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後,你的小學同學都還健在嗎?

西漢水之子


這個問題的關鍵字“都”。對我來說小學同學,都健在,這是不可能的。我的小學同學,應該都七十多了,我己經記不清楚了。

對現在的中年人,他們的小學同學,應該都還健在的。但也許可能有例外的。

我是46年出生的,我的中學同學都七十多歲了。58年初中入學,距我們初中畢業(61年)都有58年了。距我們初中入學也己經有61年了。

母校60週年,去年,2018年。我們老同學的群,大家一起拼湊,共回憶起100多位同學名單。

當然,58年的初中同學,都近60年了。肯定說己經“走”了一些。粗略統計大約“走”了二三十個老同學。健在的仍然不少。

2018年,母校60週年校慶,我們老同學之前也小聚了一下。人雖然沒到齊,凡是聯繫上的,除了身體不太好的,有特殊情況的。還是到了不少的。

老同學相見分外親切,不容易呀!都老了,不帶任何“功利”因素,無他,只是敘舊。





笨笨潮爺1


30年後我的小學同學還鍵在嗎?

網友一:我今年七十歲了,我的小學同學好多人都走了,我的同位就走了三位。07年初中同學畢業43年聚會,走了兩位,一位得癌症,一位半身不遂,這幾年又走了兩位。

網友二:因為最好的朋友有三種,一是同個窗,因為哪時友誼比較純潔。二是扛過槍因為同生共死。三是什麼你知道,因為只有最好的關係才會一起去。


網友三:我79年小學畢業,有聯繫的不超過10個,前幾年有一個從火車橋上跳下去了,據說某一藥材突然跌價,有人強行退還早已售出的藥材。大門被藥材堵上了無法正常出入,他被老婆教育了半晚上,快天亮的時候,他從院牆上溜下來,然後從附近的橋上落下來了,現場慘不忍睹。

網友四:我的小學同學幾乎都是不聯繫了。即使遇到了也只是在街上打一個招呼。各人有各人的事情,各人忙個人的事情。


首先,你的小學同學30年後還健在嗎?這句話讓我感慨人生無常。

30年後我和我的小學同學都已經70歲了。我希望是一個小學同學都不要掉隊。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是骨感的。不要說是30年之後大家一個都沒掉隊。就是現在我小學的同學已經走了好幾個呢。就像上面網友說的一樣黃泉路上無老少,我有一個同學,長得雄偉高大。有一天去鄰居家串門兒,人家一家人在客廳裡吃飯。他就在人家的沙發上坐著,等人家吃完飯,在想和他說話的時候,發現他在沙發上睡著了,喊了幾聲不動。過了一會兒人家覺得不對勁兒,再看看原來他在沙發上已經死去了。

30年後會怎樣?誰也不敢保證自己的身體不出問題,只能感慨人生無常


第二,珍惜現在小學同學的友誼。

人生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悲歡離合 緣起緣滅... 想一想今生今世能與你們同學一件值得珍惜的事情。中國十多億人口能和你是同學應該值得珍惜值得回憶回憶,珍惜我們以往的友情。

小學的同學的友情是最值得珍惜的。因為它不摻雜著任何的名利。這是一種純真的感情。純潔的就像山上的小溪,沒有一絲一毫的雜質。

所以小學同學有機會,千萬不要形同陌路要。抓緊時間找機會多聚聚。暢談人生暢談友誼,畢竟餘生不長!


第三,餘生不長,為了30年聚首小學同學們應當相互勉勵,保養好自己的身體!

不管你取得多大的成就,不管你的本領有多麼的強大,沒有人能逃脫死亡。即使是位列九五至尊的秦始皇,儘管他能統一六國,但是他也難逃一死啊。他曾經幻想著能長生不老派徐福去海外尋求長生不老的丹藥,那是沒等洗徐福回來,就一命嗚呼在巡遊的路上,等回到皇宮屍體都臭在路上。

人生的結果就是死亡,所以說人生最重要的是過程,這個過程就是短短的幾十年,很少有人能超過三位數,等到年老體衰,你就會感覺到一切都是浮雲。沒有什麼比健康更重要。30年之後小學同學是否還健在?要看自己現在的身體是不是還很健康?不要說別人還在不在?至少自己要有個堅定的信念,30年之後自己還活著。所以現在從今天開始就要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摒棄邪惡習吸菸的喝酒啊,統統拋棄,定時睡覺定時起床,生活有規律。適時的自己鍛鍊身體。同學之間要相互勉勵爭取30年後,大家還能相見共敘友情。


結束語:30年,彈指一揮間。應該說過去的30年過得非常快。從今天往後的30年,誰也不能保證自己還能存在。世事無常啊!有的時候想樂觀,你也樂觀不起來。因為人生有的時候是非常脆弱的。緣起緣滅。如果老天認為小學同學30年之後還有緣分,也許我們這幫小學的同學30年之後依然還能相見!

