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名醫筆記”的藥書,由多位名醫共同完成,許多人理解錯了


第一、源起作者

書的熱度不高,怎麼能怪罪在作者身上呢?這本書現在定型的作者是南梁醫家陶弘景(自號隱居先生或華陽隱居),其為著名的醫藥家、煉丹家、文學家,人稱“山中宰相”。其著有《本草經集註》《集金丹黃白方》《二牛圖》《華陽陶隱居》等。

唯獨《名醫別錄》,因“父母”存疑的問題,所以在官方“戶籍”當中有種似有似無之嫌。

《名醫別錄》最早錄於《隋書•經籍志》,其題為陶氏撰。而《舊唐書•經籍志》《唐書•藝文志》雖然也記載了《名醫別錄》,但卻沒有題著者。直到宋代鄭樵《通志•藝文略》載《名醫別錄》是由陶隱居集,宋代王應麟《玉海》也題陶氏撰,至此,《名醫別錄》的作者才大致定型。

但為什麼有的人卻爭議它不是陶弘景撰寫的呢?

《名醫別錄》之所以被指不是陶弘景所著,這是因為《本草經集註》當中講了很多有關《名醫別錄》存疑的話,而《名醫別錄》又是從《本草經集註》完成後從中整理編輯而成書的,因此日本丹波元胤《中國醫籍考》認為《名醫別錄》不是陶弘景所著。


被譽為“名醫筆記”的藥書,由多位名醫共同完成,許多人理解錯了


前面我們提到,《名醫別錄》這本藥書系由諸位名醫所記,本書內容雖沒有具體的歸屬醫者,但現前的資料當中有一點可以肯定,它為陶氏收集整理而成《名醫別錄》。

實際上,要不是定型為了陶弘景,如果不是,它現在的熱度情況還真不好說。但有一點,對於中醫藥人來說,我們所關注的應該不是它熱度高不高的問題,而是它的醫藥價值,當然也包括它對我們臨床用藥的指導與影響。

第二、源起書名

有這樣的一個觀點,相信很多人是比較贊同的。暫且不論價值,但凡熱度高的東西,關注的人會多一點,說明它的傳播廣和影響力較大。

《名醫別錄》在醫藥的書籍當中若有若無的感覺,正如寶藏之光被掩蓋一樣,自然熱度也不如前之《本經》以及後之《唐本草》。

筆者以為,這本書的熱度不高,還可能與書名有關。歷代本草鉅著皆以“本草”二字相關的字詞命名,唯獨這《名醫別錄》一書,明明是藥書,卻以“名醫”為名,怎麼樣想,它在一般人的搜索當中,都是不容易出現的!


被譽為“名醫筆記”的藥書,由多位名醫共同完成,許多人理解錯了


第三、基本內容

《名醫別錄》的基本內容有二:

一是收錄了兩漢魏晉以來名醫常用的藥物;二是記載了《本經》原載藥物的新用途。

《本經》原載365味中藥,《名醫別錄》經整理後,共載730味。因此,換句話說,就是《名醫別錄》跟《本經》相較,它新增了365味中藥,並且《本經》當中的原載中藥的用途也得到了更新。

最後,筆者需要指出,此書雖然偏“冷”,但《別錄》者乃陶弘景集南北朝以前名醫所用之藥,附載於《本經》之後,用墨書之,以別於《本經》之朱書,故曰《名醫別錄》。中醫名家張錫純言:“此雖非《本經》,其書誠確可信。”足見,這本“名醫筆記”亦可是“滄海遺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