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養老保險,有的人搶著多交,有的人就是不交,你怎麼看?

洛浦秋風881


樓主你好,現在的養老保險為什麼有的人願意搶著多交,有的人就是不交,你怎麼看這個問題?我認為這是每個人和每個人的想法,所謂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就是這樣的一個問題。當然更重要的是從社保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那麼繳納養老保險畢竟能夠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收益和回報,因為養老保險所對應的養老金是可以領取終身的。

當你正常去繳納了一份養老保險,並且在法定退休年齡之前達到15年以上的累計繳費年限,都是可以享受到一份養老金待遇的,而且這個養老金待遇都是可以保證我們終身的,並且每一年養老金的待遇都是能夠有效增長的,所以這就是我們參加養老保險的好處,但是如果說你沒有參加養老保險的話,那麼也就沒有相關的待遇了。

作為企業在職職工的話,那麼依法去享受到一份養老保險的待遇是正常的,因為這也是法定的責任和義務,所以說員工也不能夠因此而放棄社保的繳費,這樣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所以說我們如果出現這種不願意繳納養老保險的情形,應該給他講明白養老保險意味著什麼,當然作為企業單位來說,是有責任直接扣除員工的工資來繳納社保,這個是無需跟員工來商量的。


社保小達人


現在的養老保險有的人搶著多交,有的人就是不交,你怎麼看?其實養老保險主要解決的就是老有所養的問題,搶著交和不交都是正常的,每個人的認識程度不一樣,這也是一種正常的現象,目前我國的養老保險主要分為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第一,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主要的參保對象為城鎮在崗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其中在崗職工是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按比例繳費。按照社保法的規定,只要是中國境內註冊的用人單位,都必須依法為職工繳納養老保險,這是強制性的,所以只要單位的在崗職工,不管你願意不願意,都必須要繳納,要搶著交也無法交,不願意交也不行,因為屬於用人單位應盡的法律義務和責任;另一部分是靈活就業人員,靈活就業人員繳納職工養老保險,是本著自願的原則,可以根據本人的經濟承受能力,在當地社保部門規定的繳費標準範圍內進行選擇,經濟條件好的可以選擇更高的繳費標準和繳費檔次,也可以選擇更長的繳費年限。因為養老保險的繳費原則是“多繳多得,長繳長得”。多交就意味著今後的養老金就會更高,可以達到真正養老的目的。

第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的參保對象為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城鄉居民,這是在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的基礎上,對靈活就業人員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另一種選擇,目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已經覆蓋了大部分的城鄉居民,由於繳費比較低,加之還有國家補助,退休的基礎養老金全部由國家財政來支付,個人繳費和國家繳費部分全部計入個人賬戶,繳費檔次多,選擇的餘地大,非常適合沒有正規工作的城鄉居民參保,所以也深受很多參保人員的喜愛。

第三,搶著交和不願交,都是個人自由。

有的人搶著交,選擇比較高的繳費檔次交,這說明大部分的朋友對養老保險制度的認識更深,對參保後的待遇保障有了更多的瞭解,這種主動參保的意識,國家是鼓勵和支持的,所以每年花費大量的財政資金對參保人進行補助。當然還有部分群眾,由於對養老保險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沒有對老年生活的憂患意識,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隨著參保人的逐漸增多,領取養老金的人不斷增多,那些不願意參保的人員也許觀念會不斷的更新,認識也會逐步的提高。

總之,繳納養老保險的實質是自身收益,交與不交還是由個人來決定的。搶著交是好事,這是對自身保障權益的重視,不交也不是壞事,最多就是沒有養老金可領而已,但是還有其他渠道可以解決養老的問題。


幫兄愛唱歌


搶著交的人是有遠見,對於自己未來養老問題提前規劃,提前保障的人。

不願意交的是不瞭解養老保險政策,過於在乎眼下得失,擔心繳納了養老保險會虧本。

這部分人對於未來沒有信心,對自己能活多少歲沒有信心,對未來國家能否有錢支付養老金沒有信心。

我每天都在向大家普及養老保險知識,就是希望所有人瞭解養老保險,繳納養老保險,能為自己的未來做一個保障!

