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吐蕃持續二百多年攻打強大的大唐而不打武力孱弱的印度?

洛神崑崙


為何吐蕃持續二百多年攻打強大的大唐?

對於許多現代人來說,對吐蕃的瞭解,往往是從歷史課本和民間傳說中文成公主和松贊干布的故事開始的。人們模糊知道那是一個青藏高原上的古代藏族政權,似乎各方面都相當落後甚至野蠻,據說那裡所有的文化都是唐朝文成公主傳過去的,其國王松贊干布也以能當上唐太宗的女婿為榮。既然這樣,那這個吐蕃應該也是鼎盛大唐眾多藩屬國中的一個吧?

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公元763年,吐蕃佔領大唐帝國的都城長安,並立廣武王李承宏為傀儡天子,唐朝正牌的代宗皇帝則倉皇逃往陝州,看見了沒有,是吐蕃佔領了大唐的都城長安,這難道是一個屬國應當有的舉動嗎?

自從吐蕃雄主松贊干布在統一西藏本土以後,於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派遣使節,首度向大唐帝國求婚求封,但一直都不順利,磕磕拌拌的,從此便開始了200多年唐蕃之間恩恩怨怨的纏鬥歷史。

作為一個迅速崛起的帝國,吐蕃有著哪些得天獨厚的優越家底呢?

一、人口和軍隊優勢

吐蕃和阿拉伯、大唐幾乎同時崛起,吐蕃崛起的速度並不比其他兩大帝國晚,也不比其他兩大帝國慢。鼎盛時期的吐蕃控制了青藏高原、河西走廊、四川西部、西域大部以及印度北部等遼闊的地區,領土面積高達510萬平方公里,人口將近1000萬(本部人口約300-400萬),帶甲騎兵數量超過40萬,號稱世界第三強國,比大唐和阿拉伯的實力差不了多少。

二、地域和後勤補給優勢

吐蕃佔據了地利。吐蕃人長期生活在寒冷乾燥的青藏高原上,耐寒不耐熱,向寒冷的北方進攻非常有優勢,所以在寒冷的中亞草原大戰吐蕃非常有優勢。吐蕃軍隊多為騎兵,機動性強,常常使用騷擾戰術,打贏了就大肆搶掠,打輸了就退回青藏高原。由於青藏高原地勢高,易守難攻,且高原反應強烈,大唐和阿拉伯即使打贏了也無法追擊吐蕃人,一個高原反應就能倒下一大片,根本無法適應高原上的氣候。歷史上大唐曾經多次打敗吐蕃,但是吐蕃勢力縮回高原後,唐軍無法追擊。吐蕃所侵入的地區大多物產豐饒,用不著自己建立後勤補給,而可以用搶奪的。反而是唐朝,自己的糧草補給距離很長,而且因為高原大山的阻隔,也不具備攻入吐蕃腹地的條件與優勢。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吐蕃又回來找事,如此反反覆覆,吐蕃就像狗皮膏藥,沒有辦法根治,大唐只能任由吐蕃胡作非為。吐蕃人就這樣利用青藏高原的地利和大唐糾纏,把大唐整的一點脾氣沒有。中國歷史上的唐朝,可以說是最強盛的時代之一,然而西邊的吐蕃卻是大唐的一大汙點,和親、割地甚至城下之盟。

三、高原文化中彪悍的風格優勢

窮山惡水出刁民,青藏高原自然條件惡劣,吐蕃人常年與惡劣天氣和野獸搏鬥,民風彪悍,戰鬥力非常強,把以能征善戰著稱的吐谷渾和党項打的聞風喪膽,其軍事力量和戰鬥力可見一斑。吐蕃和阿拉伯打了三場,吐蕃三戰三勝,迫使阿拉伯帝國簽訂城下合約。吐蕃和大唐打了200多年,大唐沒有佔到什麼便宜,首都都被吐蕃攻陷了,當然吐蕃最後也沒佔多大便宜,大唐在自己崩潰前,先徹底消滅了吐蕃。

上述就是吐蕃人200多年和大唐帝國周旋纏鬥的資本。

那麼,吐蕃為什麼不打當時武力孱弱的印度呢?

