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今天

我院支援武漢的醫療隊隊員都有

什麼故事呢?

↓↓↓↓↓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01

你是最美的重症人

講述人:廣西醫療隊重症組副組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一區副主任韓林:


2020年2月1日,是廣西援鄂醫療隊隊員、我院重症醫學科一區副主任醫師龐靜第一次上大夜班(凌晨2時至8時)。凌晨1時30分,龐靜來到所在的武漢市黃陂區中醫院7樓重症病區,簡單放置好個人物品後,就開始穿戴個人防護裝備。病區是臨時設置的隔離病房,所以清潔區、半汙染區等設置只能因地制宜。


龐靜和桂醫二院的陶樹安相互細細檢查彼此的防護服、防護眼罩、N95口罩和最外層的外科防護口罩以及雙層防護手套等是否達到了嚴密包裹的要求。每一重防護不僅是對我們醫護人員負責,更是對病人和其他共同戰鬥的戰友的負責,容不得一絲一毫的馬虎!在相互檢查確認合格後,該班次小組成員相繼進入了戰鬥崗位。


接班時,病人們大多數已經睡了。但還有三位重症患者病情尚不穩定。他們有的胡言亂語,有的時有氣喘,有的不停咳嗽,無法平穩入睡,龐靜和負責監護室另外兩個隊員,一直嚴密觀察著監護儀上的動態變化,不時地到床邊對患者進行安慰和鼓勵、及時調整呼吸機的治療參數和實施其他治療,直至患者病情平穩,安然進入夢鄉……


黃陂的春天咋暖還寒,雖然穿了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貼了暖寶寶,龐靜還是覺得冷,由於防護的需要,護目鏡長時間緊緊壓在鼻樑骨上,還有N95口罩的綁帶勒在皮膚上,這些都給龐靜帶來陣陣刺痛,並向頭部放射。每小時,每一分鐘都顯得比平時長,但還好,因為忍得住!


緊張有序的工作在早上8點鐘結束了,龐靜迎接到了新的戰友,交接完病區的情況,她離開的時候,已經9點了。龐靜身上的衣服已被汗水全部打溼了,在脫下防護服的一剎那,她的面部、鼻子、耳朵都被口罩壓出了深深的壓痕,有些部位甚至出現了紅腫,感覺都快出壓瘡了。還有那經過多次消毒液的清洗的雙手已經從乾燥變得發紅,紅得隨時都有破潰的可能。隨後,龐靜按照要求開始做個人衛生,水龍頭裡的溫水觸碰到皮膚的那一刻,鑽心的疼痛讓她的眼淚不自主的流了下來。


“我是不是不夠堅強啊?”龐靜羞澀地問我,聽到這話,我的眼淚水不禁奪眶而出,這哪是什麼不夠堅強?那一道道壓痕,是屬於我們白衣天使的印記,它不會延緩我們前進的腳步,反而會激勵我們更加奮勇向前,最終戰勝疫情,完成組織交給我們的光榮的任務,這就是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最美重症人!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龐靜的臉上的壓痕印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出征時,科室的同事幫龐靜剪掉長髮


02

查房意見書通過隔離玻璃傳遞

講述人:廣西醫療隊醫療組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覃雪軍博士:


2020年2月2日,由我全面負責醫療工作的武漢市黃陂區中醫院發熱病區10樓病區含廣西醫療隊醫生團隊共計15人,其中臨床醫生13人,6名主任/副主任醫師,7名主治醫師,另有兩名專職感控醫生。


除我們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羅凌主治醫師外,其餘醫生分別來自廣西醫科大學一附院、廣西醫科大學二附院、廣西江濱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婦幼保健院、廣西科技大學一附院、廣西科技大學二附院、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壯族自治區工人醫院、廣西龍潭醫院。今天是團隊成員固定後開始與駐地醫生合作完成日常診療工作的第二天,由於傳染性疾病隔離需要,不能所有醫生進入病區查房,每天排班有主任/副主任醫師及主治醫師,與兩名當地醫師一起構成三級查房診療組,查房時各種意見建議書寫在紙片上通過隔離玻璃窗向辦公室醫生傳遞,查房結束後查房醫生出來口頭彙報查房情況,辦公班醫生完成開具醫囑及書寫病程記錄的工作。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 以上四張圖為:在隔離病區內查房的醫務人員隔著防護玻璃窗通過紙筆與辦公區醫生進行患者病情及醫囑交流,並拍照到辦公區開具醫囑書寫病程記錄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 覃雪軍聽取查房後的醫生彙報病情


援鄂日記③ | 我們明知危險 仍勇於前行

▲覃雪軍指導羅凌主治醫師開具醫囑及書寫病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