下面由晶說社保為您深度解析“為什麼有的人搶著交養老保險”和“不交養老保險的人擔心的是什麼?”

001為什麼有的人搶著交養老保險

一、養老保險是國家以立法形式規定的基本保障。

2011年,我國頒佈了《社會保險法》,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強制用人單位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

二、搶著交的人是因為看到了已退休的人領取養老金的實惠

1. 根據規定,繳納養老保險最低滿15年,在達到退休年齡後即可辦理退休,領取養老金。

2. 養老金的領取是終生的,從退休年齡開始,到去世為止,且每年上漲。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勞動能力越來越差,養老金卻越來越高,保障終生。

三、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原則

1.繳納養老金,越早越好,因為有最低15年的限制。

年輕時,勞動能力強,賺錢多,繳納社保壓力小。而且因為有最低15年的繳費年限限制,如果繳費太晚,到退休年齡不夠年限,也是辦不了退休的。

2. 這也是很多人搶著交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四、養老金隨當地社會平均工資的上漲而上漲的原則

養老金計算公式中的基礎養老金,是直接與當地的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的。

社會平均工資每年上漲,養老金也越來越高。

養老金的漲幅,是遠遠超過把錢存在銀行的利率收益的。

所以,繳納養老保險比任何形式的存錢都划算,所以有人會搶著交。

小結,養老金是有國家保障養老的基本政策,是關係國計民生的好政策。 因為有最低繳費15年的限制和多繳多得的原則,所以很多人會“搶著交”。

002 為什麼有的人會擔心“虧本”?

一、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和計入個人賬戶金額

1. 對於企業繳納社保來說,因為員工只承擔個人繳費部分,且個人部分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所以是不存在虧本的可能的。

2. 但是對於繳納靈活就業社保來說,因為養老保險全部由個人承擔,繳費比例為20%,但是隻有8%進入個人賬戶。就是所交費用的40%進入個人賬戶,60%納入社會統籌。

以青島市2019年繳費為例,最低繳費653.80元/月,只有261.52元進入個人賬戶,另外392.28元納入社會統籌賬戶了。

因為有60%的繳費納入社會統籌,所以,的確是存在“虧本”的可能的。

二、一旦去世了,繳納的養老保險怎麼辦?

一旦參保人去世,無論是否已經開始領取養老金,待遇是一樣的:

1. 家屬繼承個人養老賬戶餘額

2. 社保支付喪葬費和撫卹金

以2019年青島市規定為例:喪葬費為1000元;撫卹金為54490元。

小結: 一旦參保人領取養老金不滿五年就提前去世的話,確實是存在“虧本”的可能的。

003 不要因為小概率的算計,影響到將來的養老

根據最新統計,我國人均壽命為76歲,但是退休年齡為女職工50歲;女幹部55歲;男60歲。

所以,雖然養老保險的確存在“虧本”的可能,但是從概率來看,虧本的可能性還是很小的。

任何人,不能因為小概率的“虧本”,而在年輕有勞動能力時不顧將來,放棄為將來做準備。畢竟,等到真的老了,坐吃山空花存款和養老金月月到賬,所帶來的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是完全不同的。

願天下人“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我是@晶說社保,如果本文對您有幫助的話,歡迎點贊留言


晶說社保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退休人員養老金的15年連續調整,參加養老金待遇越來越高,看起來非常划算。但是,社會上仍然存在參保與不參保的兩種觀點。兩者之間的分歧是什麼呢?

