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出名的武將的真實身高是多少?

幹活了陳煥


在各種古籍和史書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句這樣的話,“身高八尺”,在很多書籍中,對人物的外貌描繪中總會出現這一句話,尤其是武將,好像就應該有這樣的身高。




這樣的描述,在三國史書上多次出現,幾乎每一個著名的武將介紹中都會出現這句話。比如描述諸葛亮是這樣的,“身高八尺,容貌甚偉”,就是說諸葛亮足足有八尺高,而且是相貌堂堂。當然這裡面有些美化的成分。

而對三國中的其他人,尤其是武將,也多次出現這樣的描述,比如關羽“身高九尺”、張飛“身高八尺”、馬超“八尺有餘”,周瑜“身高八尺”、呂布 “身高九尺有餘”,似乎當時的武將都應該有著能跟他們戰績匹配的身高和容貌,而“身高八尺”似乎是個標配。



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一尺等於三十多釐米,三尺便是一米,那麼那些身高八尺的武將就應該有兩米六了,那些身高九尺的得有三米了。難道古時候的人都長這麼高的嗎?當然不是,古時候的換算單位跟現代有很大不同,比如現在一斤是十兩,而古時候的一斤足足有十六兩,兩者相差很大,所以才有“半斤八兩”這句話的出現。

同樣的道理,古時候的一尺跟現在的一尺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按照現在對漢代文化的研究,以及一些出土的文物,史學家從古墓中出土的漢代尺子判斷出,當時的一尺大概等於現在的23釐米,由此來推斷,身高八尺大概是184釐米左右,而身高九尺則有著207釐米。

這樣看來,雖然遠沒有我們原來想的那麼恐怖,但是也絕對是標準的大高個。



如此,我們對三國中出名的武將身高有了個基本的判斷。

周瑜,身高八尺,一米八四。

張飛,身高八尺,大概是一米八五。

趙雲,身高八尺,應該也在一米八五左右。

關羽,身長九尺,就算是刨去誤差,應該也有兩米左右。

呂布,身長九尺有餘,這位三國戰鬥力最強的武將比關羽還高,估計得有兩米一高。有這樣的身高,也難怪在轅門射戟時呂布邀請袁術大將紀靈,紀靈一看到劉備在場就想逃走,被呂布一把就提回來了,“如提稚童”。紀靈身為大將,怎麼著也有一米七以上吧,但是呂布提他就想提起一個小孩子那樣簡單。由此可見呂布的身高和力氣有多誇張了。



三國具有代表性的武將大概身高就是這樣,不過我認為,“身高八尺”可能在很多時候都有稱讚、美化的意思,有可能,武將實際本人的身高並沒有這樣高,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猜測,在三國演義中,對武將兵器的描述動不動就是數十斤,如果沒有與之匹配的身高,可能連拿起兵器都很難,更別提揮舞作戰了。

所以身高八尺,應該泛指那些身高在一米八到一米九左右的武將。我是相信古人的身高、體型、力量要大於現代人的,因為在古時候,無論是在家勞作,還是在外作戰,強健的身體都是首要,在古代那樣嚴峻的環境中,能夠生存下來已經很不容易了,更別提那些舉世聞名的武將了,定然有他們的長處,才能脫穎而出。


歷史如酒


《三國演義》裡經常會出現某某武將身長八尺或九尺的說法,在中國古代一尺的長度有所變化,《三國演義》成書在明代,而根據《中國度量衡史》的記載,明代的一尺是31.1釐米,這樣換算下來武將身高實在有些驚人。但是實際上書裡面的一些身高數字,是可以在《三國志》裡找到。

像《三國演義》第一回裡寫劉備“生得身長七尺五寸”,而在《三國志》裡記載了劉備“身長七尺五寸”,而諸葛亮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裡都是“身長八尺”。趙雲在《三國志》裡雖然沒有記載身高多少,但是《趙雲別傳》裡寫了趙雲“身長八尺”,和三國演義裡描述的一樣。

因此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描寫武將身高,應該是參考了《三國志》之類的歷史資料,並非隨意瞎編,所以這個一尺的長度,應該是取東漢末年時期的數值,《中國度量衡史》裡一尺的長度是23.75釐米。根據這個我們先看一下裴松之注《三國志》裡提到過的人身高:

何夔身長八尺五寸,身高2.02米

劉備身長七尺五寸,身高1.78米

諸葛亮身長八尺,身高1.9米

趙雲身長八尺,身高1.9米

彭羕身長八尺,身高1.9米

譙周身長八尺,身高1.9米

孫韶身長八尺,身高1.9米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古人也有不少身材高大的人,諸葛亮都有1.9米的身高,也難怪他一天只吃數升,司馬懿就判斷諸葛亮身體不好,以這個身材和他的工作強度來說,這點飯量確實偏小了。不過按照這個身高,腦子裡諸葛亮羽扇綸巾的形象頓時倒塌,似乎掄把長戟才合適。

