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非典給內地和香港電影帶來哪些影響?最深遠那個你一定想不到

2002年12月17號,當世界首例非典型肺炎病人黃杏初從老家河源市被送往廣州軍區總醫院時,沒人知道,這會在次年引發一場如此規模的全球疫情。

2003年2月初,單廣州市已累計出現一百多例,3月初,病毒同時入侵北京、香港兩大城市,並很快蔓延至全球。

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命名為SARS

此後的三個月,經歷了瞞報、恐慌,到公開透明、萬眾一心,直到最終疫情結束。

那是很多人至今記憶猶新的6個月,而我試圖在今天回顧的是——

非典疫情,給中國的影視娛樂業帶來了哪些影響?

內地電影:居危思變

幾乎就在首例非典病人入院的同時,內地電影正迎來那部劃時代的新片——

《英雄》。

觀眾對這部巨星雲集的大片熱情有多高?以當時全國區區2000來塊銀幕,《英雄》最終拿到了2.5億

票房——一個對比是,02年的票房亞軍《指環王》,只有5620萬。

03年非典給內地和香港電影帶來哪些影響?最深遠那個你一定想不到


不過很快,當非典疫情開始擴散,所有對03年的美好預期都被打破了。

部分地區的文化部門下發了「六類娛樂場所暫停營業」的通知,而即便不關門,電影院也不再是很多人的娛樂選擇。

重災區廣州,疫情期間的電影票房相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0%

一個最直觀的例子是,4月25日公映的《指環王2》,足足在院線放映了兩個月,最終票房依然不及去年《指環王》的一半。

另一個直觀的現象,則是大量國產電影和外片,被迫選擇集體扎堆下半年。

單是7月,就有《炮製女朋友》《新紮師妹2》《戀上你的床》《紫蝴蝶》《雙雄》《海底總動員》《黑客帝國2》等多部延遲的中外新片公映——以現在的市場容量標準,這個數量並不算多,但在17年前已稱得上擁擠。

不過最終的票房結果,是冰冷的,一個代表——

當時人氣最旺的趙薇,03年下半年連上四部新片《炮製女朋友》《綠茶》《天地英雄》《玉觀音》,票房分別為650萬、400萬、4100萬、800萬,均遠低於預期。

倒是年底,馮小剛的新片《手機》以5300萬票房拿到年度冠軍,為慘淡的03年保留了一頭一尾兩個亮點。

03年非典給內地和香港電影帶來哪些影響?最深遠那個你一定想不到


經此一番大起大落,中國電影人算是對「市場」兩個字,有了刻苦銘心的體會。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當年做過一個比喻——

電影院就像一個大超市,商品又多又好,人們自然會去購買。但目前的問題是,在這個超市裡,好貨經常斷檔,偶爾出現的精品,又不足以讓人們養成看電影的習慣。

如果說中國電影產業化,在過去兩年已經是一個意在推進的大工程,那麼非典疫情對市場的攔腰一擊,或許可以視為加速這一進程的催化劑

9月28日,廣電總局連發三個自12月1日起執行的新規定,為中國電影產業的開放和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簡單總結——

1、電影的製作、發行和放映等環節,基本向社會開放;

2、大大放寬中外合拍影片的限制;

3、進一步放寬審查,降低拍攝立項的審批條件,同時下放了放映審查權限。

通俗點說,03年最值得銘記的,就是民營公司不僅獲得了和國營製片廠平起平坐的身份,也開始成為電影市場的主力。

8月8日,隨著華夏電影發行公司正式揭牌,也結束了中影在發行市場50年來一家獨大的局面。


03年非典給內地和香港電影帶來哪些影響?最深遠那個你一定想不到


03年的最後一個「頓悟」,是合作

保利文化在這一年,與國內最大的影視製作公司北大華億合作成立中國保利華億傳媒,這是國有文化企業首次牽手民營企業;西影股份與北京華誼兄弟太合影視聯手組建西影華誼電影發行公司;長影集團與中國保利集團聯手創立東方神龍影業公司…

不管這些先行者是否一直走到現在,中國電影人至少明白了一點——

電影產業必須先有規模,才能真正實現盈利。

如今回看,2003年,是中國電影真正居危思變的一年,也是陽光驅散陰霾的一年。

那年年末,有評論人士樂觀預言——

10年後,內地電影年總票房將達到500億,而國產電影將是其中的中流砥柱。

香港電影:一路向北

2003年,是香港迴歸以來最重要的一年。

非典疫情對香港的影響,是全世界單個地區最嚴重的——內地非典患者累計死亡349人,而僅香港一地,就死亡300人之多。

4月1日,一代巨星張國榮在文華酒店跳樓自殺,彼時病毒正盛,電影院門可羅雀,賀歲檔的光鮮早已消失無蹤。

在這樣的氛圍下,4月6日的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成為香港電影迎來歷史拐點的重要轉折。

主持人曾志偉的開場白,是香港影史值得被記住的一段獨白。他說——

「我們不能退後,今晚這個show,一定要做……今天,我們家裡有事,我們不可以自亂陣腳。

我要走出去講給所有人聽,我愛香港。

03年非典給內地和香港電影帶來哪些影響?最深遠那個你一定想不到


氣打足了,下一步,就是解決問題。

迴歸以來,香港電影持續不振,這裡既有經濟低迷、市場萎縮的不可抗力,也有人才青黃不接的自身原因。

治本是不可能了,但這一年,治標的契機來了。

6月29日,中央政府與香港特區政府簽署了《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即CEPA協議),其中跟電影相關的條目主要有三——

1、港產片(嚴格說是合拍片)不再受內地每年的進口片配額限制;

2、香港投資者可以參與內地的影院建設經營;

3、可以增加合拍片中香港製作人員的比例。

在外埠市場盡失的前提下,CEPA協議成為香港電影真正的「救命稻草」,也標誌著香港電影就此進入

北上合作的新時期。


03年非典給內地和香港電影帶來哪些影響?最深遠那個你一定想不到


▲ 03年的《無間道3》已有內地演員陳道明加盟

如果說此前香港電影,還在「背靠祖國,放眼亞洲」

「香港特色,本港製造」之間猶疑不定,從這一年開始,合拍片和北上這兩個關鍵詞給出了答案。

隨後幾年,香港電影的年產量繼續下滑,「港片已死」的話題年年都被拿出來討論一番。

但不管怎樣,香港電影人的團結和信念始終沒變。還是曾志偉,在第26屆金像獎上的開場白——

「越來越多的電影院被拆掉,大家都習慣看碟片了。但是,我們電影人之所以對電影畫面要求嚴格,就是為了大家回到影院去看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