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辦公、延遲復工、無法復工,這三種最常見情況工資怎麼發?

你的企業還能撐多久?

受到疫情的影響,原本應該在正月初八恢復的工作,被迫延遲。而對於大部分企業來說,不得不面對一個非常緊迫的問題。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員工的工資應該怎麼發?

對於大企業來說,有完善的人力管理系統,這個問題並不會成為太大的困擾。但是對於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確實是眼下最頭痛的問題。涉及到工資的問題,會遇到各種特殊情況。


延遲復工期間,工資如何發放?


受到疫情的影響,國務院將假期延長到了2月2日。從2月3日開始,就是正常的工作日。但是為了防控疫情的考慮,各地方政府都有延遲復工的政策要求。那麼對於企業來講,延遲復工期間的工資,應該如何發放呢?這就有幾種不同的情況了。

一、整個2月都不復工

如果說為了防疫,有些企業乾脆整個2月都不復工。

這種情況最簡單,只需要給員工支付最低標準的生活保障。這個標準,各個地方政府都有不同的規定。

在家辦公、延遲復工、無法復工,這三種最常見情況工資怎麼發?

除了這部分,正常的社保還需要繼續上,因為你和員工的勞動關係還存在。

二、2月期間開始復工

實際上有很多企業,考慮在2月9日前後開始復工的。畢竟整個2月都不工作,對於企業來說損失有點兒大。

在家辦公、延遲復工、無法復工,這三種最常見情況工資怎麼發?

但是這就面臨一個問題,2月9號之前的工資,應該如何發放?因為2月3日到2月9日這幾天,並不屬於國務院規定的延長假期。所以對於企業來說,有幾個靈活的方式,減少這部分因延遲復工而增加的成本。

1、調休

如果這段時間不工作,調休是最好的方式。如果你的企業有年假,優先選擇休年假。如果沒有,那麼可以在日後的休息日補班。

2、事假

除了調休,復工之前的這段時間,還可以按照事假處理。不同的公司,針對事假有不同的工資發放標準,按照公司的制度來就可以。其實大部分事假,是不發工資的,不過這段期間社保要正常繳。

事假雖然可以減少成本支出,但可能會導致員工情緒上的不滿,所以並不是優先的選擇。

3、解除勞動關係

解除勞動關係也是一種方法,不過在這個時期是比較危險的。如果你作為企業方,主動提出解除勞動關係,是要按照勞動法支付相應的補償。

如果跟員工協商,主動提出離職。那麼對於企業來說,是損失最小的。但現在這種情況,員工主動提出離職的可能性並不大,所以這並不是這個時期最好的選擇。


受疫情影響,無法及時復工,工資如何發放?


2月9日之後,企業開始復工,還會面臨一個新的問題。有些員工,可能因為疫情的原因被隔離,或者因為疫情導致的交通問題,使得員工無法正常復工。這些不可抗力的原因,讓問題變得更復雜。這個時候,也需要根據不同情況,具體分析。

一、被確診的員工按病假處理

如果你的員工成為了被確診的病例,接受了隔離治療。這個時候,需要按照病假處理。當然病假是有工資的,根據相關的法律標準,病假的工資是最低工資標準的80%。當然,如果你想多給員工一些關懷,多給一些工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不能低於最低的標準。

二、被隔離觀察的員工怎麼處理?

有些人並沒有被感染,但是在返程之後,有些地方會要求在家隔離14天;或者這些人住的地方沒有強制要求,但是你要求員工在家隔離觀察;或者是因為交通受到影響,無法及時上班的。

這種情況反而是最尷尬的,因為也不是員工不想去上班,實在是沒辦法。這個時候,只要員工能夠提供相關的證明,那麼就要支付基礎工資,或者按照調休處理,這種情況不能算請假。


在家辦公,工資如何發放?


現實的情況是,很多企業採用了在家辦公的方式。只要工作,就會有產出,就要支付基礎工資和績效工資。

當然在家辦公,畢竟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績效考核,需要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沒辦法和平時正常上班一樣的。

在家辦公、延遲復工、無法復工,這三種最常見情況工資怎麼發?

但是這裡就有一個問題了,大企業有完善的薪資制度和考核制度,但是很多小微企業,是沒有一個很系統的薪資制度的。在和員工溝通工資的時候,說多少就是多少,你說每個月5000工資,那這5000就都是基礎工資。

很多小微企業,並沒有把工資拆分成基礎工資和績效工資。到這個時候,就比較被動了。你沒有辦法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薪資的調整,這可能就會導致你的成本增加。


在家辦公、延遲復工、無法復工,這三種最常見情況工資怎麼發?

可能有些小微企業主會想到,臨時調整薪酬結構。但是很可惜,至少這個特殊的時期,是來不及了。企業想要修改包括薪酬結構在內的制度,是需要經過民主程序的。小微企業也一樣,當然形式上可以簡單,比如直接找員工溝通,只要員工同意,那麼民主程序就算通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