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本期青年桐城追夢人:李宜尚,桐城市青少年藝術教育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安徽小花文化傳媒總經理。曾在部隊度過八年的時光,退伍之後,坐過辦公室主任,當過業務員,創辦外賣品牌,打拼文化傳媒,退伍的六年時裡,變換多種身份。在他的眼裡,創業者的江湖,足以有趣的人生才是追求。

1

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王健林有句名言叫“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十七歲的李宜尚當年站在人生的岔口上時還沒有聽說過這句話,但是他選擇了這樣一條路。別的小男孩看金庸古龍,沉醉在武俠刀光劍影中的時候,他卻獨愛閱兵儀式,看著軍人們筆直堅挺的胸膛,整齊劃一的步伐,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飄蕩著他心中獵獵招搖的夢想。

好男兒志在保家衛國,他擁別了含淚的父母,背起行囊,遠離家鄉。

在部隊裡的時光,戰友們給他取過一個名字“李大膽”,他進過炊事班洗菜做飯,也策劃過營中的大型聯歡晚會。往往一天的訓練任務結束,他還要扛上沙包跑個二十公里,彷彿身上有一股怎麼也用不完的力氣,膽大心細、鋒芒畢露讓教官們對他又愛又恨。軍營中的八年時光讓一個少年人褪去青澀與輕狂,嚴格的紀律造就了軍人李宜尚身上的堅韌品質。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2013年李宜尚從部隊退伍,看著身邊朝夕相處的戰友逐漸脫離了他們的生活重心,他很是迷茫,遠在家鄉的父母希望他能回桐城,找份安穩的工作早點成家立業。

八年前十七歲的少年背井離鄉,八年後二十五歲的青年人近鄉情怯,怯的是對平淡生活的惶恐。

父母託關係在桐城給他找了一個房地產公司上班,每天的工作就是坐在辦公室裡喝茶,處理文件,李宜尚深刻體會到了什麼叫度日如年。

工作太平淡,沒有任何挑戰性,重要的是我個人看不到明確的職業生涯,就像被玻璃罩住的蒼蠅,前途一片光明,而我卻找不到出路。”在房地產公司辦公室堅持到14年年底,他打了一份辭職報告,賦閒在家的李宜尚開始籌劃自主創業。父母開始著急,託關係走熟人給他找了一些事業單位,讓他過去應聘,李宜尚雖然答應了,但是總是會動些小心思,讓父母的計劃泡湯。時間一長,家人也就放棄了給他安排工作。

有人說他不務正業,有人說他好高騖遠,只有李宜尚自己心裡清楚,他要的很簡單,

像十七歲時候膽大的少年,一顆勇於追夢的赤子心。

2

桐城青年創業園銷售第一人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命運的轉折點來到2015年3月,彼時的李宜尚在老家桐城有兩個玩的好的同學,他們經過商量,決定在桐城市青年創業園租一間小小的辦公室,成立安徽小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做桐城本地的自主App—桐城團購。聊起創業,李宜尚眼睛都在發光,三個人一拍即合,李宜尚負責拓展市場、推廣APP。這對他來說並不是什麼難事,早在2012年,他就開始利用業餘時間跟一些企業談紙包裝業務,業務談成後,再找工廠進行加工,賺中間的差價,那時候的戰友們都誇他猴精猴精的。

回到桐城之後一切得從零開始,他開始一家家的跑業務,軟磨硬泡只換來寥寥認可,市場這個不定因素有時候講究因地制宜,團購這股風潮放在桐城這座小城來說並不合適,李宜尚當即提出轉變風向。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小花外送

“我們做過一個市場調查,在當時桐城市一天的外賣訂單能達到上千單,有需求就有巨大的市場”。

沒過多久,桐城青年創業園門前整齊擺放的電動車形成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吸引來往的行人紛紛側目。一個50多人的外賣軍團就此成立,其中以李宜尚為領頭,統一的服飾,青年人的眼裡光彩四溢,迎著晨光走,披星戴月歸,他騎著小電驢跑遍了桐城的大街小巷。2015年12月22日,小花外送平臺正式上線。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小花外送團隊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小花外送團隊

“桐城青年創業園銷售第一人 ”“拼命三郎”是園區其他人對李宜尚的評價。小花外送的業務員總是招的很頻繁,新來的員工鬥志滿滿的跟著李宜尚跑半個月後大部分都會像霜打的茄子,辭職報告打的原因是跟不上李總的步伐,太累!當初小花外送剛推入市場時,團隊給李宜尚定了任務,3個月600家商鋪,這聽起來像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李宜尚鬥志滿滿的接下了,似乎又回到那些年的軍旅生涯,半夜睡不著覺想出去跑業務。“大家都說我傻,別人不敢出聲的事情我偏要強出頭,可是我就覺得我可以,不是盲目自信,最後我用了45天的時間達到了指標。”

很多人說,一個人的成功,跟他的背景、經歷、學歷、人脈、運氣等等相關聯。中國第一職業經理人唐俊寫過一本書,叫《我的成功可以複製》,可是我們應該往哪裡粘貼呢?什麼樣的成功才能夠複製?