我知道這只是我的一句祝願罷了。

今天就讓我再豪氣一回吧:人生出走70年,願歸來還是少年!


景行說教育


痴長六七。


老七35341


小學同學說真話,到現在除了記得幾個人的名字,大都不記得啦。至於在不在就更不清楚了。但有個叫張愛珍的女同學,是我的同桌印象很深。

我是七七屆高中畢業,在我們畢業二十週年慶時,聽同學說張愛珍已去世多年了。我們那個年代,通訊很不發達,畢業後各奔東西大都沒有了聯繫。大多數上山下鄉,有少數因身體原因留城的。她好像聽說是留城了,進了工廠上班。因為小學畢業後,我們不在一個班我又下鄉了,幾乎就斷了聯繫,她的情況一無所知。

當年聽說她已去世多年,很驚愕也很傷感。據說她剛休完婚假第一天上班,她是開衝床的工人。工廠有規定,工人上班要戴工作帽,穿工作服。她可能是因新婚燙了個新發型,怕把髮型搞亂了,就沒有戴工作帽。結果悲劇發生了,她低頭時頭髮捲到機器裡了……

她是我同學中去世最早的……願她在天堂快樂!



千重雪wy


我的母校是福州實驗小學。我的小學同學有五十餘名。五十多年過去了,曾經的同學們基本都在。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許許多多的故事,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傳奇。有些人一生平靜如水,有的人一生跌宕起伏,有的人一生驚心動魄,當追憶似水年華時,都有一個共同點---透視生活的本質,每一個生命體都會精彩紛呈。

今年春節期間回榕,不經意之間見到了我已經闊別了50年的母校---福州實驗小學。儘管我沒能夠邁進那半個世紀未曾涉足的母校校園,儘管我只能夠隔著柵欄在手機裡留下幾張母校的照片,我已經很釋然了。回京後,少年時代,往事縈懷,揮之不去,提筆作文,寫下《我的福州實驗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一文。題記是:從1963年到1968年,我在福州實驗小學就讀;一別50載,老師和同學們依稀出現在模糊的記憶裡。

文章發出後,原本只是回憶回憶一下逝去的年華,記錄記錄那些曾經的老師和同學們,檢驗檢驗自己的記憶力。誰知,互聯網強大的傳播能力,使我的拙作居然被我的實驗小學的同學們看到。這是我始料不及的。然後我作為”實小68屆一班”的學生進入了他們的“群”。曾經同班五年的同學們熱情接納了我,群主陳小丁給我發來一張班級同學們的通訊錄。你還別說,上面本人的名字赫然在目!50年了,我們班的同學錄居然還給我留了一席之地!儘管我被列入“失蹤”(未聯繫上)人員之列,儘管他們基本都記不得我的模樣和尋不到我的蹤跡,但至少我還是他們中的一員!欣慰呀!

保力同學把我拉進群,小丁群主張開熱情的臂膀,矯小青、陳莉、王建平、林曉等同學不斷回憶往事,尤其是小青同學有著出類拔萃的記憶力和洞察秋毫的觀察力。在我與他們的對話中和他們發出的視頻照片裡,我終於見到了50年未曾謀面的我的老師們。所有這些,都歸功於一篇小小回憶文章,把我從虛擬的50年前拉回到現實的50年後。

忽而手癢,靈機一動,何不再作文一篇,時空交織,物換星移,搜索搜索過往軼事,抒發抒發內心感受。

我從1963年秋季開學後,進入實小二年一班,一直到1968年6月從實小畢業,一直都在年級一班。我們”實小68屆一班群”的群主陳小丁同學給我發來一張《實小68一班同學錄》,上面記錄了小學六年來曾在我們班出現過的58位同學。58位同學中,見到名字能夠立馬想起本人的,可能一半不到;見到名字能夠依稀恍然的,也不是太多;見到名字無論如何想不起來的,也有不少,女生佔多數。你想啊!50多年不見,誰有這麼好的記憶力,能把小學同學一一記起?尤其那會子男女生之間交集很少,留下的印象當然不深,十分容易被時間抹去。

