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陳奕迅的歌曲《十年》的第一句歌詞“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是兩個什麼字?

簡單點Jd


以前的時候以為是分手,一首情歌,一首關於分手的情歌,我一直認為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中的兩個字是分手,戀愛中的男女應該也最怕聽到這兩個字,分手代表了彼此的離別。

後來才明白,那這個字不是分手,分手代表不了離別,那兩個字應該是再見。

再見,可能永遠不能再相見了,沒有體會那刻骨銘心的愛情,無法體會這兩個字的分量,不理解他對戀愛的含義,這是真的訣別,不是下雨天吵鬧著說分手,然後轉身離去。

而是,提著自己的行李,拉開門,回頭對屋裡的人說道“再見”,然後關上房門,開始遠去。

離別了,可能再也不能相見了,就算見了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安否


陳奕迅的這首《十年》我第一次聽的時候大概是2004年,那個時候我剛才部隊當了5年兵復原,記得當時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的大腦里居然全是少年懵懂時記憶的畫面,聽著聽著居然忍不住的淚珠翻滾了,一晃15年過去了,感覺已經很久沒聽這首歌了,剛才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忍不住的打開了音樂播放軟件再次的聽起了這首歌,這會兒我的腦子裡也全是畫面,你們猜是啥?。。。居然全是我那已逝的青春歲月的畫面。。。

所以我感覺那兩個字是應該“青春”,為什麼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感覺:

因為有青春的記憶,才會有青春的回憶。

從歌本身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感覺到,這首歌是一首回憶過去,感慨當下的主題的歌,雖然歌詞的內容是在講了一個十年前和十年後的愛情故事,但是我們回想一下十年前最讓你難以忘懷的不正是你那青春歲月時懵懂的愛情麼?由此我在想林夕在給作詞這首歌的時候,所設想的意境應該是就是十幾歲到二十幾歲這個年齡段,因為這個年齡的時候,青春懵懂、年少輕狂、對待愛情沒有太多的責任感,以至於錯過了很多本不該失去的愛情,愛音樂的人都知道,每個歌曲的背後都大概會有些故事,不管是寫歌的人還是聽歌的人,這個時候我還大膽的想過一個問題,林夕寫這的這首歌也許正是在根據他自己的青春記憶回憶他自己那段青春年少時候的懵懂愛情吧?

因為有青春的回憶,才會有當下對青春歲月的嘆息。

十年,這是一個多麼讓人嘆息無奈的詞語,試問人的這一輩子有幾個十年?又有幾個十年是屬於青春的?算下來應該沒多少吧?很多感性的人,都知道,一段過去十年的愛情,真的不是很長,有時候你在回憶十年前的那些青春年少時候的愛情記憶時,你都會有一種感覺就好像剛剛過去一樣,是那樣的記憶猶新,人是個感情動物,最讓人不得不去面對的天賦就是記憶,同樣人們最難以忘卻的記憶時段就是那些青春年少時,從我們現在很多的時候同學聚會,發小聚會等等就可以看到,青春年少的時候是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這些人也是感覺這個年齡時的感情是最深刻的,在聚會中談論比較多的除去年少輕狂時的開心快樂,最多的就是那個時候的愛情了,大家會集體回憶誰和誰的故事,會感嘆現在他或者她怎麼樣了?會嘆息如果回到十年前,二十年前,三十年前我或者他(她)應該會怎麼樣對待那段感情對待那段愛情,一定不會像當時那樣的就那麼錯過了!。。。

呵呵,不好意思強叔習慣了一想往事就講故事,可能說的有些多了,不過今天再次聽這首《十年》我自己也真的是思緒蠻多,所以以上只是強叔的一些心裡話,感謝您的閱讀!謝謝您來這裡聽強叔講和音樂之間的故事!


強叔音樂臺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是兩個什麼字。

明確的說是“”分手“”

十年之前戀愛到分手,十年之後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但是做了多年朋友,還有默默的愛在心底卻沒有擁抱的理由。

《十年》歌詞如下: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 我不會發現我難受

怎麼說出口 也不過是分手

如果對於明天沒有要求 牽牽手就像旅遊

成千上萬個門口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懷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離開的時候

一邊享受 一邊淚流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懷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離開的時候 一邊享受 一邊淚流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淚 不是為你而流 也為別人而流




cP少年


我覺得那兩個字是“朋友”

