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新三國》的張飛?

湯粉嘀噠


拜《三國演義》所賜,張飛這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經過幾百年各種舞臺藝術對其加工使得這一形象深入人們的內心,深受大家喜歡。說到張飛,大家腦海中應該和《三國演義》描述的“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所差無幾;他重情重義、勇猛豪爽、粗中帶細又有暴虐傾向的性格特點家喻戶曉。說實話這樣一個“臉譜化”的形象給演員的發揮餘地不多,一不小心就要翻車!

10版《三國》為區別於94版《三國演義》,故事在原著基礎上有所延伸,這個版本里《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元素都有;臺詞上相比於老版半文言對白採用現代化和通俗易懂的臺詞,迎合了年輕觀眾的審視要求。劇中的張飛由康凱飾演,播出後很多觀眾都在吐槽太差,下面我從形貌、聲音、氣勢三方面進行解析一下為什麼他會翻車呢?

形貌:身形上184cm的康凱雖然身形符合“身高八尺”高大的形象,但相貌上不太符合“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豹頭環眼是指人的腦袋偏小,眼睛很大,形容相貌精悍,有陽剛之氣。燕頷虎鬚是形容相貌威武。

康凱肥頭大耳,雖眼睛挺大,但和“豹頭環眼”不符。但胖乎乎的形象,甚至笑起來還有小酒窩,更和“燕頷虎鬚”想去深遠,多了些憨厚,甚至有點可愛。

聲音

:康凱的聲音低沉略有沙啞,這種音色給人的感覺更多的是深沉、渾厚,能做到喝斷當陽橋,嚇死夏侯傑嗎?!和“聲若巨雷”不符合。

氣勢:康凱胖乎乎的形象,少了精悍和威武,羅裡吧嗦的臺詞少了豪爽的英雄氣概!也不相符。

綜上所述,無論從形貌、聲音還是氣勢上康凱演的張飛都和大家認知中的那個經典張飛想象存在一定差距,翻車難免,也怪不得播出後被大家吐槽。不禁讓人感慨,羅貫中所描述的張飛“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真是神來之筆!

最後想說一下,其實不止張飛,新《三國》上映後,觀眾對劇組在很多演員的選用都很不滿意,原因固然有老版《三國演義》的作祟,但是更重要的是劇組有沒有尊重大眾的廣泛認知,嚴謹負責的去選演員!


大魚在冬季


老三國裡的張飛是在飾演張飛這個角色,而新三國裡的張飛是在模仿老版裡的張飛。一個是有勇有謀,粗中有細;一個是有勇無謀,拿無知當個性。

對於張飛的形象,書中是這樣描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

老版的張飛粗獷霸氣,勇武過人,不怒而威。關鍵他不光有粗的一面,他還有細的一面,而且如果真的只是一個賣豬肉的粗人,單靠結義的情分也到不了他後來的高度。官場哪裡的都一樣,能在官場混下來的沒有一個智商不在線的。老版的角色詮釋的就不錯,張飛粗歸粗但是卻不莽。

至於新版的張飛,那演的啥玩意兒啊,整個就是一個無知的莽漢,而且以莽為榮,感覺就是找了一個滿臉鬍子的肉胖子在秀智商下線,眨巴著兩隻人畜無害的小眼睛各種作死,即莽且憨,編劇根本沒仔細去研究人物角色,只憑自己膚淺的理解在哪胡編亂造

這兩個版本對比就是正品和九塊九包郵的啊,我們要看的是猛張飛怒髮衝冠喝退百萬雄兵,結果導演給我們來了個莽李逵一臉肥肉吃啥啥沒夠幹啥啥不行。








細雨潤春風


新《三國》,高希希導演的,本著角色新、劇本新、場面新、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拍了95集,有的網友說非常好看,有的網友說不如老版《三國演義》,但在我看來,可以三七分,那就是三分精彩,七分失敗,而這七分失敗中獨佔三分失敗的則是這個角色!

這位壯漢是張飛還是李逵?小夥伴們你們能分辨得出來嗎?!當然演員是一個人,都是康凱,但是這造型,也就一頂帽子的差別,張飛和李逵是一個人嗎?當然不是,李逵可以說是殺人不眨眼,雖然忠義,但是兇狠,而張飛則是看似魯莽,實際心思卻非常細膩,雖然愛喝酒,脾氣暴躁,但是也是大將之才,並且武力過人!

上面這位就是康凱扮演的張飛,他扮演的這個角色,彷彿是按著李逵的路子來演的,不僅是話嘮,嘴裡老是叨叨個不停,還動不動的就大吵大嚷,顯得自己很有氣勢,最主要的是時不時的就脫衣服,秀自己的肌肉,搞得陸毅扮演的諸葛亮和於和偉扮演的劉備都不好意思看他!

