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今天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伊始之日立春日。​立春,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

立春,當下要把春立在心中。

立出光明,立出生機,立出藍天虛空。

​春天就要生髮,做有意義的事,全神貫注,身心自會聚集天地能量,生機勃發。

春天來了,所有美好即將紛至沓來!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我國的農曆是按照月亮圍繞地球運行的朔望週期變化規律制定的歷法,在夏朝時正式制定推行,因此又稱夏曆。

這種以月亮一個朔望週期變化規律為一個月,以此分為一年長度為十二個週期,指定的計時曆法又稱之為太陰曆(月亮古人稱之為太陰)。太陰曆的長度精確到一個月即為29.5306X12=354.3672日一年,這樣為了彌補誤差所以每四年太陰曆必須增加一個閏月作調整補充,以和大自然中太陽公轉週期相吻合。古人經過長期觀察,為了適應農業耕作生產的需要又制定產生了二十四個節氣來安排農業生產。

至於古時二十四個節氣真正確定製定的年月根據確切的歷史資料記載,那是西漢時期漢武帝劉徹命鄧平落下閎等人修訂的太初曆,後遺失,又稱太初曆。

直到西漢末年劉歆所編的《三統曆》才保留了太初曆的內容,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完整的歷法。它是歷史上第一次把二十四節氣推算方法編入曆書,開創了我國曆日和節氣兩制並行並用的局面,極大地方便了我國的農業生產的安排。農業上的春耕播種夏鋤秋獲冬藏以及風俗節日都是按照這二十四個時令節氣來安排的。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為了方便日常生活的使用熟記人們還把二十四節氣編成了歌謠來吟唱: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二十一,下半年是八、二十三。”立春則是太陰曆中第一個節氣,預示著寒冬即將過去春天即將來臨。

據《中國文化辭典》對立春一辭解釋說:立春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

立春預示著春天的到來和萬物的復甦,民間有許多慶祝儀式,如迎春、鞭春、咬春等。

相傳,春之神為句芒,乃西方天帝少昊之子,長執一大圓規,主管春天的事務,迎春的許多儀式,即有祭拜句芒神而來。”

根據這個說法,使我們想起一句諺語:“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的話來。

手拿大圓規的春之神句芒,不是在向你明示著萬事需在這明媚的大好春光來臨之前早日做好規劃安排呀。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古時到了立春的哪一天,無論是在唐代的都城長安的渭河上,還是宋朝的河南東京汴梁的河邊,以及鄉村田野的小鎮上和農家的村莊里人們一早起身早早在家吃過早飯開始一天裡熱鬧的迎春活動來了。

立春成為民間的迎春習俗,其實還是從周代開始的。以後歷代的迎春規模越來越盛大熱鬧。

立春這一天“上天之子”皇帝還會率領文武百官去東郊野外迎接春之神呢。那時國都東城門外八里地建有“東堂”供春神休憩之用,迎春隊伍裡牛角吹向嗩吶聲聲,青車、青衣、青旗一對對一列列排著隊在高唱著《青陽曲》聲中,舞動著羽制的儀仗,跳著迎春的《雲翹舞》,在熱鬧喜慶的人群中穿行。

到了明清時期,皇帝已經不再親自迎春了。那時北京的東直門外設有“春場”,來供人們進行迎春的節日活動,場內佈置有“芒神亭”、“土牛臺”。

立春日前一天,大大小小官吏將句芒神像和土牛迎到官府早已經準備好的綵棚裡,次日立春時分,再抬去皇宮向皇帝、皇后、皇太子等賀春。這時民間的迎春活動趨向高潮!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據清代李斗的《揚州畫舫錄》中說立春時節還舉行社火活動:“立春前一日,太守迎春於城東蕃觀,令官妓扮社火:春夢婆一,春吏一,皂隸二,春官一。”

宋代的范成大有“輕薄行歌過,癲狂社舞呈。”的詩句很形象地描寫了立春社火的活動。到了明清時期立春社火的節目更加豐富,包含了舞龍舞獅等活動。

在立春的前一天裡當地人還會預先用泥巴製作一頭“土牛”,以名叫“彩扙”的鞭子驅打鞭策“土牛”告誡人們勤於耕作(也有驅趕寒氣的意思)。

如果立春靠近年頭的臘月十五,持鞭“趕牛”者,必須走在土牛的前面,表示當年的耕種應該早一些;如立春靠近第二年正月十五,則“趕牛“者應該走在土牛的後面,表示這年的耕種要晚一些;如果立春日在正月初一前後,“趕牛”者應該在土牛的中間,便是今年的耕種不晚不早。

這就是“鞭春”的習俗!

