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歷史上的大騙局,至今依然有人信以為真,殊不知已被騙了千年

歷史如何辨別真偽?這是擺在很多歷史愛好者面前的初步疑問。而當我們眼見《史記》上記載的關於公叔痤臨死前與商鞅的對話,再觀瞻項羽烏江自刎之時與虞姬的對話,我們常常會想作為一個史學家,司馬遷本人與這兩段歷史都相隔甚遠,卻又是如何做到如同“親臨現場”一般的呢?

三個歷史上的大騙局,至今依然有人信以為真,殊不知已被騙了千年


這就牽扯到史學家的個人品行問題,是如董狐一般秉筆直書,還是要為了苟安求存,曲意逢迎。歷史作為過去發生的客觀存在,它的再次展現總會摻雜著作者的個人情感。因此,最真實的歷史已經不可能被還原了。但是追本溯源,通過考究史料、實物我們總能甄別一二,辨別什麼是真的,什麼是騙局。而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上,便有三個著名的騙局,時至今日依然有人信以為真。

第一個:烽火戲諸侯


在《史記》中記載,周幽王因為要博美人褒姒一笑,便置軍國大事於不顧,多次點燃報警的烽火,來博美人歡心,卻不料犬戎發兵,最終也導致了西周滅亡。而美人褒姒與周幽王也在歷史上留下了紅顏禍水與亡國之君的名號。

三個歷史上的大騙局,至今依然有人信以為真,殊不知已被騙了千年


但是事實上,根據最近出土的《清華簡系年》中記載,在西周滅亡之前,便已經存在了兩次的“二王並立”,一次是周幽王與周平王,另一次便是周攜王與周平王,而西周的滅亡則是周幽王主動進攻原來的申後外家申國,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由此西周滅亡。褒姒的紅顏禍水自然也就是欲加之罪。

第二個:焚書坑儒

焚書坑儒,作為秦始皇最為臭名昭著的一件事情,在西漢漢武帝確立了“獨尊儒術”之後,便廣為流傳。而焚書坑儒的惡行,也一直為人所詬病。

三個歷史上的大騙局,至今依然有人信以為真,殊不知已被騙了千年


但事實上,作為一個千古一帝,雖然此事起因乃是秦始皇為追究長生不老,但是在“焚書”之中,秦始皇焚的只是私藏的儒家等各家經典,而不是全部;而且對於農牧和醫學類的書籍,則是全部保留的。至於“坑儒”,則就更屬於大漢王朝對儒家宣傳的需要了,比我們早的史學家司馬光則認為是“屠術士”,而被殺的人數則為“四百六十七人”而已。

這與某些王朝因為“兔死狗烹”相比簡直是不值一提。

第三:康乾盛世


三個歷史上的大騙局,至今依然有人信以為真,殊不知已被騙了千年


在康熙年間至乾隆帝時期,一百多年間,清朝人口增長急速,原產南美洲的甘薯等農作物進入中國,耕地也達到了頂峰。似乎康乾盛世的威名實至名歸,但在1793年,馬噶爾尼訪華時,乾隆帝自詡天朝上國的治下,在馬噶爾尼的遊記《馬噶爾尼遊記》中記載他的見聞卻是百姓一個個面黃肌瘦,衣不蔽體,內陸經濟崩潰,百姓赤貧的形象。即便是乾隆朝的人均糧食產量也比不過漢唐,而作為橫向對比就在乾隆帝目空一切之時,華盛頓還在籌劃著如何建設美國,西方也一步步的邁進近代社會。


參考資料:《史記》《清史稿》《馬噶爾尼遊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