而他卻不自知,還用這種健美的方式愣愣的站在那裡,真不知道導演咋想的?張飛的勇猛不是這麼表現的呢?想當初張飛在當陽長坂坡的一聲大吼,吼得河水倒流,曹操的小兵都被嚇死幾個,老版中李靖飛扮演的張飛,才是真正的精彩!

這才是真正的豹頭環眼,燕頷虎鬚,這才是真正的小說中的形象,並且他的演技也是非常出色,所以老版三國在人物角色塑造方面可以說是非常到位,幾片每個演員,都演繹得非常精彩,一看就是古裝劇,而新三國看著,就感覺是現代人穿上古代的衣服,在鬧著玩!

其實近幾年,四大名著都有翻拍,水滸傳還是不錯,張紀中的西遊記也還算可以,唯有李少紅的紅樓夢與高希希導演的三國,讓人詬病,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認為,沒有強大的文化背景作為支撐,也沒有強大的劇本作為依據,很難拍出一部經典的,讓人百看不厭的電視劇,另外,拍電視劇不是兩三天就可以完成的,也不是光坐在電腦前搞特效以及弄個綠幕玩摳圖就能夠完成的!

所以說,張飛兄,不要再裝了,再怎麼演,也是李逵!當然,我不是說這個演員演得不行,實際上是我覺得導演這個角色選擇失敗,他不適合演這個角色!

——本回答為西安鼎昂數字貨幣智能量化全自動炒幣機器人(歷時收益,數據核對,實況直播)公司整理。


鼎昂全自動炒幣機器人


2010的《三國》(一般稱為《新三國》),在當初上映時因為改編幅度巨大而引發眾多爭議。

而這部電視劇除了臺詞以外,被吐槽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一些角色的人設顛覆了人們傳統的印象了,實際上《新三國》裡面的確有不少人物塑造得相當失敗。

比如今天要談到的張飛

改編太多導致的人設失衡

首先要確定的一點,根據導演高希希的說法,《新三國》並非是單純取材於《三國演義》小說,但也同樣不是隻取材於史書《三國志》,而是兩者綜合外加一些原創的延伸。

實際上,對於像張飛這種幾乎家喻戶曉的人物,雖然其形象在不同的文化輸出裡都不完全一致,但他的人設在大體上觀眾還是比較熟悉的。


《新三國》的張飛之所以被很多觀眾詬病,就在於他既沒有取材小說,也沒有取材史書,甚至沒有取材於傳統印象。


要知道在三種藍本里張飛的人設都是很立體的,而且都有非常多的亮點,而《新三國》直接完全捨棄,導致這個角色除了那根蛇矛以外,跟張飛幾乎完全搭不上邊。

其次,最要命的是在捨棄了三藍本張飛的優點之後,編劇所進行的二次創作出來的張飛形象,

基本完全沒有任何亮點,而槽點反而多到數不清。


倘若編劇就是直接取材三藍本中某一藍本張飛的形象,那麼這個人設出來縱使有缺點,觀眾也更容易接受,畢竟大家都知道這是張飛形象中歷來就存在的。


而編劇朱蘇進,其實也在採訪中承認自己連《三國演義》都沒有看全。

捨棄了既定的藍本人設之餘又要強行塑造一個自己根本不瞭解的人物,那基本可以說,這個角色的人設已完。


《新三國》的張飛人設捨棄了多少原本的優點?

張飛作為劉關張鐵三角之一,在眾多文學上形象都是非常立體的,其優點非常多。

要談傳統印象,張飛豪氣沖天且勇力過人,以“猛張飛”之名廣為人知。

要談小說形象,張飛粗中有細,在整部《三國演義》裡一共出過5次計策,其中3次成功1次失敗1次半成功,根據統計的話還是五虎將裡出計最多且成功率最高的一人。

要談歷史形象,張飛被評價為“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對待有實力的士大夫、才子等非常尊敬,且還擅畫美人像,可見是有一定學識的將軍。

而《新三國》的張飛,上述三個形象的優點全部沒有。


虎牢關一戰,張飛先挑戰呂布卻差點被殺死,之後關羽救場,最後劉備加入戰團,合三人之力終於擊退呂布,這個時候張飛大笑:“怎麼跑了!不過癮不過癮,打的不過癮!”


