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能轉換,國家會給山東什麼樣的支持?如果山東搞得好的話,未來山東是什麼樣子?

比克馬耶夫內斯特羅夫


最大的支持就是放任山東發展地產經濟!!

可以看看山東的臨沂、菏澤,房價增速全國第一,宇宙第一,房地產已經成為山東的火車頭!

山東的新舊動能轉換是成功的,山東已經成功的從就舊產能經濟轉換成夜壺(房地產)經濟!!!!


小哥聊實事


山東在實行新舊動能轉換,已經一年多的時間了,各個城市也圍繞新舊動能轉換,發展建設如火如荼的進行,並且經常外出考察學習,整體來講國家對山東的支持只有兩個字:政策。


合理劃區政策

首先支持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政策,便是合理的區劃調整,舉一個山東煙臺的例子,煙臺當前已經將蓬萊撤市社區的規劃上報到了國家,正在等待國家批覆,而之所以做出這樣的規劃,很大原因便是國家政策的支撐,如果沒有國家政策的支撐,蓬萊的測試社區可能還要等若干年以後,而當撤市設區審批手續加快,也使得蓬萊能夠融入煙臺的統籌規劃。

自貿區設立政策

第二種政策便是支持合理的自貿區或者高新技術開發區的設立,當前山東整體在規劃建立山東自由貿易實驗區,而且相關的審批規劃也已經上報,或許在很多人眼中,成立自貿區僅僅是一個概念,但其實在實際企業的入駐過程中以及企業產品的進出口貿易都可以依託於自貿區而得到很大的優惠,這有利於山東吸引企業入駐,為整體新舊動能轉換提供血液。

優先審批政策

另外還有新舊動能轉換專項基金政策,專款專用,促進產業升級改革。另外新舊動能轉換也使山東在某些需要國家層面審批的手續方面能夠獲得優先審批,以促使改革道路綠色暢通,這無疑是很多項目減少繁雜的審批手續。如果山東抓住新舊動能轉換的機遇,且在過程中實施的當,未來山東會成為國內綜合實力拔尖的省份。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一、為什麼山東要動能轉換?最近,中央政府正式批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髮展戰略。劉家義同志去山東後,感覺山東雖然在發展,但產業結構調整慢,經濟發展可以更快更好,在匯聚各方智慧後,他提出要實現山東跨越式發展,必須實現新舊動能轉換。

二、中央送什麼紅包?但是這個發展動能轉換戰略,指望中央有大的政策支持已經不可能,儘管山東企盼著。因為全國各地都在研究各地發展的動力問題,這點山東的同志要有清醒認識。但我估計在財政專項債券、中央產業基金、金融等方面會有實實在在的支持和幫助。



三、什麼是新動能?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轉型進入常態化,舊的靠勞動和資金密集型投入、靠犧牲資源環境、靠政府投資拉動的經濟發展方式已經不可持續。新的技術、新的模式、新的產業結構、新的業態所帶來的以創新驅動、技術進步為主的新動能正在成為各地的重點探索。目前廣東、浙江正在形成新的戰略新興產業,並引領經濟增長。關鍵詞:新技術。


四、山東怎麼轉換?山東的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必須基於歷史和現實,由小到大,做大做強,領先全國,如先進材料、智能製造等,也要敢於無中生有,如物聯網等。如果早日實現了動能轉換,那麼山東超江蘇指日可待,山東人民的生活將越來越好。我們衷心期待。

歡迎討論,敬請關注。


周思夢想


山東的機會其實不算少,山東和江浙粵差的就是精氣神,是那種勇往無前的勁頭。

論國企規模,山東不比廣東和江蘇差,而且優於浙江。但為什麼山東的經濟跑不贏江浙粵?因為差在民企!

