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後,養護心臟,要改掉哪些習慣?經常按揉身體哪裡,可以強心?

操勞的一生


人會逐漸衰老,心臟也一樣。

研究顯示,從40歲開始,心臟就開始走向下坡路。

身體發出7種“信號”,警惕是心臟“早衰”了:

1、連續上3層樓,會出現心慌氣短,心跳加快,休息十多分鐘才能緩解。

2、人變懶,耐力變差,和以前做一樣的家務勞動,會更容易感到疲憊。

3、睡覺平躺時,會感到呼吸困難,需要墊高枕頭,才可呼吸順暢。

4、夜晚睡覺時,突然氣悶、氣急而易驚醒,需要坐起,才得以緩解。

5、吸菸時,會常常感到胸部憋悶、疼痛。

6、沒做劇烈運動,但脖子、手掌、後背、腳心等,突然大量出汗。

7、血管內壁鈣沉積多,形成一種“瘢痕”,瘢痕越多越厚,心血管年齡就越老。

40歲後,養護心臟,堅持改掉這幾個習慣

1、熬夜

長期的日夜顛倒,不僅損害皮膚,導致內分泌失調,還心血管健康不利。近年來,熬夜猝死的事情,不斷的發生,究其原因,多數屬於心臟猝死。

長期熬夜,導致心臟超負荷工作,加重負擔,導致心梗、猝死等找上門。因此,保護心臟健康,一定要注意,減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管理好睡眠。

2、嗜菸酒

菸酒,不僅損害肝肺,對於心臟、胃部、血管等等,皆有嚴重的損害。

喝酒,會導致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增加心臟負擔,易誘發心臟疾病。

抽菸,一方面,直接通過炎性反應,菸草代謝產物,直接損傷心肌。

另一方面,間接通過導致高血脂、血粘稠、動脈硬化等,加重心臟負荷,影響心肌供血,來損害心臟健康。所以,保護心臟,一定要注意遠離菸酒。

3、情緒抑鬱

情緒,對於心臟健康,也起著重要作用。

尤其是不良情緒,悲傷,已被列為心臟病發作的誘因之一。

當人體,處於悲傷時,交感神經系統,便會分泌大量的壓力激素,這會使得心跳加速,動脈收縮,容易出現心痛、氣短、休克等,誘發心臟疾病。

除了悲傷,大喜大怒,情緒起伏過大,都會危害心臟健康。

當受到情緒刺激時,血壓易升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加,易導致急性心肌缺血,誘發心梗。

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使之穩定,起伏過過大,對於心臟健康,十分有益。

4、起床過猛

早醒之後,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的狀態,若是起床過猛,就會使神經過度興奮,增大心率,升高血壓,增加心梗風險。


慢一點起床,然後喝一小杯溫開水,可稀釋血液,有益心血管健康。

養護心臟健康,做好這幾點

1、茶水喝一點

常飲茶,有益心血管健康。

用一些排毒降脂小植物,搭配泡水,保護心血管健康,是不錯的選擇。

奶汁草苦丁茶,泡水喝,有助於降脂,促排毒,保護心血管健康。

用奶汁草、荷葉、小葉苦丁,搭配在一起,泡水代茶飲即可。荷葉 含有黃酮和生物鹼能降低總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改善血液粘稠度,起到降脂的作用。

小葉苦丁 含有阿克苷,能促進去氧腎上腺素誘導的動脈收縮,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同時,對高膽固醇誘發的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面積減小,從而降低血脂。

奶汁草 是一種藥食兩用的植物,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抗菌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蒲公英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三者搭配在一起,可降脂、降壓、利尿、排毒,有助於血脂健康!