因為十年之前的“朋友”和十年之後的“朋友”早就不是一個意思了。

十年之前,如果你說“做朋友”那麼我的內心一定如小鹿亂撞一般地興奮,因為異性間的相互吸引讓我內心對你萌生了好感,即便你沒有應許我什麼,只是說了句做朋友,就已經讓我感覺和你之間有了質的飛躍,也有了無限的可能性。十年的時間,兩個人從陌生人變成了最親密的戀人,再從戀人分道揚鑣,退回到最熟悉的陌生人關係。從當初的轟轟烈烈到之後的無能為力,再到十年之後的風輕雲淡,這是兩個人的成長蛻變,也是對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的追憶。

十年之後,你說“朋友”本以為我能心平氣和的應答,可內心還是像被什麼東西撞了一下,心跳漏了一下。有一種莫名的遺憾感衝上心頭,遺憾的是我們重新回到了朋友的關係,但又該慶幸,我們還可以做朋友。

這種感覺很難理得清,也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深刻體會其中的感情。與此同時也是對自己對這一路的成長所發出的感悟吧。畢竟一個人一輩子能有多少個十年呢?

E神的這首《十年》之所以能夠經久不衰是因為他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可能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如同一百人心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一樣。但無論你是哪種,你都能從歌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為此你怎麼看呢?關注花花是1只貓,留言給我吧~

花花是1只貓


《十年》是由林夕作詞,陳小霞作曲,陳輝陽編曲,陳奕迅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曲是電視劇《女才男貌》片尾曲, 也是電影《擺渡人》插曲。

在個人看來,這兩個字可能是 “分手”或者分手後的“再見”,因為後面歌詞是“也不過是分手”,所以我覺得可能是分手的時候說的“分手”或者分手後的“再見”吧。“分手”(或分手後的“再見”)說出口了,才發現自己顫抖了,才發現自己難受了。大多數人總是這樣,在感情中後知後覺,而且傷人的話總是先於理智出口,傷人後又傷己,追悔莫及,最後只能成為人生中的一個永遠的缺憾。所以,歌詞最後一句:“才明白我的眼淚,不是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

附上歌詞:

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

我不會發現我難受

怎麼說出口

也不過是分手

如果對於明天沒有要求

牽牽手就像旅遊

成千上萬個門口

總有一個人要先走

懷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離開的時候

一邊享受 一邊淚流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懷抱既然不能逗留

何不在離開的時候

一邊享受 一邊淚流

十年之前

我不認識你 你不屬於我

我們還是一樣

陪在一個陌生人左右

走過漸漸熟悉的街頭

十年之後

我們是朋友 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

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

直到和你做了多年朋友

才明白我的眼淚

不是為你而流

也為別人而流


綜藝三七秀


我一直都以為是“再見”,再見,再也不見…

一個轉身,很可能就是一輩子。十年之前,我們誰也不是誰的誰,十年之後亦是如此。即使再見面,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成千上萬的路口,總有一個人先走。如果不是說再見,我不會發現我難過。

情人最後難免淪為朋友?不,不會。因為愛過,所以不會成為朋友。

既然不能逗留,只能一面享受,一面淚流…那熟悉的街頭,已埋在記憶的深處。可惜不是你,陪我到最後。

嗯,再見,真的再也不見……

來來來,我有酒,你有故事嗎?


家有小子初成長


應該是‘分手’吧,後面歌詞有說到‘也不過是分手’。

很多人分手,並不一定是沒有感情才提出的。或許是試探或刺激對方,逼對方說出在乎自己的話。結果,對方也當真,並不會那樣做。也是很作。


十年前彼此不認識不會有什麼感受,十年之後兩個人即使再見,也只是很普通的朋友。這歌是為了祭奠逝去的愛情。


陳奕迅唱的這首歌幾乎是所有人的寫照,時間並不一定真是10年,但幾乎每個人都有那樣的經歷吧


音樂大街


是“分手”,時間見證了從戀人變成朋友,曾經的擁抱變成問候。有些人不屬於你,但遇見過也挺好。


斌斌1972


是滾蛋。沒錯,因為這個歌詞就是我寫的。


又帥又幽默


我覺得這就是這首歌的靈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兩個字的答案,如果歌詞直接寫出那兩個字,就感覺跟其他的歌曲作品沒什麼突出的,當唱出如果那兩個字沒有顫抖,彷彿把自己帶進了寫歌人的心境當中,心情低落到了極點,比哭還難受,二個不願說出的字,十年了,結局就是二個字,真的“心碎”“難過”“分手”“再見”,自己不願說的詞全都浮現在腦海裡,直到最後時間把一切的難過都沖淡了,終於放下了,“不只為你而流,也為別人而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