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蔡瀾:不如任性過生活

人生兩大問題,一個是壓力,一個是人生的意義。

這兩個問題總是不斷地令我們困擾,困惑。

分享蔡瀾的書《不如任性過生活》裡的一些片段,希望能給大家一些新的角度。

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

《不如任性過生活》

蔡瀾

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復雜。

凡事往好處想,人生便會豁達。

減少壓力,簡稱“減壓”。

壓力的敵對頭,是好玩,什麼東西都把它變成好玩,壓力自然減少。

說得容易,你說:做起來難。

這話也對,但是如果不做,永遠沒有改變。我不知道說過多少次:做,機會是五十對五十;不做,等於零。

比方說看到一個漂亮的女人,你和她談話,她可能不睬你,50%失敗;或者她答應了你一句,成功機會也是50%。眼巴巴地看她走過,一句話也不敢講,那永遠只是走過,你咒罵自己三千回,也沒用。好,開始做吧。

從何做起呢?

我們一生之中,經過無數的風波,起起伏伏,但現在還不是好好地活著嗎?昨日的壓力,已是今天的笑話了。

舉例來說,我們擔憂暑假家庭作業沒有做好,死了,死了,一定給老師罵死。好,罵了幾句,沒有死。

我們擔憂考試不合格,死了,死了,一定給家長罵死。好,罵了幾句,也沒死。

初戀時,非對方不娶不嫁,但有多少個人成功呢?愛得要死要活,失敗之後,現在又還不是好端端地活著嗎?現在想起來不是好笑嗎?

出來到社會上做事,一時疏忽,做錯了,死了,死了,一定會被炒魷魚。忽然,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司根本忘記有這麼一回事兒,或者輕輕講了幾句算了,當時的壓力,不是多餘的嗎?

那麼多的風浪都經過。目前談起來,還搖搖頭,說一句:“當時真傻。”

好了,既然知道當時傻,那為什麼不現在學精一點?目前所受壓力,也一定會過的。

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

朋友問我:“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這個問題天下多少宗教家、哲學家都解答不了。我的答案,只能當為笑話。

人生的意義太過廣泛,最好分幾個階段來討論,然而越想越糊塗。

做學生時只想到玩,人生目的集中在怎麼畢業,或者如何逃學。

出來社會奮鬥,物質享受並不重要,拼命爭取更多的權力。

步入中年,生兒育女是最大的意義吧,這時經濟已穩定,但想盡辦法怎麼去保護自己建築的城堡。

垂垂已老,再回到物質享受並不重要的階段,求個安詳。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朋友再追問,“你講個老半天,還講不出一個道理。”

“人生沒有意義。”我回答,“任何目的,達到後還是一場空,沒有意義就是空。”

“這種道理似是而非,根本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朋友罵道,“你說的那幾個階段,具體一點回答行嗎?”

“行,”我說,“像一個故事一樣,起先一個人住一間小屋,結婚後兩個人生活,努力買一間大一點的,生了兒女,買一間更大的大家住。後來,兒女一個個離去,大屋子打理起來很麻煩,便換回一間小的,兩個人夠住就是。等到其中一個死去,剩下來的人換間更小的,漸漸地體力不支,再要求最小最小的環境居住,那就是一副棺材了。”

“去去去。”朋友已大罵,“你這個人最近總講一些喪氣話,有沒有愉快一點的?”

我默然。人生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最大的意義吧,一點也不復雜。

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

能對抗壓力的,是好玩,能把什麼事情都當做好玩的事,壓力就會減少。而人生的意義,沒有那麼複雜。所以,就如同這本書的名字,不如任性過生活吧。

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

本期插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

偷偷告訴你 設置星標

蔡澜:不如任性过生活

獲得福利的機會更大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