不想繳社保的人的觀點

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報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共有勞動力實現就業77586萬人,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僅僅30104萬人,參保率38.8%。大多數人沒有參加社會保險。主要原因是

第一,參加養老保險短期看不到效應。養老保險要繳費滿15年,到退休年齡才能領取養老金。就很多年輕人的話來說,未來有可能推行延遲退休,我還不知道能不能夠活到退休呢?就不費那個勁兒了。這些年輕人只考慮當前。

第二,個人負擔重。當然我們也不要太苛責,年輕人只顧當前。畢竟現在高房價、教育貴這些問題也在壓榨著年輕人不多的收入。現在很多年輕人普遍也就掙四五千元的工資,但是面臨著一兩百萬元的房價怎麼辦?多數情況還是父母給湊上首付,自己按月還貸款。這種情況下,人們自然希望收入更高一些,繳納養老保險,那麼長遠的事情就會往後放一放了。

第三,養老保險繳費錢數多。前些年不少人通過參加靈活就業人員參保的方式繳納社保,可是由於我們的社保繳費基數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掛鉤。而這個社會平均工資全國多數地區是以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社會平均工資為基礎,比大家的實際工資收入高的多。2018年城鎮非私營單位社會平均工資高達6871.75元,而私營單位平均工資只有4131.25元。即使按照最低繳費基數繳納社保,一年也需要七八千元。對於很多人來說,相當於將一年收入的20%~30%繳費,積極性就不高了。

為什麼有的人搶著多繳養老保險呢?


搶著繳養老保險的人群有兩類,第一類是臨近退休的老人,希望多拿養老金;第二是年輕人,父母幫繳。第一類多數人都可以理解,畢竟養老金待遇是多繳多得、長繳多得,按較高基數繳費養老機會更高一些。可第二類人是什麼原因呢?讓我們看一下養老金計算公式

基本養老金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①基礎養老金等於退休時計算養老金的基數×(1+本人平均繳費指數)÷2×繳費年限×1%。 ②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的餘額÷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退休時計算養老金的基數,實際上就是社平繳費基數,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如果我們按照300%基數繳費,退休每年可以領取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大家都很清楚,我們社會平均工資年齡增長,增長速度有些年代能達到15%以上,現在也在8%~10%以上。而我們投資理財,什麼情況下增長率能達到這樣高速度呢?幾乎不可能出現。

個人賬戶養老保險賬戶近年來的記賬利率由國家統一公佈,2016年以來分別是8.31%、7.12%、8.29%和7.61%。如何得出的不得而知,但是相對於個人理財仍然是要高的多。尤其是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領取不完可以繼承,是不會虧本的。

所以,明白了養老金計算模式的人,肯定會選擇按高基數繳費。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哪一種方式呢?


暖心人社


白菜蘿蔔各人所愛。交養老就有養老金,不交養老就沒有養老金。這是道理。有人想多交,有人想不交,但是養老金人人都想要,最後部分人卻無法要得到。

買養老是一種投資,因為有國家來兜底,所以這種投資只賺不賠,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養老金也不斷地上漲。國家提倡全民參加養老保險。

聰明的人,都會為自己今後老有所依老有所養,儘早規劃自己的養老問題,趁著年輕時給自己買了一份社保養老,解決年老後的後顧之憂。

想養老,買社保。這是真心話。


qin188


我們的老鄰居日本。已經發布了70歲退休,那麼以為著什麼呢? 只有到了退休才可以領取養老金,而且還領的不多,奉勸全面購置商業養老。

從這種情況下來分析,我國極有可能會走這條路,不交養老保險的人,遲早是要吃虧的。

所以,建議隨大溜,交社會養老保險,有能力補充商業養老保險。

最後奉勸各位,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這些繳納的人還是很多的,你不是馬雲,也不是馬化騰。就別跟風聽信那些不靠譜的話了。

沒有傻子,只有堅信傻子的人。


明悅怡星


樓主您好,現在的養老保險有的人搶著交,有的人就是不繳你怎麼看。當然並沒有某種所說的這麼誇張,實際上養老保險不需要搶著交,只要是你正常的具備參保的條件,那麼在你所在的地區都可以正常的來交。只不過具體選擇多少錢的交費標準,取決於你個人的經濟能力,當然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那麼在60%和300%之間都是可以任意的選擇!

