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應該如何面對“陰陽五行”理論?

用戶111613542543


先提個觀點——理論已經不正確,不代表舊理論所涵蓋的現象也消失了,舊理論只是因為不能包含新出現的信息,所以被新理論覆蓋了,但舊理論所涵蓋的現象依然存在,用舊理論解釋原有信息依然有效。

比如,古人認為大地是平的、不動的,是宇宙的中心。

古人提出這樣的理論是有很堅強的實驗支撐的。在地面上樹立一個物體,可以很平穩,在運動的馬車上根本立不起來;向上拋起一個物體,原地不動物體可以回落;每天瞪眼看著太陽、月亮、金木水火土行星圍著我們運動,結論全部有效。

後來出現了新信息,海船歸航,遠遠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月亮本身不發光,它的從月圓到月缺是反射太陽光的結果,而月亮的遮蔽線是弧形的,只能是大地擋住了陽光,方形大地不會有弧形遮蔽線。這些新信息舊理論無法有效解釋,當新理論出現,舊理論不再正確。

可是,人類不再認為大地是方的和不動的,不代表“立物不倒、拋物回落”現象沒有了,它們依然存在,用大地是方的和不動的去解釋依然有效。

再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就很麻煩,涉及科學是什麼,這是連大量認可科學理論的人也說不明白的問題,那就是“眼見為實”的問題了。

比如說地球是運動的,有人會問:你看見了嗎?是啊!你怎麼證明地球是運動的呢?你看到的都是其它星球運動,即使你坐飛船飛到太空,你看到的地球也不是運動的。既然你沒有看到地球高速運動,又怎麼說地球在圍著太陽高速運動呢?你的經驗告訴你,一旦你在一個高速運動的物體上,你會感覺到的,可你在地球上每時每刻高速運動,你怎麼感覺不出來呢?當我們面臨這類問題時,即使你非常相信科學理論是正確的,依然會一時語塞。

這是因為你首先要堅信“眼見一定不實”,科學就是讓我們脫離直觀感受、眼見為實的方式去認知世界。

比如地球動不動的問題,這裡的“運動”一詞不是日常語言表述“運動”的意思。日常語言說“運動”,這是一個相對概念,是把某物作為參照物後,和它物比較的結果,同時也是在一定時空範疇下的語境表達。

當我們說地球“運動”時,這裡的運動是物質的本質屬性,同時也是超時空範圍的,也就是說,地球是運動的,不是和太陽不動比較出來的,而是隻要是物體就是運動的,四十億年來一直是運動的,並一直運動下去。只有當我們說地球運動軌跡時,才是和太陽、月亮、行星比較出來的。

眼見為實的問題在於“視距”。眼睛是人類的感知器官,是有其有效範圍的,太大和太小的視距都不是眼睛可以的有效範圍。同時,眼睛的作用就不是為觀察這些事物的,眼睛的作用,是為了在地球自然環境內保護人類生存,識別物體不同,從而使人類得以延續的。所以用“眼見”的方式去證明科學理論的正確性,就一定是困難重重的。科學理論完全是邏輯推理結果,現象只是信息,是引導人類進入理性思考的開始。科學實驗是用已知信息對科學理論的驗證過程,也就是說,看你的科學理論是不是把所有已知信息都涵蓋了。如果全部涵蓋了已知信息,那就是現階段正確的科學理論,如果出現了反例,也就是沒有包含的信息,則說明該理論已經不正確了。

先看到海船船帆,只是說明大地是平的理論不正確了,不是說你認定大地是地球了,你就能看到平地不平了,你看到的平地還是依舊的平坦。

囉嗦了這麼一大堆廢話後,本問題的回答就簡單了。

“陰陽五行”是古人為了解釋世界而創立的一套系統理論,從而有效解釋了直觀世界各種現象。今天該理論已經不正確了,是因為新信息不能被該理論所涵蓋。

比如五行不再是物體的組成最小單位,水是由氫氧原子所組成的宏觀物體,原子依然不是最基本單位,還有更微觀的粒子。

現代科學理論因為能夠涵蓋舊有現象,而陰陽五行理論不能涵蓋新信息,所以舊理論不再正確。

最後,還是開篇那句話,舊理論不再正確,舊現象依然存在,舊理論解釋舊現象依然有效。

相聲段子《陰陽五行》就是我這段廢話最生動最搞笑的凝練。蘋果,一面太陽照到一面照不到,於是紅的一面屬陽,青的一面屬陰;山裡紅,表面全紅,那就都屬陽,切開裡面是白的,那就屬陰好了。


何處是家鄉


科學家會面對任何客觀現象進行科學研究和論證,除了明顯違法基本邏輯的囈語。陰陽五行理論別說科學家,就是稍微有點科學素養的人都會對之嗤之以鼻!