2、飲食清淡一點

研究顯示,高達9.5%的心腦血管代謝死亡與鹽攝入過多相關。

飲食過鹹,口味重,導致攝入的鹽分過多,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加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為了健康,飲食上,多清淡,少食鹽,做到葷素搭配,有益心臟健康。

3、吃糖少一點

糖,可以說是甜蜜的“毒藥” 對心血管危害巨大。

這裡所說的糖,是指食品加工中,所用的添加糖,主要是蔗糖或果葡糖漿。

糖,能給人體提供能量,一旦過量,也會影響人體正常的代謝功能,很可能誘發糖尿病、冠心病、心臟病等疾病。

4、紅色多一點

多吃紅色食物,有益心臟健康。

紅色食物可活血化瘀、減輕疲勞、抗衰老、補血,對心臟非常有益處。

紅豆,有“心之谷”之稱,可養心,補氣血,促進心血健康。

大紅櫻桃,富含鉀,對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增加心肌的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有著密切關係,可保護心肌健康。

紅棗,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血液攜氧量,使供給心臟的氧氣增加,讓心臟能更好完成血液循環運作。

5、不久坐

久坐不動,會導致機體各個臟器功能下降,也會引起心臟機能衰退。

每天靜坐五小時以上,患心力衰竭的風險,將增加一倍。

此外,久坐還會導致血栓的形成,會增加心梗、腦梗等風險。

保護心臟,要注意,少久坐,增加適當的運動。

6、常搓手

早晨時刻,要調養心肺,多搓搓手,有益處。

在搓手的時候,可以按摩穴位,刺激心臟經絡,有益心臟健康,還可讓臟器興奮起來,幫助人體迅速恢復體能。

最後,按揉3個地方,強健心臟

1、內關穴

內關穴,位於手腕的橫紋之上2寸。經常按,對心血管疾病,十分有益,可強心,調節心率,還可改善睡眠、胸悶,舒緩壓力。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右內關穴,其食指或中指,外關穴,向內對按20—30次,然後換手做。

2、極泉穴

極泉穴,在腋窩頂端動脈搏動處。經常按揉,可寬胸寧神,緩解心絞痛、肋間神經痛等,還有益祛除心火毒素。四指併攏,順時針和逆時針按摩,每10圈交換一次,反覆揉壓。

3、勞宮穴

勞宮穴,在手掌心,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經常按揉,可改善心悸、心痛,有益心臟健康,亦可安神、促睡眠。右手拇指指腹,點按於左手勞宮穴上,按而揉之,產生局部酸脹痛感,並活動左手手指,以加強指壓的感覺,左右交替,反覆操作。


操勞的一生


心臟是人體中最重要的一個器官,主要功能是為血液流動提供壓力,把血液運行至身體各個部分。心臟推動血液流動,向器官組織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應氧和各種營養物質。並帶走代謝的終產物,使細胞維持正常的代謝和功能。

