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即,農村卻興起反向春運,到城裡過年的農民為何越來越多?

新大風歌


在家裡種地,種小麥,玉米掙不了錢,種經濟型作物又沒有技術,要想生活過的好,就必須出去打工!有的農民工結工資難,放假時間段!就選擇在城裡過年了


奮鬥一清


到城裡過年的農民為啥越來越多?朋友!我已個人的徑厲告訴你。我也是怏奔六十的人了,這幾年一直東奔西走在外打工。也是剛剛10號回的家,說起打工的事情真的不容易,掙不了多少錢不說,到落下了這裡痛、那裡不舒服。

說到過年,我真的二個年沒在家過了,在外雖然辛苦,但辛苦的付出有了不錯的回報,我還清了給兒子買房欠下的十幾萬債。老伴在城裡看孫女,一邊還打著零工,這幾年也是在兒子家過的年。

看來我今年要在城裡過年了。因家裡的吃的喝的、鍋碗筷所有用的冷了幾年了。城裡雖好,也真想回家過個年。





無言之聲


記得幾年前我父母也在深圳弟弟家過了一次年。

那是好不容易做通父親的工作,才有那麼一次的。

那個時候,父親總說:家裡供著祖宗,要天天燒香走不開,還說:過年只有四散的兒女向父母家靠攏的,哪有父母奔向兒女的……。

如今,父母都80多歲了,經不起舟車勞頓,只有子女又奔向父母鄉里過年了。

現在越來越多的農民反向春運,到城裡過年。我覺得是好事。

一,反向春運錯開了買票難的問題。比如那年我父母,年前27/8從懷化到深圳可以在窗口買到臥鋪票。過年以後,從深圳到懷化同樣輕鬆購票。

二,在城裡上班的兒女,春節假期就那麼幾天,來回奔波車上又耽誤兩天。辛苦還不划算。有的在單位還可以節日加班多掙點加班費。

三,城裡過年比鄉里方便,熱鬧。吃食豐富。還可以帶著父母到城裡四處逛逛當旅遊。


一葉草73


今年俺回不了老家過年了,為啥?因為孩他媽在醫院上班,單位裡那些外地的趕著回家歇個班過年,她就主動承擔下了年三十到初三這幾天值班了,所以本來我們計劃好的回老家過年的計劃再次泡湯了。

老母親這裡幫我照看小孩,父親不習慣在城市生活,城市裡的一切都不適應,在樓裡也沒有自家院子舒服愜意,老家還有老街坊老夥計們一起,雖然說退休了,但是人老了戀家了,咱也得尊重老人的選擇。頭幾年孩子太小,擔心老家冬天太冷,老人都不捨得讓我們大過年的回去過年,父親都是提前坐車來,在這過上一個月,年後就回去。

所以,與其說是“時興去城裡過年”,不如說是父母心疼孩子工作忙,心疼孫輩來回的折騰,做出的犧牲!城市的生活本來就是大家互相尊重彼此的空間,都過的非常獨立,沒有農村的那種街坊鄰里走動串門的熱鬧。當然,也落得個清靜,好不容易放個假,可得在家好好歇歇。但是老人都適應了那種全家熱熱鬧鬧的,走街串巷百年的喜慶感覺,這是他們熟悉的味道,更是他們依賴的故鄉!


年青一代出來求學、工作,慢慢在外地紮根,故鄉也變得越來越模糊,但是的確誰都無法不思念自己的家鄉。生活也沒有那麼的詩和遠方,總有人為你負重前行!這就是我們的父母!


