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與“明鄭政權”的議和為何屢次失敗?鄭經:“豎子”不足與謀

編者導讀: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五月,被後人譽為“民族英雄”的鄭成功不幸因病逝世,享年39歲。翌年,其長子鄭經在謀臣陳永華的輔助之下一舉剪除了鄭襲(鄭成功之弟)及其黨羽勢力,迅速平定了爆發於叔侄之間的“延平王位之爭”,併成功奪回了原本屬於自己的統治權益。在之後的近二十年裡,清朝中央政府為了達到消滅“明鄭政權”的目的可謂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但其方式卻基本停留在招撫、誘降等極具懷柔性的策略上(時而爆發小規模的軍事衝突),其根本原因主要還是囿於自身水師實力不濟以及缺乏值得信賴的優秀水師將領,以至於在鄭經執政期間“明鄭政權”與清政府之間的關係基本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

清朝與“明鄭政權”的議和為何屢次失敗?鄭經:“豎子”不足與謀

鄭成功畫像

據相關史料記載,在鄭經執政期間清政府與“明鄭政權”之間的議和(或招撫)次數共計9次,在此期間,儘管清、鄭雙方所提的要求和議和的誠意有所差別,但其結局卻均是以失敗而告終。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在前幾次的招撫當中,清廷所提出的“壓軸條件”基本都是以要求“削髮”為主,其餘則皆可另行商量,在這一條件被鄭經多次拒絕之後,清廷便索性放棄了這一條件,而當清廷放棄了這一條件之後,鄭部卻不以為然,一副得寸進尺的嘴臉,最終導致談判一次又一次的破裂。縱觀清廷與鄭經數次談判的整個過程,不難發現都是按照這一“套路”去發展的,即:當清政府允諾了鄭部所提出的苛刻條件之後,鄭經又再一次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那麼,造成這一結局的根本原因究竟是什麼呢?是清政府所提出的條件不具誠意還是遠在海外一隅的鄭經壓根就沒有想過要與清政府議和?在本篇文章當中筆者就從這一思路入手,同時結合部分相關史料的輔助,來對清朝與“明鄭政權”屢次議和失敗的真正原因做一番具體的探究。

清朝與“明鄭政權”的議和為何屢次失敗?鄭經:“豎子”不足與謀

本文的研究內容:

01、談判細節(按時間順序排序)

第一次,康熙元年至康熙二年之間。當時“明鄭政權”內部正陷於“延平王位之爭”的混亂之中,滿清統治者則正好想借此契機向鄭部發起攻心戰術,以圖收回被鄭氏佔領的金、夏兩島。因此,此次清方所提出的議和之舉實際上並無實質上作用,僅是為了武裝奪取金夏提供戰術上的支持。史料記載,此次議和並未直接受到來自於朝廷的干擾,說白了這次議和完全是由福建地方官員根據戰局主動提出來的,因此,在具體決定權上清方難以給予任何承諾,只是根據往年所提出的條件(許以漳、泉、潮、惠四府,登岸)要求鄭經做出部分退讓而已。最終鄭經以“人眾登岸安插難周”為由給予推辭。

第二次,康熙二年十月。時逢清、荷聯軍攻下金、夏,鄭經率部全面退至銅山。靖南王耿繼茂及福建總督(地方官員)再次遣使赴銅山招撫,最終仍以鄭經拒絕削髮登岸而談崩。

清朝與“明鄭政權”的議和為何屢次失敗?鄭經:“豎子”不足與謀

第三次,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此次清廷提出了通商、納貢稱臣及遣子入京為質三個條件,希望鄭經能夠率眾歸降,然鄭經卻以“合議之策不可久,先王之志不可墜”為由婉拒。

第四次,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這一次清廷派出了時任刑部尚書的納蘭明珠赴臺招撫,雙方就“納貢稱臣、許其藩封,世守臺灣”兩大意見基本達成了一致,但在是否“削髮”的問題上分歧較大,以至招撫再度失敗。史料記載:

鄭經表示:“苟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

而明珠則:“許其藩封,世守臺灣”。但“朝鮮系從來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臺灣乃中國之領土。若不薙髮易服,則難歸順悃誠,以何為據?”——《明清史料》

清朝與“明鄭政權”的議和為何屢次失敗?鄭經:“豎子”不足與謀

鄭經廟

第五次,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四月。

此番“出征”清廷派出的使臣乃康親王傑書,其結局仍因為鄭經執拗於“不削髮”而以失敗告終。

第六次,同年十二月。出使人員為泉州知府張仲舉、興化知府卞永譽等人。此次清方表示只要鄭部讓出沿海各島嶼,便可答應當初“照朝鮮例”的要求,而鄭經卻提出:“欲安民必先息兵,息兵必先裕餉,果能照先藩四府裕餉,則各守島嶼,而民自安矣。”和議失敗。

第七次,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九月。在此之前,清軍已攻下漳、泉諸縣,唯獨海澄仍被鄭軍佔領,為了能夠收回海澄,福建總督姚啟聖遣人議和,最終仍被鄭經“以海澄為廈門門戶,不肯讓還”為由婉拒。

第八次,同年十月。首次議和失敗不甘心的姚啟聖再次遣人前往議和,然遺憾的是其結局仍不盡人意。

第九次,康熙十八年五月。此次清方提出的要求只有一點,即只要鄭部退回臺灣即可只納貢稱臣而不削髮。然鄭方在接納了這些條件之後再增加了將“海澄為往來公所”並“年納東西兩洋餉六萬兩”的兩大苛刻要求,最終談判失敗。

清朝與“明鄭政權”的議和為何屢次失敗?鄭經:“豎子”不足與謀

鄭經畫像

02、原因分析

綜合前五次的談判過程不難發現,雙方就承認鄭氏“許其藩封,世守臺灣”以及納貢稱臣這兩點其實是沒有太大爭議的,主要還是卡在鄭部是否“削髮易服”問題上。對於滿清統治者而言,“削髮”即表明是否與其站在同一陣營。簡而言之,此舉看似是“削髮”這一淺顯問題上的分歧,實際上則是雙方在政治立場上均不可妥協的巨大沖突,這也即是前五次議和失敗的根本原因。

清朝與“明鄭政權”的議和為何屢次失敗?鄭經:“豎子”不足與謀

從後四次的議和細節中也能細細觀察得出,清方在談判過程中的立場以及所提出條件的鬆緊程度是跟隨“明鄭政權”在沿海地區的局勢而變化的,如當鄭軍在沿海佈置嚴密導致清軍無隙可乘之際,清方不僅答允了鄭經當初提出“援朝鮮事例”的要求,而且還同意了鄭部堅決“不削髮、易服”的陳詞。顯然,這一局面已經達到了鄭經談判初期想要的目的,然此時的鄭經卻並不願投降,以至於提出諸如“以漳、泉、惠、潮四府為交換”或“以海澄為雙方往來公所”等荒唐條件,致使數次談判均以失敗而告終。從以上所述的事實也可間接推斷地出來,其實鄭經的內心根本就不願意投降,所謂“許其藩封,世守臺灣”等享終生富貴的物質條件對他而言或許真的是不屑一顧,他真正的理想則是繼承父志,恢復大明王朝!當然,至於他晚年(西征失敗後)的想法,我們難以揣測,但筆者可以肯定的是,其早年的志向絕不止“世守臺灣”這麼簡單。

參考文獻:

《明清史料》

黃玉齋:《鄭成功與臺灣》

陳孔立:《鄭氏官兵降清事件論述》

陳昕:《鄭經研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