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的《清明》,路上行人為什麼欲斷魂?詩人為什麼要喝酒?他想表達什麼?

貓貓呵呵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表面,似乎是寫表達清明時節的悲傷,其實不然。

開首兩句,描寫了清明這一天,下著雨,雨不大,但是很密,所以是“紛紛”:淅淅瀝瀝,亂紛紛的。行路之人,自然平添了惆悵悲傷的情緒,加上又是清明時節,這種氣氛和情緒顯得更加深重。所謂“斷魂”,就是指這種情緒。行人”也包括了詩人自己,心情自然一陣沉重。

到“借問酒家何處有”時,詩意一轉,情緒一頓:清明時節,不正是燒香掃墓的時候嗎,詩人還要找個地方喝酒?感覺詩人還真是想找個地方喝酒。我們會感覺詩人的落筆就與“清明”節、與題目、與開篇兩句的氣氛大為不同。

這首詩以春天清明的特有天氣入筆,行人心情沉重,行色匆匆,天氣陰沉,而這時牧童一出來,讓此情此境一下亮了起來,心情似乎有所好轉。全詩意思和情調在此已然大變,似乎有一點明朗、一點喜悅、一點亮色在裡面。

看來,詩人的旨趣一下指向“杏花村”。這個村在南朝時期,就以“金陵春”這一上等美酒而出名,被譽為“一地之長,一方之秀”,可見此酒名揚天下。

杜牧當時從宣州到揚州淮南節度使府,經過江寧。詩人心情和路上行人一樣,當看到牧童一指,前面就是那以生產佳釀“金陵春”的“杏花村”,情緒就一下提振起來。

一“遙”字,恰不是指路途多麼遙遠,而是襯托了詩人聽到牧童所語後稍許出乎意料的驚喜:前面竟然就是有名揚天下的佳釀,正是自己所期待!而此時正是杏花盛開時節,沽酒賞花,也是賞心悅目的事情。

所以《清明》的主旨不在清明的悲傷情緒,而是以欲揚先抑的手法,表達詩人對杏花村的一點點期待,一點點驚喜。

詳細分析請看《細讀杜牧詩,發現很多人都把它讀錯了》一文。





在林中路上


《清明》盡顯了杜牧情景小詩的清麗生動。

全詩: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可以看出,全詩沒有一個難字,沒有一個典故,都是十分通俗的語言,沒有一絲一毫的雕琢造作,順序寫去,流暢自然。常人都能讀懂,字面解釋幾乎是多餘的。

那我們來看看字面外的蘊意吧!前兩句中的“紛紛"“斷魂",雨中詩人的心情如何呢?清明本是司祭和家人團聚的日子,而詩人卻在細雨中孤身趕路,觸景傷懷,心頭是什麼滋味?所以,“紛紛"不光是形容雨,更是形容詩人此時的情緒,雨溼衣衫,愁上添愁,這不就“斷魂"了嗎!第三句一轉,找個小酒店吧!歇歇腳,避避雨,暖暖衣,再小飲幾杯以散心中愁緒。問路於牧童,牧童的一指,到此戛然而止,後面發生的不說讀者也會知道。

全詩手法講求天然,不事經營。第一句景起,第二句人承,第三句意轉,順勢拋出精彩的第四句合攏,堪稱藝術獨到。全詩由低而高,逐步提升,最後達到高潮的頂點,卻又是餘味悠長,耐人尋味多多。

《清明》景即是情,情亦是景,正是此詩的高明之處。


原卉詩詞


一一《清明》是唐朝詩人杜牧的一首經典之作: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在二十四節氣中,已是萬物復甦百草初發之時,在古代文人墨容更喜歡此時外出踏青出遊,恰逢此時有祭拜已故親人的習俗,因此古代這時路上行人也就多起來。

清明這個季節本是少雨的季節,而在這時下起很大的雨在江南也很少見,紛紛即是寫雨之大,也暗示出行人的心情:文人墨客賞景踏青的心情被大雨攪亂,祭掃親人的心情本來就在一種傷感、懷念的狀態,紛紛的大雨,更加重了這種情緒。


詩的前兩句有時間有情景,有人物狀態心情,情景交融。

為什麼欲斷魂?一一雨大,早春天寒,每個人身在此時心境能好嗎?所以有點兒失魂落魄淒涼的感覺。

天寒失意或傷感,小飲幾杯驅寒解愁,是最好不過的了,況且有幾個古時文人騷客不愛飲酒言情?