什麼豪氣沖天的猛張飛是不存在的,觀眾看到的只是一個自己打不過仗著兄弟才贏了還大放厥詞的莽漢,難聽點都直接可以說是小人得志的嘴臉。

計擒劉岱被改成由劉備主導;生擒嚴顏的戲份被刪除;設計大破張郃沒拍出來,但在後來諸葛亮北伐時張郃對張飛兒子張苞大叫:“你爹當年都是我的手下敗將!”來看,二張一戰在劇中設定的應該是張郃贏了;而夜襲曹營被識破的計策卻倒是完整地保留下來不做任何刪改。


粗中有細?不,就是一個莽夫。

完全看不起士人,即使是有才幹的人在他口中也只是“腐儒”,天生就看不起有學識的人。


愛敬君子?不,

就是一個沒文化反而看不起有文化的粗人。

可以說,《新三國》的張飛基本將影響力最大的幾個特定形象的優點全部去掉。


優點都去掉,那麼剩下的當然就只有缺點了。


缺點多多的“新張飛”

在全面捨棄張飛的既定印象中的優點之後,《新三國》對張飛這個人物的形象進行了二次改編,加入了很多東西。


不過加的不是優點,而是缺點。

要說到這部電視劇裡最嘈耳的角色,張飛絕對榜上有名。


但凡是他出場的戲,基本都可以聽到他一直在說個不停,最要命的是說的還全是沒有任何營養的廢話。


沒有任何觀眾會想看到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像市場上買菜的大媽一樣嘮叨個不停的,更何況嘮叨的還全是沒意義的廢話?

不懂任何禮數,剛來到討伐董卓聯盟就大喊大叫“你們沒看到我哥哥在這裡嗎!”。


事實上,不管是猛還是莽,都不能跟不懂禮數劃上等號的,在平時行事或者戰場上你猛還是莽都行,但在諸侯會議這種正式場合大呼小叫,這不是莽,而是連基本教養都沒有的表現。

放火燒諸葛亮的草廬,在孔明加入劉備軍之後也不斷給他臉色看,最後搞得一心忠義的諸葛亮都忍不住想撂擔子不幹。


要知道,諸葛亮在出山後為劉備軍火燒曹操,勸說東吳聯盟打贏赤壁之戰,可以說是拯救了朝夕不保的劉備軍。而這些功勞張飛全視而不見,還一直誣賴孔明要自立。


什麼叫恩將仇報?這就叫恩將仇報。

當然,除了這些新加的缺點以外,張飛在小說、歷史形象上的缺點依然有保留下來。


比如因為討厭呂布而遷怒曹豹將其暴打一頓,喜歡鞭打士卒等。


而且或許是康凱這名演員本身演技問題,又或者是編劇導演要求,劇中張飛但凡在表現這些缺點的時候都相當傳神,而且表情都是一副很快活的樣子。

然而觀眾看著感覺只有三個字:想揍他。


事實上,要對角色進行二次創作而將他的既定形象全部捨棄這種事情,在影視方面也是有的。


但編劇這麼做的原因往往是想給這名角色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會給角色確立一些討喜的人設之類的。


新三國》這種將角色優點全拋棄但保留所有缺點,接著在二次創作中為這名角色的人設再搞出一大堆槽點的操作,實在是令人啼笑皆非。


事實上,《新三國》這部電視劇,整體制作質量雖然偏低,但其實還是有優點的。

但張飛這名角色,則是其中絕對的敗筆。


維賽迪


張飛的勇猛有目共睹。豹頭環眼,使丈八蛇矛,書中有“在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當日長坂坡,他橫矛立馬,一聲斷喝,曹操身邊的夏侯傑肝膽碎裂,倒撞於馬下,曹操的幾十萬大軍倉惶退走。葭萌關戰馬超時,二人殺得難解難分,大戰一百回合,不分勝負。後來再戰,他不用頭盔,只裹頭巾,又是百回合,仍不分勝負。晚上天黑又點燃了火把夜戰。可見他的彪悍。

粗魯又性情暴躁,致使吃虧。督郵欲害劉備,他便將督郵綁在馬樁上抽打;駐守徐州之時,他不顧劉備不許喝酒誤事的再三叮囑,立下軍令狀仍要酗酒,醉後又毒打曹豹,致使曹豹懷恨在心,與呂布裡應外合奪了徐州,誤了大事。古城相會,他懷疑關羽投敵,來騙他,於是不問青紅皂白,要與關羽拼一死活。三顧茅廬之時,他性急要用一根麻繩去將孔明捆來。由於為關羽復仇心切,性情暴躁,酗酒毒打手下二將範疆、張達,結果致使範、張趁他晚上喝醉睡熟,將他殺害於帳中。真是可悲又可嘆。

張飛

性情魯莽又粗中有細。有時候,他又利用給敵人粗魯的印象戰勝敵人,施展計謀。與劉岱作戰時,劉岱在寨裡堅守不出,久攻不下,他便下令運來大批好酒,在軍營裡佯醉,麻痺對方,偷襲成功。長坂橋邊,他令將士在馬尾上綁了樹枝,弄得塵土飛揚,使曹操疑有伏兵。他站在橋頭喝退曹軍,撤退時卻又下令拆橋,曹操知他心怯,又回兵追殺,真是粗中有細,細中又租,可這正是他的突出特徵。