1、陰陽五行缺乏基本邏輯關係,違背不可證偽的基本科學原則

傳統觀念認為,陰陽是世間萬物的根本。實際上,世間萬物,與陰陽沒有任何關係。現代科技體系涉及到的理學、工學和管理學等一切領域,都不搭理陰陽,照樣取得能改變世界的巨大發展和創新。

作為世間萬物之根本的陰陽,除了中醫在使用,就連現代醫學都不理它。這顯然違反基本的邏輯關係。

在下面幾乎涵蓋整個真實物理世界的學科中, 哪一個行業的理論都沒有用到陰陽五行,陰陽五行是萬物之本的邏輯關係何在?

下述學科中,沒有一個領域應用所謂的萬物之本---陰陽五行理論!

數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地理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地球物理學、地質學、生物學、系統科學、科學技術史、生態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冶金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礦業工程、石油與天然氣工程、紡織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兵器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農業工程、林業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園材林學、軟件工程、生物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公安技術、作物學、園藝學、農業盜源利用、植物保護、畜牧學、獸醫學、林學、水產等等。

上述諸多領域的科學家面對陰陽五行理論,會即刻甩出一個鄙夷的眼神!多停留一秒,這些科學家就失敗了!

2、陰陽五行理論和思維早就該從中國人的認知觀中剔除出去

陰陽五行僅僅是一千多年前古人觀察世界的樸素哲學觀點,在當時也許還有些價值。在科學昌明、民智已開的現代社會,這種簡單的非陰既陽、非黑即白的二元認知方法早該從我們國民的認知觀中剔除出去。同時,中醫藥理論也應該拋棄這種圍繞陰陽五行闡釋疾病病機病理的錯誤理論。最重要的是,這種缺乏邏輯思維的認知方法會大大影響、限制和窒息國民思維能力。

中國國民的思維方式決定著中國社會整體的健康、發展和競爭能力,陰陽五行的錯倭思維必須要加以剔除。否則,會阻滯和窒息中國國家競爭力,影響中國走向更偉大目標的實現!


三月森林


陰陽五行用處不大,醫生看病主要還是望聞問切,使用傳統藥物給病人治療,醫生的水平決定的治療效果


象牙40


陰陽五行被放在中醫基礎理論的第一篇論述,這就證明陰陽五行在中醫學中的重要性,今天我在這避開什麼博大精深,國之瑰寶之類的褒義詞,談一點實際而且容易明白的東西。陰陽與五行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今天就我個人的觀點淺論陰陽,五行暫不談。在中國的古典文學中,陰陽出現在多個學科,比如易經,八掛,天文,地理,醫學等。陰陽在醫學中的應用其實就是一個代名詞而已,中醫把人體的各種疾病統分為兩大類,陰症與陽症,按矛盾哲學對立又統一的原則,所以中醫的治病法則就是調平陰陽,陰陽平衡則無病,陰盛則陽衰,陽盛則陰衰,不平衡則有病。這種陰陽平衡理論用於醫學的科學性現在已被西醫證實。西醫的所有檢查單都有一個正常值,包括體溫,血壓,呼吸,脈博四大常規,也有一個正常值,大輸液也是調節水與電解質的平衡。如果西醫的診斷指標都在正常值範圍內就沒病,不管指標上升和下降都會是病,在中醫就稱陰陽失調,西醫雖然不這麼說,但他必須糾正到正常值範圍,陰陽平衡才治得好病。中國的古人並不是蠢才,我建議西醫不要再攻擊中醫了,兩醫共同硑究發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中國將用新的醫學知識貢獻於世界,


縱深968


八卦中陰陽五行夲身就是古人觀天地萬物的經驗辯證總結,就是萬物變I化都在矛盾中,白黑,上下左右,男女,五行金木水火土的相生相剋,都是萬物萬象的客觀表現。現代科學也都體現這些東西,叫法不同了而已。古人用水滅火,就是水克火,現消防救火,等等。都是人從最原始認識而來的。象文字從記繩釦,甲骨文,到現在,就是在發展。

那些不懂五行之理,一提就認為是迷信,夲身就是沒搞懂易經是什麼,也可能看那些地攤算命者看多了,以為那就是易經和五行,不知易經的辯證思想真正精髓所在。


三茅居士


高山仰止。尤如濤濤江水連綿不絕,尤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科學家見了“陰陽五行家”那是小巫見大巫,,這不是貶低科學家,而是當科學這個名詞還在娘肚子沒出世的時候“陰陽五行”已經是白髮蒼蒼了,

