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戶養小雞苗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大菜園


一農戶養小雞苗需要注意:選優質品種、嚴格的防疫、科學管理、精準的用料。

農村養小雞,往往是本地品種退嚴重,生長髮育遲緩、增重慢、長不大養殖效益低。粗放養殖不重視防疫春天一大群,秋天剩的不多。有的損失大半,管理不上貓搶狗吃,有些疾病預防不及時,喂料粗放、東一堆西一盆浪費資源、效益低。


農村養雞應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的優質品種雞,雜交雞、或者選擇長勢好增重快的新品種雞。根據飼養需求,是養蛋雞、還是肉用商品雞、是散養還籠養。根據需求先雞苗,籠養蛋雞選擇中小型雞,消耗小節省空間。如果散養商品,選擇小公雞增重快長的大。

農村養雞最優越條件是大火炕,育雛升溫方便也用稻糠鋪、也有用鋸沫、也有大白紙用高錳酸鉀消毒效果很好。用網格比較好,糞便直接下去不汙染,也不貼面不易受涼和感染致病菌。一般34度左右就可以。育雛室進雛之前升溫消毒打掃衛生。備好雛雞全價料、及所用器具,小雞運回來熟習一下環境穩定了,先進水後進食,先飲8%葡萄糖兌溫開水飲用,有助幹恢復了體力促進胎糞排瀉提高成活率。然後再進食,進食之前喂開口藥淨化腸道,有用百分之零點零一的高錳酸鉀也有用抗生素、及氟哌酸的。育雛期喂雛雞全價料,必須要正規廠家生產、挑含白高的,小雞生長速度快,蛋白質需求量大,營養必須跟上。


嚴格的防疫是保障整個雞群發展的先決條件。

因為晚春、夏、初秋三季高溫多雨微生物活躍,細菌、病毒、必須提前防控,防疫尤為重要,必須按小雞苗日齡接種不同疫苗比如法氏囊炎、雞瘟、禽流感等,按時接種疫苗緩解減少各種疾病發生。保障小雞成活率才有可持續性發展創造高的養殖效益。我感覺咱們農村在育雛方面大家做的都不錯,一般雞苗損失不大,損失多數是秋季,因為農村秋天收莊稼一忙往往忽視秋季防疫,不少青年雞在秋季損失多。秋天半大雞的防疫值得重視。


農村達人224


小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雛雞,農戶養小雞苗多為肉雞圈養會涉及到。散養雞一般是直接購買月齡以上的中等大小的仔雞,這時的雞大概能適應外界自然溫度變化。雛雞的飼養管理是整個肉雞養殖過程中的關鍵一環,不注意就會造成大片死亡,並且會影響成年雞的生長性能。

農戶自養小雞苗需要注意那些問題?

1.注意雞苗質量:如果是自己孵化雞苗的話,一定要掌握孵化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保證種蛋來源安全,不攜帶疾病,孵化過程中及時操作相關步驟,比如轉蛋、照蛋、檢查蛋、透氣、控制溫溼度等。如果是向雞苗公司購買雞苗的話,確保詢問清楚雞苗的品種、公母數量、以及保證雞苗的健康。

2.注意溼度的控制:雞苗前7天,即1周齡的飼養環境溫度保證在31~34攝氏度之間,最高不超過35攝氏度。溫度是否適宜的判斷標準,看雞群是否有扎堆現象,如果雞群扎堆說明環境溫度過低,需要適當升高溫度;如果雞群分散均勻,且出現哈氣症狀說明溫度過高,需要降低溫度。


3.注意飼料適宜:雛雞飼料要適宜是指飼料的配方要滿足雛雞的生長性能,配比過程需要根據我們肉雞飼養標準來進行配比;然後是飼料的顆粒大小是否飼餵粉料需要自己去判斷;還有就是要保證飼料的品質,不要出現打溼發黴的情況。

4.保證飲水充足:肉雞養殖過程中飲水尤其重要,飼料可以稍微斷掉,但是飲水千萬不能斷掉,我們要檢查每一個乳頭式滴管是否能出水,肉雞飼養密度的乳頭飲水器數量是否滿足。還有飲水是否清潔,如果是夏天或者冬天防止飲水過燙或者過低,以防導致雛雞腹瀉。