另外順便整理了一下《三國演義》里人物的身高,大家做個參考:

劉備身長七尺五寸,身高1.78米

張飛身長八尺,身高1.9米

關羽身長九尺,身高2.14米

曹操身長七尺,身高1.66米

華雄身長九尺,身高2.14米

趙雲身長八尺,身高1.9米

許褚身長八尺,身高1.9米

陳武身長七尺,身高1.66米

董襲身長八尺,身高1.9米

文丑身長八尺,身高1.9米

魏延身長八尺,身高1.9米

馬騰身長八尺,身高1.9米

孔明身長八尺,身高1.9米

陸遜身長八尺,身高1.9米

鄂煥身長九尺,身高2.14米

兀突骨,身長丈二,身高2.85米

郝昭身長九尺,身高2.14米

王雙身長九尺,身高2.14米

諸葛恪身長七尺,身高1.66米

文鴦身長八尺,身高1.9米

彭羕身長八尺,身高1.9米

匆匆找的數字,如果有疏漏希望大家指出,謝謝。


不沉的經遠


這個真實的身高大概是在1米9左右,身為一個厲害的武將,如果長得非常的矮,這是不可能的,很多人都是長得非常的高壯,就連將軍肚都是應該標配。雖然古代人身高是非常矮的,但是有很多將軍都長得非常高大,就像關羽在我們這現實生活中大概是屬於姚明這種身高的,而張飛可能比關羽矮一個頭,但是也算是人高馬大的。而趙雲也算特別高的,可能就是1米9左右,而黃忠可能會比較矮一點,但是馬超可能會和趙雲差不多。


在古代的戰場上,身高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而是那種身體的力氣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算一個人長得非常的矮的話,但是他的力氣非常大,而且靈活就可以取得勝利。但是長得高還是比較好的,身體就會更加的強壯,就像呂布就是長的非常的好,所以才會是天下第一武將。

蜀國五虎將都長得非常的高,絕對不是普通人的那種身高。

像關羽的身高可是非常大的,像我們現在看到的關羽像,在寺廟裡都長得非常高大,這完全是按照關羽的身材來弄的。我小時候去看關羽廟的時候,被關羽的身材驚到了。而且聽寺廟的老人講,關羽在當初的三國可以說是沒有人能夠和他比身高。就是因為關羽長得實在是太高了,而且他的青龍偃月刀是非常長的,要是一個長大的人是根本揮動不了這個武器的。


而所有的武將都是像關羽這樣的,古代人常說其實就是最好的水平,但是對於武將來說是越高大越好,在戰場上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力氣,也可以殺死更多的人,才能夠在戰爭中生存下來,身為一個矮子可能就會被淘汰。

像曹操和劉備的身高都不是特別的高,就是因為他們並不適合打仗,曹操的身高大概1米6,而劉備的身高也不怎麼高,手都垂到地面,可想而知劉備是有多麼矮。所以他們只適合在軍裡指揮這些武將,而不適合去打仗。

其他武將也是非常高大的,身材也特別的好。

並不是所有的武將都是長滿著渾身的肌肉,很多人都是長著一個將軍肚,甚至全身都是肥肉,這個是在戰場上是非常容易常見的,因為在戰場上需要耗費很大的體力,如果沒有充足的脂肪的話,可能打一了一下,就完全是沒有力氣了,可能就會被敵人殺死,所以很多人就被淘汰了。

而長著一個肥胖的身材,雖然不怎麼靈活,但是能夠抵擋住別人的進攻。而且身高大的還是有好處的,那就使手特別的長,能夠揮舞更重的武器,別人手短的話可能是比自己打到別人手上更慢一點。這個天下有一句話是這樣講的,一寸長一寸強。意思就是說武器越長的話,那麼就可能打得更厲害一點。身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長武器沒有一個長的身體去會動的話,這個是根本不可能的。



你們認為身高還有哪些優勢呢?歡迎在下面評論。你們身高高嗎?


