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家為什麼不敢碰古墓裡的雞蛋?

從古自今,考古是一門技術活,也是一門危險活,畢竟這門工作是和死人打交道,而最大的價值就是發掘和考證文物。

當然,古墓的物品儘管大抵都是稀世之珍,但考古學家也有一些東西是不敢碰的。比如說雞蛋,考古學家就唯恐躲之不及,不敢碰不敢摸。

考古家為什麼不敢碰古墓裡的雞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為什麼考古學家不敢輕易碰古墓裡的雞蛋呢?

原因很扎心,5個字可以概括:物以稀為貴。

要知道盡管現在雞蛋只是一種普通的食材,但在古時候,雞蛋的數量是很少的,再加上雞的飼養環境不像今天這樣便利,因此普通人養不活雞,而有條件的富人又不願大規模養雞,因此,古代的雞蛋是很珍貴的,一般人是不能享受的。

同時,生雞蛋皮薄,平時手拿一盒雞蛋都要小心點,何況墓裡面放了幾百上千年的雞蛋了。

考古家為什麼不敢碰古墓裡的雞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要知道,就算是發現銅器、金銀器、石器、玉器這些容易長久保存的出土文物,考古工作者都要小心翼翼地去處理。先用手鏟處理文物周邊的大塊泥土,然後縮小範圍,刷子輕輕刷掉出土文物上的泥土,遇到硬一點土,甚至要用竹籤慢慢把土弄鬆,再去刷。

而這些墓中的蛋經過幾百年的時間,內部已經沒有東西,只剩一層鈣化物。這種狀態下只要輕輕一碰,整個蛋殼就會碎掉,而文物也就損壞了。

據悉,在目前的考古發現中,大多數的古代雞蛋都是2000年前那個時間段留下的,大概處於漢朝及以前的時期,反倒是距離我們最近的幾百年來很少在古墓中發現到雞蛋的蹤跡,這是為什麼呢?

考古家為什麼不敢碰古墓裡的雞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原因很簡單:2000年前時人們視死而生,他們會把生前所會用到的一些物品都帶到墳墓裡,

對於一些有權勢的人來說,殉葬品是顯示自己身份的東西,一定要越珍貴越好。也正是因為他們挑選了這麼多寶貝和自己葬在一起。而雞蛋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因為它可以孵化小雞,意味著生生不息、源遠流長。

和那些金銀器相比,墓中出現雞蛋,那說明這個人不是一般的富有。也因此,雞蛋在古墓中並不常出現。

考古家為什麼不敢碰古墓裡的雞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而全國發現的幾處2000年前的雞蛋古墓中,只有重慶挖掘到的古代雞蛋是已經成跟石頭一樣的,因為裡面早被各種物質填滿,已經變得跟石頭無異了。

物以稀為貴,古代雞蛋很昂貴,在文物中化石是很珍貴的,無論是歷史價值還是其他方面的學術價值都很高。

因此,遇到雞蛋這類的出土文物,考古工作者們不能硬來,如果雞蛋還埋在土中,那他們只能一點一點鬆動周圍的土壤。連大一點的工具都不敢用,而最小的工具可能就是比一根針大不了多少的小木棍。但即使是這樣子小心,他們還是很難挖出一個完整的蛋殼,甚至有些時候哪怕挖出的蛋殼有一條裂紋,那也是很好的結果了。

考古家為什麼不敢碰古墓裡的雞蛋?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惹不起躲得起,考古學家不敢輕易碰古墓裡的雞蛋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