一、政治經濟的原因

其實,吐蕃人不是沒有向南擴張.相反他們曾經一度控制了比較富庶的恆河三角洲地區,但當時的印度並不是世界的經濟中心舞臺,商貿交匯的傳統絲綢之路卻在北方。恆河流域則是傳統的農業產區,也是最早大面積培植茶葉的地方,這裡最多隻能為吐蕃人提供農業必需品。

二、人口、地理特點的原因

吐蕃的人口有限,必須合理的分配兵力,不能南北二線同時作戰,此外高高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存在,垂直陡峭的青藏高原和印度平原的巨大落差,也在客觀上阻止了吐蕃人南征的步伐,他們的軍隊和輜重,只能走有限的幾個山口,還要面對著當地的部落山民的襲擾,從戰略成本上考慮,這實在是耗費太大了。

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於是吐蕃人騎著他們的快馬從青藏高原飛奔而下,向富庶的大唐進行了持久的不間斷的進攻。


小蜀山123


吐蕃當然有攻打印度,但那時不叫印度,當時還連續打了四次。那時候的吐蕃正處於崛起階段,但古人可沒有現在的地圖,也不知道東南西北四個方向是什麼個情況。

通常按人的直覺習慣來算肯定是找最熟悉的路走,而南方就是吐蕃王朝最熟悉的方向。

那個時候已經就有了通往天竺的商路,這條路好幾個名字“麝香之路”、“寶石之路”、“鹽糧之路”等,這時候交易的還不是當時中原王朝有名的茶葉、絲綢什麼的,而是藏北鹽湖中的食鹽、羊絨等物。因為吐蕃王朝經濟落後,當時的交易還是原始的以貨易貨,並且一直持續了很久。

所以從歷史角度來看,吐蕃最早攻打的並非北方的吐谷渾,而是南方的小國,只是中原王朝對那些地方並不瞭解,所以史料沒怎麼記載。

藏族史料《賢者喜宴》中記載:

“納木巴民王、泥婆羅鑄銅王、孫波鐵王、門域果王等四方王,收賦稅以進貢稱臣。”

上面說的門域果王泥婆羅鑄銅王的位置就在吐蕃的南方,因此這兩個地方也是吐蕃最先攻打的小國家,之後吐蕃就向他們收“保護費”。

“門域果王”中的“門”在藏語中指的是被森林覆蓋的狹窄山谷,研究者認為吐蕃時期說的“門”就是現在的門隅、洛渝、下察隅幾個地區。

這幾個地區就在雅魯藏布江下游域雲南交接處,也是現在著名的進藏路線。而泥婆羅就是現在尼泊爾,這個彈丸小國曾經一直被吐蕃控制,松贊干布時期,泥婆羅時局動亂,吐蕃還出兵擺平,扶持新王上位。

《舊唐書》:

“那陵提婆之父,為其叔父所篡,那陵提婆逃難於外,吐蕃因而納焉,克復其位。”

公元704年,吐蕃贊普赤都松贊去世,而後吐蕃國內叛亂四起,重新掌朝的沒廬赤瑪倫罷免泥婆羅國;位於南方的“悉立國”也發生叛亂,而“悉立國”也是吐蕃屬國之一,位於天竺境內。

公元648年,王玄策在天竺被劫,求組松贊干布借兵,吐蕃借精兵1200人、泥婆羅700人,交於王玄策,對於這段歷史可謂是眾所周知“一人滅一國”。

《新唐書.西域傳》記載:

“歸降的城鎮聚落五百八十餘所,未久朝乾託衛城破,中天竺就此滅亡。為此,吐蕃曾立鐵碑於天竺,以定吐蕃南界於此。”

西藏史書記載吐蕃對印度最後一次用兵實在赤松德贊時。

這次行動是因為當時吐蕃修建了桑耶寺之後,寺內白塔想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舍利,因此赤松德贊派兵去取。而天竺的一為國王聽到此事後下的面無血色,就把靴子掛在宮門上,以表臣服,他向吐蕃將領說願意歸附吐蕃腳下,年年進貢,只要不動刀兵。

隨後,吐蕃大軍渡過恆河,抵達中印度的摩揭陀國,在朝拜了金剛座菩提樹後,從塔內取出舍利後回國。凱旋前,吐蕃軍隊又在恆河樹立鐵柱為界,並在此地留守兵力,此後更形成一個大城鎮。