汪公說歷史


三國人物的真實身高當然得看《三國志》的原始記錄,《三國演義》裡面動不動九尺、一丈的說法那就是誇張了。其實,從古到今,一尺到底有多長,變化很大,從秦朝到如今,大概遵循著一尺越來越長的規律。難道是因為人類營養越來越好,越長越高的原因?呵呵,開個玩笑而已。

在秦朝,一尺大約在23釐米上下。到了漢朝,光是西漢、東漢這一尺的浮動就比較大,從21釐米多到24釐米多,隋唐時候一尺達到30釐米上下,到如今一尺已經是33.3釐米了。正因為如此,隋唐時候身長六尺的已經非常高大,但若是在三國裡面六尺那就是個小矮子。

《三國志》是陳壽在西晉時期寫成的,根據西晉的出土文物,那時候的一尺居然有24.2釐米。

考慮到陳壽肯定要依據前人的記錄來寫書,那些記錄裡的一尺未必有西晉時候那麼長,陳壽也不可能實測修正。那麼我們取個23.1釐米到24.2釐米的中間值,三國時候的一尺多半也在23.6釐米左右。

好了,星火辰下面所說的三國著名人物的身高,都是《三國志》,或是《三國志》裴松之註解裡有明確記錄的,而不是小說家言。

一、君主

1、劉備,身長七尺五寸,如今1米77左右。曹操、孫權的身高都沒有見到記載。

2、劉表,身長八尺餘,是八尺還有餘,那就在1米9左右了。劉表這麼高大,超出想象了吧。

3、馬騰,身長八尺餘,面鼻雄異,也是1米9左右。

二、謀臣、名臣、名帥

3、諸葛亮,身長八尺,1米89左右,絕對的山東偉丈夫。

4、順道說說和諸葛亮齊名的周瑜,周瑜按照史書描述,也長得高大,但沒說具體多高。星火辰認為,但凡當時身高能上八尺的名臣名將,多半都會記錄。東吳記載了好幾個七尺五寸以上的,可見當時七尺五以上,已經很顯眼了。估計周瑜應該在七尺二三寸左右,和東漢的建立者劉秀差不多高,即如今比較正常的1米73左右。

5、程昱,身長八尺三寸,這個厲害了,曹操的程昱軍師居然身高1米96左右。

6、諸葛恪,七尺六寸,諸葛瑾之子,諸葛亮之侄,吳國中後期大權臣,身高在當今看來比較正常,但也到1米8左右了。

7、譙周,就是勸劉禪投降那個蜀國大臣,身高居然達到八尺,1米89。

8、彭羕,蜀國反劉備的罪臣,和譙周一樣,八尺,1米89。

三、下面就是猛將們了

9、許褚,八尺餘,虎背熊腰,身高1米9以上的豪傑。

10、順帶提提和許褚齊名的典韋,史書記載他雄壯,但沒說多高,估計應該在八尺以下,否則多半會記錄,估計在1米8以上。

11、趙雲,八尺,這是裴松之註解裡的記錄,也在1米89左右。

12、順帶提提演義裡身高九尺的關公和身高八尺的張飛,歷史上的他們,應該沒這麼高,否則多半該有記錄。估計兩人的身高和劉備比較接近。

13、太史慈,七尺七寸,1米82左右,這個很正常,畢竟人家太史慈本是山東大漢。

14、陳武,江東十二虎臣之一,也是七尺七寸。星火辰發覺東吳搞記錄的人要仔細些,曹魏的八尺以下的,一概不寫。蜀漢的除了君主要記錄一番,也是八尺以下的一概不寫,東吳的卻記錄了好幾個七尺五到八尺之間的。

15、董襲,江東十二虎臣之一,八尺,1米89。

16、還有兩個比較矮的,一是曹操的五子良將樂進,據說其短小得輕易藏在馬肚子下,騰轉如飛,雖沒寫具體多高,估計吧,得在1米6以下。一是東吳大將朱然,長不滿七尺,1米65以下。但這兩個,大概屬於靈活型,矮不影響戰鬥力。

至於《三國演義》裡面虛構或者誇張的三國名將的身高,此處不提,有些朋友好像已經回答了。


星火辰


看三國時,我們能經常看到對裡面人物的身高描寫,比如說呂布身高一丈 ,關羽九尺,張飛八尺,趙雲八尺,馬超八尺有餘,魏延八尺有餘,諸葛亮八尺,劉備七尺半等等。

換算成今天的長度來算的話,到底是多高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魏國曹操165 cm 曹丕180 cm 曹仁173 cm 夏侯敦185 cm 夏侯淵180 cm典韋188 cm 許儲185 cm 司馬懿176 cm 張遼180cm 張頜185 cm徐晃185cm等等


古往今來之淺談


古代的尺,一尺是23公分到31公分之間,按最少23公分算,身高八尺,都有184公分長。古代英雄都是大力士或高大個之人,不愧是冷兵器時代風尚!


靜裡水聲1


現在中國人平均身高也才1米7多點,牛奶豬肉至少很多人吃得起,而那個物質生活條件遠不如現在,飯都吃不飽的年代,個個動不動就1米9?腦子?三國志是體檢報告?還是說三國志作者親手拿尺子去給他們量的身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