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2020年開年關鍵詞,是新冠狀病毒。從前段時間「確診病例每天都在增加」到現在的“疫情一點點被緩解”。醫護人員奔波在前線,所有人都在和時間賽跑,盡最大能力挽留被病毒纏上的生命。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在這之中,付出最大的,是那群譽為「最美逆行者」的白衣天使。相比於其他群體,他們被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但他們不計酬勞,無畏生死。

這部最新在網絡平臺上線的9.1高分記錄片《中國醫生》中,有他們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每一個鏡頭每一個畫面,都讓人感動不已。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連軸轉的工作狀態

對於職稱是主任的醫生群體而言,連軸工作是一件很尋常的事情。有時候是因為手術太多,必須爭分奪秒為患者爭取生存的幾率。有時候則是因為需要處理學術上的難題,一不小心,就過去了一整夜。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來自河南省人民醫院的朱良付醫生就是這樣。因為工作原因,他經常連軸工作。上班最長時間一次,是連續做了15臺造影手術。

從手術檯上走下來的他看起來非常疲憊,卻仍舊調侃著說:“我怕猝死,但我不敢死。”在他眼中,有一種名為「理想」的光彩。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高壓工作帶來的身體傷害

生活中最舒適的狀態莫過於朝九晚五,三餐美食。但絕大多數情況下,醫生們沒辦法享受這一狀態。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高壓工作“奪走”絕大部分休息時間,且長時間執刀做手術很容易患上職業病。要麼低頭太久導致頸椎痛,要麼長時間站立以至於靜脈曲張。

但每一次,他們都只匆匆休息那麼一小會。剛緩過神來,就開始去住院部查房、和病患討論下一步手術計劃…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在長達一年的拍攝時間中,《中國醫生》節目組去往全國各地六家三甲醫院。不誇大、不渲染,真實紀錄醫生們每一天的生活。從查房到搶救,從會診到手術,每一個鏡頭都冷靜剋制。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紀錄片中,有不小心失去孩子的母親、嘗試很多次試管嬰兒都沒有成功的夫婦、因經濟原因想要放棄治療的病患、病情嚴重的重型血管瘤患者…每一個故事中都有一位和善的醫生,看似嚴肅,實則內心柔軟。就算是犧牲自己的睡眠時間,也決心為患者找到最佳治療方案。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相比於《人間世》、《手術兩百年》、《生門》這一類醫療紀錄片,《中國醫生》的鏡頭更加具有生活性一些。拍攝醫生們的工作狀態,毫不避諱,在鏡頭中呈現醫生調侃自己的畫面。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如因長時間低頭做手術而頸椎不好的醫生。他擁有一臺按摩椅。畫面中他笑著和節目組開玩笑說:“鏡頭面前,我都不好意思搞特殊化了。”

氛圍是輕鬆的,但所有人都感到沉重,因醫生的付出而動容。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除此之外,紀錄片還開闢出出另外一條敘事支線,那就是將鏡頭對準他們的生活百態。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觀眾由此看見——

醫生私底下是很可愛的。晃晃悠悠騎小電驢上班,換工作服之前吃喜歡的早餐,快樂來得非常簡單。

原來醫生們的週末這麼忙碌,要麼自主報名下鄉義診 ,要麼進行學術會議和科普講座。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他們的生活,被紀錄片提煉成「誠摯和成長」這兩個關鍵詞:不管患者的病情有多麼複雜,醫生們都竭盡全力。這是他們的誠摯。在得知病情複雜後,他們鑽研學術,發誓要將疑難雜症全部攻克,這是屬於他們的成長。呈現出醫生的偉大,同時告訴觀眾:醫生也是普通人。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最後,想和大家聊聊《中國醫生》這個片名。它承載的意義很重,與此同時,也是一種情感充沛的致敬。尤其是在當下疫情嚴重的情況下,每救一個人,都讓人覺得敬佩和感激。

豆瓣9.1,零差評,2020年第一部讓人動容的國產片,致敬中國醫生

雖說《中國醫生》所描繪的不是「當下疫情下醫生們的日常生活」,但從紀錄片中那些不眠不休為患者制定治療方案的鏡頭裡,我們得以看見名為「救治使命」的共同點。

醫生們將其他所有事情拋在一邊,以救人為己任。這樣現實意義深刻而又震撼人心的紀錄片,當然值得被更多人看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