透過歲月的年輪,仔細盯著這張寶貴的同學錄,如同座山雕拿著楊子榮獻上的地下先遣圖一般。小學同學,畢業之後,各奔西東,天各一方,今天又見到你們的名字,不免搜腸刮肚的找尋和回憶當年在一起的情景。除了在《我的福州實驗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一文中我提到的甘曉笛與陳保力二位同學以外,同學錄又給我提供了班裡其他同學在我記憶裡模糊片段的索引。

于謙同學應該是我們班的班長,文文靜靜的,好像一笑臉上兩酒窩,他是我們班主任鄭履端老師的得意門生。

陳小丁同學在我印象深處佔有一席之地,是因為他的名字使然,記得當年音樂老師教了我們一首叫作歌,歌名忘了,歌詞的前兩句是“丁丁說他是小畫家,紅藍鉛筆一大把”,下課後,同學們衝著他唱,小丁同學頓時羞赧的不知所措。

王希同學是我們班主任張淑莊老師的女兒,學習成績不錯,她曾經與我同桌一個學期,估計是班主任讓她來幫助我這位除了作文比較好、其它方面都差強人意的男生吧!

孫少夫同學個頭不高,比較胖,那年頭胖的孩子非常少,不像今天比比皆是,所以大家都叫他“阿胖”。

劉傑同學是我們後勤大院的,但我無論如何也想不起班裡居然還有後勤大院的女生了。

王莉莉同學,聯絡圖裡沒有找到她的名字,她是我們班畢業後唯一與我有聯繫的女生,當年我曾經去過她家玩兒,看過他哥哥攢的郵票。

陳玄同學印象很深,個頭比較大,最喜歡惡作劇,他經常會把掃帚或字紙簍擱置在教室的門框上,把門開一個小縫隙,一旦有人推門進來,門框上東西就會掉落下來砸在推門人頭頂或身上,很多同學都嘗過這種惡作劇的滋味兒,女生警惕性差,次數自然多些。他也很會打架,在班上幹仗能和甘曉笛同學叫板的非他莫屬了。

王志強同學在班裡最“嬌小玲瓏”了,永遠坐在第一排,三四年級時,個頭大概1米5不到,體重40斤不到,他喜歡穿一雙大頭皮鞋(卡釘鞋),很戲劇性。

隆重推出的是在班級裡與我玩的最好的王建平同學,他的座位始終與我的座位挨著,我們上課老說話,經常被老師抓住批評;記得他曾經到我們中山路後勤大院玩兒過,我也到他家所在地省商業廳大院去過。他和我都愛看小人書,尤其是反特的和打獵的書。六十年代,有兩本書很流行,一本是反映鄂倫春族人狩獵的《獵人一家》,一本是反映解放初期湘西剿匪的《武陵山下》,我們兩人都在瘋狂地找這兩本書。最後找到沒有,想不起來了。

在同學錄裡,有兩位同學已經離開了我們,李曉倉同學名列其中。

李曉倉同學很愛開玩笑,大家都愛逗他,記得有一次頭天看電影《槐樹莊》,電影裡面有一個富農叫李滿倉的,於是第二天大家就開始叫他李滿倉,氣得他一愣二楞的。還有一次,他穿了一件非常誇張的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來上學,非常扎眼,與他高幹家庭的背景很不協調,但班主任卻在班上當眾表揚他艱苦樸素,樂的他滿臉笑意如同一朵花。

人的記憶就是這樣,有的不經意的事兒記得很牢固,有的很重要的事兒卻忘得一乾二淨的。記憶也有選擇性,根深蒂固的記憶往往就是一些非常不起眼的甚至轉瞬即逝的場景、細節或對話。

矯小青同學在群裡發了一段實小67屆三班不久前聚會的視頻,讓我真真切切地看到了50年未見的老師們。白駒過隙,歲月滄桑,50年,足以讓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成為一位知天命的壯年了,那我們的老師們呢?

