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與貴州的區劃調整,四川省5個縣,為何劃入了貴州省?


四川與貴州的區劃調整,四川省5個縣,為何劃入了貴州省?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我國很多地區行政區劃調整的問題,例如湖北省、河南省、山東省、安徽省等等。今天,我們把目光轉向西南方,聊聊四川省與貴州省之間的行政區劃調整。當年,隸屬於四川省的遵義地區被劃入了貴州省,遵義府總計下載了懷仁縣、桐梓縣等5個州縣。那麼,這些地區為何從四川劃入貴州呢?今天,我們仔細聊聊這個問題。

四川與貴州的區劃調整,四川省5個縣,為何劃入了貴州省?

首先,我們聊聊貴州省的歷史淵源。13世紀後期,元朝統一了全國。但此時全國疆域非常遼闊,元朝在行政區劃管理方面出現了問題。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形成了行中書省制度,例如湖廣行省、四川行省等等。當時,還沒有出現貴州省,貴州省的大部分地區隸屬於湖廣行省,還有部分地區隸屬於四川行省。那個時候行省的面積都比較大,例如湖廣行省,管轄區相當於現在的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的最南部、貴州省的大部分地區、廣東省的西部和廣西自治區。

在古代歷史上,西南地區存在大量的土司家族,這些土司服從朝廷的命令,但拒絕朝廷派遣官員進入自己的地盤,形成了土皇帝的模式。其中,盤踞遵義地區的楊氏家族根基穩固,從唐朝開始,楊氏家族便盤踞遵義地區,歷經歷朝歷代的更替,朝廷都奈何不了楊氏家族。在古代歷史中,遵義地區被稱為播州,播州楊氏堪稱赫赫有名。元朝雖然首創了行省制度,但這一制度的問題很多。

四川與貴州的區劃調整,四川省5個縣,為何劃入了貴州省?

在元朝統治的末期,甚至出現了地方長官打內戰的情況。明朝建立之後,全面吸取了元朝的經驗教訓,沿用了行省制度,並且進行了改革。鑑於元朝行省都比較大的問題,明朝進行了拆分。請注意,我國很多省份的大概輪廓,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基本確定的,例如河南省、山東省、浙江省、廣東省等等。明朝建立的前期,鑑於西南地區的複雜性,明朝先後建立了廣西、雲南、貴州等省份。貴州省建立以後,省會確定在貴陽,不過,當時的貴州行政區劃與現在差別很大。至於播州地區,在名義上隸屬於四川省,實際上則是楊氏家族自己統治。隨著時間的推移,楊氏家族與明朝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深。

最終,楊氏家族發動了播州之亂,明朝耗費了很大的氣力才平定了叛亂。平定叛亂之後,1601年,明朝把播州改為了遵義府,下轄了桐梓縣、懷仁縣等地區。幾十年以後,大明王朝的統治崩潰,崛起於東北地區的清朝大舉入關。在10多年的時間裡,清朝逐步確定了對全國的統治。其實,在清朝統治的前期,西南土司割據的問題仍然存在,但此時的清朝需要面臨三藩叛亂、西北準噶爾部、臺灣鄭氏集團等一系列的挑戰。

四川與貴州的區劃調整,四川省5個縣,為何劃入了貴州省?

因為,暫時沒有精力處理西南土司的問題。1722年,45歲的雍正皇帝上臺。當時,康熙皇帝已經基本掃清了外部威脅,為雍正奠定了穩定的外部環境。雍正皇帝開始治理各方面的內政,其中,西南地區改土歸流屬於重要政策。但改土歸流政策觸及了那些土司們的利益,遭到了土司的反對,有的土司甚至發動了叛亂。為了推行這一政策,雍正皇帝派遣自己的寵臣鄂爾泰擔任雲貴總督。鄂爾泰屬於雍正朝的後起之秀,到達西南以後,立刻以鐵腕手段推行改土歸流政策。

對於不服從的土司堅決鎮壓,同時採用了安撫並用的策略。鄂爾泰發現了一個問題,遵義府地區地形複雜,從四川其他地區進入很困難,從貴州省進入反而非常方便。遵義府周圍的土司也需要管理,更何況遵義府糧食產量豐富,屬於比較發達的地區。如果遵義府劃入貴州省,對於貴州省的發展,肯定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雍正五年,也就是1727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建議把隸屬於四川省的遵義府,劃入貴州省管理。

四川與貴州的區劃調整,四川省5個縣,為何劃入了貴州省?

對於鄂爾泰的建議,四川地區的官員強烈反對,但雍正皇帝明顯站在鄂爾泰的一邊。按照《大清世宗實錄》的記載:“雍正五年,該四川遵義、桐梓、綏陽、仁懷四縣,正安一州及遵義協官兵,俱隸貴州管轄,從雲貴總督鄂爾泰請也。”就這樣,遵義府總計5個州縣全部劃入了貴州省。遵義府的加入,確實大大提高了貴州省的整體實力。因為按照清朝的統計數字,遵義府的糧食產量相當於貴州省的40%左右,從川南重地變成了黔北糧倉。各種清朝歷史文獻,對遵義劃入貴州省的評價都非常高。

《貴州通志》中記載:“今者割入黔疆,而北藩之形勢始壯,其封域南鄰貴陽,東接思南,西連大定,北至重慶”。《遵義府志》中則說:“我朝雍正五年,割入黔疆北藩,始壯幅員,廣袤二千里,田賦關稅半全黔”。請注意,遵義府的糧食產量和稅收,幾乎佔了貴州省的一半。遵義的茅臺酒很有名,而四川省有瀘州老窖。由於遵義府曾經隸屬於四川省,茅臺和瀘州老窖之間的關係非常複雜。

四川與貴州的區劃調整,四川省5個縣,為何劃入了貴州省?

遵義府劃入貴州省以後,一直就是貴州省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省會城市貴陽。其實,與全國那些大城市相比,遵義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但近現代歷史上著名的遵義會議,讓遵義聞名全國。改革開放以後,遵義地區的發展非常迅速。遵義連接了四川省、重慶市等地區,逐步成為了重要的交通樞紐。目前,在貴州省境內,遵義市的經濟總量僅次於省會貴陽,二者的差距並不大。在整個西南地區,經濟總量超過3000億的非省會城市根本沒有幾個,而遵義市就是其中之一。

作者大學時期的一位同學就是遵義人,現在留在了重慶做老師。按照他的說法,遵義地區的人們外出打拼,一般會選擇成都或者重慶。作者對遵義的印象非常好,因為曾經去過一次(參加同學的婚禮),感覺遵義的人們踏實肯幹,講究誠信,而且沒有南方地區明顯的排外傳統。關於我國各省區劃調整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