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英雄航天員劉伯明講太空出艙


週末心語 | 聽英雄航天員劉伯明講太空出艙

1966年,我出生在黑龍江省伊安縣,從小在艱苦的條件下生活,但從未耽誤過學習。

1982年9月,我以優異成績考進了縣一中,學校離家裡有9公里,我每天騎自行車上下學。黑龍江的冬天格外長也特別冷,在冰雪覆蓋的路面上騎車非常困難。我經常是摔倒了爬起來,爬起來又摔倒,中間有過彷徨,但從未氣餒。對知識的渴求更堅定了我求學上進的決心,學習成績也越來越好。

高中三年的艱難求學之路,鍛鍊了我強健的體魄,也磨礪了我頑強的性格。1985年3月,空軍到我們學校招飛,經過嚴苛的體檢和知識考核,我順利取得了空軍第一預備飛行學校的錄取通知書,成了我們學校幾年來唯一通過招飛選拔的學生。

軍校的4年,讓我完成了從地方學生到軍人、飛行員的轉變,也讓我學到了豐富的知識,養成了良好的軍事素質。1989年7月,我被分配到空軍某基地,對飛行操作技能進行強化訓練。1990年9月,我到部隊任職,真正成了一名戰鬥機飛行員。1996年我在北戴河療養時,聽說了選航天員的消息,我想,航天一定是一個充滿挑戰的事業,我的性格遇事比較冷靜,身體素質也不錯,應該具備當航天員的基礎,第一時間報了名,後來我順利通過了體檢特檢。

週末心語 | 聽英雄航天員劉伯明講太空出艙

1997年年底,接到了錄取通知書,能夠開闢一個全新的視野,我的心裡非常高興。1998年1月5日,我和其他13名戰友一起來到了航天員大隊,面對鮮豔的國旗,我們莊嚴宣誓,甘願為祖國的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生。

接下來,我們要學習大量的航天基礎理論,還要進行多項航天員專業技能訓練。我告訴自己,要想盡早的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變,學習訓練中就要格外努力。但是,執行飛行任務的航天員選拔是嚴格而殘酷的。儘管我們14名航天員都具備了執行任務的能力,但神舟5號任務是有一人能夠實現飛天夢想。遺憾的是我與這次任務失之交臂。

週末心語 | 聽英雄航天員劉伯明講太空出艙

2007年,我和翟志剛、景海鵬被入選“神七”乘組,於2008年9月25日執行飛行任務,第一次飛向太空,我不僅驚歎於地球家園的美麗,驚歎於個人的渺小和人類的偉大,更為祖國戰勝航天事業的成就感到自豪,心情特別的激動。於是拿鉛筆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俯瞰家園,同一個地球村,恆旺日月同一個太空城,三馬飛天齊祝願,天地連線一家人。

失重的感覺很奇妙,然而在太空中執行任務卻並不輕鬆。按照任務計劃,我們要在第2天完成出倉活動。飛行到第13小時,我和志剛開始進行軌道上狀態檢查和飛天艙外服組裝測試。海鵬在返回艙值守,隨時監控飛船運行狀況,並掌握我們兩個人的操作進度。沒想到地面上大約16小時的組裝訓練,在天上卻連續工作了近20小時才能完成。

就在志剛身著我國研製的飛天艙外服即將漫步太空時,意外情況發生了。開啟軌道艙門時,志剛拼盡全力,卻絲毫沒有反應。在地面訓練中從未遇到這種情況,此時,飛船即將駛出測控區,如果艙門再打不開,空間出艙活動就無法進行,“神七”任務的核心目標就無法實現。

怎麼辦?

我一邊鼓勵志剛,一邊按預案開啟軌道艙門輔助工具遞給了志剛,協助他固定腿部。在我的大力配合之下,太空之門終於打開了。

就在這時第2個意外情況又出現,我們的耳機中傳來報警提示:“軌道艙火災,軌道艙火災。”此時,空間出艙活動即將展開,全體華夏兒女都在翹首以盼,我和志剛目光對視,彼此心領神會。他毫不猶豫地出艙,我果斷調整艙外活動步驟,將一面五星紅旗遞到他手中。我想,就算真的遭遇不測,再也無法重返地球,我們也要讓五星紅旗在太空高高飄揚。

週末心語 | 聽英雄航天員劉伯明講太空出艙

在黑色天幕和藍色地球的映襯下,志剛揮動鮮豔的國旗向地面報告,向全國人民、向全世界人民問好,這個瞬間載入了史冊,也永遠地印刻在我的腦海裡。

在太空飛行期間,任務總指揮部特意安排我們與家人進行了天地通話。女兒劉倩婷還有我念了一首自己寫的小詩:十年磨一劍,夢圓天外天;欲飛舉世驚,高歌奏凱旋。親人的問候和祝福令我感到無比溫馨。

週末心語 | 聽英雄航天員劉伯明講太空出艙

我曾多次去過兩彈一星事業的發祥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每次去都要瞻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祭拜為航天事業犧牲的先烈。每每想到當年的創業先輩們,為了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甘願拋家舍業、住戈壁、鬥狂沙,他們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的大情懷、大境界,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

週末心語 | 聽英雄航天員劉伯明講太空出艙

我慶幸自己趕上了一個偉大的時代,有幸參與載人航天這一偉大事業。我將繼續刻苦訓練、積極備戰空間站任務,以憂患之心,保持奮鬥姿態,清醒認識到空間任務的極端複雜性和艱鉅性,挑戰極限,追求卓越,以拼搏之心投入到各項訓練中。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以淡泊之心詮釋飛天情懷,自覺踐行載人航天精神,不忘初心、執著奉獻,代表祖國和人民再次出征太空,續寫中國航天新篇章。


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

主播 | 劉伯明

郵箱 |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