心臟很是很柔弱的器官,經不起任何刺激。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心臟的健康

心臟好的人,會有3個表現,多佔一個,也值得恭喜

1:舌體紅潤、舌頭柔軟

中醫講,心開竅於舌。

通過舌頭,可以簡單判斷心臟是否健康。

舌體紅潤,柔軟靈敏、語言流利,則心臟功能良好,值得恭喜,繼續保持。

心臟不好,則會出現舌頭呈暗紫色,有淤斑,或舌頭髮紅,或舌苔變白等。

2:脈搏整齊、有規律

人體每一次心跳,都會轉化為一次脈搏跳動。因此,一般情況下,通過脈搏,也可看出心臟的健康狀況。

心臟健康,則脈搏跳動節律整齊,頻率不快不慢,保持60-100次/分鐘。

發現脈搏跳動不規律,且過快或者過慢,都要警惕心臟出現了問題。

3:呼吸順暢,不胸悶

生活中,呼吸自然順暢,毫不費力,則說明心臟還算健康。

一旦,出現呼吸短促、胸悶、氣短等,則心臟功能受損,需及時檢查。

用不慢不快的速度,走上3樓,若沒有明顯胸悶、氣短,則心臟還算健康。

心臟不好的人,睡覺時有3個異常,莫忽視

1、入睡困難,睡眠中斷

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受到失眠的困擾,這其中,也不發心髒受損所致。

心臟不好的人,會心慌、盜汗等,從而導致很難順利進入睡眠狀態。

研究表明,心臟不好的人,還會在睡眠中將人直接喚醒,導致睡眠中斷。

約50%心衰者,會經歷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嚴重的會引發睡眠中的窒息。

2、胸悶嚴重,被憋醒

心臟不好,還會導致胸悶、氣短等,尤其是在睡覺時,更為嚴重。

夜間睡眠時,突然感覺胸悶或氣短而醒,被迫坐起,此時要及時就醫。

此外,睡覺時,經常咳嗽,或咳嗽加劇,也說明心肺功能出現了問題。

3、手腳冰涼,渾身發冷

晚上睡覺時,全身血液循環會變慢,心臟供血會進一步受限。

此時,心臟不好的人,會感到手腳冰涼,四肢冰冷,供血不足所致。

此外,手腳冰涼、渾身發冷,也是心衰的常見表現,切莫忽視。

養護心臟,遠離“三個字”

第一字:酒

酒精,會加速心跳,增加心臟負擔,易誘發心臟疾病。

專家認為,每天喝白酒150ml,持續5年以上,就可能引起酒精性心肌病。

保護心臟,要儘量少飲酒,做到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第二字:悲

悲傷、抑鬱的情緒,是心臟的“天敵”!

研究顯示,悲觀的心臟病者死亡率,是樂觀患者的2倍。

大怒、大悲等波動較大,心臟就會產生劇烈反應,甚至有停止跳動的可能。

保護心臟,一定要保持愉悅的心情,切莫大起大落,過於激動、悲傷。

第三字:鹹

養心,要注意飲食清淡,少吃過鹹的食物。

過鹹食物,含有高鹽,一旦鹽分攝入過多,易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加大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研究顯示,高達 9.5% 的心腦血管代謝死亡與鹽攝入過多相關。

想要心臟健康,多食二紅,做好二事,勤動二處

多食二紅

1、紅棗

紅棗,十分常見,其性味甘,溫,可增強心肌收縮力,增加血液攜氧量,使供給心臟的氧氣增加,讓心臟能更好完成血液循環運作。

所以,多吃點紅棗,喝點紅棗水,紅棗湯,養護心臟,十分不錯。

2、紅柚

紅柚,口感略苦,符合心臟喜歡“苦味”的喜好。

以色列科研人員發現,人們每天吃一個柚子,尤其是紅柚,將大大有助於心臟病的預防和治療。

做好二事

1、補充硒元素食物

我國高血壓患者很多,這些都是高血壓併發症腦梗塞的潛在人群,科學補硒可以清除脂質過氧化物,保護動脈血管壁上細胞膜的完整,阻止動脈粥樣硬化,起到減少血栓形成,預防腦梗塞的作用。

大家都知道是藥三分毒,所以補硒我們日常從飲食上就可以攝取,如海產品,一些動物的內臟,豆類等,不過並不適合三高人群,三高人群最好是選擇國富硒地區的農作物,例如大米、或者富硒紫陽毛尖等,紫陽毛尖這些富硒農作物比普通食物補硒效果好,強到5-10倍不等,大家可以自行選擇適合自己的。

2、管理好睡眠,不熬夜

長期的日夜顛倒,不僅損害皮膚,導致內分泌失調,還心血管健康不利。

近年來,熬夜猝死的事情,不斷的發生,究其原因,多數屬於心臟猝死。

長期熬夜,導致心臟超負荷工作,加重負擔,導致心梗、猝死等找上門。

保護心臟健康,一定要注意,減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管理好睡眠。

勤動二處

1、按揉內關穴

內關穴,位於手腕的橫紋之上2寸。

經常按,對心血管疾病,十分有益,可強心,調節心率,還可改善睡眠、胸悶,舒緩壓力。

用左手拇指指尖,按右內關穴,其食指或中指,外關穴,向內對按20—30次,然後換手做。

2、上下蹲

經常上下蹲起,對心臟十分有益,可減輕心臟的負擔。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前伸,松腰屈膝慢慢下蹲,上身儘量保持平直,停留10秒鐘左右,兩手收回,叉腰緩慢起身。

