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我們對“羅生門”這個詞都不算陌生,在現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時常可以看到它在新聞報道中出現。因為它現在被廣泛用來指“事件當事人各執一詞,真假難辨,事實撲朔迷離”。

這個意思多少是受到電影《羅生門》的影響而形成的。

事實上電影《羅生門》的情節是綜合了《羅生門》和《竹林中》這兩本短篇小說的內容,而原版《羅生門》的故事沒有那麼複雜,卻同樣很耐人尋味。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不做,便要餓死,沒法子才做的罷”

平安京作為日本平安時代的首都,位於現在的京都。其規劃以中國唐代的都城長安為藍本,格局方正。“羅生門”便位於平安京的中軸線——朱雀大路的最南端,相當於一個城門。

不過古代的日本常年戰亂,城門荒廢,更是有很多無名屍體被遺棄在那裡。

人煙罕至,烏鴉成群,屍體成堆,《羅生門》所講的故事就是發生在這樣一個陰森恐怖的“羅生門”裡。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羅生門”在平安京中的位置示意圖。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感受一下“羅生門”那自帶恐怖片特效的氛圍。

一個陰雨的夜間,一位失業的家將無處可去,來到了“羅生門”。他坐在門口那裡,陪伴著他的大概只有門上的蜘蛛。

而他在這個被稱為“地獄之門”的羅生門,思考著“餓死呢還是做強盜呢”這一個問題。

正當他猶豫不決時,發現樓上傳來聲響。他悄悄地爬上去看,看到一位老嫗站在成堆的屍體中間。然後,那位老嫗向先前看定的死屍伸下手去,一根一根把屍體上的長髮拔下來!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看到書中關於老嫗拔下死人頭髮的描寫時,莫名有點膽戰心驚。

家將對於自己看到的這一幕感到憤怒,衝出去制服了那位老嫗。在家將看來,“在這陰雨的夜間,在這羅生門的上面,拔取死人的頭髮,即此便已經是無可寬恕的惡”。

這個時候的他,忘記了自己先前想做強盜的事。這個時候問他是“餓死呢還是做強盜呢”這個問題,“這家將是,便毫無留戀,揀了餓死的了”。

當他聽老嫗說是拔了這頭髮去做假髮的時候,心裡覺得失望。而老嫗還說了,“很明白這沒法子的事的這女人,料來也應該寬恕我的”——被老嫗拔頭髮的女人,她生前把蛇切成四寸長,曬乾後說是乾魚,拿去賣。

老嫗還說:“我呢,並不覺得這女人做的事是惡的。不做,便要餓死,沒法子才做的罷。那就,我做的事,也不覺得是惡事。這也是,不做便要餓死,沒法子才做的呵。”

聽完老嫗所說的話,家將的心裡生出了一種勇氣。這種勇氣是他先前在門下面思考“餓死呢還是做強盜呢”時所缺的勇氣,但是又不同於跳到這門上來捉老嫗的勇氣。

家將說:“那麼,我便是強剝,也未必怨恨罷。我也是不這麼做,便要餓死的了。”

然後,他迅速地剝下老嫗的衣服,踢倒老嫗,帶著剝下的衣服,走了五步到了樓梯口,一瞬間下了梯子消失在外面的黑夜裡。

老嫗從死人堆裡爬到樓梯口,向門下面看,外面只有黑漆漆的夜。

沒有人知道那位家將的蹤跡。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羅生門》的作者是芥川龍之介,日本近代文學大師。他在35歲時,服用過量安眠藥自殺。日本純文學的至高獎項“芥川獎”,是其好友菊池寬為紀念他所設立的。

20世紀20年代末期,日本社會的階級鬥爭更加尖銳。芥川是個“神經脆弱到連門前有人咳嗽都會大吃一驚”的人,動盪的局面使他深感不安。他越是接觸社會,越憎恨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現象。他雖對現實不滿,卻又不肯放棄既有的生活方式。

芥川這樣描述自己道:“……我在氣質上是一個浪漫主義者,在人生觀上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在政治上是一個共產主義者。”(《他·其二》,1926)

芥川龍之介在《羅生門》中描寫了家將的一系列心理變化,先是走投無路時在善(寧願餓死)惡(做強盜)之間的猶豫與掙扎,接著是看到老嫗拔死人頭髮時的義憤填膺,最後是“毅然”地走上了“惡”這條路。

家將在善惡之間的想法轉變,往往是在一念之間。只是芥川龍之介出於“對未來的模模糊糊的不安”(《給一箇舊友的手記》,1927),讓家將選擇了走向惡的一邊。

但是家將在那之前可能沒做過什麼壞事,甚至還挺身而出制止別人做壞事。

而他從“羅生門”離開後,去了哪裡,想了什麼?是將繼續行惡,還是回頭是岸?

故事戛然而止,韻味久久迴響。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從阻止惡行到做出惡行的反轉,人性的複雜可見一斑。

芥川龍之介對於複雜的人性,具有較深的洞察。除了《羅生門》,他還在另一個短篇小說《鼻子》中明確地指出了“旁觀者的利己主義”。

人的心裡會有著互相矛盾的感情。看到他人不幸時,常常容易深表同情。但別人一旦脫離了不幸,過得比以前更好時,可能對別人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正所謂人心難測。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自古以來就是個有爭議的話題。

但是,不管是善,還是惡,都是從人的行為結果去判斷的。而行為的選擇,往往是在一念之間。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善惡一念間,人都是利己主義的嗎?

