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佛教而言心理罪是罪嗎?

人這麼一生


不請自來。呵呵。

您說的心理罪是指意識造罪,對嗎?

罪業,地藏經裡有詳細的解釋。

菩薩去地獄救母的故事,菩薩到地獄門前要先經過三片海域。


即身海,口海,意海。意思就是,身體造業感召的海。海里有夜叉餓鬼驅趕罪人,迫使罪人靠近惡獸,使之啖食。

所謂身體造業,就是指殺生,偷盜之類的,由身體造成的罪業要受此報。

第二,就是口業海。亦如身海造業一般,死後要受苦報。比如罵人,惡口,與人吵架都算。

第三就是意海。也就是指意識造業。就是您說的,心裡犯罪。比如說一直很希望某個人死,這就是意殺,也是罪業。所以經文中又說,意海特別廣闊,罪人也特別特別的多。因為意識造業太容易了,而且也最不容易控制。


按照地藏經的意識,意海造業是算犯罪的。
若有犯之,努力懺悔,努力改正吧。

餘生努力做到多起善念,慢慢減少惡念,做個真正從行為到思想都善良的人。


書燈幽見


對佛教而言,心理罪也是罪,不過佛教裡面不叫“罪”,叫“惡業”,“業”包括身業、語業和意業,身惡業三個,殺、盜、淫,語惡業四個,妄語、綺語、惡口、兩舌,意惡業三個,貪慾、嗔恚和邪見,這就是所謂的“十惡業”,這其中的三個意惡業,就是所謂的“心理罪”。反之,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綺語、不惡口、不兩舌、無貪慾、無嗔恚、無邪見,則稱為十善業,各有各的果報,十惡業在戒律裡都屬於犯戒,十惡業是因,也都會得相應的痛苦果報,十善業也是因,也都會得相應的安樂果報。


澡雪堂主談國學




不光是佛教,凡是人類大眾,心存不良,即是罪業。佛教信仰是從法理上明確了這一事實。

具體到每個社會人,都在時時刻刻運行著"身丶口丶意″三種活動,以期達到自己的慾望要求目的。口說,身行,心想,叫"三業″。這三方面的造作行為,只要啟動,就產生作用影響力,這叫"業力″。不管隱蔽還是顯露,有形無形,它的能量力度,就成了客觀存在了。佛法揭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萬法皆空,業力不空"。不懂佛法的人認為,人死如燈滅,一口氣絕,一筆鉤銷。然而不然,佛陀證悟宇宙人生的法理,知道"萬般將不去,只有業隨身″。業力是種子,是因,是自己的造作,自作業,自受報,不關天,不關地,不關神,不關佛。三世因果,緣成果熟。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間沒到,時間一到,肯定受報。天堂丶地獄,禍福丶壽夭,皆是自己早已預定了的。

一般眾生凡夫,身口意三業,有善有惡,也有既非善也非惡的"無記″業。修行人,修心養性,與世無爭,說好話,做好事,心善不起惡念,這叫"三業清淨″。特別是唸佛求生淨土的人,持五戒(不殺丶不盜丶不邪淫丶不打妄語丶不酗酒),修十善,這叫清淨業。

萬法唯心造,善惡起於心,心惡即是真惡,修佛即是修心,心淨則佛土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從理上講,叫"唯心淨土,自性彌陀″。宇宙人生,無不是自心自性的體驗和顯現。

題主這一問,到此應該完全明白了吧!不是誰給誰定罪,都是自己在造罪。也不是光見到的是罪,古人講"不欺於暗室″。只要自心一動,就能天知地知。


真空妙有無量壽


心理罪,不是罪,沒有事實,就是沒有罪證。


汪自軍\n


是的。佛教認為,思想不僅是行動的基礎,本身也是行動的一部分,也會造業。因此,心裡面有犯罪的念頭,就是犯罪。只不過這個罪行還沒有產生外在的影響,所以世俗社會不予以追究。佛教歷史上有許多修行者,注意在修行中觀照自己的念頭。發現自己起了歹念,就懲罰自己(例如不吃飯)。實際上,佛教每天的懺悔,就包括懺悔自己的私心雜念。


一杯新清茶


起心動念都是業,尤其起惡念,即使

未造成事實,也是罪!“一念瞋心起,

百萬障門開”!


廣法居士


佛家看來心理罪,就是身口意業三業之一的意業,簡單來說身業就是你的行為造的業,口業就是言論造的業,意業就是心理想的造的業。

為什麼說心理想的沒有付諸行動也有罪?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奇怪,我一開始學佛時也覺得太苛刻,實際上確實如此,心是什麼?心即一切,佛家認為這個世界一切都是因緣即會的,虛幻不實的,轉瞬即逝的,這個宇宙空間時間無始無終無邊無際,全部都因為心的存在而存在,那麼自然心中有惡念必然會影響整個世界,不講大的,你的言辭,你的行為受什麼影響?肯定是心理啊,有一句話說的好,有心行善雖善不賞,無心做惡雖惡不罰,就是這個道理,佛家講究的就是初發心,修行的就是身口意,這也符合因果論



紫玄修行


慧律法師答:業障在於自心的執著,如果我們對相上不執著、不分別,那麼,我們內心裡面的業障就不存在。最大的業障是內在裡面的習氣。加持是一種增上緣,最重要的是根本的親因緣,就是自性要開發出來,也就是說要內在開發出智慧,內心沒有種種相的執著。相的執著分表層的還有深層的,表層的執著就是對色、聲、香、味、觸、法的執著;深層的執著就是內在的種子跟習氣。種子跟習氣是內在最大的戰場,修行就是一種內在的戰爭,如果你容許無明的存在,那麼內在裡面就變成真如跟無明的一種戰爭,光明、平等、智慧的真如心跟你內在裡面的無明煩惱在戰爭。所以,所謂的業障,其實是來自一顆無明的心,是你內在的那顆無明的心叫做業障。什麼事情看不開就會有業障,要是什麼事情都看得開,那麼業障就不存在。煩惱也是一樣,如夢幻泡影,不實在的東西。


佛頂


你們說的都有道理,對於佛教而言可能是有罪孽的,古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人類對一些未知的事情,好奇的事情產生諸多的胡思亂想也是在情理之中,每個地方,每個年代,每個人,人生都總有遇到不公平的事,當遇到不公平的事情,不公平的待遇,而自己沒有能力去解決,久而久之,造成心裡的壓抑,產生了許多邪惡的想法,我覺得這也是比較正常的,畢竟這個世界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不公平的待遇也太多,我認為這只是暫時的扭曲心理,精神分裂的現象,只有接觸了好的環境,健康的人群,才會成為健康的人。


人這麼一生


有些人心裡想著幹壞事但是沒能力!但是有些人想做好事也沒能力!所以現在有個罪叫犯罪未遂和這個很像!所以你做壞事不成功反而是好的,說明你還有的救!如果順風順水的做壞事成功了,必然落不到好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