同時,配合適當的呼氣吸氣,重複下蹲10~15次,休息片刻,每天可進行1~2遍。


營養學王先生


心臟是我們人體的一個發動機,為人體運送著血液,這樣才能夠保證各個器官的營養供給。因此如果是心臟出現了問題,就嚴重會危害的身體健康。當然心臟也是和其他器官一樣,會逐漸走向衰老,但我們平時可以做好養護。那麼心臟養護方法具體有哪些呢?

1、保持良好的情緒,避免情緒劇烈的起伏。

有一部分心臟病患者,因為長期處在巨大的情緒波動中,所以才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預防心臟疾病,養護好心臟,一定要注意穩定情緒。尤其是如果經常開心笑,可以降低心臟病發病的幾率。

2、合理飲食,保持健康體重。

想要養護好心臟,一定要知道怎麼吃比較好,最好每日三餐按時定量,要少食多餐,不要一次性吃的太多。在晚上睡覺前,不宜再吃加餐,對心臟不利,加重心臟的負擔。而且也是要以清淡為主,儘量低鹽低脂。

3、經常鍛鍊,堅持運動。

據研究表明,如果是經常鍛鍊的人,其身體情況相對於不經常鍛鍊的人來說要好的多。經常參加一些體育鍛煉會加速血液循環,這樣能夠維持血管彈性,從而避免一些心臟疾病。

4、生活規律,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早睡早起一定不要經常熬夜,只有充足的睡眠才能夠保證人的身體健康以及精神狀態。而且如果是睡眠不足七個小時,更容易患一些心臟疾病。

5、避免吸菸、酗酒。

如果是長期過量飲酒和吸菸也會加重心臟的負擔,會讓血液流速加快,給心臟造成一定的壓力。而且喝酒還會對肝臟造成一定的傷害,引發一些其他的疾病。

如果是平時能夠掌握好養護心臟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避免一些心臟疾病的。想要保持健康的身體,就要養護好我們的心臟。





黃鵬程—健康管理師


眾所周知,心臟是人體十分重要的器官,在心臟功能維持良好時心臟可以提供動力維持正常的血液循環,此時身體中的血液、營養物質可以及時輸送到身體的每個部位,才能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如果心臟功能下降,沒有足夠的動力提供血液循環,可能就會引發各種不良表現。

心臟不好的九個表現

第一,一躺下就氣短。患者平臥幾分鐘後出現氣短,坐起後才可稍微緩解。此時應考慮患者可能出現了心衰。這是由於平臥時迴心血量增多,導致氣道阻力增加,患者出現氣短。此時應及時到心內科就診,同時排除肺源性疾病的可能。

第二,胸口沉重如有大石。就是平常所說的“胸悶”,若排除情緒因素及其他臟器如呼吸系統功能改變,此時應考慮患者可能存在心肌缺血。如胸悶持續數分 鐘不能緩解,甚至出現胸口劇烈疼痛,則很可能出現了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死(簡稱“心梗”)。應儘快撥打120,趕往最近醫院,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先自行含 服硝酸甘油片或速效救心丸等藥。

第三,衣服和鞋子突然變緊。衣服、鞋子變緊,不少人第一反應可能是自己胖了,但對心臟疾病患者來說,可能提示心功能受損。這是由於心排出量(心室每分鐘射出總血量)血下降,腎臟血流量減少,排出體外水分減少,出現下肢浮腫、體重增加(尤其3天內增加超過2公斤),需及時就醫。

第四,食慾不振。心臟功能受損的患者除了有食慾不振的表現,還可能出現腹脹、噁心嘔吐、便秘、上腹痛等症狀,多是由於右心功能衰竭,胃腸道淤血引起。

第五,頭昏頭暈。頭昏頭暈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睡眠差、頸椎病、高血壓等是較常見原因。但伴隨血壓明顯偏低的頭暈頭昏,可能是心功能受損等所致,嚴重者還可能出現暈厥、心源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況,此時應迅速就醫。