3

三十歲的第一場大活動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首屆桐城·呂亭鄉村採茶節開幕式

2016年由於美團、餓了麼等大平臺紛紛入駐桐城,本土的小花外送受到了巨大影響,李宜尚又在琢磨拓展新的行業與機遇,有一次身邊朋友跟他聊天中抱怨,新店開業花高價從外地請了策劃公司,效果並不怎麼樣。如朋友所言,桐城這塊地方似乎沒有特別大規模、規範化的活動策劃公司,如果能將市場資源整合……李宜尚心中一動,有了新的方向。

新成立的小花網絡科技文化傳媒部,由李宜尚領導指揮,這樣一個全新的部門,接到的第一筆大單子就是2016年“首屆桐城·呂亭鄉村採茶節”,這場活動跨度時長兩個月,包含眾多的子活動,規格高、流程多。在緊鑼密鼓的排演中,作為活動承辦方,彼時的李宜尚其實心裡也沒底,雖然在部隊曾經有過一些策劃經驗,但這是小花開始向傳媒轉型的第一場“硬仗”。

緊張和期待盤旋在每個人心中,開幕式前連續三天,李宜尚帶著團隊佈置會場到夜裡兩點。椅子挨個去擦拭,搭臺子的架子用尺子一點一點去量,設備挨個排查,所有細節都馬虎不得。由於會場是半封閉式的,佈置完的會場夜裡也沒人看著,每天晚上,公司六個男生一人負責守一個路口,李宜尚催促他們去車裡睡覺,然後自己叼根菸,在滿地菸灰裡等待黎明升起。開幕式結束後,筋疲力盡的他發了一條朋友圈:“30歲的第一場大活動。”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首屆桐城·呂亭鄉村採茶節開幕式現場

整個“首屆桐城·呂亭鄉村採茶節”舉辦的非常成功,小花傳媒也一炮而紅,而對於李宜尚來說,無論積累了多少經驗,每一場活動都是一場硬仗,都必須全神貫注,絲毫不得馬虎。

在接下“2016年桐城範崗鎮第二屆鄉村旅遊桂花節”之後,李宜尚便犯了難:第一屆範崗桂花節開幕式當天去了10萬人,結果路上堵了五公里,交通問題應該怎麼解決?

認真思考後李宜尚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推翻第一屆的所有規劃,制定全新的方案。

說幹就幹,李宜尚決定把開幕式場地由原來的章楓桂花園搬到鎮政府的門口,把主會場放到了鎮政府隔壁的大廣場上,遊客看完演出便可以遊玩桂花園,不僅可以解決人流壓力,還可以拉長觀賞線,兩全其美。


就在大家以為守得雲開見月明時,偏偏一場大雨打亂了所有計劃,那場大雨簡直淹沒李宜尚的所有信心,陰雲滾滾,雷聲陣陣聽的所有人心驚膽戰。李宜尚帶著工人三天三夜沒敢閤眼。開幕式當天,看著被圍的水洩不通的會場,再看看自己積滿水的雨靴,大家終於輕鬆的開起玩笑:鞋子可以養魚了。

那場活動結束後,李宜尚窩在沙發裡,整整睡了一天一夜。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小花承辦的部分活動

命運的峰迴路轉向來是留給有所準備的人的,雖然這一年小花外賣的訂單量遠不如之前,但在新的領域,小花傳媒揚帆起航,全年銷售額加在一起仍高達600多萬。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小花承辦的部分活動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小花承辦的部分活動

4

心若向陽,何懼風雨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辦公室

時光荏苒,幾年後的那麼一天,小花在七樓的辦公室突然變得冷冷清清,現今的李宜尚還是說不出那時那刻那什麼感覺,團隊三個創始人討論的餘溫還在耳邊迴盪,他說他想起2013年那個退伍的夏天,戰友們把酒言歡含淚告別,人生本應得意須盡歡。三個人共患難的團隊,如今也面臨著東奔西走的際遇,其中一個好友提出要去深圳發展,小花網絡正面臨解散的危機,他尊重朋友們的選擇,但公司員工將何去何從?

思考良久,他給另外兩位創始人發了信息。


李宜尚決定接下傳媒板塊,帶著公司原來的夥伴,成立安徽小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幾年以來,李宜尚帶著自己的團隊在桐城舉辦了大大小小上千場活動,每一場活動都能在現場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謙和、勤奮、愛琢磨事兒、愛給人幫忙……都非常完好的保存在李宜尚的血液裡。2017年9月份,安徽小花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桐城市其他青少年藝術教育機構組成聯盟,李宜尚擔任聯盟副主席兼秘書長。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小花傳媒的前路還很漫長,我希望我們能不斷推陳出新,盡最大的努力將每一場活動辦好,讓小花文化傳媒走向更大的舞臺。同時,我們希望能重拾小花外送,讓它再次跑遍桐城的大街小巷。”

小的時候朋友讀金庸瘋狂迷戀武俠江湖,他卻更對金庸先生筆下的菜譜感興趣,創業跟美食其實是一個道理,就好比黃蓉和郭靖下館子,點的菜是鹿肚釀江瑤、鴛鴦煎牛筋、姜醋金銀蹄子,你即使知道原材料,也不知道如何去料理。作為桐城本土吃貨,李宜尚的心裡一直藏著一個小願望:“等小花足夠強大足夠穩定了,我就開一家江湖客棧,研究美食!”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部分榮譽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孫陶然曾在《創業36條軍規》中寫到:“創業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和平時期最絢麗的一種生活方式”。對於創業,有些人是為了金錢,有些人是為了理想,有些人是為了實現自我價值的體現,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種人,為了經歷和人生而活著,一成不變從來不是他們的信條,足以有趣的人生才是追求。


就像李宜尚,為了開心,更為了一份灑脫。

「追夢青年桐城」清華北大不如膽子大——李宜尚

在本文的最後,小編還想借用汪國真先生的一句話對處在等待黎明的創業人們說:我不去想是否能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心若向陽,何懼風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