從史書上的記載來看,吐蕃王朝至少有四次對印度進內用兵。因此,吐蕃並不是只對唐朝較勁,而是吐蕃除了南方外,也想在東、西、北發展,而唐朝剛好擋住了吐蕃發展的道路,這才一直打了兩百多年,而吐蕃不曾想到唐朝盡然如此強悍。


大國布衣


吐蕃英雄松贊干布,統一吐蕃後就開始了對周邊的征服,自那時起南亞次大陸的許多國家就開始臣服於吐蕃。

松贊干布穩定大局後,又向大唐求賜婚,多次遭到唐太宗的拒絕,於是松贊干布就開始發兵攻伐吐蕃與大唐之間的小國,而這些小國都是大唐的藩國。最終吐蕃終於和大唐直接接壤了。

然而松贊干布並未就此住手,他繼續發兵攻伐大唐,結果大敗。於是他再次令使臣帶著吐蕃的全域版圖,和貴重的禮品,前往大唐帝都長安,一是向大唐納土稱臣,以求爵位封賞。二是向大唐求賜婚。唐太宗立即予以恩准,讓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對於以上所述,大家可能會感到一頭霧水。大家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當時的東方世界存在著一個秩序體系,中原王朝的統治者居於正統天子之位,其他國家皆為藩屬。

剛崛起的吐蕃王朝並未獲得中原天子的認可,也就是說吐蕃只是武裝團伙,並不是天下公認的國家。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派使臣,來長安求賜婚,並非吐蕃沒有美女,也不是他本人缺老婆。而是他在變相的向唐天子,索取大唐承認吐蕃王國的地位。他想要的是一個合理合法的吐蕃王國地位。

只有吐蕃成為了東方政治體系內的合法國家,才能得到體系內各方的尊重,才能名正言順的征伐體系外的勢力。

今天為什麼各國都要加入聯合國,也是這個道理。只過唐朝的“聯合國安理會理事國"只有一個,那就是唐朝,天下權威至尊也只有一人,那就是唐天子!

,唐太宗拒絕了松贊干布,松贊干布發兵滅掉了大唐幾十個藩國,繼而進攻大唐,慘遭戰敗。爾後又納土歸順,並且再次求賜封,而唐天子爽快的答應了。這是因為:

1,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唐天子不會白給好處給松贊干布。

2,松贊干布,滅大唐藩屬,表面上看似狂野無禮,實際上則暗合唐天子心意。吐蕃滅掉眾小國後。各小國的不少財產、人口丶士兵、貴族都遷入了大唐本土,大唐等於是狠賺了一票,而且還不讓人憎惡。

3,松贊干布滅了眾小國後,繼續攻打大唐,一方面是試探大唐的實力,另一方面是想向大唐索取更多。結果大唐打敗了吐蕃。於是松贊干布納土稱臣,再次求賜婚。

一是松贊干布滅了眾小國,也算是對大唐作出了貢獻,讓大唐吃了個飽。

二是松贊干布戰敗後,納土稱臣。既讓唐天子有面子,又讓大唐看到了吐蕃的實力。因此大唐於情於理,都必須給吐蕃一個交待。

三是大唐借賜婚之機,派出很多人才前往吐蕃,幫助吐蕃發展,既是對松贊干布的尊重和答謝,也是表達大唐對吐蕃的接納之意和兄弟之情。

至於納土稱臣,那只是為了維繫天下秩序體系的需要,所謂君臣關係,只是個名份。大唐沒有直接統治吐蕃,吐蕃也不會接受大唐的直接統治。

從以上所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唐與吐蕃,是一個體系之下的兩個政治實體,只是在名望上大唐高於吐蕃。

自松贊干布之後,吐蕃屢犯唐疆,二百多年來,戰爭不斷。歸根結底只有一個原因,吐蕃渴望獲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希望在名望上與唐天子平起平坐,而唐朝實力下降,無法讓吐蕃敬畏。

可以說吐蕃攻打大唐,只是兄弟之爭,吐蕃只是想多榨取些利益,並沒有想要取代唐朝。

其實後來,西夏與宋的紛爭丶宋遼紛爭,也是利益之爭,並無滅國之念。唯有蒙古汗國,才有一開始就打算滅掉中原,併吞天下的想法。

至於說吐蕃不攻打印度,那是很多人對邊緣歷史不瞭解,而產生的一種誤解。吐蕃不但征服了大半個印度,還將實力拓展到了今天的中亞,據說還拓展到了今天的伊朗東部。只不過吐蕃實行貴族領主分封制,自從那位主張廢佛教的吐蕃贊普,被刺身亡後,吐蕃就解體了,分崩離析!所以吐蕃王國的輝煌,才逐漸被世人所忽視!


