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什麼時間種好?怎樣管理?

用戶369642083770


生薑的種植時間一般為3月份到5月份上旬,春季的時候種植最好。因為生薑需要在無霜期才能生長。平均氣溫能在15°C以上就可以。

關於生薑的管理,我覺得生薑的抗旱和抗澇能力都非常不好,所以種植的土壤要選擇通透性強的沙質土壤,同時還要靠近水源,方便澆水和排水。而且夏天的時候我們要給田地加蓋一層遮陽物。在生薑的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追施肥料四到五次,視土壤肥力情況進行追肥。要定期給土壤鬆土除草,對於剛生的嫩小草,我們可不必理會,因為小草不會對生薑的生長造成什麼影響。還有一點就是關於病害防治。生薑最常見的病害是姜瘟病,待它發病時,我們要用敵克松藥劑進行治療。做好田間病害防治工作,定期對田間消毒,清除掉田間的雜物,保持田間衛生整潔,一般都能種植成功。




齊魯姐妹花


廣西作為生薑主產區之一,隨處都可見到生薑,生薑具有止嘔、止咳等功效,主要用於食品的調味、醃製品、以及醫藥之用。那麼生薑應該如何栽培呢?

生薑的生長環境及栽培季節

生薑喜歡溫暖溼潤的氣候,耐旱耐澇能力是比較弱的,太乾旱會因缺少乾癟死亡,雨水過多的話又容易腐爛,所以不是每一個地方都適合種植的。而且生薑的最適宜生長溫度是25℃左右,如果溫度低於20℃就會生長緩慢,遇上霜凍季節的話就會停止生長甚至死亡了。種植生薑的最佳月份應該是在每年的3月份-4月份期間,這段時間氣溫已經上升了,對生薑的初期生長較為有利。

生薑的栽培管理技術

前面說了生薑的生長環境,那麼我們就要“順其道而行”,種植生薑要選擇在溫暖的南方,而且是霜凍期比較短的地區。廣西全年溫度較高,而且一年的無霜期大概是330天左右,是非常適合生薑種植的。另外就是種植的土壤選擇,應該選擇坡地稍蔭的地方,土壤選擇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土為主,純土壤因為過於密集、影響排水,很容易造成爛根死亡現象。接下來種植下去之後,全年大概除草3次、追肥4次即可,肥料主要以有機肥或者複合肥為主,在農村種植的話,也可使用雞糞代替其他肥料。

以上就是一些關於生薑種植的注意事項,如果你有不同的建議,歡迎你在下方留言。

我是來自農村的鄉野小妹,關注我,一起關注農村大小事

文中圖片均來自網絡


FF影歌


生薑的栽培季節應該是每年的3、4月份左右,生薑喜溫暖溼潤的環境條件,不耐低溫霜凍,16攝氏度以上開始萌芽,幼苗生長適溫20~25攝氏度,莖葉生長適溫25~28攝氏度,15攝氏度以下停上生長,因此生薑的種植時間-般4月下旬至5月上旬,低熱河谷地區以3月上、中旬為宜,經過催芽或用地膜栽培的可適當提早。



武功縣長寧鎮河道社區引進建設的大疆農業科技公司大姜種植基地,在河大村土地流轉560畝,預計總投資750萬元。建成高標準,高科技含量生薑種植基地一座。該項目有望成為目前省內最大生薑種植基地。

高標準基地內工人正嚴格按照技術要求正在進行姜種栽培。




今夜星光燦爛


大家好,我是牧豆人。我來給大家回答生薑什麼時間種好以及怎樣管理。

首先我來回答生薑什麼時間種好。我們先來了解生薑的適宜生長環境。生薑喜愛在溫暖且潮溼的環境中生活,它的抗旱與耐寒能力比較差。它生長適宜溫度大概在20至26攝氏度,因此生薑一般種的時間早的就是3月下旬,有些地方氣溫沒有那麼高,就有可能在4月下旬至5月初這段時間。生薑的種時間會因為每個地方而有所差異,大部分還是處於3月下旬至5月初這段時間。因此生薑在3月下旬至5月初這段時間種好。