畜禽養殖學堂


小雞體溫比成年雞低3℃,要10天后才能達到正常體溫,加上雛雞絨毛短而稀,不能禦寒,所以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強,必須依靠人工保溫,雛雞才能正常生長髮育。

1-30天的雛雞都要保溫,並放在清潔衛生的環境中飼養。30天以上的小雞,羽毛基本上長滿長齊,可以不用保溫。

雞的體溫在40.8-41.5℃之間,所以必須在冬暖夏涼、通風良好的環境中飼養,另外雞的消化道短,新陳代謝旺盛,生長髮育快,因此要餵給營養充足,易消化的飼料才能滿足需要。

擴展資料:

幼雛階段喂料不宜受餐數限制,應任其自由採食,以後逐漸減少飼餵次數,到20日齡後日喂4次即可。喂料不宜過溼,以能鬆散為度。喂量隨著雛雞日齡而增加,但每次不必喂得太飽(以八成飽為宜),以免引起消化不良。

雛雞的飲料配合。根據其營養需要特點:要求較高的能量和較高的蛋白質。

日糧中,谷實類(玉米、碎米等)為50~60%;糠麩類(米糠、麥麩等)為5~10%;油餅類(花生餅、豆餅、芝麻餅等)為20~25%;動物性飼料(魚粉、肉粉等)為7~20%;骨粉、貝殼粉4~5%;食鹽0.3~0.5%。


大浪起兮


1、在育雛階段,同籠養雞一樣,要注意溫溼度、飼養密度、飲水飼餵等事項。育雛時間是6個周。

2、土雞育雛結束,能夠適應外面的氣溫,這時候可以散撒到戶外的林草間飼養。開始仍然要飼餵育雛時的飼料,要慢慢的減少喂量,最後減到只有傍晚補飼一頓。

3、開始,小雞膽小不遠走,但過幾天后,小雞就會遠走覓食蟲草砂礫,適應了散養的環境。因此,要有專人看管小雞。根據飼養規模,確定小雞活動的範圍,四周圍上圍欄,防止小雞走失和其他動物進入小雞活動區域傷害小雞。

4、林間的蟲草砂礫有限,不能滿足小雞的採食,要在圍欄內的固定地方加設食槽、水槽,每天傍晚進行補飼,全天供給清潔的飲水,同時架設棚舍,供小雞夜間或雨天棲息。

5、散養的土雞也要按免疫程序進行防疫,同時搞好補飼和棲息處的衛生,做好消毒、驅蟲等常規工作。

6、土雞的銷售問題。在飼養土雞前就要做好市場調研,銷路、價格等,可行的話方可上項目進行飼養。


下石老農


1、溫度,溫度要在33-35度之間,以雞雛不扎堆、不張嘴呼吸為準。

2、溼度,前幾天溼度可以保持在70-85%之間,高溼有利於卵黃吸收。

3、光照,蛋雛雞第一天光照時間24小時,以後每天減半小時,2周後可以到自然光照了。1-3天光照越強越好,便於採食飲水。(肉雞全程24小時光照,後期光照強度可以慢慢減弱。)

4、先開水,後開食。長途運輸的必須在開水3-4小時後開食。

5、飼料可以選擇玉米粉,如果上鍋蒸成半熟更好,也可以使用飼料廠的全價雛雞配合飼料。

6、飲水,前三天最好用涼開水,水溫不涼手就可以了,水裡可以加多維和氧氟沙星等抗生素預防白痢和大腸桿菌。


牧枝秋


農家搭個雞棚,養小雞最好是有母雞帶著,那樣子小雞的存活率比較高。

另外也不易走丟,母雞可以保護它們,預防天敵,保護帶他們找食物和吃一些有助消化的小石子,天冷了下雨了可以給它們溫暖,你只需要早中晚給它們喂小米或者雞飼料,和放一盆喝水在哪裡就好了,很省心。

當然你想搞養雞場的話,那另當別論。





小魚蜂蜜


農戶養殖小雞苗,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溫,小雞適宜的溫度是30到32攝氏度,可以用保溫燈照明保溫。

2:需要及時滴鼻雞瘟和流感疫苗。

3:保證充足的小雞全價飼料和清潔的飲用水。

4:保持籠舍的乾淨燥衛生,按時通風換氣。

做好以上幾點,一般都不會有太大問題了。


半路農民阿平


養小雞主要是靠成活率!如果是破殼雞一要控制好溫度


打工仔小志


溫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