鬼影147951010



吐蕃帝國(西藏)在松贊干布的帶領下,公元7世紀幾乎與唐朝同時崛起,在初唐和盛唐的一百多多年間雖與唐有幾次交手,但基本上進不了河西走廊,只能雄霸於青藏雪域高原。唐朝自安史之亂後,國力迅速衰落勢力退出中亞,吐蕃帝國乘機向東兩次攻入長安城;向西與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爭霸於中亞,間接的阻擋了阿拉伯帝國東侵的步伐,讓伊斯蘭教的傳播停在了中亞;中段佔領整個河西走廊;南面讓南詔國臣服,國力強大盛極一時!

那為何吐蕃兩百多年只攻打強大的唐朝而不去打羸弱的印度呢?原因有三:



從財富上看。強盜為什麼更願意去搶劫富人而不搶劫窮人呢?道理很簡單,其實用在國家間也是相通的。唐朝都城長安號稱萬國之都,國家的富庶是不用質疑的。反觀當時的印度,實際上只是眾多小邦國而已稱不上一個國家,整個印度地區發展緩慢,財富上與唐朝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從這個角度上看,很顯然吐蕃帝國去攻打、搶劫印度地區不划算。

從地理上看。青藏高原朝向中原方向比較緩,而朝印度方向則比較陡。如果吐蕃人攻打印度,從武力上很顯然沒有問題(比如王玄策就曾經借了吐蕃、尼泊爾幾千兵就可以滅了印度),但因海拔相差過大,突然間從青藏高原下到了恆河平原,人根本受不了。而攻打唐朝就好的多,海拔一路下降,人不至於馬上醉氧失去作戰能力。所以吐蕃人攻入長安後也只是將長安洗劫一空後揚長而去。

歷來大國爭霸,小國只能看戲。作為當時亞洲最強大的三個國家唐帝國、吐蕃帝國、阿拉伯帝國,先是唐朝建安西都督府稱雄中亞100年(唐太宗到唐玄宗);後高仙芝在恆羅斯之戰中戰敗,加上安史之亂兵力回撤,阿拉伯帝國乘機佔領中亞。唐帝國退出中亞後,吐蕃帝國隨後與阿拉伯帝國爭霸與中亞,阿拉伯帝國停止東進。從這個角度上看,整個印度地區並不入大國之眼,只要戰勝大國,其他小國自然臣服!

中亞,作為地球的心臟地區,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而阿富汗這個帝國墳場,見證著一個又一個的帝國崛起、衰亡。古有亞歷山大帝國、波斯帝國、匈奴帝國、漢帝國、唐帝國、阿拉伯帝國、吐蕃帝國、蒙古帝國、清帝國,今有大英帝國、蘇聯、美國。千年如此,你方唱罷我登場,好不熱鬧!



聖哲同學


這是一個關於國家政權怎樣對外擴張的問題。

國家是全體國民求生存和發展意志的集合,一個國家政權要對外擴張的根本原因就是獲得可以讓國民發展生產的土地。國民的生產方式是怎樣的?需要什麼的土地才能發展生產?這些因素決定了一個國家政權對外擴張的方向。

吐蕃帝國是公元七世紀崛起與青藏高原的一個強大政權,吐蕃的社會生產方式是高原農牧業相結合的方式,農作物有青稞、小麥、蕎麥等,牲畜有秏牛、馬、駝、羊等,手工業有燒炭、冶鐵、制膠、毛紡織等。

高原農牧業相結合便是吐蕃帝國的經濟特點,為此吐蕃帝國擴張的方向是整個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帕米爾高原、雲貴高原、伊朗高原、黃土高原。這些高原,主要的社會經濟模式也是農牧業結合。