第六,焦慮不安。正常人焦慮不安大多與情緒有關,而有人在情緒穩定時仍覺心悸、心慌、坐立不安,這要考慮是否存在心臟疾病。心率增快、心律不齊是心慌焦慮常見原因,多由心臟功能性或器質性改變導致,應早期干預,防止症狀進一步加重。

第七,咳嗽不止。多數人感冒會出現咳嗽、發燒等症狀,且咳嗽在白天黑夜不會有很大差別。但一些人沒有發燒等其他類似感冒症狀,唯獨咳嗽不止,夜間多於晚上,平臥時比坐起時明顯,此時要警惕是否心功能受到損傷。這可能是肺淤血使氣道受到刺激,可伴隨咳白色泡沫痰、痰中帶血絲,急性發作時甚至可出現粉紅色泡沫樣痰。

第八,容易疲勞或終日乏力。很多心臟病患者起病便是以乏力或易疲勞開始,多是由於左心功能受損,心排出量降低,不能滿足外周組織灌注所致。

第九,少尿且下肢浮腫。出現少尿和下肢浮腫,很多人常認為是腎臟出了問題。實際上,心臟功能受損會導致腎臟血流不足或體靜脈壓力過高,常出現少尿及下肢浮腫等。腎臟長期缺血,可致腎功能惡化,出現蛋白尿,血肌酐上升,並形成心衰加重的惡性循

心臟發病的幾個黑暗時刻

氣溫低。冬季氣溫降低,會激活交感神經系統,導致心率加快,外周血管阻力增加,進而令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加大,引起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痙攣,使原有粥樣硬化斑塊的血管更加狹窄,甚至出現粥樣硬化斑塊破裂出血,血栓形成,造成急性血管阻塞,引起心絞痛發作和心肌梗死。研究表明,氣溫每下降10℃,心臟病發病風險會上升7%,多數心臟病發作事件發生在氣溫較低時。因此,建議大家冬季出門做好保暖工作,戴上帽子、圍巾和手套。

溫度高。夏季及室內溫度過高時,人體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血液集中於體表血管,會導致心臟、大腦血液供應量相對不足。加上晝夜溫差大或空調溫度較低,可導致血管收縮,血壓波動,誘發心腦血管急性事件。天氣酷熱,人體新陳代謝旺盛,對水的需求量增加,大量出汗時,體內水分和鉀、鈉等電解質大量流失,可誘發惡性心律失常。建議大家天氣炎熱時多喝水,可採用多次少量補水法。另外,多吃粗雜糧、綠葉菜、瓜果,少吃肉類和甜食。

暴脾氣。人真的可能被氣死。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研究人員發現,一個人在暴怒後的兩小時內,心臟病發作或出現急性冠脈綜合徵的風險會增加近5倍,中風風險增加近4倍,室性心律失常風險也會增加。對於愛生氣和已經存在心臟疾病的人來說,發病風險以及致死率也會更高。

喝太多。酒精不僅會導致酒精性心肌病、高血壓等,更會造成心梗、腦梗、房顫、心衰、腦血管破裂等問題,甚至危及生命。另外,飲酒者胃內存有大量食物,嘔吐時易進入氣道,導致患者窒息及誘發吸入性肺炎;也可刺激氣管,通過迷走神經反射,造成反射性心臟停跳。

吃太飽。吃得太多,會讓消化系統佔用太多資源,有效循環血容量減少。如果吃得油膩,大量甘油三酯進入血液,會使血細胞和血管功能下降,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大增。而且,吃太多富含脂肪的食物,會誘發急性胰腺炎,造成心臟驟停。因此,心臟病患者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飽。

用力便。便秘患者排便時,通常會用力過大,引起腹壓升高,血壓隨之升高,同時心率加快,導致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因而發生嚴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甚至發展為心梗。便秘患者大便時還常用力屏氣,擠壓內臟,引起心臟破裂,大血管出現夾層動脈瘤或破裂等問題,同樣有生命危險。