山東的民營經濟起步很晚,廣東的民營經濟在70年代開始興盛,江浙80年代開始,而山東在90年代末期才開始。和江浙相差十幾年,和廣東相差20幾年。

而這20幾年時間裡,新興行業的佈局完成了基本定調,比如深圳的電子製造業、東莞佛山的輕加工、浙江的日用品及服飾製造、江蘇的深加工和代工。而江浙粵在2010年之前同步發力互聯網和軟件產業之時,山東還是沒能跟上腳步。

就在今年上半年的某一天,我看到了同時關於廣東、江蘇和山東的三條地方媒體的新聞推送,廣東在強調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的定調,江蘇在推進長三角一體化進程,而濟南的一家官媒在推送建設李清照什麼研究所……受儒家影響深遠就不說了,人家帝王將相輩出的江蘇都不至於把這些歷史名人翻來覆去的宣傳研究,濟南這一個李清照當了多少年的廣告?江蘇、廣東、浙江的衛視在追求高大上和信息新紀元的時代,山東衛視還在播不孕不育廣告……

所以差距在哪大家也都明白了,不是在於支持和規劃,而是在於人!山東的地理條件一點都不差,得到的機會一點都不少,但是那種“小富即安”的心態以及追求上進的精神束縛了曾經的山東。如若未來想要奮起直追,全省各市翻倍再翻倍的力度全力扶植民營企業,把能省的錢都省下來去補貼進步快的民企,大幅提升好企業的待遇,以此留住並挽回更多人才,讓人才和扶植力度去吸引更多的企業來此投資,經濟才能真正活起來。如果一切拘於形式和坐等規劃來幫忙才能振興經濟,浙江早在70年代就淪落為貧困戶了,哪還有如今的經濟地位?學人家,就要學到精髓,浙江崛起贏在永不止步的奮鬥精神以及敏銳的嗅覺,是自己從寒冬中走到了春天,而不是因為雪中送炭。


城市發展報告


2018年春節過後的第一個工作日,山東省召開全面展開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動員大會。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在會上闡明瞭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總要求和系統部署。很快這篇講話成為當天的新聞重磅頭條,筆者所在單位也是第一時間組織認真學習反思,要求每人針對自己工作作出總結反思。

山東省無論在產業經濟發展方面,還是在人力資源方面,算是中國的一個縮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山東的新舊動能轉換不僅關係山東人民福祉,也為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做了一次探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山東實GDP72678.2億元,同期廣東與江蘇GDP分別為89879.23億元和85900.9億元,較山東多出1.72萬億元和1.32萬億元。而2013年,山東與兩者GDP的差距不過7244億元和4525億元。但是後面的浙江和河南與山東的差距越來越小,尤其鄭州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帶領中原城市披荊斬棘一路高歌。標兵漸行漸遠,追兵越來越近,這是山東最切身的感受。

國家給予山東最大的支持就是放手,放手讓山東去探索,放手讓山東自我革新下猛藥去沉痾,如果沒有國家的認可放手,相信這一年多來山東也不會有這麼多的政策落地、項目規劃實施。

山東具有經濟總量上的優勢,也有南北交通區位資源上的優勢,有社會和諧人民勤勞的優勢,欠缺的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鼓勵創新的環境。山東的官場氛圍、營商環境必須改進,擯棄官本位思想,杜絕國有企業資本為王的觀念,要積極擁抱民營經濟,加強對企業家素質和能力的培養,形成山東製造業及產業優勢。

新舊動能轉換是山東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時發出的最強音,同時新舊動能轉換是山東發起的衝鋒號,知恥而後勇,相信山東的未來會有更廣闊天地。





陽光下的橡樹


應建立膠東省,把萊陽萊西合併為一個區,省府設兩萊,統籌青煙威濰協同發展建立城市帶以煙濰高鐵這條膠東中軸線帶動兩翼,發揮優勢互補,完成青島煙濰對接,要素互補,促進縣域經濟發展。膠東濰坊人囗大於青島,平度一百三四十萬,如濰煙高鐵貫通,萊西萊陽之煙成膠東樞紐,兩市連成一片,應合成一區,歷史上兩市為一縣,萊陽是歷史上膠東行政中心,現在膠東遍,地發展海景房把國人財富套進一堆成夲不到十萬卻賣出天價的鋼筋混凝土中,,扼制製造業發展,是一條死路。且買房實質就是交稅,因現在房價百分之七十是土地出讓金和十一項稅費。


大山148192226


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是黨的十九大後獲批的首個區域性國家發展戰略。國家一定從政策支持、經濟支持、人力資源支持等等方面大力支持;來鼓勵、支持、推動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動能轉換山東綜合試驗區位於山東省全境,包括濟南、青島、煙臺三大核心城市,形成“三核引領、多點突破、融合互動”的新舊動能轉換總體佈局。