高原才是吐蕃需要的地理環境,相似的地理環境下,更容易滿足吐蕃帝國內部的社會經濟生產方式向外延伸,滿足國民走出去安家立業的生存和發展需要。

青藏高原周邊,除了高原地形外,還有中亞的盆地、新疆的盆地、四川的盆地,印度的平原。而這些地區,吐蕃帝國通過軍事佔領了,也無法長久。因為地形是基礎,農牧業結合的經濟是具體要求。沒有具體的經濟要求,吐蕃要取得當地的財富最多隻能通過掠奪。

為此,吐蕃帝國用兵的目的有三點:

其一,奪取整個青藏高原,防止其它勢力侵入。

其二,奪取黃土高原、蒙古高原、雲貴高原、帕米爾高原、伊朗高原,對外擴張版圖。

其三,掠奪周邊,打擊對手,補充自身財力。

從吐蕃王朝用兵的目的可以看出這個提問的答案。

其一,當唐朝鼎盛之時,吐蕃才剛剛崛起。

吐蕃面對的是國際環境,就是周邊都是唐朝的藩屬國,而吐蕃連藩屬國都不是,周邊各國都沒有把吐蕃當成一個國家,而是當作一群武裝掠奪的強盜。

在吐蕃北部,也就是現在的青海地區是吐谷渾的地盤;在吐蕃的東部以及東北部,也就是現在的四川西部地區,分別是羌族人和党項人的地盤。

吐蕃要取得建國的合法性,得到周邊政權的認可,進而成為諸國爭霸的一員,就必須得到唐朝對吐蕃王朝的承認。因為唐朝就是當時的聯合國,且是聯合國的唯一常任理事國。

吐蕃剛剛崛起,還打不過吐谷渾,所以羌族人和党項人就成了吐蕃的用兵方向。吐蕃與唐朝爆發松州之戰(在現在的甘肅)。

這次戰爭,吐蕃與唐朝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吐蕃得到了唐朝承認,文成公主入藏,吐蕃王朝得到了想要的地位。

羌族人和党項人在吐蕃的打擊下,組織更加鬆散,對唐朝的依附更強,唐朝在松州周邊的統治得到了加強,從党項人和羌族人那裡徵調了不少的兵員。

其二,文成公主入藏後,吐蕃的政治經濟文化大發展,吐蕃開始強勢崛起。

吐蕃發動對唐朝的戰爭就是要奪取唐朝控制下的青藏高原北部、東部,依附唐朝的雲貴高原、帕米爾高原、克什米爾地區。吐蕃要擴張版圖,就必須從唐朝手裡奪取這些地區。而這些地區對唐朝重要性在於商路,這些地區是否安全,決定了唐朝三大對外商路中的兩條商路的安全。

第一條是從長安出發,通過河西走廊,延伸到中亞,向西南可以到達天方世界,向東南可以到達印度世界。這是一條傳統的陸上絲綢之路。

第二條是從長安出發,走漢中、蜀中、通過雲南地區,向西南可以到達印度世界,向東南則是中南半島各國。這也是從漢武帝時期就開發出來的茶馬古道,這條古道的價值,雖然不如海陸兩條絲綢之路,但是直到抗日戰爭時期,這條道路依然很重要。

為此,吐蕃與唐朝圍繞青海地區(大非川)、大小勃律(克什米爾)、南詔(雲南)三個地區展開了軍事爭奪,爆發了多次大規模的會戰。

在安史之亂之前,基本上是唐朝處於攻勢,佔據著這三大地區的時間比較長。到了安史之亂後,吐蕃逐漸吞併了上述地區,並且佔據了河西走廊、西域(新疆和中亞)、蒙古高原南部、黃土高原西部,而強盛的吐蕃王朝一度與阿拉伯帝國爭奪伊朗高原,阻擊阿拉伯帝國東進。

與唐朝的戰爭是滿足國家的意志,守護青藏高原以及對外擴張版圖,這是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需要。而對於印度的戰爭則是打擊對手,掠奪財富。

吐蕃對印度用兵有兩次。

第一次是唐朝使臣王玄策出使印度,要印度諸國向唐朝臣服,印度的小國王不知道唐朝的強大,打劫了王玄策。王玄策從泥婆羅、吐蕃等唐朝的十幾個藩屬國和部落調兵,兵力達到近兩萬人。王玄策指揮這支以吐蕃精兵為主力的雜牌軍滅掉了印度三個比較強大的王國。