我們瞭解了生薑的種植時間,那麼我們接下來了解生薑如何管理。

  1. 我們根據生薑喜愛溫暖潮溼以及需要營養比較多的特點,我們選擇土壤肥沃、保水能力強且透氣性好的種植地,為了防止土壤積水過多,種植地要比周圍的田地的地勢更高,便於排水。
  2. 我們要了解種植地的土壤條件與氣候類型,然後根據這些條件來選擇抗逆性強而且適宜當地生長的優良生薑品種。生薑種子要求飽滿、形態均勻,而且不能有病蟲害或者是其他傷痕。
  3. 選擇好生薑種子後,將種子進行消毒後,然後我們將生薑種子放置在溫暖溼潤的環境下,上面覆蓋麥秸或者稻草。等待生薑種子發芽後,我們將已經發芽的生薑種子切成幾個姜塊進行播種。
  4. 我們在春天雨季且溫度不低的時間,將姜塊均勻的種在種植地上。在播種之前,我們要將種植地翻耕土壤,進行消毒滅菌。然後將優質的複合肥搭配少量尿酸作為基肥,然後噴灑足量水分,使土壤保持溼潤。姜塊要合理密植,每個姜塊之間要有足夠的空間來生長。播種完姜塊後,使用細膩溼潤的泥土覆蓋姜塊。
  5. 在姜塊萌發出分枝後,且高度達到大概20多釐米時,我們施加足量銨態氮肥,再搭配尿素。在生薑膨大期時候,我們增加施肥量,其中選擇腐熟優質農家肥與足量微量化肥進行追肥。然後在生薑差不多可以收穫的前一個月左右,再施加少量複合肥,保證生薑繼續成熟。每一次追肥,我們都要進行澆水與翻耕土壤,使土壤疏鬆,不會出現土壤板結的現象。
  6. 由於生薑喜愛陰涼環境,因此我們可以搭棚遮住太陽光,為生薑創造一個環境。在生薑幼苗比較高的時候,就要進行搭架,讓生薑的幼苗隨著架子生長。等到主莖生長到大概1米以上,我們就要對主莖進行打頂,在花期的時候還要摘除花,減少養分消耗。
  7. 在生薑生長過程中,我們要注意預防病蟲害。平時噴灑藥劑防治,在發現生薑感染到病蟲害的時候,就要採取措施來治療。對於病蟲害,我們要主動出擊,不是等到病蟲害出現了再去治療,這樣就達不到治療的效果。
  8. 在生薑植株枯萎後,我們再收穫在地下生長的生薑塊莖。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大家覺得我說的怎麼樣呢?請在下方留下你們的看法,謝謝大家。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牧豆人


生薑的種植時間一般4月下旬到5月上旬。種姜要選擇50到100克,有1到2個的壯芽姜塊為好太大的姜塊,也可播種,但需要總量比較大,成本高,可以用刀切或者用手劈開,但傷口要用草木灰或石灰消毒後再播。

生薑播種前用藥劑催芽方法是將種芽攤開晾曬1-2天,然後用波爾多液浸泡十分鐘,然後將種姜撈出,用沙子將其成成堆碼好的薄膜覆蓋。厚度約30-40釐米,20-30度,8-10天即可出芽,每畝用量300-500公斤。


四川小夥生活記


生薑是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農作物,在我們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的,而且生薑還具有止嘔祛風寒的作用,生薑還是一種菜的配料,在近幾年來我們的市場不斷的生薑有所需求,因此有許多農民的種植面積也不斷的擴大。


接來下,從這幾個方面具體說明。


1,生薑什麼時間種植好:

生薑的種植時間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的生薑種植時間一般是在4月下旬到5月份的上旬。在種植上要選擇精良的姜種,剔除黴變,腐爛,乾癟的病弱姜塊,姜種要選擇50到100克,有一兩個壯芽的姜塊是最為合適的,大的姜塊也可以播種,但是總量大,而且成本也比較高,可以使用刀切或者是用手掰開,但傷口應該用草木灰或者是石灰水進行消毒,然後再進行播種。在生薑進行播種之前,最好先使用藥劑進行浸種催芽,方法是將姜攤開,然後先晾曬兩天,然後用1:1:120的被爾多液浸泡15分鐘,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用薄膜覆蓋,厚度約為四十釐米左右時,它的溫度保持在20到30度之間,然後八天左右就可以出芽了,根據出牙的大小和強弱還可以進行分級播種,每畝地使用量約為300到五百千克。