那麼選擇的繳費標準越高,對於自身今後所能獲得的退休金待遇,相應的也就會越高一些。如果說繳費標準越低,那麼實際上所能夠獲得的待遇相對也是比較低一些的。所以說怎麼樣選擇繳費標準是完全取決於自願的原則,並不需要搶著來交費。

當然有些人不願意交費,那麼不願意交費就意味著自己最終所能夠獲得的退休金待遇,可能會沒有或者是比較低,因為自己如果一年都沒有交納基本養老保險的話,那麼就不能夠獲得養老金的待遇,如果說繳納的養老保險的年限比較短,可能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也是比較低的。


懂社保


搶著交或不交都是自己的決定,最後的結果都需自己承擔。只是當你注意到養老的重要性後,也會提前為自己做好準備

交的越多,養老金領取越多,這是關係自己切身利益的事

雖然經常有人在說養老基金短缺的問題,特別是老齡化後,會存在贍養率高等問題,但這都不是政府關心的問題,通過國有資產的劃轉、地區間養老金調劑、全國統籌的推進 、投資範圍的增加,甚至是現在討論海外資產的配置等,都是為解決養老金足額支付的手段。養老金是最基礎的保障,關係民生問題,所以我的觀點是,解決養老金支付是政府的事,我們只需要解決自己領的多少的問題。


而目前養老金待遇的計算方法,養老金的多少和退休當年社平工資、個人的繳費年限、每年繳費基數、個人賬戶積累和個人賬戶每年記賬得率密切相關。可由個人控制的因素是繳費年限和每年的繳費基數。通過延長繳費年限,每多繳費滿一年可多領取1%的基礎養老金計算基數。通過繳費基數可以提高基礎養老金的計算基礎,同時也可以增長個人賬戶的積累。從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可知,養老金的多少遵循:繳費越高,繳納越長,領取越高。

對於企業在職職工,社保繳費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其中企業繳費部分進入統籌基金,個人賬戶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所以當企業未按工資總額做為續費基數時,實際是損害了個人的利益,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希望多繳納的原因。


但由於還存在很多自由職業者,這類靈活就業人員的養老部分完工全由個人承擔,其中60%進入統籌基金,40%進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在未領取完前可繼承,而統籌基金不能繼承。再加上目前部分靈活就業人員由於就業困難,賺錢辛苦,維持當前生活狀態都很困難,因此繳費社保斷斷續續,可是按最低標準繳費。


社保有一定的收入調節作用

以社保目前的計算方式,養老金基本由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者佔比約為6:4,其中基礎養老金部分更多,而基礎養老金有一定的社會收入調節作用。

基礎養老金的公式可以通過以下幾部分進行解析:

  • 計算基礎: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根據統籌地區不同,計算基礎不同,未來會實際全國統籌;
  • 本人實際平均繳費指數:根據本人每年度繳費情況調整計算基礎,即如果每年繳費基數低於社平工資,則繳費指數將低於1,如果高於社平工資,則繳費指數將高於1;
  • (1+本人實際平均續費指數)/2:均貧富,讓低收入人群獲得一定的補貼
  • 每繳費滿1年,計發1%調整後的計算基礎

比如,當個人平均繳費指數為3時,調整後實際的計算基礎是退休當年社平工資的2倍。


總的來說,對於有養老意識的人來說,應該根據自己當前的情況選擇繳費,如果以最低標準繳費,那就必須另外準備更多的養老補充,而並不是為了減少繳費,滿足消費。


匯知保


路人蟻:聊社保,侃商保,說財經,專業答疑,感謝關注

1 養老保險有的人願意交,有的人不願意交,其實都是各自觀念和意識的問題,養老保險其實也是一種養老儲蓄工具,但不是唯一儲蓄工具,除了養老保險養老規劃,還有其他選擇。只是養老保險比較常用而已。

2 其實對於退休養老來說,年輕人沒有想那麼長遠,考慮 的是當下生活。還是個人意識問題,我們的養老要及早規劃,才能細水長流,積累更多養老金,而且財務壓力也不大,如果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那個時候不得不規劃,就會財務壓力加劇,養老金的儲備週期也比較短。

3對於養老金來說其實還是其次,我們做養老規劃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健康保障,避免因為疾病和意外帶來鉅額財物開支,影響家庭財務穩定。保障做好了,配置基本的醫保,解決醫療住院用藥開銷的問題,才能避免養老金被消耗。


路人蟻


好事不一定有人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