陰陽五行據說是古代的五個部門,就像現在的農業部(土),林業部(木),工業部(金)古代人發現了火,現實生活離不開火於是派祝融掌管火部(火),共工去掌管水利(水)。反正就是大自然裡離不開這五種東西,跟佛教說的四大地,水,火,風一樣,自然界就是實實在在存在這些東西,人們發現這幾種東西相互相生相剋,應用到各個生活實踐中去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實踐體系,幾千來影響大用處廣,無處不存在。

科學是現在的一種教法,是對五行學說總體的分別實證,也可以說是一種延伸發展,兩者並不對立也不矛盾,整體分支,抽像與具體。所以說科學麵對五行是學習借鑑,研究實踐,整合歸納融為一體,而不是排斥唱反調,這不是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


流年似水204840998


我是文化領域創作者,瞭解最新傳統文化請關注我。

陰陽和五行學說,是中國文化的骨架,它對中國歷史文化影響至深。英國自然科學家李約瑟研究中國文化,以大量歷史事實證明: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有一千多年曾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然而,中國古代科學基本是以“陰陽五行說”作為基礎。

今天我們來對陰陽五行來進行一個簡單的推理。五行的陰陽屬性關係是什麼?五行有最著名的兩個圖,一個是五行相生圖,一個是五行相剋圖,相生圖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而形成循環。相剋圖是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而形成循環。

大家可以看出可以看出五行分別有相生和相剋兩種屬性,可以看其從屬於陰陽原理。因此我們考查土的時候,我們可以得到一幅圖,考察其它四種也是一樣,我們把它提取出來。這幅圖在我之前,從未有人畫出,今天展示給大家。

我們可以看到每一行元素都可以得到四種關係,分明是生它,克它,它生,它克。由於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聯繫的,這是我們中國文化整體思維的基本觀點。混沌學說也可以證明這一點,南美洲的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可以引起北美洲的一切颶風。現在大家在稍微推理一下,可以得到,任何事與物都有四種影響它的關係或是因子。除過金,木,水,火,土,可以置入其中,其它的都可以,大家可以思考一下。我把這個圖叫做五行開放系統,它是開放的,普遍聯繫的。

比如,大家可以把最迷惑我們的哲學問題放進去試一下。我是誰放於中間位置,那麼生它的就是我從哪裡來,我們學習什麼。它生的就是我到哪裡去,我們取得什麼成就。克它,就是我有什麼做不到。它克,就是我可以做到什麼。正是由於這四種關係,決定了我們的價值,我們的能力範圍,以及如何去提升自己。雖然這個我填的不一定對,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有問題可以提出來,一起研究。但任何事與物,都有影響它的四種關係或因素,這是不變的,大家可以去求證一下。

那麼,我從哪裡來?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所以我生於無)那麼,我要到哪裡去?世間萬物皆有定數,從哪裡來自然往哪裡去!(所以我從無中來,自然從無中去)。

周易有語,一陰一陽謂之道。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宇宙間有兩大勢力,一為陽,一為陰。這樣的思想,明顯是從感性直觀中抽象而來的。就人們生活的空間而言,有天,有地;就一天的時間來看,有白天,有黑夜;拿一個白天來說,有中午陽光四射的時候,又有晨曦微露和黃昏日落的時分;就人的生命來說,有朝氣十足的青年,又有遲鈍的暮年;就人的事業而言,有順利的時候,又有處於逆境的時候,等等。我們中國人將諸如光明的、正面的、處於控制地位的力量,概括為陽,將陰暗的、負面的、處於從屬地位的力量概括為陰。陰陽這兩大勢力之間相互對立,又相互依存。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陰氣的作用,光憑陽氣是無法化生萬物的。反過來也一樣。二者之間相互影響,陽對於陰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陰對於陽也是如此。二者相互作用,宇宙間因此有了活力。陽氣上升,陰氣下降;陽氣是開,陰氣是合。一升一降,一開一合,構成了宇宙的動勢。一切變化的根源就來源於這二氣的作用。所以這四種關還可以再分陰陽。這四種關係內部的單個事與物還可以置於中部,建立它的四種關係,以至於無窮。

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結晶,這一不朽的結晶不但不會隨歲月的流逝、科學的突飛猛進在而淡出人們的視線,相反她的不曾被人們完全理解的深奧的哲理、隨著認識的昇華越來越彰顯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意識到,她非但不是某些人無情扣上的的樸素認識論,反倒是現代思維哲學的集大成。

五行開放系統是我發現的最新思想,大家是不是覺得它象一個思維導圖了,大家可以這樣去用,中國文化不但古老,而且可以煥發生機。

記得關注



文心何以雕龍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科學“二字。什麼是科學?我相信十之八九都說不準,在多數人心中科學就是飛機輪船,先進設備,儀器,導彈原子彈等等。凡屬於邏輯推理,機械原理型的理論就是科學。凡不能被邏輯推理,不能運用物理數學運算的抽象理論必然是不科學的了。