生薑生長環境的選擇生薑的生長環境需要溫暖。它可以在大約24°C快速發芽,在30°C以上生長的芽很弱。在莖和葉的日間生長期適宜的溫度需要達到約25°C,夜間則維持在約18°C。一定的晝夜溫差能有效地積累更多的物質。生薑喜歡生長在陰涼的地方,不耐強光。因此,在種植生薑時,必須適當種植作物或建造遮蔭棚,以對生薑起到一定的遮蔭作用,防止陽光直射。姜的根系淺而不發達,對旱澇的耐受性不強。因此,選擇種植區需要適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方便的排水和灌溉。


播種姜塊的重量應為50至75克,在每一片上留下一個強壯的短芽,然後將姜塊浸泡在乙烯利溶液中。15分鐘後,撈出即可播種。播種前,為了便於操作,先倒入適當的底水,使脊土含有一定的水分,播種方式可採取平播法,即在播入姜塊時保持水平,保持水平,用手輕輕將其壓入泥中,以確保姜芽與溝表面高度大致相同。播種後,土壤及時覆蓋,厚度約4.5釐米左右,然後將表面充分耙平。適當的生薑播種量為4.5~7.5 t/hm2,摺合10萬~12萬株/hm2。


2,田間管理

日常要注意控溫,當直射的陽光過於強烈時最好給田地加上遮擋物。一般生產過程中需要追肥4-6次,按當地土壤肥沃程度來把握。其次就是要注重鬆土,一般每隔三個月左右松一次,鬆土距離入土4釐米左右。對於雜草這方面大家不用太擔心,只需要將一些較大的草清理掉,尤其是那種匍匐生長的雜草,其它小草由於根系較淺不會威脅到生薑的生長。


在生薑發芽期,無需追肥。當1~2個新枝發芽,苗高30釐米時,施入硫酸銨300 kg/hm2左右作為苗肥。秋初以後,生薑進入膨脹期,增加使用量,施以餅肥1 125 kg/hm2左右、複合肥750 kg/hm2等,在此基礎上,土壤耕作1次,再與適當土壤耕作同時澆水2次。9月中旬,施用375公斤/平方米的複合肥料作為肥料。


3,注意事項:生薑種植最容易出現的病症莫過於姜瘟病,一般可以用70%敵克松沿著根部灌溉預防。在蟲害這一塊的話容易出現姜螟,發現後要及時用90%敵百蟲粉1000倍液治理。發現效果不佳時要及時移除植株,以免受更大的損失。採收後集姜葉子一定要不要留在土裡,這樣會導致第二年的病害幾率增加。大家可以在採收後象徵性的種植一點用來吸收一些剩下蟲害和病害因素以減少第二年的災害幾率,一般1-2米種一株,這些吸收病害的可以視情況拋棄。


經過上面詳細的介紹,對生薑的種植時間和管理,基本的瞭解,以上文字表達,只代表我個人種植經驗。


鄉村京華


夏天要多吃生薑,生薑能防治因食物感染的急性腸胃炎,還可排汗降溫。民間有句話叫“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生薑也是一種經濟作物,種植得好,畝產能給農民帶來5000多的收益。那生薑什麼季節種呢?春天是種植生薑的最好季節。這個也要根據南北地方差異,種植的時間也有所不同,下面我就就根據重慶這邊種植生薑的具體時間和要求給大家說說。

生薑催芽時間

  • 生薑不能把種姜直接種到大田裡,必須把種姜經過催芽後,芽包長到一定大小時,才可種植它。生薑在每年3月上旬就要進行種姜催芽處理,它催芽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溼度。溫度太冷它催芽慢,會耽誤種植時間,溫度太高,種姜會腐爛。所以催芽種姜時,要保證催芽床的溫度在15一25度之間,溫度底於15度時要給芽床覆膜保溫;溫度高於25度時,要把牙床散開降溫。(15-20天就催牙好可移載)

生薑種植時間

  • 生薑種植時間是3月下旬到4月上旬進行。我們重慶都是種植穴洞姜,穴洞姜種植很麻煩,需要在頭年的10月份,就要把種植生薑的大田整理出來。一般大田土壤都很溼潤,水份很重。要把大田深挖30公分以上,然後按寬3米做畦,起高壟。讓大田在漫長的寒冬裡充分瀝水、乾燥。如果頭年不把大田整理出來,二年現種現深翻土地,土地不透氣,水份太多,種姜種下去之後會腐爛的。

種植生薑需要一定的技術,和實際生產經驗。它早期好管理,只負責施肥和除草。可後期很容易起瘟病,特別是農業的7月下旬後,天氣炎熱,它很容易一瘟就瘟一大片,給農民造成損失。所以種植它時要勤觀察,以預防為主。做到有病及時根除,不感染其它。