第二次是吐蕃與唐朝之間爆發大非川之戰後,吐蕃戰敗,元氣大傷。吐蕃贊普赤松德贊為了補充元氣,派出大軍洗劫了印度恆河流域諸國,強迫印度諸國臣服並每年按期納貢。吐蕃人在印度各地區立石碑、鐵柱,取走印度寺廟佛骨舍利,表示石碑所在都是吐蕃的領地。印度恆河流域諸國向吐蕃進貢了五十多年。

綜上所述,青藏高原的社會生產方式決定了吐蕃王朝對外擴張的方向,這就是吐蕃王朝和大唐死磕,卻不南下統治整個印度的根本原因。


文明有歷史


唐朝時期最大的競爭對手莫過於吐蕃與突厥了,不過後來,突厥被唐朝擊破了,而吐蕃就是唐朝唯一的競爭對手,而面對當時的盛唐吐蕃也是用盡了心思,想吃下這塊肥肉,而當時在吐蕃南面的印度似乎沒在其考慮範圍之內,主要有這幾個原因。

其一,在唐朝時期的時候,吐魯番自身的其實你已經非常的強大了,他們當時通過自己地區農業以及畜牧業的發展,在軍事方面也有著非常巨大的進步。而當時的印度不論是經濟,人口還有軍事樣樣都不及吐蕃,而且印度本身炎熱的氣候,也不利於吐蕃騎兵的進攻,還有更重要的是,吐蕃與印度之間隔著天山山脈崑崙山脈兩大屏障,他們想從吐魯番地區到印度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印度也不適合長期侵佔,所以他們當時放棄了印度。

其二,最重要的是,當時唐朝乃是盛世時期,。本身唐朝處於中原地區,氣候,土地以及各方面的自然條件都非常的適宜,農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而且中原地區的經濟相對於西北內陸地區可謂是有著非常大的優勢。繁多的人口和無限豐富的自然資源。除此之外,中原地區的各項基礎設施也是西北吐魯番地區所向往的。所以吐蕃願意花如此大的人體物力攻打唐朝只為得到這塊肥肉。

其三,吐蕃與唐朝的距離近,而且吐蕃與唐朝的氣候,地理條件都很相似,並且身為遊牧民族的吐蕃,當然需要非常豐富的資源了,而無比富饒的中原之地恰恰成了吐蕃的獵物。

其實吐蕃還是挺強的,但是其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真的很難富裕起來,在吐蕃人的眼中,唐朝就是一塊小肥肉,小勝唐朝要比大勝印度獲得的物資多得多。

此外,就算吐蕃真的要進攻印度,對方的地理位置也會造成極大的障礙。印度和吐蕃之間有喜馬拉雅山,就算吐蕃大軍能夠翻過去,也很難保證做戰時的物資供給,作間時間稍微長一些,吐蕃就會陷入僵局。

雖然吐蕃的實力很強,但是並不能戰勝唐朝,有人甚至覺得吐蕃想要攻擊唐朝簡直就是自不量力,但他們攻擊較小的國家是挺合常理的。其實在某些時候吐蕃確實能夠和唐朝抗衡,安史之亂後的唐朝內部徹底混亂,吐蕃人在這個期間趁機吞掉了唐朝的領土,一年之內就攻陷了蘭、河等州。


而且同時期而言,吐蕃比印度強大實際上那個時候印度也是四分五裂 ,也就是那個時候印度遭到了伊斯蘭化的突厥人的攻擊, 北印度佛教徹底消亡。突厥人建立了以德里蘇丹國為主的許多伊斯蘭領地。

最後我認為吐蕃人身為少數民族都有著豪放不羈的性格,他們打仗就要與最強的國家作戰,這樣也不丟人,同時吐蕃也消除了一些競爭對手,只剩下唐朝這塊肥肉,當然贏了是更好,這種兩全其美的事情,對於吐蕃來說,何樂而不為呢!


小鎮月明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吐蕃差點沒把印度給打死,怎麼能叫不打印度?