當然還有用麥豆拋打彩色土泥春牛的習俗,叫做打春牛;另外還有摸春牛腳的習俗,摸到春牛腳表示今年錢賺多。還有在自家大門上貼上一個大紅的立“春”字,名叫“討春”。還有索“春句”等活動……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立春時節的“咬春”,則是到了立春日鄉鄰鄉親們就開始了吃鮮嘗新的美食活動,具有迎新春的含義。

據說製作春餅是從唐朝開始的。在明清時代,京津一帶最為流行的咬春是吃一種名叫“心裡美”或者“賽梨”的紫紅色蘿蔔,據說這可以預防春困。

立春日還要吃春餅,吃春捲(用白菜和肉糜包卷麵皮後油炸食品),贈送春盤(以春餅和生菜等食物拼裝成的盤子食品。)。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這春盤始於兩千年前的“五辛盤”(五種裝有辛辣味的蔬菜拼裝成之盤菜),流行於全國各地,在咬春活動中最具有優勢。

在各色各樣熱鬧喜慶的立春迎春活動中,敲鑼打鼓,舞龍舞獅,鞭打春牛,美麗漂亮的官妓們濃妝豔抹,扮演著社火中的各色人物,在載歌載舞中煞有其事地演唱歌舞。

春旗一隊隊迎風招展著和官妓們扮演的載歌載舞的社火人物,在看熱鬧的人群裡巡遊穿梭。

大街小巷裡人滿為患,人來人往,摩肩接踵,車水馬龍,觀賞這如潮,鞭打土牛聲和著婦女孩子老人們的歡笑聲、嗩吶爆竹聲聲,響徹雲霄。

在侗族還有立春時舞春牛的習俗!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晚上吃過晚飯後,在熱鬧的歡快的鑼鼓聲中,在用寫有“立春”兩字的大紅燈籠引路的在後面舞動著春牛。

那春牛牛頭用篾片紙張糊成,身上掛著大紅花,牛身用棉、皮做成,有兩個後生小夥子合舞。

春牛的後面跟著的是扮演農夫農婦身穿綵衣的人,他們和她們都是百裡挑一,勞動的行家裡手和能歌善舞者組成。

春牛在鄉村裡挨家挨戶舞動,每到一家門前,都得向這家的主人說幾句吉利話,主人則要奉獻、款待春牛。

最後人們向春牛舞隊提出當年的農事問題,舞會逐漸進入熱烈的對歌活動。這天裡姑娘婦女們就會精心打扮,穿上顏色鮮豔的春衣,烏黑的頭髮頂上戴著五彩繽紛的“迎春髻”,笑語盈盈地和女伴們又說又笑地在大街小巷裡看熱鬧。

蘇東坡在海南島上的天涯海角之地的儋州寫了一首立春詞作: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道出了對內地故土的思戀之情和藉助立春時得春風,來抒發自己貶謫異地異鄉荒涼蠻瘴僻遠之地的豁達樂觀之情。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這裡的春牛春仗都是從立春的習俗發端的,《後漢書·禮儀志上》說:古時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春牛即泥牛,春杖指耕夫持犁杖侍立;後也有打春之民俗有人扮演“句芒神”鞭打土春牛。

春幡,即是“青幡”,指旗子。

春勝,是一種剪紙,剪成圖案或者文字,又稱剪春勝、綵勝。

蘇東坡的這首詩道出了立春日熱鬧的迎春紀念活動,這就是古時的農業耕作生產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祭祈五穀豐登美好的願望,期盼能過上的豐收改善生活願望心理在農耕民間文化習俗的反映。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梁元帝在《春日》一詩中寫道:

“春還春節美,春日春風過,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處處春芳動,日日春禽變,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不見懷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結,春結誰能伸。欲道春園趣,復憶春時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獨念春花落,還似昔春時。”道出了帝王將相不同於民眾的又一番感悟立春日的心情。

現在隨著工業革命的興起,古時的農耕社會習俗被人們慢慢地淡忘。

只是東瀛的日本在處理現代電子高科技時代的社會和古代農耕文化習俗的民族性的保留繼承上下了一番功夫,使得傳統習俗和現代文化的結合點上處理的較為和諧成功。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各種各樣的傳統文化風俗活動都有政府發動每個民眾積極參與安排活動……

既豐富了節日喜慶活動,有保留了民俗文化習俗一舉兩得。

比如:燈節每家每戶參與制作展示和評選,其樂融融全民參與,櫻花節、孟蘭盂節更是遊行熱鬧。不想我們國家象徵意義較多和成為購物旅遊的節日了失去了傳統意義上的民間習俗習慣被商業炒作賺錢撈錢的節日了。大部分傳統的民俗文化只保留在故紙堆裡或者報刊文章裡了缺少了生活的實際演繹,慢慢地被國人淡忘遺棄……

立 春 日 裡 話 立 春

發稿於2020年2月4日,星期二,立春日,蘭州跋涉者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