關注【留守傅姐】,瞭解農村的一草一木,百姓的生活瑣事

留守傅姐


生薑別名有姜根、百辣雲、勾裝指、因地辛、炎涼小子、鮮生薑、蜜炙姜。姜的根莖(乾薑)、栓皮(姜皮)、葉(姜葉)均可入藥。生薑在中醫藥學裡具有發散、止嘔、止咳等功效。2014年4月,生薑價格一路攀升,部分地區姜價直追豬肉價格,創下歷史新高。在濟南一些蔬菜市場、超市,生薑價格大多在18元/公斤以上,部分超市生薑價格超過20元/公斤。有關生薑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技術這是提套完整的體系,我在這裡是很難給你寫全的,但是憑藉這幾年的植保經驗,給你幾條種植的溫馨提醒。俗語“清明芋頭,穀雨姜”,暗示建議生薑可以在2-4月播種,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適時播種,一般來說在適播期內,提早播種,姜的生長期較長,可獲得較高產量。而播種過晚,姜的生長期過短,產量會明顯下降。在種植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選擇優良的品種,其品種必須是要適宜當地種植,或是在播種前選種消毒,在上年的留種地選擇健壯植株的姜塊採收貯藏,播種前選形狀扁平、顏色好、節間短而肥大且無病蟲害的姜塊,用草木灰溶液浸泡15~20分鐘進行消毒,防止腐敗病(姜瘟)的傳播危害。在立秋前後追轉折肥。建議有機肥與化肥結合施用。


農醫生


生薑的種植時間眾所周知是在春季。春季的4—5月份是普遍的種植時間,但像廣東地區開春溫度上升快可以提前到3月份就可以種植。

生薑是大眾飲食中不可缺的佐料,品種也有好幾種,有老薑嫩姜之分,但大概的種植時間是一樣的。16—20℃是生薑發芽的時間。生薑不能直接栽種在土壤裡,一定要等到它自然發芽有芽點了,往往整塊生薑有好幾個芽點,我們在栽種的時候可以把幾個芽點分開栽種。像北方春天天氣還寒冷,如果想早點栽種生薑,就要通過催芽的方式栽種。

我們在栽種生薑的時候一定要把溝挖深一些,再把生薑的芽點朝上間隔一定距離插在土壤中,再用土壤覆蓋。姜是塊莖類作物,一定要深栽。栽種完成後可以在土壤表面覆蓋稻草或者其他覆蓋物,有利於對土壤保溫保溼。生薑因為栽種的深,拱土出苗時間要一個月的時間,期間不用擔心生薑不出苗,除非外部環境十分寒冷,遇到“倒春寒”,會把栽種的生薑被凍死腐爛。

生薑的生長週期大概是7個月左右,跨度很長,經歷春夏秋冬四季。收穫的時間也因各地區溫度不同。收穫季節如遇到寒冷的氣候一定要趁早收穫,有霜凍氣候的地區如果不及時收穫,生薑會在土壤裡慢慢腐爛。而廣東大部分地區沒有霜降,成熟的生薑是可以在土壤裡安然過冬的。所以對於農家菜園子裡自己吃的生薑可以不著急收穫,慢慢品嚐自己種的生薑。如果全部挖出,又加上儲藏方法不當,生薑會慢慢失去水分乾癟。


老鋪子


生薑是一種我們比較熟悉的作物了,在我們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的,而且生薑還具有止嘔祛風寒的作用,在近幾年來我們的市場不斷的生薑有所需求,因此有許多農民的種植面積也不斷的擴大,但是你知道生薑在什麼時候種植嗎?生薑的種植技術有哪些?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生薑的種植時間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的生薑種植時間一般是在4月下旬到5月份的上旬。在種植上要選擇精良的姜種,,剔除黴變,腐爛,乾癟的病弱姜塊,姜種要選擇50到100克,有一兩個壯芽的姜塊是最為合適的,大的姜塊也可以播種,但是總量大,而且成本也比較高,可以使用刀切或者是用手掰開,但傷口應該用草木灰或者是石灰水進行消毒,然後再進行播種。

在生薑進行播種之前,最好先使用藥劑進行浸種催芽,方法是將姜攤開,然後先晾曬兩天,然後用1:1:120的被爾多液浸泡15分鐘,用潮砂子將其層層堆碼好用薄膜覆蓋,用薄膜覆蓋,厚度約為四十釐米左右時,它的溫度保持在20到30度之間,然後八天左右就可以出芽了,根據出牙的大小和強弱還可以進行分級播種,每畝地使用量約為300到五百千克。