最近網友應該都比較熟悉王玄策一人滅國的故事吧?這其實就是吐蕃勢力對印度的一次攻擊。

王玄策在天竺吃癟後,到吐蕃借兵,吐蕃出了一千人,又令泥婆羅(尼泊爾)出兵七千,統一教給王玄策統率,南下印度,將南天竺多個國家盡數消滅。

如果說,王玄策這一次是由漢人統治吐蕃兵,算聯合出擊的話,那麼後來赤松德贊出兵印度則是吐蕃自己的行為了。

吐蕃信仰佛教後,想要修建一座桑耶寺,希望能夠用佛祖釋迦摩尼留在印度的遺物來供奉,於是吐蕃大軍南下直接跨過恆河去取金舍利。當地的國王嚇得全都臣服吐蕃,沒有一個干預抵抗。

吐蕃軍隊臨走前還在恆河邊立了一個大鐵柱,並且駐紮軍隊維持統治。

實際上,吐蕃能夠與大唐爭鋒多年,對恆河地區的統治提供了很大的物質基礎。


扣毛


吐蕃是興起於我國青藏高原的一個少數民族政權,松贊干布被認為是實際立國者。青藏高原各部落在吐蕃王朝的統一下凝聚成強大勢力,逐漸走出封閉的內陸高原,並不斷開疆拓土。當時的吐蕃王朝可以與大唐、大食(阿拉伯帝國)等世界性帝國不斷的爭鋒,自己卻絲毫不落下風,可見其當時的強大實力。




正所謂“水滿則溢”,強大的吐蕃王朝並沒有單單放過印度,據史書記載,吐蕃軍隊曾兩次打到印度恆河流域。印度的君主臣服吐蕃,並每年按期納貢。吐蕃人在恆河邊立一塊石碑,表示石碑以內為吐蕃領地。吐蕃軍隊還在加爾各答立一塊鐵柱,並取走了印度菩提伽耶的金剛座寺廟內的佛骨舍利。此後,印度恆河流域歸順吐蕃管轄達50多年。既然印度已經“稱臣納貢”,那就沒有繼續攻打的必要了。



吐蕃崛起的同時,也正值我國古代最為強盛的時期—唐朝,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強之間由於戰略結構性矛盾,互相攻伐已不可避免。吐蕃王朝北境直接與吐谷渾南界為鄰,吐谷渾成了吐蕃向外拓疆和唐朝安邊的必爭之地,兩強之間必有一戰。吐蕃佔有吐谷渾後,其北境直接與唐河隴相接,直接威脅著唐朝的河隴、西域。在唐朝安史之亂後,吐蕃藉機控制了河西、隴右、關中,一度攻陷唐朝都城長安。由於河隴的丟失,內地與西域的聯繫被掐斷,吐蕃乘勢攻陷了唐安西都護府,佔安西四鎮大部分治地。由於吐蕃不斷蠶食大唐領土,唐朝和吐蕃的戰爭已經由之前援助吐谷渾發展到為了收復失地而不得不戰。



最後由於青藏高原北緩南陡的地形原因,吐蕃向北拓展比向南拓展容易得多,在歷史上大多數時期與內地的聯繫也遠遠強於印度,據考古發現,“西藏的舊石器文化起源於華北地區,西藏細石器時代文化源於北方草原,而北方草原的細石器同樣源於華北地區的舊石器文化”。考古成果證明從史前起,青藏高原先民即與中原地區有著較密切的關係。漢藏民族在種族血緣、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都存在著相似性,而與印度有著天然的差異。


小哥話歷史


從歷史地圖來看,吐蕃歷史在松贊干布時期開始崛起。唐朝建國初期,西南地區被吐蕃控制。但是唐太宗即位以後,國力不斷提升,消滅了東突厥,對吐蕃不斷用兵。尤其是松州之戰以後,吐蕃松贊干布開始向唐朝謝罪,並向唐朝請求和親,唐太宗遂將文成公主嫁給了他。此後,吐蕃的重心放在周邊小國的征服,對唐朝保持友好。直到唐朝出現安史之亂,吐蕃趁中原大亂,出兵隴右,並將領土擴張到寧夏,並征服了南詔,將其作為屬國。公元790年後吐蕃佔領了唐朝大片土地,並將勢力範圍延伸到了喜馬拉雅山的恆河北岸。由於,頻繁的用兵,在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吐蕃再一次遭受了唐朝的軍事打擊。以至於出現內亂,很快瓦解。