我看到了我的班主任鄭履端老師、教算術的何光齡老師、教體育的鄭霖老師,還有我們曾經肅然起敬的梁孝忠校長,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曾經教過我們班和沒有教過我們班的老師們,真真正正是一次精神和視覺的豐收啊!看樣子這個班的聚會發起人夠牛的,班級學生們一次相聚,居然把這麼多資深的老師們和曾經的校領導都叫來了。

我看到了我的班主任鄭履端老師,我的算術老師何光玲、體育老師鄭霖,美術老師林之本等,還有我們曾經肅然起敬的梁孝忠校長,還有其他許許多多的曾經教過我們班和沒有教過我們班的老師們,真真正正是一次精神和視覺的豐收啊!看樣子這個班的聚會發起人夠牛的,班級學生們一次相聚,居然把這麼多資深的老師們和曾經的校領導都叫來了!

在視頻裡,老師們相繼發言。我彷彿又回到50多年前,一位不到十歲的懵懵懂懂的學童豎起耳朵聆聽老師的教誨一般,只是斗轉星移,當年一個個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朝氣蓬勃的老師們哪裡去了呢?其實不要尋找,答案很簡單,老師們年輕的身影,已經隨著流逝的歲月,融入到他們默默耕耘的教育土壤裡,浸潤在他們春風化雨的教育生涯中,濃縮在他們為之奮鬥的三尺講臺上,同時也展示在桃李滿天下的莘莘學子裡。

我最想見的班主任張淑莊老師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夠出現在同學們的聚會上,很遺憾!想當年,淑莊老師教我寫文章的情景仍歷歷在目,她在我作文本上留下的眉批和修改,我還能記起,我非常感謝她,也默默地祝他們健康長壽。


一風2008


我是七七屆的高中生。幾年前我的一個同學讓我加入當年中學同年級的一個同學群微信,為此還特意給我買了個手機。進群后想了一下拿什麼回報同學,過了幾天我把小學剛進校門時一年級(那時是按所住街道分學校),我們一共五個班我分在四班(我看群裡有好幾個),我們班的全體學生名單四十五人和班主任(我回憶的)發到了群裡,名單後邊包括中途誰轉走了和誰轉進來了的人名,全註上了誰住那條衚衕門牌幾號。據我所知這裡邊有兩個同學去世了。

然後我又把初中剛進校門時(一共六個班,我在五班),我們班的全體同學名字加稍後進來的兩個共五十六人(只有一個女生名字回憶不準)發到了群裡。包括班主任和各科老師。據我所知,有一人在學校時就被判刑離開了,另外只有一個去世了。其它的不詳。


閒人4429


去年我組織初中同學聚會,因為我老師七十多點去世了,同學沒有去的,聚完會以後,在三臺山廟會有次吃飯,有幾個小學同學問我你怎把我們小學忘了,小學同學還能活著,不過快七十歲了,看看聚一聚,現在情況變了,文化低工資也不高,退休的都是高中以上的,我出錢和費累,說好了三臺山廟會再聚會,突然老師和幾個代表不願意了,我也參加手條了沒空了。


用戶6749300950


這是今年夏天拍的,我小學同學。三十多年了大家重新聚在一起,所幸都身體健康,至於各自曾經歷過什麼,或承受過多少生命之重不曾提起,相見時難別亦難,此一別從此天涯路漫漫



心若向陽心生溫暖


我今年六十八歲,屬龍。我的小學同學大部份都健在,雖有小疾但通過食療,國家的醫療保障,都還很精神有的還能幹體力活!我祝願三十年後我和我的同齡人和小學同學都在,共享祖國繁榮富強,共同看到臺灣迴歸,祖國統一和中華民族復興實現![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祈禱][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玫瑰]


張紅心


小學畢業30年了,小學全班照已經褪色看不太清楚了,由於小學年年都分班,同學之間交情淺,畢業後從來沒有小學聚會。

但是知道小學同學現在已經有一個騎摩托車撞車去世了,有些也不清楚現在怎麼樣了。

可能20年後有10%已經走了,30年後應該起碼走50%了。所以人生要珍惜,也要好好做點事,不要留下太多的遺憾,也不要把人生過得壓力山大,天天發愁,這樣不值得。

身體健康第一,不然再多錢,你躺在醫院,你是最可憐的,有錢又有什麼用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