二、生薑種植技術

生薑生長環境的選擇

生薑的生長環境需要溫暖。它可以在大約24°C快速發芽,在30°C以上生長的芽很弱。在莖和葉的日間生長期適宜的溫度需要達到約25°C,夜間則維持在約18°C。一定的晝夜溫差能有效地積累更多的物質。生薑喜歡生長在陰涼的地方,不耐強光。因此,在種植生薑時,必須適當種植作物或建造遮蔭棚,以對生薑起到一定的遮蔭作用,防止陽光直射。姜的根系淺而不發達,對旱澇的耐受性不強。因此,選擇種植區需要適宜的土壤水分含量和方便的排水和灌溉。

2 .培育壯芽

播種前25天左右,將種植用的生薑帶出貯存室,將附著於表面的土壤清洗乾淨,將表面鋪在清潔的地面上進行適當晾曬。不要暴露在陽光下,如果光線太強,可以適當地用草蓆覆蓋,乾燥1~2天后,將生薑放入涼室2~3天,蓋上草蓆。同時,要嚴格選擇種子,消除弱、肉軟、色不正確的姜塊,選擇無凍傷、色鮮豔、長肥厚的姜塊,質地也很硬。然後將生薑放置在約25°C的環境中,以射出20至25d進行播種。這時,幼芽長得強壯而飽滿;或者,可以選擇在一個深約1米的陽光充足的地方,在遮蔽處和陽光充足的地方發芽。長度由種植的生薑總量決定,然後鋪上厚度約10釐米的乾草。最後,將姜种放入其中。然後蓋上乾草,築拱門,蓋上薄膜,夜間溫度較低,所以在夜間需要蓋上一層草簾,使邊界表面的溫度維持在22°C左右。滿足播種要求的標準一般為芽長0.6~2.0釐米,厚度0.6~1.2釐米。

3.整地與施肥

選用土壤肥沃、養分含量豐富、繁殖力強、排水灌溉方便、土層疏鬆、滲透性好、ph值小於7的土壤進行深翻,需至少30釐米,並施以足夠的基肥。可以選擇熟透的有機肥料75/hm2,過磷酸鈣750~1,120 kg/hm2,充分將地塊整平,破土而出,採用高畦栽培方法。畦的高度超過20釐米,然後在畦的表面開深溝進行播種。

4. 播種

姜塊的重量應為50至75克,在每一片上留下一個強壯的短芽,然後將姜塊浸泡在乙烯利溶液中。15分鐘後,撈出即可播種。播種前,為了便於操作,先倒入適當的底水,使脊土含有一定的水分,播種方式可採取平播法,即在播入姜塊時保持水平,保持水平,用手輕輕將其壓入泥中,以確保姜芽與溝表面高度大致相同。播種後,土壤及時覆蓋,厚度約4.5釐米左右,然後將表面充分耙平。適當的生薑播種量為4.5~7.5 t/hm2,摺合10萬~12萬株/hm2。

5. 肥水管理

在生薑發芽期,無需追肥。當1~2個新枝發芽,苗高30釐米時,施入硫酸銨300 kg/hm2左右作為苗肥。秋初以後,生薑進入膨脹期,增加使用量,施以餅肥1 125 kg/hm2左右、複合肥750 kg/hm2等,在此基礎上,土壤耕作1次,再與適當土壤耕作同時澆水2次。9月中旬,施用375公斤/平方米的複合肥料作為肥料。

播種前,先將底水澆下;在幼苗的管理中,必須堅持少澆水、勤灌溉的原則,使土壤溼度保持在65%~70%;夏季氣溫較高,早晚澆水適宜,如遇大雨,需及時做好排水工作,秋初後生姜生長更旺盛,需水較多。一般5天澆一次水,保證土壤中水分含量為75%~80%。

6.次收穫和儲存

新鮮生薑的適當收穫時間一般在十一月初,那時還沒有出現霜凍;種姜可與鮮姜是同時收穫的,也可以在初秋收穫,但一般不要提前採收,以防止病原體感染,影響生薑的品質。在生薑的貯藏過程中,首先要保證儲藏窖周圍的溝渠通暢,以便及時排水。

以上就是生薑的種植技術了,農民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參考以上內容進行種植生薑,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到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