棲霞大嫚


每年的年怎麼過,在哪裡過是我家面臨的最大問題,今年,媽媽是不來城裡了,我們回去過!或者兩頭過。

前幾年每年都是接媽媽來城裡過年,因為我們在城裡住的習慣了,生活方便了,接媽媽來城裡過年簡單方便,三天年一過媽媽就要回去了。

老人是在牽就我們,其實來城裡過年他們很不方便,很不習慣,只是為了一家團圓,為了方便子女,才不遠千里,去城裡和孩子們團聚的。

以前老家的房子還是老房子,廚房衛生間都是老的,房子因為年久失修也有些破敗,你讓習慣了城市生活的孩子們如何願意回老家過年,因為生活真的很不方便。

去年在家修繕了老房子,重新做了媽媽的養老居所,所有配置甚至超過了城裡,龍頭一開,熱水就來,我平時都經常住在老家,過年孩子們住幾天應該沒問題。

所以春節在即,農村卻興起反向春運基本與我家經歷的情況類似。

  1. 孩子們在城市買房安家了,家裡除了老人,孩子們久未居住,過年又才幾天假,回去打掃整理房間都很麻煩,老房子設施又沒更新,回去過年真的很不方便!
  2. 父母越來越老了!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以前回家過年都是父母操辦一切,做滿桌子好吃的,孩子們回家就是吃吃喝喝,親戚串門,朋友相聚,父母勞累著卻快樂著。可漸漸的父母老了,力不從心了,我們再不忍心看著他們如此辛苦,主動承擔卻深感麻煩,有些在城裡平時都很少做飯的孩子們,過年幾天的生活日常就把大家弄的筋疲力盡!而父母來城裡,年夜飯,朋友請客,基本都在酒店,飯館,就是自己一家在家裡吃飯,也就是加兩個菜的事,簡單方便!

以我的觀點,這應該是農村父母去城裡過年的主要原因。那些父母年輕身體硬朗農村房子修的漂亮的,子女就是在北上廣深安家了都是回來過年的,貼春聯,放鞭炮,祭祖,親友相聚等等,那才是過年該有的樣子!


君9750


大家好!我是長江老農。春節在即農村卻興起反向春運,到城裡過年的農民為何越來越多?從我們當地的情況來看,我們當地農民都在城市購買了房子,年輕人都在城市定居或就業,外出打工的年輕人基本上都在城市定居下來,所以,農村的父母或小孩為了和子女、父母團聚,開始選擇去城市過年。我堂兄去年就去了城裡與子女一塊兒吃“團圓飯”,年三十下午貼完春聯、祭祀祖宗後,乘坐去城市的末班公交車趕到城裡,與孩子們一起吃個“團圓飯”,正月初一早上吃完飯又乘坐公交車返鄉。

春運期間火車票一票難求,農民工返鄉難, 但去城市的火車票非常好購買, 也就是 題主所說的”反向春運“火車票年前比較好買,所以,農村父母與孩子選擇去城裡過年。 這幾年我也去城裡過年,每年在高鐵上或者火車上都是看著農村的老人和小孩去城裡與子女團聚。主要是,子女在城裡定居下來了,沒有時間回家,也沒有購買到去農村的火車票,怎麼辦呢?只有農村老人和小孩去城裡過年。 對於在城市定居下來的人,可能對農村越來越陌生了,已經接受了城市文明的薰陶適應了城市生活,接受了城市人過年的方式。對農村過年的繁文縟節和禮尚往來感到厭倦,索性就不回農村了,把農村的父母和孩子接到城市過年。另外現在打工的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成家後,不知道在父母跟前過年,還是在岳父岳母家過年感到困惑和糾結,因此索性,把雙方父母接到城市過年,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就不再為到農村在哪家過年而感到困惑了。


現在的農村人,過年也不講究那麼多規矩了,對於現在的農村年輕人而言,在哪兒過年都一樣。不象我們這一代老人,還喜歡傳統的過年方式,在家裡吃“團圓飯”,喜歡迎來送往,喜歡熱鬧 歡樂祥和 氛圍。 另外還有一部分農民工,他們可能春節期間要在單位值班、加班,沒有時間回 農村的家, 父母和孩子只能進城過年。現在 進城過年的農村人越來越多, 去外地城市過年的也越來越多,對於農村的老人和小孩常年在家留守,非常珍惜春節與子女團聚或與父母團聚的日子,無論如何也要購買到火車票, 與子女和父母團聚。農民進城過年越來越多,說明在城市定居的農村人也越來越多,以後農村人口可能比城市要少許多, 也許只有城市才能有過年的氛圍,而農村過年會變得越來越冷清。現在農村很多年輕人,過年不守規矩了,以前過年殺年豬、打豆腐、熬凍米糖、燃放煙花爆竹、上臘墳祭祀、祭祖、拜年等規矩、禁忌、忌諱,農村青年人都不知道了,我們老年人,總覺得輕人不知道怎麼過年了, 在年輕人眼裡過年就是消費的節日、狂歡的節日、大吃大喝的節日、對春節傳統文化一無所知。