他為人又心直口快,肝膽照人,知錯認錯,尊敬有才能的人。三顧茅廬時,以至於諸葛亮剛上任時他出言不遜,但孔明初次用兵,便大敗曹軍於博組坡、他心服口服,讚歎“孔明真英傑也”。起初他對龐統有看法,可是當他旦發現龐統之才, 馬上道歉: “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當於兄長處極力舉薦。




一笑影社


其實,絕大多數人對《新三國》中的人物及劇情都有很多吐槽。在《新三國》中,張飛就是一莽漢,跟李逵是一級別的。劉備,諸葛亮都是故弄玄虛,故作深沉,曹操,司馬懿也是不忍直視,除了乾笑,沒別的了。總之,《新三國》的翻拍是所有電視劇的翻拍中最垃圾的


嘚瑟男Q


性格依舊火爆 有時過於嘮叨

新《三國》中保留了張飛性格魯莽火爆的特點,經常幹惹是生非的勾當,在三國茅廬這場戲中居然點火煙燻諸葛亮,叫人很無奈。而且新《三國》中的這種火爆魯莽又有更新的發展,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對諸葛亮的惡劣態度,動不動就拿諸葛亮出氣,甚至一度還拿著劍威脅諸葛亮,搞得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十分窩囊。喝酒誤事在張飛身上得到了最生動的體現,每次捅婁子都跟喝酒有關係,新《三國》中第一次闖禍是因為喝酒而丟失了徐州,第二次喝酒便丟了性命。關於張飛組中有細的特點,由於劇情的縮水,只在當陽退敵這一節中有所體現,其他地方均一筆帶過。這個版本的張飛又“增加”了一個特點——嘮叨,他經常喋喋不休地在劉備跟前煽風點火,甚至一度把關羽也拉下水,跟著他一起囉嗦起來。但是無論如何,火爆魯莽再加上愛喝酒,喝酒之後就打人,這樣的性格加這樣的行為是他最後死於非命的直接原因。

許多光榮事蹟被抹殺

新《三國》的改編“抹殺”了張飛的許多事蹟,比如鞭打督郵、義釋嚴顏、智取瓦口驛等等,不過三英戰呂布、當陽退敵和夜戰馬超依然展示了張飛的勇猛過人,是一員出色的戰將。

扮相較失敗 氣勢有餘氣質不足

康凱版的張飛可能是新《三國》桃園三兄弟中最為觀眾詬病的一個角色。首先這個版本的張飛在扮相上沒有豹頭環眼的感覺,而是一副胖嘟嘟的可愛像,甚至有人在他臉上“看到”了酒窩。康版張飛有氣勢而沒氣質,所有的威猛都體現在咋咋呼呼的語言和動作上,沒有一種由內到外的威儀。而且由於在語言上過度發揮,變成了一個“唐僧版”的張飛,最著名的莫過於對“三姓家奴”的“完美詮釋”。此外康版張飛話雖多但語言實際上很貧乏,觀眾聽得最多的就是“戳別人透明窟窿”這個詞兒,而且康版張飛愛穿越幾乎成了網絡上的笑談。其實這些不應該都是演員的責任,而是編導的把關不嚴和思慮不周。總之這個版本的張飛也是可愛的,可愛之處不是在於基於原著性格上的可愛,而是在於演員表演上的可愛,成了一個非常喜感的人物。但是在他臨終前和劉備會面這場戲中,由於故事本身的悲情也給這個謝幕的張飛挽回了不少顏面。

演義和影視中的張飛可能和正史中的有很多出入,種種跡象表明真正的張飛可能是一個相貌儒雅文化水平頗高的將領,但是相信大多數人還是喜歡經過“演義”的張飛,因為他忠勇過人而且嫉惡如仇,符合人們的基本價值取向。




東東愛娛樂


魯莽之中又滿是兄弟情懷,願為兄弟兩肋插刀!


糖果TGtangguo


說到這個張飛我就有很多話說了,找的這個演員實在太差勁,先說身材只給人一種臃腫的感覺,像個胖子並不是魁梧...再說說他說話的語氣感覺中氣不足的樣子,不像是虎將說話的語氣...還有他的舉止演得很做作,就像水滸裡李鬼一樣,跟李逵差太遠了,完全沒有體現出大將的風範...最後就是你說的關於他只智商,記得舊版剛開始,張飛想結識些英傑就把肉藏在井下用磨盤壓住說誰能舉起磨盤就把肉給他,所以才結識了關羽,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張飛的才智,並不是像新版裡演的只知道逞匹夫之勇完全不動大腦的庸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