練過頭。 運動能強身健體,但運動猝死的報道屢見不鮮,一些“一向身體很棒”的人會突然在運動中倒地身亡。其實,運動不是他們猝死的主因,隱藏的心臟病才是“幕後黑手”。心源性猝死是運動性猝死的主要表現形式,如心肌炎、先天性冠狀動脈畸形、心肌肥厚等。刺激因素還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經興奮和血流動力異常引起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等。也就是說,運動性猝死並非平白無故的發生,而是心臟自身的器質性缺陷受到刺激而誘發。運動強度過大或運動未及時補充能量,如馬拉松運動中一直不補充水分,就會造成嚴重脫水,影響散熱,運動中又不斷產熱,從而導致體溫增加,進一步加重脫水,影響人體各個器官的機能。

養護心臟,多吃這些食物

1.蘆筍

蘆筍是天然的葉酸,這有助於防止一種名為同型半胱氨酸的氨基酸在體內積聚。高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臟相關疾病的風險增加,如冠狀動脈疾病和中風。

2.豆類

豆類、豌豆、鷹嘴豆和小扁豆-又稱豆類或豆類-都可以。顯著降低密度脂蛋白或“壞膽固醇”的水平。它們還含有纖維、蛋白質和抗氧劑多酚類物質,對心臟和一般健康都有好處。

3.漿果

漿果中也富含抗氧化的多酚類物質,這有助於減少心臟病冒險。漿果是纖維,葉酸,鐵的主要來源,鈣, 維生素和維生素C,它們的脂肪含量很低。

4.甲殼蟲種子和亞麻籽

這些種子是豐富的植物來源歐米茄-3脂肪酸,如α-亞麻酸。omega-3有許多有益的作用,比如幫助降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總膽固醇的水平。它們也會減少血壓並儘量減少動脈內脂肪斑塊的積聚。歐米茄-3減少可能導致心臟病發作,例如血栓形成和心律不齊。

6.綠茶

我們知道,膽固醇是心臟病和中風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飲用綠茶可以有效地降低體內的膽固醇。

7.乾果

杏仁、榛子、花生、山核桃、開心果和核桃都是有益心臟的堅果選擇。這些堅果富含蛋白質、纖維、礦物質、維生素和抗氧化劑。像魚和亞麻籽一樣,核桃也是成熟的。ω-3脂肪酸讓它們成為一種對心臟有益的小吃。

8.肝

在所有的器官肉中,肝臟是最多的營養稠密。尤其是肝臟葉酸鐵,鉻,銅和鋅,這會增加血液中的血紅蛋白水平,幫助我們保持心臟健康。

9.燕麥片

由於燕麥片含有豐富的可溶性纖維,它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的風險。燕麥產品能顯著降低密度脂蛋白和總膽固醇,而不會產生任何不良影響。

10.番茄

西紅柿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可以幫助我們保持心臟健康。紅色的小水果富含纖維,鉀維生素C、葉酸和膽鹼,它們對心臟都有好處。鉀除了有助於防止心臟病外,還有益於肌肉和骨骼,有助於預防。腎結石形成。科學家認為增鉀在減少鈉攝入量的同時,在試圖降低心臟病風險的時候,最重要的飲食改變就是攝入鈉。

溫馨提示:

心腦血管病年輕化, 在四五十歲時,心臟和血管都會有明顯的老化,彈性大不如前,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

建議40歲以後,要經常進行體檢,通過抽血檢查,瞭解血脂、血糖情況;通過做心電圖檢查心臟,如有症狀經醫生判斷必要時做一個雙源CT(無創檢查)或心臟冠脈造影(有創檢查),確定是否有冠心病。

特別是有家族史的人、在飲食上習慣吃鹽比較多的人、工作壓力比較大的人等,更要注意心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時在門診、社區、家庭做血壓監測。一旦發現異常,要儘早去正規醫院就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