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口罩有“家”可歸 宿豫設置898個廢棄口罩垃圾桶

(通訊員 朱海燕 速新聞記者 蔡靜靜)在全民防疫的時代,出門戴口罩,如今已成為市民出行的標配,但廢棄口罩的歸處,成為不少市民忽略的問題。日前,宿豫區城管局在全區範圍各小區、商場、菜場等場所新增和改造廢棄口罩垃圾桶898個,讓廢棄口罩有“家”可歸。

废弃口罩有“家”可归 宿豫设置898个废弃口罩垃圾桶

在宿豫區順河街道京東社區一小區內,標明“廢棄口罩回收桶”的垃圾桶,十分醒目。在垃圾桶內,不同型號的口罩已經堆積過半。“在前期工作中,我們發現有部分居民存在亂扔一次性口罩,或者是一次性口罩和生活垃圾混合投放的行為,為此,我們在全區74個小區(含商貿城)的306臺智能廢棄口罩收集桶站,每站設有2個廢棄口罩回收桶,在此基礎上,我們又單獨設置了286個廢舊口罩回收桶。對於廢棄口罩處置,則由‘有害垃圾’專運車輛進行收轉,並在區衛健部門指導下進行無害化處理。”宿豫區城管局環境衛生管理科科長牛犇說。

“小區設置貼有明顯標識的廢棄防護用品回收專用垃圾桶”“我們提倡市民朋友們在使用口罩後……”記者在宿豫區城管局發佈的“疫情防控期間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倡議書”中看見,這份倡議書不僅明確了哪些物品屬於可投放進廢棄口罩垃圾桶,還明確了這些丟棄廢棄物的危害和處理的流程。

废弃口罩有“家”可归 宿豫设置898个废弃口罩垃圾桶

此外,作為此次疫情防控體系上的重要一環,環衛工人承當著道路、公共場所衛生保潔,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置,公廁管理等一系列職責。為了全面保護環衛作業人員身體健康,宿豫區城管局不斷強化和規範環衛工人自我保護意識和制度,要求工作時必需穿工作服(或防護服),必須戴口罩、手套,並建立每日健康檢查制度。同時,通過提高機械化清掃率,提高保潔效率和質量,減少環衛人員作業原面。目前,宿豫區城管局已為全區城鄉城管環衛部門、服務公司提供次氯酸鈉2噸,可用水調兌含氯消毒劑溶液1000噸;為環衛工人配備防護口罩6000只,防護服33套,護目鏡33副,為網格巡查包保人員提供防護手套1500只,為全區被隔離戶提供專用垃圾袋11000只,全面消殺病毒害,減少環衛人員接觸病毒可能性。

废弃口罩有“家”可归 宿豫设置898个废弃口罩垃圾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面對疫情,宿豫區城管局第一時間啟動了防控響應機制,組織全區城管環衛戰線全體人員,眾志成城,用大愛與勇氣直面疫情,用信心和堅守共克時艱,通過科學制定《環衛系統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施方案》、建立城管隊員網格化包保制、設置廢棄口罩專用收集點、發放消毒防疫裝備、完善垃圾運輸流程等一系列措施,規範了疫情防控期間全區環衛工作流程和標準,築牢了城鄉環衛系統疫情防控工作最強防火牆。

废弃口罩有“家”可归 宿豫设置898个废弃口罩垃圾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