒有讓這種焦慮太久,2000年3月28日,南航誕生了國內第一張電子客票,震驚業內。領先的營銷規劃和技術能力,展現其構建國內民航銷售系統的勃勃野心。這一步有多難?紙質客票系統和電子客票系統是兩個對立的系統,航空公司只能二選一。比如,紙製客票的銷售就只能主要依靠代理人完成,客票的打印需使用專業的設備,客票的安檢需有相應的驗票設備,客票需在登記處回收相應的聯以供未來結算,結算人員要建立相應的紙票整理歸納流程進行工作等等。而電子客票需要所有的流程都使用電子數據傳輸,所有從業人員都有計算機的基本知識等。迫使各航司代理人使用更先進的電子客票系統,他們就不得不拋棄過時的銷售手段和經營理念。第一張電子客票,讓南航在行業遙遙領先,領導大出風頭,李昆意氣風發。一直到現在,在其它航司都在使用中航信的各項信息產品的時代背景下,南航獨立的各類信息化系統頑強的發展壯大。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例2:親手改革自己建立的舊營銷體系

2002年,民航第三輪重大改革,南航集團在顏帥的帶領下,大開大合,接連整合了北方航、新疆航兩個優良資產,一躍成為全國最大的航空集團,正待揚帆起航時,03年非典襲來,剛完成重組的南航一邊要應對疫情挑戰,一邊內部要融合、協同、管理大攤子,難度非常大,李昆生命中一個重要對手司獻民曾形容南航當時是“一國三制”,集團領導、股份領導、各分公司領導天南地北,簡直是百家爭鳴。一直到現在,所有航司中南航的分子公司權利最大,最典型的例子,有一年廣交會,廣州本場要從新疆調幾架飛機過來,新疆直接拒絕,unbievable!如此大背景下,作為常務副總的李昆,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在此複雜背景下,李昆開始全面改革自己一手創立的南航舊營銷體系。眾所周知,業務的改革相對靈活,體制的改革才是難如登天,牽扯到太多利益關係,粉身碎骨者比比皆是。難,才需要能人,才是李昆的舞臺。撤銷原有的客運部,成立市場營銷管理委員會,下設運力網絡部、市場銷售部、貨運部等多個職能部門。總部的營銷職能與各地銷售職能分開,各地的銷售職能與保障職能分開,“以客戶流程為導向、運力網絡為龍頭、市場營銷為重點、收益管理為核心,整合調整相關職能”的營銷思路對行業影響深遠,理順了營銷與保障、運營與銷售、總部和地方等關係,各家航司或多或少都對其進行學習。雖然此項改革隨著昆總的出走而大打折扣,形成了南航如今頭輕腳重的局面,但此項管理卻被昆總不斷在新的舞臺發揚光大。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從沒有學歷的搬運工,到南航高管、北航碩士、澳門科技大學博士,南京大學博士後,民航管幹院兼職教授,中山大學旅遊學院高級顧問,華南理工大學兼職MBA導師。回顧不惑之年的昆總,雖然起點低、但也算順風順水的一路高升,速度雖然不快,但也超過了絕大多數同齡人。44歲,這個年齡的副廳級還屬於少壯行列。不過人生的旅途之所以精彩,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段旅程到底是風光旖旎,還是血雨腥風。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王謝堂前燕,飛入百姓家。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民航第一張電子客票,鉅額虧損後業績迅速上揚,懂業務、會領導,基層出生,標準的南航人,這些標籤貼在昆總身上,那時的昆總,如同滿級英雄外帶6件神裝,只想問一句,還有誰?那是李昆第一次人生巔峰的高潮,命運對其多年的付出給予了及時、豐厚的回饋,這讓昆總明白了付出總有回報是句真理。不過他忘了,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2004歲,李昆人生的第一次重大失意,這次失意,直接成為他一生跌宕命運的導火索。以45歲作為分界,如果他的前半生理解為品學兼優、逐步升級的三好學生,那後半生則是大學畢業,成為刀光劍影中傷痕累累的江湖人士。當然,大人物有大舞臺,李昆的失意,涉及到了劉建峰、楊元元、李家祥、劉紹勇、王昌順、孔棟、司獻民等眾多重量級人物,這不是小李和小王因年終獎你3萬我2萬而大打出手,而是真正的高手過招。

民航江湖:李昆外傳1


詳情,敬請看《民航江湖:李昆外傳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