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泰安有這種風俗,除了清明節去上墳外,農曆10月初一也要上墳祭祀父母,你們是嗎?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為什麼我跟泰安的同時今天說起來,你們泰安沒有十月初一的說法?他說只有兩個節春節和七月十五!今天是2019-10-28

我看到這麼多評論。可能我沒有表達出同事的意思。今天再問問他,不過泰安人是不會錯的。謝謝回覆!


針織梭織面料


老輩人上墳有三個時間第一是寒食 大約在青明節前後。以前清明節不上墳我小時候在山東農村沒聽說過這個節。第二次是七月十五 鬼節 這個節與八月十五有關。活著的人在過八月十五時要提前給老祖宗過 苐三次是十月初一。 還有一次是死者的忌曰 也就是死者去世的䣁天。春節年三十晚上要正兒八經的擺貢請老祖宗。正面牆上掛著畫象。都寫著歷代過世的人名 夫妻兩人的名字都有 吃飯前都會去給老祖宗砝頭 但未婚的女孩子不去 男孩子不管大小都要去 過了午夜即24點以後就要把老祖宗送走。只有成年男子去送


用戶5529203309393


我家鄉的風俗是,在一年當中給過世的親人上墳送3次紙錢。

一是清明節;

二是農曆十月初一。在我們當地,老人把十月初一這一天,稱作“寒市”。具體可以上墳的時間,為前三後四。意思是,在這一天的前三天或者後四天的範圍之內,都可以上墳。一般“寒市”這天,不上墳。

三是臨近春節的某一天,因我村從解放前就有大會和集市,所以,還不到除夕請先人回家吃餃子之時,我們就提前幾天上墳送紙錢,以便先人能夠手裡有錢而趕年集。

再,我們這裡沒有農曆七月十五上墳這一說。


雲雪川


我是河北人,嫁到山東的習俗跟我們那差不多

祭祀祖先一般集中在清明節,中元節,和十月初一

不一樣的是,我們那年三十中午或者下午去墳地祭祀,而這裡是年三十傍晚請祖先回家,初二一早再送回去。

我們那裡十月初一,是給先人送紙錢,讓他們買衣服御寒的。山東這裡好像也是這個意思。

不知道其他地方什麼風俗。


一點星光1986


萊州這邊上墳燒紙的時間也不一樣,我們城東北方向是每年的正月十五一次,主要是送燈,用蘿蔔割的燈,給老祖宗照路回去的,清明一次,給老人把墳頭整理一下,添點土,再就是十月初一了,每年這三個上墳的時間段都要堵車,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去上墳的,很熱鬧!


張兵63905561


中國的祭祀應該稱為祭祀文化,無論規模大小都是傳統習俗,而這種習俗恰恰反應了老祖宗的高超智慧,是一種維繫親情的紐帶,父母在世時兄弟姐妹之間都會有一些矛盾,或因為父母養老,或因為財產分割,而這種父母過世後,三七、五七、盡七、百日,週年一系列祭奠節日,親朋好友都來祭奠上墳,正是兄弟姐妹緩和關係的契機,再加上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這些上墳祭奠的日子,兄弟姐妹親朋好友也都要聚在一起,故人過去三週年後,親戚一般就不來祭奠上墳了,但是和睦的家族,家族裡兄弟和叔伯兄弟也會一塊去上墳,一個人單打獨鬥去上墳會被人當做家族不睦看不起。所以老祖宗留下的這些不僅僅是祭奠先人,不忘先人,更是為了後人的和睦相處,家族親友團結。試想沒有這些,每個人都忙忙碌碌有多少親朋好友有機會一塊聚聚??起碼創造了更多的機會讓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多多接觸。


YI86119


㓪朗乾坤被燒的愁雲密佈!這種風俗急待改善,把個清潔的城市燒的是烏煙瘴氣,政府應該出臺政策,限定區域,限定時間!


祥和2743


河南也有這風俗,周口,南陽,看來面積不小的地方,中原習俗。山東到平邑費縣,臨沂以東就沒有這風俗了


用戶6243607961111


山東淄博也是這樣的,山東很多地方都是這樣的習俗。清明節給老人上墳的意思是春天到了,給老人送去春天的信息,也是寄託哀思,有懷念之意!古歷十月一日已經進入冬月,表示冬天來了,小輩們去墓地上供,主要是因為寒冷季節已經來臨,去上墳有“送溫暖”的寓意吧!

活著孝敬,故去哀思,這是人之常情!


早春記憶


清明節是寒食紀念賢人,給已故親人修整陰宅,防雨季來了漏水,七月十五中元節是把教育我們種養農桑的聖賢請來付宴,請讓先人來做陪,十月一是寒衣節上墳是給已故親人送錢買衣裳,並告知一年糧食收成,除夕是給親人拜年!祭祀祖先和封建迷信沒有關係!國家!大事在祀與戎!家族大事載祀與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