所以詩人想找個地方小飲,那個可以飲酒的人家不遙不近,若隱若現,就在杏花掩映的小村……

詩人婑婉地運用牧童的指點,展示杏花村的誘人之處一一恬靜,幽雅迷人……

綜觀全詩,一幅略帶憂傷的圖景一幕幕展示在讀者面前。你不傷感都不行……

這就是中華古詩文,能千古傳誦的魅力所在。


遙遠的樹127


問題的實質,不過就是要讀者如何用心去體會這首《清明》古詩的意蘊。

其實就杜牧這首《清明》詩而言,整首詩並非深奧難懂。詩人的描寫和表情達意,曉暢明白,通俗易懂。

清明時節,喜歡下雨,這樣的氣候特點,在許多地方,至今也還是如此。清明前後總是細雨霏霏,連空氣中都感覺溼漉漉的。柳籠煙,花迷霧,就給人一種迷迷茫茫的感覺。

清明節前兩日有寒食節,古人把這樣的綿綿細雨叫"潑火雨"。這是針對這個時節下雨的專用名詞。從詩中不難看出,詩作表達的是詩人在旅途的感受和心情。趕上了清明時節這樣的雨紛紛,心情就難免有些晦暗。"斷魂"一詞就此而出。

古詩中常有"斷魂"一詞出現。這樣的運用,是為了突出表現人物在特定條件下的精神狀態。總是離不開悽迷,晦暗,迷離等情感因素。

接下來寫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還是承接上面的意思。濛濛細雨中,一路風塵,如果能稍作停留,喝點香醇的酒,暖暖身子,或許多多少少可以化解行旅中的淡淡憂煩吧!


棲哈丶


路上行人為什麼欲斷魂?詩人為什麼要喝酒?他想表達什麼?其實,題目就藏有答案,不妨來分析一番。

老規矩,先來看詩。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今天是4.1,過幾天也是清明瞭。清明,比較特殊,既是傳統節日,又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般在陽曆4.5前後。古代習俗很多,如掃墓、踏青、插柳、盪鞦韆(皇宮嬪妃獨享)等等。根據這首詩的意思,很明顯不可能涉及遊玩嬉戲,只能是掃墓,符合沉重的心情。

清明節這一天,紛紛揚揚的細雨開始灑落,路上來來往往的人都像丟了魂似的,沒有太在意是不是下雨,滿腔愁緒翻湧而起,想問一下當地哪裡能買酒澆愁,這時候迎面來了個牧童,笑而不語,用手指著遙遠處一個叫杏花村的地方。

現在回頭來看問題,懷念逝者,還有什麼心情,不就是像個斷了魂的行屍走肉嘛。詩人為什麼喝酒,錯!錯!錯!這裡並沒有說是杜牧要喝酒,而是前面交代的行人,過客而已。為什麼喝酒,你想想,喪親之痛需要酒來寄、失去愛人之痛需要酒來調,逝別好友之痛需要酒來解等等,每個人都有借酒澆愁的故事和理由。作者想要表達什麼呢?借清明節之時,所見所聞,訴萬千哀思,表達自己內心的憂愁,對逝者的追憶。

以上文字由雨巷詩社我是瘋子原創,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分享。感謝大家的支持!


雨巷詩社我是瘋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因為清明這天雨紛紛,路上的行人很少,象斷了魂一樣的淒涼,行人孤身趕路,觸景傷情,趕上天氣不好,下了點雨,衣衫盡溼,為自己又添了一分愁緒,心緒悽迷,細雨形容千絲萬縷的愁緒,情在景中,情由景生。

在此情此景中,行人要找個酒店才好,可以歇歇腳,避避雨,暖暖衣服,借酒來散散心頭的愁緒,"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行人聞訊而喜,滿足避雨和消愁的快意。這為讀者開拓了更為廣闊豐富的想象空間,讀後餘味無窮,耐人尋味。


物語情歸


酒,不知是不是中國自古就有的獨特的一種東西。

高興時,飲酒。悲傷時,喝酒。出征時,飲酒。凱旋時,喝酒。皇親國戚飲酒,平民百姓也喝酒。

酒是萬能的神,酒是麻醉的藥。酒能助興,酒會消魂。……

勸君更進一杯酒。勸君以後都戒酒!


遠方167427784


清明不至於悲哀,用不著斷魂。所以我認為這是他做的夢,在夢裡,他上墳,是清明,但是他看見鬼了,“路上行人慾斷魂”就是鬼。他跑不了了,就假裝打聽酒家在哪。“借問”就是假裝打聽。在夢裡,一個小孩救了他,“牧童遙指杏花村”。


白天甲骨文晚上鬥地主


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讀者讀詩,讀出意境,就是享受。疑問詩的背景,美好意境也消失了。

借古諷今,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清明是一首詩人大周天通暢的功夫在詩外的佳作,符合大自然規律的夫物紛擾,各歸其根,歸根曰靜。

夫物紛擾,雨紛紛,行人斷魂。

喝酒就是詩人想內心安靜。

我輕浮解釋這首詩:杏花村的酒家老闆死掉了,好善樂施,平時得到恩惠百姓數不勝數,以德報恩的老百姓傷心斷魂。

酒家的老闆娘貌美如花,死掉了老闆,詩人想去酒家喝一口酒。牧童遙知,說明詩人想喝酒都流出口水。一首好詩,就是自然而發,。問的,我答的,對這首清明詩理解都不合適。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清明時節雨紛紛,悽風冷雨。

路上行人慾斷魂!人渺路冷。

借問酒家何處有,稍作歇息。

牧童遙指杏花村?飲酒憑吊。

作者沉重心情下憶景,如落淚。對前路孤寂有恐懼!只有靠人提示前行,祖先保佑。惟有借酒消愁,忘卻心中苦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