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史记」马占山的身世(下)

为什么人们爱把马占山与土匪联系呢?


马占山有一身娴熟的骑射功夫,性格豪爽,语言直白,文化不高,让人觉得有些土匪“风格”,这是一个原因。其实,马占山的马上功夫是放马时练的,马占山的拿手活是“镫里藏身”,其实这是马上的“花活”,重在表演,实战意义不大。枪法,也不一定是当土匪时才有的。那年月,有钱地主家多有武装,筑的围子、炮台,称之“响窑”,农闲时,劳金、伙计也要集中培训,练习射击。


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冯德麟、吴俊升、张作相、张景惠、万福麟都不是土匪出身,硬是让好弄事儿的人给说成土匪,马占山稍稍“有历史问题”,自然不能幸免。


江桥抗战的指挥官多是有文凭的科班出身:参谋长谢珂北京军大毕业,步兵二旅旅长苏炳文、卫队团团长徐宝珍保定军校毕业,苑崇谷东北讲武堂毕业,骑兵二旅旅长吴松林在军官培训班学习过。


有人说马占山也念过讲武堂,可是没有明确记载。


江桥抗战,是马占山等抗日将领率领的中国军队对日本侵略军的抗击,代表的是中国政府、中国人民。


当年国联调查团到东北,调查东北人民对日本侵略军、伪满洲国的态度。日本人极力宣称,在江桥遇到的是小规模冲突,反抗日军的仅是土匪,是乌合之众,并不能代表东北民众。日本人极力将马占山说成土匪,政治企图明显,用心极其险恶。国联调查团的美国记者海米斯、瑞士记者林特冒死越过日军封锁,到海伦见到马占山,澄清了马占山部不是土匪,而是代表中国民众的真正的中国军人。


1916年,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蒙古巴布扎布,纠集四五千人,由海拉尔一带南下窜扰,企图在东北建立所谓“满蒙帝国”。马占山受吴指挥,在突泉激战中,以少胜多,毙匪徒五百余人。剿匪有功,被提升为营长。两年后,他跟随督军吴俊升赴黑龙江省驻防,升任团长。


1925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马占山升任东北陆军骑兵第十七师第五旅旅长。不久,爆发了第二次直奉战争,马旅调至河南新乡驻防。直奉战争结束,马部回防东北。11月,郭松龄反奉,马占山跟随吴俊升讨郭,在新民县境的白旗堡附近,将郭军击败,活捉郭松龄。马占山于次年被张作霖任命为骑兵第十七师师长,后又提为骑兵第二军军长。奉军的军,是战时编制,战后解散,军长回归原职。


「齐齐哈尔史记」马占山的身世(下)

1927年12月1日,驻安达站的黑龙江省剿匪司令马占山接替石青山任东北陆军骑兵第十二旅旅长,后第十二旅改为第一旅,旅长仍为马占山。

马占山生在穷家,还不懂事的时候,一天,村里来了一对要饭的夫妇,筐里挑一个男孩,手里牵一个小姑娘。马占山的娘刘氏,可怜这家人,给了他们吃的,还让他们进屋休息。这家讨饭的人姓杜,是关里人,关东没有一个亲戚朋友。马家看这家人老实、可怜,就收留下他们帮家里干活。杜家小姑娘叫杜赞义,比马占山大三岁,马占山十五岁时与杜赞义成为夫妻。


杜赞义聪明能干,又有主意,家里大事多由她作主。马占山当姐姐对待杜赞义。1929年,杜氏在海伦病逝,留下一男一女。马占山为之哭跪,痛心至极。


正房杜氏生的一男一女,男的叫马奎,女的叫马玉文,四太太生的男孩叫马复兴。


马奎曾任北京市政协委员,文革被迫害致死。


李秀芳是马占山的二房夫人,是位不识字但很漂亮的农家女子。1932年5月,马占山黑河誓师南下海伦,这之后,夫妻就再也没有见过面。李秀芳改嫁做俄语翻译的徐子平,女儿徐淑清再也没有见过父亲,随继父改姓徐。1957年李秀芳病故。


与杜氏为伴时,马占山连娶了三个姨太太——这在东北军高级军官中也算常有的事。


1930年初,马占山到黑河出任黑河警备司令、第三旅旅长。原警备司令巴英额将黑河兴安大街自己住的俄式公馆腾给马占山。马家三个太太各有住处,各有所安。


马占山喜爱京戏,特别是武场。有人看出门道,介绍一个艺名筱荷花的评剧刀马花旦,马占山续了筱荷花,依先来后到,称作五姨太。


元配杜氏是个标准农村女强人,后来那仨,论相貌还行,但没文化,更没有马占山喜欢的武功。五姨太就不一样了,身段婀娜,娇眉嫩腮,戏唱得好,还有一身好武戏把式。马占山视筱荷花为掌上明珠,闲散时,到筱荷花房里;来气了,也奔筱荷花那儿。英雄爱美女,两个人成了黑河城里街谈巷议的佳话。


“九·一八”后,黑龙江省城齐齐哈尔告急,1931年10月10日,马占山被任命为黑龙江省代理省主席,代理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副司令。


马占山到齐齐哈尔不久,战火燃烧,江桥战起,马占山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


齐齐哈尔市新闻传媒中心编辑整理自鹤城政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