《羅生門》的故事雖然人物少,情節不復雜,但是完全可以從中看出當時日本的社會現狀。

家將失業——經濟蕭條、民生凋敝,富家不能養活僕人;老嫗去拔死人的頭髮再賣給別人做假髮——老無所依;“羅生門”裡有很多無名屍體——戰亂、饑荒等因素導致死亡頻發,民不聊生。

在這樣的環境下,活下去是人的本能,或許會發生更多“惡”的故事。但是人人行惡,利己主義盛行的話,社會還能好起來嗎?

不禁想起電影《無問西東》,同樣是在戰火紛飛、動盪不安的環境,人物卻做了與家將有所不同的選擇。

在電影中,王力宏飾演的沈光耀是家裡的少爺,吃穿不愁。在那個國難當頭的時代,他放棄安穩的生活,毅然去了空軍學校參加訓練。

訓練間隙,他會開著戰機一次次去到一個村子的上空,投下食物給那裡的飽受飢餓的孩子們。每當飛機來到上空,孩子們都開心地大叫“晃晃”——沈光耀會轉動飛機的翅膀。後來沈光耀的隊友們也都開著飛機來送食物給孩子們。

這些孩子裡有個叫陳鵬的孤兒,一歲時被那個村子裡的人帶回去,每次大點的孩子會抱著他去吃飛機投下的食物。如果沒有飛機送來的食物,他和同伴們可能都會餓死。

同樣是在戰火紛飛、人人自危的環境,沈光耀沒有隻顧自己,而是選擇了堅持心中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並且帶動了隊友們也這樣做。

當時才一歲的孤兒陳鵬,如果不是大點的孩子每次都會抱著他去吃飛機投下的食物,他肯定就餓死了。在如此艱苦的環境裡,那些大點的孩子們並沒有為了自己多點食物吃而不顧一歲陳鵬的死活。

沈光耀堅持內心的善,給了那群孩子們生的希望。那些大點的孩子們沒有隻顧著“利己”,無形中讓社會朝著強大的方向發展——陳鵬長大後就讀於清華大學,後來在第九研究所工作,去到戈壁沙漠參與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研發。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善惡可以受影響和教化

其實,極善與極惡的人都是少數的,大多數人在善惡之間徘徊。

正如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魔珠降生的他,天生被認為有魔性,具有極大的破壞力,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但是在成長過程中,他會被親情所打動,心懷善念,從而拯救一方黎民百姓。

而靈珠降生的敖丙,天生被認為有靈性,懷有普度眾生之心。

但是當他面對龍族使命與村民性命的兩難選擇時,選擇了使命而打算活埋很多無辜的人。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正是因為善惡只是一念之間,人很容易走偏,所以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善有著追求、對惡有著警惕,並且注重影響和教化人要向善。

比如古人說的“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不可失,惡不可長”、“從善如登,從惡如崩”等,各種關於善惡的警示。

又比如“樑上君子”的故事。

“樑上君子”的故事源自陳寔,他是東漢時期的官員、名士,品行端正,受人尊敬。

有一天晚上,一個小偷溜到陳寔家裡。小偷還沒得手,就察覺有人來了,然後他就躲藏在屋樑上面。

來人是陳寔,他發現了屋樑上面有人,但沒有喊人來捉賊,而是從容不迫地把晚輩們都叫到面前說話。他對晚輩們講應該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因為任何藉口而放縱自己、走上邪路。有些壞人,並不是一出孃胎就是壞人,而是因為不能嚴格要求自己,慢慢地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後來想改都改不過來了,這才淪為了壞人。 比如我家樑上的那位君子,就是這種情況。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貧困而丟掉志氣,自甘墮落。

樑上的小偷聽了陳寔的一番後既羞愧又感動,翻身爬下樑來向陳寔磕頭請罪。陳寔諒解小偷是被貧窮所逼,勸其改正,還送了幾匹白絹給小偷。小偷自是感激不盡,決心悔改。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時至今日,我們仍然沒有放鬆對善的追求、對惡的警惕。

從小開始學思想品德課,各處可見的公益宣傳標語,《感動中國》對品德優良人物的表彰等,無一不是社會對於善的追求。

原版《羅生門》:是餓死還是做強盜?這是個直麵人性複雜的問題

《羅生門》中的家將,處在戰亂時代,面對殘酷的現實環境,不得不進行“餓死還是做強盜”的選擇。他最後似乎偏向了惡的一邊,也是有其歷史背景原因。

絕大多數的我們,現在都不需要做如此極端的選擇題,反而更應該向善。

都說人性複雜,善惡一念間,而我們起碼可以管好自己的心。

有時候經意或不經意的善心所引導的行為,可能是拯救自己的關鍵,也可能是成就他人的美德。

人人向善,社會就可以少一些“羅生門”。


(文中部分配圖源自網絡,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