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各市人口排行榜

備註;以上數據來自官方2018年統計,人口為常住人口

一梯隊(破千萬人口)


廣東各市人口排行榜

廣州:1490萬人口(7434平方公里)

廣州人口與面積都不如北京、上海,經濟總量能夠躋身“一線城市”也不容易。

深圳:1302萬人口(1997平方公里)

深圳人口少於廣州,面積只有廣州四分之一,經濟總量卻反超廣州,不愧為中國最發達地區。

二梯隊(破五百萬人口)


廣東各市人口排行榜

東莞:839萬人口(2460平方公里)

東莞是“廣東四小虎”之一,經濟總量稍遜於擁有“兩虎”的佛山,人口卻超過佛山,吸納外來人口的能力可見一斑,這完全是個靠外來人口發展起來的城市,如同深圳。

佛山:790萬人口(3875平方公里)

佛山擁有“廣東四小虎”中的兩虎,經濟總量略超過東莞,人口卻不如東莞,看來向外來人口還是東莞表現更出色。

湛江:733萬人口(1.32萬平方公里)

湛江獨佔一個半島,人口僅次於“二梯隊”中的佛山、東莞,有些讓人震撼。湛江開放甚早,甚至被法國人強租為“廣州灣”勢力範圍。

茂名:631萬人口(1.14萬平方公里)

茂名經濟總量2019年排名廣東省第七,是非珠三角城市中的“領頭羊”,甚至比珠三角中的中山、江門、肇慶更繁榮,實在難得。當然,茂名人口眾多,也說明消費能力強大。

揭陽:608萬人口(5241平方公里)

揭陽經濟在廣東很一般,但人口卻是二梯隊,常住人口甚至超過經濟繁榮得多的惠州、江門、肇慶、中山等地。不過揭陽主要是本地人口而不是外來人口,這就導致揭陽經濟發展滯後。人口眾多,也與潮汕人喜歡生孩子有關。

汕頭:564萬人口(2199平方公里)

汕頭是最不像經濟特區的經濟特區,經濟實力在經濟特區中墊底,也不如廣東經濟“十強”,人口似乎很不錯,這也說明汕頭主要靠本地人口。與揭陽一樣,喜歡生孩子導致人口眾多,而不是深圳、東莞那樣向外來人口而人口眾多。

三梯隊(破四百萬)


廣東各市人口排行榜

惠州:483萬人口(1.16萬平方公里)

惠州是廣東開發最早的4個縣之一,秦朝設置傅羅縣,漢武帝平定南越國後改稱博羅縣,梁朝設置梁化郡,隋朝設置循州,南漢設置禎州,北宋改名惠州,明朝設置惠州府,新中國設置惠陽地區,後來的寶安縣、東莞縣就是從惠陽西區析出變成深圳市、東莞市。惠陽地區析出深圳、東莞、汕尾、河源的“剩餘”部分就是今天的惠州市。

江門:460萬人口(9505平方公里)

江門東鄰中山、珠海,西連陽江,北接廣州、佛山、肇慶。祖籍江門的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人口眾多、分佈全球五大洲,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江門有“小鳥天堂”,也是珠三角連接粵西地區的重鎮。江門人口實在不少,不過外來人口也有些不足。

梅州:437萬人口(1.59萬平方公里)

梅州既是客家人南遷的最後落腳點,也是明清以來客家人衍播四海的主要出發地,旅居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達700多萬 ,是全國重點僑鄉,也是港澳臺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其中臺灣500萬客家人中就有180萬祖籍在梅州。梅州被譽為“世界客都”,是葉劍英元帥與羅卓英上將的故鄉。

肇慶:415萬人口(1.5萬平方公里)

肇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秦朝設置四會縣,從漢代到清代,肇慶多次成為嶺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明清時期是兩廣總督駐地。肇慶也是珠三角墊底的城市,人口眾多但經濟很一般。

四梯隊(破三百萬)


廣東各市人口排行榜

中山:331萬人口(1783平方公里)

中山古稱香山,孫中山的故鄉,在孫中山病逝後改名為中山,也是“廣東四小虎”之一,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僑胞、港澳臺同胞80多萬人。中山經濟總量經常保持在全省“老五”,但這幾年被惠州趕上,去年又被珠海、茂名、江門趕上,在“四小虎”中有些委屈。

清遠:387萬人口(1.92萬平方公里)

清遠位於廣東省中北部,東北接壤韶關市,西南緊靠肇慶市,東南緊鄰廣州和佛山市,為廣東省陸地面積最大的地級市。歷史上清遠南部地區曾經長期屬於廣州府管轄範圍,清遠文化與廣府文化圈一樣,在歷史、地理及族群有深厚的淵源關係。清遠作為廣州的後花園,也是本地人居多,這也反映出它的經濟發展不活躍。

河源:309萬人口(1.56萬平方公里)

河源發展較早,秦朝設置了龍川縣,後來成為中原漢人南遷的重要據點,是客家人重地。河源曾與深圳、東莞、汕尾、惠州同屬於惠陽地區,在“大惠陽地區”發展滯後。

韶關:300萬人口(1.82萬平方公里)

韶關有2100多年的城建歷史,被譽為“嶺南名郡”, 是馬壩人的故鄉、石峽文化的發祥地、丹霞世界遺產地,禪宗文化的祖庭、盛唐賢相九齡故里 ,朱德元帥祖居地 ,是客家文化的聚集地、廣府文化的發祥地,是廣東少數民族的主要聚居區,客家民系聚居地 。

汕尾:300萬人口(5271平方公里)

汕尾是潮汕文化、閩南文化、廣府文化、客家文化的交匯地,文化多元而兼容,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有7個國家級、13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白字戲、西秦戲、正字戲是國家稀有劇種,陸豐的滾地金龍、皮影戲、英歌舞、汕尾漁歌、海豐麒麟舞、錢鼓舞、河田高景等豐富多彩而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融入旅遊。

五梯隊(破兩百萬)


廣東各市人口排行榜

潮州:277萬人口(3679平方公里)

潮州之名,始於隋開皇十一年(591),因古潮州府建置而得名,其名是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以潮州方言、潮劇、潮州音樂、潮州工夫茶、潮州菜、潮繡為代表的潮州文化影響深遠,譽播海內外。潮州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對外開放旅遊城市,粵、閩、贛邊韓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潮汕文化的發源地,粵東地區歷史上的文化中心。歷史上相繼為郡、州、路、府治所。是及海外貿易的始發地。

陽江:254萬人口(7956平方公里)

陽江歷史悠久,文化傳統獨特。這裡曾是漢代、兩晉、南北朝古高涼郡治和隋時冼夫人幕府治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中轉站和補給站。

雲浮:253萬人口(7785平方公里)

雲浮市位於廣東省中西部,西江中游以南,毗連珠江三角洲,與肇慶、佛山、江門、陽江、茂名、廣西梧州接壤,是廣東經濟最不發達的城市。

六梯隊(不足兩百萬)


廣東各市人口排行榜

珠海:189萬人口(1711平方公里)

珠海是中國最早設立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國海濱城市、新型花園城市、有著國家新頒佈的“幸福之城” ,珠海是廣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1952年從中山析出漁民縣,寶安、東莞、中山3縣所屬海島為漁民縣的行政區域,1953年改為珠海縣,1959年併入中山縣,1961年從中山縣析出,1979年改為珠海市並作為經濟特區。珠海是廣東人口最少的城市,也是珠三角較為富庶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