有人可能會好奇的問,唐朝國力那麼強盛,吐蕃為何與唐朝為敵,不攻打實力弱小的印度呢?首先,從經濟方面來說,東方的唐朝物產豐富,吐蕃向東擴張,可以獲得更多的財富。所以,他們願意向東方擴張。其次,由於地理原因,吐蕃以北的地區有喜馬拉雅山,屬於高寒地區,並沒有開發。所以,他們不可能越過喜馬拉雅山進攻印度。

此外,印度半島上與吐蕃接壤的國家並非今天的印度,當時印度半島有很多小國家。所以,吐蕃征服西邊的效果以後,從克什米爾地區進入北印度,並征服了印度北方諸國。由於吐蕃地廣人稀,加上東方國家和阿拉伯帝國的威脅,所以他們並沒有繼續南下征服印度,而是將北印度納入自己的勢力範圍。被吐蕃征服的這些小國家,只向他們朝貢,其實和佔領也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吐蕃將北印度小國征服以後,也沒有徵服整個印度的意圖。

最後,要說的是,以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吐蕃不向印度擴張,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吐蕃面臨東方的大唐帝國和西邊的阿拉伯帝國的威脅。以兩個強大的國家為鄰,他們不得不將有生力量用於維穩與防禦,以免遭到偷襲。由於吐蕃的人口限制,即便征服了印度,估計也沒有人力去佔領哪個地方。此外,吐蕃內部也很不穩定,吐蕃在安史之亂以後,吐蕃經歷過一段輝煌後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達瑪死後,兩個兒子爭奪繼承權,公元842年吐蕃內亂,不斷瓦解為十三個小國家,彼此戰爭不斷,最終逐漸消失在了歷史舞臺。


謀士說


方圓論壇觀點

很多人都奇怪唐朝時期為什麼土蕃不去攻打弱小的印度也就是天竺,卻非要去打強大的唐朝呢?雖然唐太宗時期的唐朝並沒有達到它實力的最巔峰。但即使這樣唐朝也不是土蕃能惹的起的。雖說土蕃一直在不停的挑釁唐朝。但實際上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也就是憑藉著高原天險,否則早就被唐朝給滅了。


個人認為土蕃之所以不打印度反而打實力更強的唐朝原因有四點。第一點宗教問題。從松贊干布和祿東贊時期,當時的掌權者和一些土蕃的高層人士他們都信仰佛教。而且松贊干布和祿東贊一直在扶持佛教對抗土蕃本土的苯教。而土蕃也就是印度可是佛教的起源之地。土蕃攻打印度很容易。打贏印度也很容易。但如果松贊乾布攻打印度就會引起土蕃內部佛教徒的不滿。這樣的話苯教就會趁勢而起重新打壓佛教佔據土蕃信仰的主動權。顯然這對於一直打壓苯教的松贊干布和祿東贊是不願意看到的。所以為了內部和諧土蕃不可能去打印度。


第二點目標問題。土蕃之所以侵略就是為了掠奪財富美女和各種工藝典籍。而這些東西印度都沒有。印度是一個宗教國家但是印度的文明極度落後甚至比土蕃都不如。在財富方面也沒有唐朝富裕。所以相比起來攻打唐朝的利益貌似要比攻打印度來的更高一些。土蕃在侵略唐朝無果後為啥死皮賴臉的求唐太宗嫁一個公主給他。並不是他真的想當唐太宗的女婿。而是他看上了唐朝的各類書籍和工藝典籍。因為他知道娶了唐朝公主後肯定有陪嫁,而這些陪嫁的東西對於土蕃的進步會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第三點氣候原因。土蕃地處高原十分的寒冷。而印度的氣候類型又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所以印度的環境十分的炎熱。這對於土蕃人來說是十分不適應的。常年處於寒冷環境中的土蕃人在炎熱的環境中肯定不適應。所以印度對於土蕃來說並不是理想的侵略之地。

第四點交通問題。雖然土蕃和唐朝還有印度都是領土相連的。但實際上雙方的交通問題相差非常大。土蕃進入唐朝一路平坦也沒什麼山啊溝啊之類的。以土蕃人搶劫成性的性格來看土蕃進唐朝的路途十分適合他們搶劫之後就逃跑。而土蕃南下印度的話需要經過喜馬拉雅山脈,相對來說南下印度路途太過於困難。所以綜合考慮之下土蕃也只能選擇侵略唐朝了。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多多支持一下。歡迎大家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