春節農民進城過年,說明了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回農村了, 農村的父母只能去城裡陪他們過年了。未來農業可能真的是規模化,機械化,智能化了。,農業只能靠機械化種植了, 現在從事農業生產的都是50歲以上的農民, 再過幾年,農業上,已經沒有年輕人 幹了, 農村可能城鎮化,或者成為城市的一部分, 到那時,就沒有進城過年的農民,也沒有農民工了。

以上純屬長江老農個人有感而發,僅供參考。歡迎大家評論交流。祝大家新年大吉!


長江老農


春節期間,出現反春運,農村人到城裡越來越多。其主要原因,還是農村人在城市裡安家落戶的人比較多了,而當地村裡人卻越來越少,年味淡了許多。當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促成的這一現象。


我們當地,很多村裡人都在城市安家落戶,2000多人的村子,常駐人口不過300多人,即便是過春節,回來也不過有一半人。而且有些留守的人反而春節前坐車去外地過年了。

以我們村一例子來說。兩口子在武漢做小生意,也購買了房子,不過沒時間照顧三個小孩子。兩個大的在老家上封閉式小學,一個自己帶。而春節期間,生意比較忙,是賺錢的好時機,他的父母等家裡孩子放假,立馬帶孫子去那邊幫孩子。用他爹媽的話說,春節期間他孩子賺的錢,比他種地好幾年都賺的多,他們老兩口子非常樂意去幫忙的,所以每年春節去城裡“過春節”。


我一個朋友,城市有房。前幾年回來過春節,這幾年也是回農村把父母接到身邊過春節。因為他老家在長江以北,黃河以南,那地方農村不興暖氣,比較冷,他家有了兩個小孩子,畢竟從小城市長大,回村裡過年,孩子特別容易生病,搞的春節都過不痛快,你說咋整?沒辦法,父母只能過春節去城市過了。

再者,好多農村的父母,盼著兒女有出息,可以在城市裡安身立命,有自己的“窩”。有這樣條件的人,父母如果需要,孩子會非常樂意讓父母一起來城市過春節,簡單實惠又方便,讓父母享清福。


不過,總讓有些人感覺,農村人情淡了,年味淡了。其實,還是因為“家”的位置變了,新時代的很多農村人,只是批著“農村”的外衣長大,他們原則上不算真正的農村人,很少下過地,幹農活,很早就出去唸書,畢業、工作、打工、結婚、生子……吃村裡的井水沒有外面的多呢!而且有些人即便是打工,很早就出去了,在外工作的時間,遠比在農村生活的時間長。那麼,他們這部分人,對於家的概念,不會簡單侷限於一個小小的村莊。父母代表老家,一個“老”家的老字,已經說明,那在不久的將來,就是過去式了。父母從老家到新家過年,也沒有什麼不妥,只要家庭幸福快樂,在哪裡過春節都一樣了。


三農的高度


我是一個山區農村人,我們村民族戶數不多,僅有21戶,最近三年來,不在老家過春節的越來越多了,到今年已經有4戶人家不回老家過年了,這些人家每年快過年之前,不是子女回來接父母進城,就是農村的父母自己坐車進程過年,也就是所謂的反向春運,在我看看來,這種反向春運,會隨著年輕人定居城市越來越多,而變得越來越流行。


為什麼農村時興反向春運呢?在我看來,無外乎這幾個原因:

  • 過去有這樣一句話,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因為在過去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市,都講究孝順父母、孝順長輩,而對於農村人來說,年紀大的人,大多數生活在農村,所以即便一些子女在城市買了房子仍然會回到家中與自己的父母長輩一起過年。如今呢?農村很多家庭一般就三代人,對於父母來說,眼裡的一切都是孩子,孩子在哪裡,哪裡才是真正的家,孩子在哪裡過年,作為父母的,都會跟著在哪裡過年。所以當農村走出來的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回農村過年的時候,沒辦法,他們的父母只能進城過年了,畢竟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家團圓才叫做過年。
  • 再者,說句真心話,如今的農村年味越來越淡了,很多地方的農村過年不給放鞭炮,不給燒紙錢祭祖,甚至連春節期間玩紙牌、麻將都不給,回農村過年,就是回老家打掃衛生,燒個年夜飯,然後再踏上返程的路,一個春節也就幾天的假期,一大半時間都花在路上了,有些地方的農村風氣還不好,攀比成風,這就更使得年輕人不願意回農村過年了,而對於這些年輕人的父母來說,再也感受不到那種小時候在農村過年的樂趣了,還不如進城和子女一起過個安靜的年。
  • 對於我們山區農村人來說,也有一部分人進城過年屬於迫不得已,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其實真心不願意進城生活,但是因為他們的子女剛生孩子,孩子還小,不適合長途坐車,沒辦法,只能進城和子女一起過年。拿我的叔叔來說吧,他原本打算今年在老家過年,沒想到前幾天自己的兒媳剛生了個大胖小子,沒辦法,只能進城和他兒子一家一起過年。
其實對於農村人進程過年,反向春運這件事,我們應該辯證的去看待,這件事其實對於那些仍然回農村老家過年的人並沒有太多的影響,就拿我來說,我喜歡農村,喜歡過年的時候聽到鞭炮的聲音,喜歡過年的時候看到燦爛的煙花,喜歡山區農村的那種寂靜,雖然有些鄰居進程過年了,但是對於我而言,並沒有太多的影響,畢竟一家團聚,才是過年的真正意義所在。

醉美皖西大別山


現代人越來越離不開城市的生活了,特別是在城裡住久了的人,更不習慣農村生活了。

所以每到逢年過節就把老家的老人接到城裡住上一段時間,也讓老人享受城裡的生活。

以前過年過節的農村很熱鬧,現在農村過年過節的反而是鎖門化了。這樣的人家不在少數。

十幾年前出來打工的,現在都在城裡買了樓房,兒女也都大了不是上學就是工作,有的孫子孫女都在上學了。如果回老家過年,七窩八口的確實不方便,所以把家裡的老人接城裡來,是最好的方式。

有的老人在城裡住還不習慣,住一段時間就想回農村了,他們喜歡農村的土地,喜歡農村的院子,喜歡農村的出門口就能曬曬太陽的日子。

有一個老人已經92歲了,滿口的牙一個沒掉,而且還能吃烤玉米,家裡十幾畝地他自己種,體格還是棒棒的,真是奇蹟。

現在有條件的都是城裡兩套房子,農村還有院子,夏天農忙回老家種地,冬天農閒到城裡避寒,日子過得很瀟灑。

春節是家庭和睦團圓的時候,把農村老人親人接城裡過年過節,是越來越流行了。而且,現在交通方便,確實是不錯的方式。



孫九郎


如果真是這樣,我倒認為是一種好現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緩解交通壓力!

以雲南昆明為例,每年春節放假前兩天,從昆明通往地州的各條高速公路,幾乎都出現了較嚴重的擁堵。而假期結束的後兩天,從地州回昆明的方向,又變成了停車場。憶得前年最嚴重,家住大理農村的同事,初六一大早就出發,一直堵到初七早上才到,直接將車開到公司,接著上班了!一路上遇到了一系列的麻煩事!

也許大家堵怕了,乾脆逆向操作,大家都往農村跑,我們就反過來,到城市來過年:

一是農村過年活動越來越少了,沒以前熱鬧了!

二是大部分農村人,在城市工作、打工幾年,都在城市買的房,相反,村子裡的房子,多為老大居住,一下子大家子人回家,吃的住的都不是很方便!

三是這些年城市的春節活動很豐富,可以遊玩的地方也多,春節期間人也不擠,生活還很方便,一家人到城裡過年,感覺很是不錯!

越來越多的人這樣想了,也這樣做了,於是乎!反向春運就出現了,越來越多農村人到城裡過年也就很正常了。畢競我們還在同一個村一一″地球村"歡歡喜喜過大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