須要明瞭的科學定義到底是什麼?說起來有點讓人失望了。新華字典中對科的解釋是: 反映自然,社會,思維的客觀規律的分科的知識體系。我們明確了科學的定義,排除狹義上對科學定義的誤解,誤區,解答這個提問就十分清松自如。作為中醫基礎的陰陽五行理論,來源於古代先人對大自然規律的觀察,認知。將自然規律與人體健康巧妙調和平衡,以以自然環境,自然影響為客,以人體為主,將二者對立又統一起來形成的樸素的自然,必然的陰陽五行理論,是古人智慧的千年科學結晶。

為什麼會有如何面對科學的提問?這是由於中醫被狹義,曲解的科學所排除而斷層百年,以致中醫界鮮有真正懂陰陽五行這個科學精粹理論者,沒有了陰陽五行這個靈魂的中醫學,後繼乏人,庸醫誤人,更使人們對中醫失去熱情與信賴。只有使中醫學重歸陰陽五行科學理論,才能使中醫學絕地重生,根本不存在什麼如何面對科學的問題,因為陰陽五行本就是科學的產物。


雙樵\n


科學家可能根本不需要面對或者說理解所謂的“陰陽五行”。當然有些不要臉的“綁架傳統文化和中華文化傳承”的傻缺非得把陰陽五行和科學概念一一對應,用以來“證明”陰陽五行的合理性和科學性。比如有人說帶點離子有正負,對應著陰陽,那麼誰能告訴我不帶電荷的中微子是啥?如果有陰必有陽,那麼太陽同步軌道的星球是啥?再說五行,所謂的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結論將是非常搞笑!隨便選一個“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了一圈回到自己,如果你的肝膽出問題了(肝膽對應木),則不能“生”心和小腸(對應火)。然後是脾胃,肺和大腸,腎和膀胱,這一圈下來所有的內臟全“死了”吧!再說相剋,比如木克土,也就是有木存在,必然讓土消失,土消失則不能生金,沒有金就不能生水,但是土克水。從相生來說土的減少導致水的減少,從相剋來說,沒有土克水,水應該增多。然後該怎麼解釋呢?和上古神話一樣,可以瞭解女媧的人首蛇身,但是你非得說必然有人首蛇身的女媧存在,而且非常科學就是“心懷叵測”了!陰陽五行作為中國最古老最樸素的對自然界的認識和猜想,是值得了解和驕傲的。但絕不是固步自封,意淫的依據和理由!我一點不避諱自己的觀點,對於某些利用陰陽五行行騙的所謂的中醫,文化傳播者我報以極大的鄙視。如果有人認為我錯了,理性討論,我也虛心接受。對於那種上來就扣帽子的傻缺,我預先說一句,這樣的人當年出生時應該腦袋被夾扁了!


山野樵夫32


西醫傳入中國,以高科技醫療器械診斷病情,鎖定病灶,速度快而準,手術刀直抵患處,切,割,縫合,摘除等手段,令人信服。為緩解痛苦的用藥,針對性強,藥劑是高科技萃取的化學或物理合成,特別是麻醉,止痛類藥物,有藥到病除之效。這是不容置疑的。但西藥的不足是頭痛治頭,腳病醫腳,治表不治裡,不除病根。長期用藥,抗藥性無法控制,毒副做用大。

中醫理論非常完善,把西醫的內科外科等病因病情,各種症狀,全包括陰陽五行的外五行對應內五行,相生相剋,相親相悔中。臨床全靠望,聞,問,切來珍斷。中醫治病的原理是通過病患症狀,而尋根求源,用藥原理是以調理為要,治根為主,表本兼治,用藥週期長,見效慢,但抗藥性低,毒副作用小。

中草藥以服劑為主,而高溫煮制過程中,有效成份會消耗多半,且過程複雜,給長期服藥帶來很多煩腦和不便。

中醫的發展方向!

一:將中醫理論,用白話文,分門別類,精練歸納。以便普及推廣。在全國各地建立中醫專業高等院校。大量培養中醫人才。

二:將各種中草藥的自然地理,分佈情況確定明白,並根據各生長週期的藥理,藥性,按剛,目,科,類編製成現代中草藥大全書。

三:發動群眾,收集靈驗秘方,靈驗處方,單方。專治疑難症的偏方,編制中草藥處方大全書。

四:利用高科技手段,合成高效的湯劑,成藥和中成藥。適合低溫萃取的決不用高溫,按藥理分門別類投入科技手段,使中藥達到無毒副作用,見效快,治表治裡除病根,高濃縮的片丸顆粒,高精度的粉漿湯劑。使中成藥成為群眾樂意接受的主流。將中醫學中藥推向國際市場,造福全人類。

一己之見。供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