新舊動能轉換是把傳統舊動能與新形勢與現代政策相對接,成為新的模式新的動能。

動:是可變化的、轉換原來狀態或者靜置狀態。

能:是能源,把原能量、質能、眾能,轉換成節能或者智能。


新動能,是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形成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等等。

舊動能,是指傳統動能,它不僅涉及高耗能高汙染的製造業,科技產業,包括農業呃等等更寬泛地覆蓋利用傳統經營模式經營的第一、二、三產業。

所以既然是轉換,一定轉換的更快速更高效,在各個領域實施落實,重點發展大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與高端裝備、量子科技、生物醫藥、先進材料、產業金融、現代物流、醫養健康、文化旅遊、科技服務等等等等產業,提高省會城市首位度,建設“大、強、美、富、的山東,讓山東的所有地區城市都成為全國重要的新經濟城市中心,成為試點亮點。為國家做出榜樣。

所以我們期待,要有自信,不管怎麼轉換,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才是真。大家有什麼很深刻的理解呢?可以參與評論中發表個人觀點。

就嘮叨這兒了,喜歡請留個贊關注我吧,感謝大家來閱讀……(注:以上內容,只代表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權威性)


嘮叨哥美食記


問題的根源在:第一,政府對產業扶持力度不夠。當其合肥綿陽投資京東方時青島濟南投資了什麼?第二,內耗嚴重。同業惡性競爭,導致利潤微薄,以次充好,忽視長遠發展。例如濰坊的拖拉機行業和速凍食品行業。第三,人才待遇低。江浙粵5年以上工程技術人才普遍15-20萬一年的時代,山東省很多企業停留在6-8萬,導致省內高端人才外流嚴重,同時省外人才不能有限吸引。第四,產學研結合不足。中國社會已經進知識驅動增長的時代,省內高校辦學質量駐足不前,研究性大學不足。觀察一下科創板實控人,很多都是博士創業併成長而來,草莽英雄時代已經進入尾聲。第五,自上而下的規則意識淡薄,知法犯法,內幕交易。舉個例子,某地交通違法行為可以違規頂包,還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案例,青島地鐵1號線事件。


tefyin87


山東新舊能轉換雷聲大雨點小,收穫不大。就看看一個例子,山東最大的國資集團國惠集團,用15億,以每12.99元的價格收購魯銀投資20%的股權成為控股股東,魯銀投資成為山東國惠旗下的首家上市平臺,控股後又借款14億購買鹽業資產,就這樣,國惠集團共用了近30億資金運作魯銀投資,而魯銀投資現在收盤價4.80元,市值僅27.3億,魯銀投資主要管理層還是以前的人員,換湯不換藥…所以收穫也不會大…,山東要大發展,要思想創新,政府服務創新(最多跑一次、"無證明"),管理機制創新…



浩天66303055


山東是我國的經濟大省,2018年山東經濟總量達到了76469.7億元,穩居全國第三。但近年來山東經濟發展放緩,與廣東、江蘇兩省的差距不斷擴大,山東經濟轉型勢在必行。

就在去年1月份,國務院就批覆了《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總體方案》,其中在國務院的批覆當中強調,要加快提升濟南、青島、煙臺三個城市的核心地位,以其他14個設區市的國家和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及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為補充,形成三核引領、區域融合互動的新舊動能轉換總體格局,這對山東來說無疑是已經重大機遇。




與廣東、江蘇相比,山東經濟轉型已經晚了幾步,江蘇幾年前就已經開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而廣東則更早,在10多年前的2008年,廣東就已經提出了“騰籠換鳥”政策並付諸實施,如今已經取得初步成效。

但山東現在進行經濟轉型升級也為時不晚,如果搞得好的話,山東經濟將會注入新能力,推動全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山東現在進行的新舊動能轉換,所謂的新動能,就是包括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形成的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而舊動能則是指傳統產業,目前山東經濟主要就是以傳統產業為主,在煤炭、鋼鐵、電力、石油化工、機械製造、冶煉等產業實力雄厚,但這些產業如今增長空間有限,新舊動能轉換就是要培育新動能、改造舊動能,是通過新動能的增量來對沖傳統動能的減弱,加快培育新技術、新產業,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最後,還是祝願山東經濟轉型成功,未來發展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